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法接管」比武力更致命!李忠憲分析美方「四層強度」阻止合法接收:但美國出手是為世界供應鏈
成大教授李忠憲近日以「台灣如果成為喬治亞」為題在臉書發表系列文,他今(24)日分析,當台灣被「合法接收」時,美國會怎麼做?李忠憲表示,美國會以「四層強度」阻止中國合法接收,最極端的是美軍或盟軍短期介入台灣本島。
「美國不會打台灣,但會讓中國無法被接收」,李忠憲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當台灣被「合法接收」時,美國會怎麼做?如果台灣政權真的走到「合法向中國開門」那一步,美國會怎麼辦?
李忠憲直言,第一、「台灣不是喬治亞,最大的差別在於『太有價值』」,喬治亞的地緣價值有限,沒有全球鏈結的產業,也沒有世界級的科技孤島。但台灣不同,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的心臟;台灣是印太鏈中的門栓;台灣是解放軍若拿下,就能往西太平洋直推的跳板;台灣是 AI 時代最重要的算力源頭之一,「台灣越重要,美國的反應就越複雜、越多層次,成本也越高。台灣越重要,美國越不能『讓台灣被交出去』,即使那是台灣自己做出的政治選擇。」
李忠憲再說,有一件事越來越明確:美國會處理「台灣被接收」這件事,不是處理「台灣被攻擊」。
李忠憲分析,第二、台灣的真正危險不是戰火,而是「合法」被接管,很多台灣人都把最大的風險想像成中國武力犯台、飛彈打過來。其實不是,真正讓華府夜不能寐的 scenario 是「中國不需要打,而是透過一組『親中民選政府』合法接管台灣的所有科技與軍事資產。」
李忠憲說,因為這種情況美國沒有法律名義反擊、沒有北約框架、沒有「侵略」可指控、世界還會說:「台灣自己選的政府,美國憑什麼干涉?」中國只需要等法律修完,就接手台灣全部的半導體、AI、通訊、雷達、港口,這就是超限戰裡最優雅的一刀,乾淨、安靜、無煙硝。
「為什麼合法接管比武力接管更致命?」李忠憲解釋,因為武力侵略會引發國際反應、制裁、甚至出兵;但合法接管反而會被包裝成「人民選擇」「和平統一」「正常交流」。也是最可能逼出美國極端反應的情境。
第三、李忠憲說,美國會如何阻止「合法接收」?他以四層分析,以下每一層的強度,都比戰爭低,但比制裁高,美國不會打你,但會「讓你無法被接收」。
李忠憲接續指出,第一層是國際法與貿易武器 ——「鎖住台灣科技」美國最先動用的不是飛機航母,而是法律跟出口管制,包含對台灣半導體與 AI 產業進行「戰略保護」、禁止中國接手台灣任何涉及晶片、算力、軍事用途的生產線、要求台灣企業將敏感產能外移、將台灣列入「戰略監管區域」,「簡單講你變親中,我就把你最值錢的東西搬出去,不讓你交出去。」
第二層,李忠憲說,是人才與技術撤離 ——「台灣不會倒,但靈魂會被搬空」,如果台灣政權進入喬治亞式威權,包含外國代理人法用來抓人、示威被武警式鎮壓、中資持續入侵科技業、台積電、聯發科等公司被迫簽下奇怪的協議。
李忠憲說,美國會做的不是干涉,而是把人才搬走,譬如工程師移民方案加速、研發主管「保護性庇護」、日本、歐盟同步開綠燈、科技研發團隊整組撤離到亞利桑那、熊本、德勒斯登,「甚至可能出現歷史性的畫面:整個研發團隊被美軍或盟軍專機接走」,台灣會留下工廠,但工廠會像空殼:能運作,卻失去創新能力,這是美國不必動武,但能讓親中政權瞬間虛空化的方式。
第三層,李忠憲表示,是阻止中國「接收」的海上行動 ——不是攻擊台灣,而是封鎖北京,如果北京以「和平統一」「聯合維穩」為名,派軍艦、軍機以「友軍」身份接近台灣,美國的軍事行動會非常明確,封鎖來接收的那一方,而不是攻擊台灣本島。
李忠憲點出,美軍行動包括在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部署巡洋艦、在第一島鏈建立「阻止線」、宣布「防止軍事資產轉移」海域、停止台灣向中國輸出任何敏感設備,「意思很清楚:你台灣怎麼選,我尊重;但台灣不能把地理位置與科技資產交給北京。」這不是保護台灣,是阻止中國,這不是保台,而是「保第一島鏈」。
李忠憲最後說,第四層最極端,是美軍或盟軍短期介入台灣本島——「不是占領,而是確保不被移交」,會發生的唯一前提是:台灣政權打算「合法」把軍事基地、雷達站、港口或關鍵科技,轉交給中國。例如引入中國軍事顧問、合作管理港口、使用中國通訊系統、讓中國參與半導體產業「策略制定」。
李忠憲說,此時美國會做的不是「打台灣」,而是短期控制關鍵設施,避免「科技與軍事資產」被中國接收,可以把它想像成「凍結行動」,包含接管特定軍事基地、封存特定雷達與通訊站、協助科技大廠撤離產線與載具、管制海空交通、禁止中國軍艦靠近,「短暫、限定、目的明確:不是推翻政權,而是不讓資產轉手。」
李忠憲說明,第四、為什麼這一切比「為台灣開戰」更可能?因為不需要打仗、不需要冒險、符合美國核心利益,包含算力、供應鏈、第一島鏈、不需要保台,只要防中。
李忠憲說,這三點就是「美國劇本」。如果你是美國決策者,就會得出同一個結論「阻止被接收,比保護不被攻擊,更合理、更乾淨、更有效。」
第五、李忠憲說,美國會不會對台灣動武,「答案總結成一句話:只要台灣保持民主,美國不需要動武」,但如果台灣政權準備把門打開,讓中國合法接收科技與地緣價值,美國會出手,不是為了台灣,不是為了民主,甚至不是為了台灣人,而是為了世界供應鏈、AI 時代的算力霸權、以及西太平洋的戰略平衡。
李忠憲直言,美國的問題從來不是:「要不要幫台灣打仗?」而是:「能不能讓台灣變成中國的外掛?」當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就會行動,這就是現實,美國不擔心台灣被攻擊,美國擔心台灣被「交出去」,美國不是怕台灣倒,而是怕台灣倒在中國的懷裡,「台灣只要保持民主,美國就不需要動武;一旦台灣準備移交自己的戰略價值,美國一定會介入。」
(圖片來源:李忠憲臉書、三立新聞)
更多放言報導
魯比歐滅火「俄烏28點和平方案」稱「俄方許願清單」...李忠憲分析「給台灣上了一課」:澤倫斯基懦弱的話、川普無需TACO
我們都是沈伯洋!李忠憲推估下一步推「跨境數位獨裁」每個台人都建檔打分數:國安單位應有對策
其他人也在看
日中緊張 專家:日本只要什麼都不做 就會很難看
對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持續提高回應層級,引發日中關係緊張。不過,台灣認知戰專家劉文斌指出,現在硬是將姿態拉高,但只要日本「什麼都不做」,「就很難看」。他預估接下來會散播假訊息,致力分化日本的在野,他呼籲台灣的外交部門將我國的應對經驗提供給日本政府,進而實質增進台日關係。 官員陸續抨擊日本 主要想達成兩大目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提到,「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並可能引發東京方面的軍事回應。中國官方這段時間持續有官員強勢發言,呼籲高市早苗收回「台灣有事說」的言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威脅「只好毫不猶豫斬掉骯髒的脖子」,遭日本人強烈抨擊;接著,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向中國媒體表示,日本現職領導人公開發出試圖武力介入台灣問題的錯誤信號,講了不該講的話,越了不應碰的紅線。 高市早苗則在日前提及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認要推動戰略互惠關係,以及構築穩定的雙邊關係,這個大方面沒有改變,但日本政府對於「存亡危機事態」的立場也沒有改變。 對於中國官方近日的言論和對日實施的禁令,中原大學資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劉文斌表示,近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客座評論:習近平的「千秋功業」——「收復台灣」還是「解放思想」?
本文作者認為,對於當下的中國政治,「收復台灣」與「解放思想」,幾乎代表著走向未來的不同路徑,而後者無疑更可能成為真正具有建設性的政治遺產。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川習通話未挺日本 高市內閣反應曝光
南韓媒體報導,在中國大陸與日本,因「台灣有事論」關係僵持之際,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24)日晚間進行通話。據瞭解,習近平在通話中,著重談到台灣議題,而川普在「台灣有事論」當中,並沒有站
中廣新聞網 ・ 15 小時前5年未停歇 香港反送中拘捕行動的法律延續
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5年多後,相關拘捕行動仍未停歇。這一現象不僅凸顯了執法機構的持續追查,更反映出法律框架的演變如何強化對政治異見的打壓。 近期,香港警方拘捕5名與2019年事件相關人士,再度引發國際關注。本文將從法律與執法角度分析這一事件,探討拘捕行動的延續性、國安法的角色,以及其對香港法治環境的潛在影響。透過審視具體案例和相關法條,我們可以看到,這不僅是個別執法行為,更是系統性機制在運作。 首先,讓我們回顧此次事件的法律細節。根據香港媒體報導,10月28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在九龍和新界地區拘捕了3名男子和2名女子,年齡介於32歲至60歲。他們被指控涉嫌違反多項法條,包括協助及教唆暴動、煽惑暴動、串謀煽惑暴動,以及《刑事罪行條例》下的妨礙司法公正罪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的煽動罪。警方強調,此次行動基於全新證據,與以往舊案無關,但未說明為何時隔5年多才取得這些證據。行動中,警方檢獲約25萬港元現金,並表示這些現金可能與案件有關聯。他們並不排除未來將拘捕更多相關人士,這顯示出調查的開放性和潛在擴大性。 在法律層面,這一拘捕行動的細節值得深入剖析。兩名32歲和34歲的男子已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洪秀柱怒批高市早苗不負責任!吳思瑤反嗆國民:應聲蟲
政治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來挺台抗中立場掀起台日關係新話題,強調「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甚至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條件,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陸續祭出多項對日制裁措施。對此,國民前主席洪秀柱今(24日)公開批評高市早苗言行冒進,認為將台灣推向危險邊緣。對此,民進立委吳思瑤則反擊,認為洪秀柱此番言論只會助長中國立場,無法獲得多少國人認同。
民視 ・ 1 天前
「台灣有事」日本不會出兵協防!台海若開戰 專家曝自衛隊核心任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協防台灣,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不過,專家直言日本將不會為台灣而戰,點出台海危機中日本自衛隊的核心任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打臉中國駐日大使館「敵國條款」威脅!日本外務省:聯合國1995、2005年早做出失效決議
對此,日本外務省回應,關於聯合國憲章中的「舊敵國條款」,在1995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曾有決議明確指出該條款已經過時並實際上失去效力,該決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中國也投了贊成票。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德國總理梅爾茨會晤李強 計劃明年初訪問中國
德國總理梅爾茨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談及會晤中國總理李強,並告知他訪華的日程已基本敲定。李強則向梅爾茨表態,希望德國秉持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
德國之聲 ・ 1 天前放寬中配參政綠指想效忠 藍:保障參政權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蘇龍麒台北24日電)民進發言人韓瑩今天表示,國民日前召開記者會,揚言鬆綁中配在台參政權,更稱「大陸不是外國」,但民代就職時依法須宣誓「恪遵憲法、效忠國家」,國民卻欲修法使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配,可在台參政當公職,保障國民參政,「難道是想效忠?」
中央社 ・ 1 天前
台灣如何反制中國武器化「反歧視」
中國最近幾年國際聲望直落,美國選民以及兩大支持者對於中國都是負面態度大於正面,美國國會對中國議題也是負面居多。在美國對中投資下降以及美國學生不再去中國留學之後,中國的魅力攻勢對美國影響力下滑。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這幾年找到一個新的國際宣傳策略來反制美國、同時牽制台灣,就是大打「反歧視」──而且這張牌是一魚三吃。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看不見的國家」導演:習近平該放下 讓台灣做自己 (圖)
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導演、來自美國的葛靜文近日在倫敦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該放下身段、「放過自己」,讓台灣「做自己」,他不會因此失去中國與台灣之間任何經濟或文化關係。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15-19歲親中?苗博雅揭「對中國反感都佔多數」:台灣青年世代沒有親中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今(24)日公布最新民調,有關對中國的好感度,平均為2.29分,有近54%民眾對中國沒有好感。不過,受到關注的是15-19歲對於中國有好感的比例是21.0%,為各年齡層中比例最高。對此,社民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點出,沒好感的還是比有好感多,台灣真實狀況是15-60歲以上每個年齡層,「反感都是多數」,不要把青年世代貼上親中標籤,這並不符合事實,台灣青年世代沒有親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國民擬修《國籍法》鬆綁中配參政權 民進:想效忠?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針對國民團日前召開記者會,揚言鬆綁中配在台參政權,更稱「大陸不是外國」,民進發言人韓瑩今(24)日強調,民代就職時依法須宣誓「恪遵憲法、效忠國家」,國民卻欲修法使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配,可在台參政當公職,保障國民參政,難道是想效忠?
民視 ・ 1 天前
日本空城照被指「中國遊客消失」?旅遊達人揭關鍵真相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來挺台抗中立場掀起台日關係新話題,強調「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甚至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條件,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陸續祭出多項對日制裁措施。近日更有日本民眾在社群貼出東京池袋「空無一人」的街景照,認為這是中國人大減的直接影響,引起外界熱烈討論。不過旅遊達人林氏璧看到照片後卻搖頭表示,這樣的推論其實相當牽強。
民視 ・ 1 天前
國民團擬修法鬆綁陸配參政 民進:是想效忠?
國民日前召開記者會,揚言鬆綁陸配在台參政權,更稱「大陸不是外國」。民進發言人韓瑩今表示,民代就職時依法須宣誓「恪遵憲法、效忠國家」,國民卻欲修法使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陸配,可在台參政當公職,保障國民參政,「難道是想效忠?」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挺日本! 黑毛和牛買一送一被搶翻 「高市巧克力」12月上市|#鏡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台灣有事日本就有事,這讓台灣人超團結力挺高市,上個週末日系超市,連推3天台日友好感謝祭,日本和牛特價還買一送一,生食級干貝也降價,吸引一堆民眾瘋搶。老牌食品大廠,也打造高市巧克力,原本是非賣品,被網友敲碗到12月將上市。
鏡新聞 ・ 1 天前
滿滿繁體中文!川普Threads新貼文流量突爆發 留言的竟全是台灣人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自從X帳號被停權後,分享新動態或公布政策普遍都以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Social)為...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中國平價咖啡大戰升溫,蜜雪冰城旗下幸運咖門市破萬家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以冰淇淋、茶飲為主的連鎖經營品牌起家的蜜雪冰城(02097.HK)旗下平價咖啡品牌「幸運咖」宣布全球門市數突破1萬家,在中國咖啡連鎖市場的版圖迅速放大,已躋身與瑞幸咖啡、庫迪咖啡同一梯隊,被市場視為平價咖啡戰局中的「第三股勢力」。今年以來,「幸運咖」一方面在中國加速下沉(從一線、核心商圈,往二三線城市、縣城、鄉鎮、社區小街小巷去擴張),一方面啟動海外擴張,8月於馬來西亞開出首家海外門店,目前門店已覆蓋全國逾300座城市,其中一線城市門店數突破千家,北京地區已開出約100家店。在存量規模上,瑞幸咖啡仍穩居國內連鎖咖啡龍頭,門市數接近3萬家,憑藉高頻上新與行銷打法穩固頭部市占;庫迪咖啡則以逾1.5萬家門店名列第二,依靠激進加盟策略與密集促銷,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國性鋪網。對比之下,「幸運咖」雖然起步較晚,但門店體量已與前兩大品牌差距收斂,對原有市場格局形成實質壓力。從開店節奏來看,「幸運咖」的擴張動能更為凌厲。市調數據顯示,10月「幸運咖」單月淨增約1,100家新店,超過瑞幸的約900家與庫迪的約600家,成為當月拓店速度最快的品牌。業內人士指出,依託蜜雪冰城既有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產業建設加上人口紅利 新莊副都心5年房價漲3成
【地產中心/台北報導】新莊副都心,一直以來都是新北重點發展的區塊,依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目前新莊副都心的平均房價約為每坪62.7萬元,相較於2021年的每坪47.7萬元,短短5年時間就上漲了31.4%,漲幅遠超新莊區整體19%。對此,中信房屋新莊副都心加盟店店長林家民表示,新莊副都心這波漲勢主要建立在成熟機能、產業聚落與人口紅利三大因素之上,屬於「有基之彈」,相信未來隨著更多建設和企業的湧入,新莊副都心的房市交易量能仍有望保持穩健成長的態勢。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盧秀燕指要有中華民國國籍才能服務公職 羅智強:說得沒錯
立法院國民團將研議提出「國籍法」修法,讓中國配偶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保障其參政權。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一定要中華民國國籍才能服務公職,不管擁有包括中國、美國及日本,都不該服務公職;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表示,盧秀燕說得沒錯,任何國人參政,都必須有中華民國國籍,陸配也一樣。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