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從「日常飲食」做起!控制慢性發炎與血糖是關鍵
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加上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而日常飲食是人人都能實踐的癌症風險降低工具。劉博仁醫師強調,癌症預防應被視為老化管理的一部分,而非僅是治療的延伸。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表示,研究顯示身體的慢性發炎會加速DNA受損、降低細胞修復能力,形成癌症容易發生的環境。「吃天然、吃彩虹、吃好油」的飲食原則能有效減少慢性發炎,其中橄欖油、多酚類食物如莓果具強大抗氧化能力,Omega-3魚油可減少促發炎因子,而大量膳食纖維則能調整腸道菌相,降低發炎反應。
血糖控制是另一項防癌關鍵。劉博仁解釋:「研究顯示高血糖、高胰島素與乳癌、肝癌、大腸癌、胰臟癌有明確關聯。」他指出,血糖越高,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而胰島素作為促生長荷爾蒙會刺激細胞快速增生,長期下來成為癌症的溫床。
為改善這種情況,專家建議採取低GI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實行限時進食以及多食用原型食物。「吃太甜、太白的食物會讓身體像坐雲霄飛車,穩定血糖就是讓細胞不要被過度刺激,」劉博仁說明。
腸道健康同樣影響癌症風險。劉博仁引述近年研究指出,腸道菌相能影響免疫細胞功能、慢性發炎程度以及身體清除致癌物的能力。他比喻:「你的腸道菌就像家裡的保全系統,養好腸道,免疫力才能正常監控異常細胞,不讓癌細胞趁機生長。」
針對日常實踐,劉博仁提出五項具體建議:每天至少攝取七份多色蔬果、減少加工肉品與甜食攝取、每週食用深海魚或補充Omega-3、採用地中海飲食作為生活方式,以及每日攝取足夠纖維以維護腸道菌健康。
「這些不是高難度技巧,而是生活習慣。真正有效的防癌,靠的是長期的小決定,」劉博仁強調,「我們每一天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在幫身體做修復或破壞。」
延伸閱讀
批「台灣測速照相密度比監獄高」!陳為民曬圖轟:國恥
超跑迷天堂!北京將開「法拉利樂園」 體驗速度最快雲霄飛車
天琴颱風估最快明生成 賈新興:預計往越南南部移動
其他人也在看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救命一針要價近1億!台灣史上最貴藥物納入健保 首年13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今(28)日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調整健保藥品給付規定,新增納入3項重大治療用藥,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由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單劑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的罕病基因治療藥物Upstaza,正式納入健保「暫予支付」,寫下健保史上單價最高給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
太報 ・ 3 小時前
常喝「這1種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暴增7倍!國際研究證實 尤其2種人更危險
便利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即溶咖啡,是上班族快速提神的救星。然而,2025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營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罹患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7倍。這項由中國湖北醫藥大學主導的研究,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數據,透過孟德爾隨機化等先進統計方法,首度證實即溶咖啡與眼部退化性疾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因為製程差異 決定傷害程度 為什麼同樣是咖啡,偏偏即溶咖啡特別傷眼?研究團隊將參與者依飲用習慣分為即溶咖啡、研磨咖啡與低咖啡因咖啡等3組,結果發現只有即溶咖啡組顯示出與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顯著關聯,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飲用量,風險就增加6.92倍,而其他類型咖啡則未出現類似風險。研究顯示,其關鍵在於製造過程的高溫濃縮步驟,即溶咖啡需先萃取成濃縮液,再經噴霧或冷凍乾燥製成粉末,此過程會產生大量梅納反應副產物,包括丙烯醯胺和晚期糖化終產物等有害化合物;因此,即溶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達每公斤358微克,是新鮮研磨咖啡179微克的約2倍。這些物質會結合視網膜細胞上的受體,啟動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破壞血視網膜屏障,逐步損害負責精細視覺的黃斑部細胞。此外,還有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週前
十多天未排便!醫師驚覺老翁「不是便祕」急開刀 滿肚糞便驚見「屎從嘴巴噴出來」
綜合陸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廣東深圳。當事人胡先生因為長期有便祕毛病,因此在此次出現便祕跡象當下,並沒有嚴肅看待。然而,這場便祕竟然一連持續了十多天,由於糞便不斷堆積,腹部脹大的難受,家人才急忙將他送醫。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醫師于林沖則透露...
CTWANT ・ 1 小時前
皮蛇上身「3部位」快就醫!醫示警:這些族群更容易中標
「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容易在免疫力低下時找上門,急性期不只會劇痛纏身,痊癒後得到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提醒,若帶狀皰疹出現在眼睛、耳朵或臉部,務必盡快就醫治療,以免視力或聽力受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一劑要價1億元!台大研發最貴「億元罕藥」上路 健保12月3新制一次看
天價罕病救命藥納健保給付!衛福部今(28)日指出,由台大醫院一手研發的「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簡稱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12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該款藥物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寫下單價最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往後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上班族的救命水!新研究揭「1飲品」能保護心臟:每天一杯就好
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每天一杯咖啡還能降低39%心房顫動(AF,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的風險,因為咖啡因可能透過阻斷腺苷受體、抗發炎等機制,降低心房顫動復發風險。但研究人員也強調,這項研究結果適用於本來就喝咖啡的心房顫動患者,且咖啡攝取量為每天一杯,不適用於其他族群、也不支持大量飲用咖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別只煮高麗菜!吃火鍋配「平民人蔘」:抗癌、保肝
天氣逐漸變冷,正是吃火鍋的季節。營養師老辜建議,煮火鍋時常吃高麗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含有芥子酵素,但會因久煮而減少,可以搭配白蘿蔔泥,生的白蘿蔔富含活性芥子酵素,正好能補足其缺口。另外,白蘿蔔還富含維生素C、葉酸、鉀、膳食纖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婦蹲整天馬桶罹大腸癌 醫:排便出現「7變化」有危險
台中市70多歲婦人近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等症狀,甚至在家中蹲整天馬桶都無法排便,直到因身體虛弱無力,家人緊急將她送往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大腸癌年輕化!4大惡習恐加速癌化 久坐傷害性最大
大腸癌已不再是長輩專屬疾病,近20年來50歲以下「早發性大腸癌」案例急遽上升,且腫瘤更具侵略性。營養師指出,除了飲食因素外,四種日常生活習慣也正悄悄推高罹癌風險,包括高糖高脂低纖飲食、久坐少動、睡眠品質不佳及長期壓力堆積,民眾應及早調整生活型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惡性腦瘤名醫」馬辛一驚傳病逝 三總:以家屬回應為主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驚傳病逝,震驚醫界。馬辛一為惡性腦瘤手術專家,本月初才獲頒腦中風學會終身成就獎,近期因車禍導致腰椎受傷住院,原本病情穩定,不料卻傳出病逝消息,引發醫界友人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別花冤枉錢!狂吃保健食品恐弄壞身體 醫揭「3大常見」錯誤行為
糖尿病已成為新國病之一,據統計全台破250萬人罹患,約每10人就有1人,代謝問題與糖尿病風險正在快速擴大。許多民眾開始尋求許多坊間「食療」來調理,不過醫師也提醒,坊間偏方有些可能是錯誤且不實,並列出忽略產品標示等常見三大錯誤,若長期使用恐增加其他疾病風險。(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