乳癌化療不適可中醫輔助 恩主公醫院:陪伴病人走得更長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癌症之一,化療、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常伴隨疲倦、掉髮、噁心、手腳麻木及失眠等副作用,對病人身心造成極大負擔;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顯示,約 78% 的病人在化療期間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四分之一病人甚至曾想放棄治療,可見化療不適對身心影響甚鉅。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廖唯宇醫師表示,中醫輔助治療可作為病友減輕化療不適的選項之一,臨床案例顯示,透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或補氣養血等調理,病人可緩解手腳麻木、紅疹、失眠等症狀,提升生活品質,並在醫療團隊陪伴下穩定完成療程;一位五十多歲病人在化療期間手腳麻木與紅疹嚴重,經中醫調理兩週後症狀明顯緩解,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治療前、治療後與荷爾蒙療程期間 中醫調理各有重點
廖唯宇醫師指出,中醫調理依治療階段有所不同,主要是配合西醫治療,針對常見不適與體質狀態進行調整;治療前以疏肝解鬱、安神為主,改善焦慮與睡眠,臨床上常見的藥材包括浮小麥、夜交藤、合歡皮等,作為協助調整情緒與睡眠狀態的輔助方式之一。
治療中在化療或放療期間,中醫調理多依患者出現的不同不適症狀,選擇適合的調整方向,依症狀選用補氣養血、健脾和胃清熱解毒或補腎益氣;治療後及荷爾蒙療程期間則以調理臟腑、調整氣血為原則,並視更年期症狀搭配藥材。所有中藥皆需經辨證處方,不建議自行購買或服用。
廖唯宇醫師提醒,中西藥應間隔服用至少一小時,避免潛在交互作用,並慎選保健食品,避免攝取類荷爾蒙成分產品,以免干擾治療效果;強調中醫輔助治療並非取代西醫,而是提供病人在療程中的另一份支持,並建議病人維持規律作息、飲食清淡及適度紓壓,兼顧身心平衡,提升恢復能力與生活品質。
其他人也在看

不負白袍使命 搶救生命不分親疏
坊間有句話說,明醫易找,良醫難求,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鮑卓倫,他是北區人醫會成員。前天,鮑醫師還到花蓮光復義診,趁著上人行腳到新店,他親自向上人分享義診心得。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部主任 鮑卓倫:「今天...
大愛電視 ・ 7 小時前乳癌5年存活率逾9成 亞東醫院促定期篩檢 及早治療
乳癌多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亞東醫院長邱冠明表示,隨著早期篩檢普及與醫療技術進步,乳癌5年存活率已超過9成。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整合醫療資源、縮短等待時間、提升照護效率,鼓勵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理念。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慈少班出任務 雲林榮家播歡笑
為了傳遞敬老愛老的心念,雲林慈濟青少年成長班的27名孩子們,(11/9)來到雲林榮民之家,用音樂、笑容和真情,陪伴阿公阿媽,現場歡笑聲不斷,也注入了滿滿溫暖。慈濟志工 李青娀:「今天我們一起到榮民...
大愛電視 ・ 12 小時前「南面而歌」跨域推廣台語歌 金曲歌王校園「唱乎囡仔聽」
匯集南方創作能量的音樂品牌「南面而歌」,深耕高雄十多年,今年首次跨域推出系列台語歌推廣活動,除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合作推出「南面而歌X高流系:SONG出台灣味」台語詞曲工作坊,並與學校合作,邀請金曲歌王蘇明淵與北嶺國小合唱團演出「唱乎囡仔聽」,明年並將與校方推出「明星導師台語歌營隊」,開啟台語流行音樂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聰明面對短影音 花蓮復興國小學童小論文獲金獎
快速節奏與簡單資訊的「短影音」,受到大小朋友的喜愛,花蓮縣立復興國小蔡昕甯、蘇牧品、江晨、陳芷庭等四位學生,以「短影音對學生的影響」為題深入探究,獲得「太平洋盃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網路小論文專題暨本土使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放射線治療+癌症深層熱治療 也可為癌症病患減輕疼痛
1名78歲阿公因攝護腺癌合併全身骨轉移,癌症帶來的全身劇痛讓他連被輕碰皮膚都會疼痛,每天須仰賴嗎啡才行,幾乎無法入睡。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跟阿公溝通後,改採放射線治療跟癌症深層熱治療,經3個月就順利擺脫嗎啡,原須坐輪椅才能出門看診的阿公,現在可以自己走入診間,甚至停止熱治療迄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藥界盼借鏡歐日 強化供應韌性
為了防止藥品短缺,強化藥品供應韌性是各國政府當務之急。台大藥學專業學院教授沈麗娟分享他國經驗,歐洲以多層次的評估,篩選出「關鍵藥品」,由國家介入保障供應。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我國「必要藥品」、「特殊藥品」、「關鍵藥品」各有不同定義,下一步要釐清哪些藥品需要藥價保護。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手肘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復原
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學名藥使用率低 學者:推差額負擔
藥品費用在健保總額占比不小,民國110年已達28.9%。學者點出,台灣大量藥費花在已過專利期十幾年的原廠藥上,在其他國家相當罕見。據她計算,台灣的學名藥使用率可能僅有5成,顯示原廠藥迷思仍在,建議推動「差額負擔」,若民眾堅持選擇原廠藥,須負擔額外費用。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朴子就業中心偏鄉職涯講座 助勞工迎接產業轉型
受全球經貿局勢與關稅政策變動影響,國內部分產業面臨供應鏈調整與訂單波動,勞動部雲嘉南分署朴子就業中心強化勞工的職涯發展與就業支持,將於11月25日、11月28日及12月4日啟動偏鄉巡迴服務,前往六腳、義竹及鹿草辦理3場「職涯講座」,協助勞工在產業轉型中能穩健因應,定錨職涯發展。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南台灣咖啡盛會 「三好盃」咖啡沖煮賽明春競技
南台灣咖啡盛會「第二屆三好盃咖啡沖煮賽暨佛光好事集-啡揚高屏・香聚三好」公益活動,明年新春期間將在佛光山法寶堂展開競技,總獎金獎品價值達15萬元,近期受理報名。佛光山法寶堂表示,高屏地區是台灣重要咖啡產區之一,其中,屏東縣咖啡種植面積達237.84公頃,為全台最大種植面積,有2間合作社,高雄市種植面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影/汐止夢湖旁工廠大火竄黑煙 200坪燒毀、2男嗆傷
畫面駭人!新北市知名婚紗景點「夢湖」旁今(24日)上午發生大火,新北市消防局指出,地點是位於夢湖路20號上的一處1層樓的烤漆工廠,燃燒面積2百坪,廠房結構是鐵皮,上午9點46分合計56人、31車的警消人車已抵達灌救,目前火勢範圍已侷限未擴大,截至目前為止,有2名皆為46歲的工廠男員工受到輕微嗆傷,所幸意識都清醒,已送往內湖三總醫院救治,起火原因仍有待撲滅後由火調科釐清。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暈倒「掐人中」有效嗎?重症醫2字神解答!曝正確作法
在電視劇常見有人暈倒時,旁人就會去掐其「人中」,昏迷者就會很快甦醒。針對掐人中是否有效,醫師黃軒表示,掐人中不僅救不了人,有時還可能「害命」。因為昏倒並非因為穴位沒通,而是身體出了嚴重問題,例如心跳驟停,掐人中會浪費時間,錯過真正的救命機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大女舍監性騷擾案續燒 鄭英耀:校方如程序疏漏應依法改進
台大性平案續燒,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近日判決認定,台大性平會在程序上確實有需要補正處,依照相關規定,性平委員應「本人親自」參與會議,不應由代理代替出席;但在該案最後審議過程裡,確實有委員未親自出席,而改由代理參與,撤銷原行政處分。教育部長鄭英耀今(24)早出席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前受訪表示,他認為台大應該「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抗癌從「日常飲食」做起!控制慢性發炎與血糖是關鍵
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加上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而日常飲食是人人都能實踐的癌症風險降低工具。劉博仁醫師強調,癌症預防應被視為老化管理的一部分,而非僅是治療的延伸。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高市早苗多民調衝破70%!他曝2原因恐是「暫時性的」 明年4月是關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此番言論引發中國跳腳,中國外交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中日關係持續緊繃。不過高市早苗內閣民調卻一路狂飆,各家日媒做的民調支持率都在約70%以上,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在接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採訪時,就分析其中民調衝高的2個關鍵原因,就是「首位女性首相」、「對美外交非常成功」,透露高民調恐是暫時性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1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2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