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S-2025泌尿國際研討會將登場 八國專家齊聚童綜合探究醫學新趨勢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童綜合醫院今年與台灣新創醫療學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財團法人童傳盛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與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共同主辦TICS-2025泌尿醫學國際研討會,將於11月21、22兩日登場,19日舉辦記者會,除了童綜合醫院童敏哲董事長、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泌尿科江長和醫師與護理部曾詩蘋督導等團隊出席外,更邀請了高雄榮民總醫院外科部林子平副部主任、國軍臺中總醫院健康促進與管理中心主任暨門診部廖丞晞主任、直覺公司楊繼盛副總裁暨總經理等貴賓出席。
現場除了介紹TICS-2025泌尿國際研討會的主軸重點外,更由直覺公司楊繼盛副總裁頒贈泌尿達文西SP觀摩中心獎牌給歐宴泉院長,正式對外宣布歐宴泉院長成為率先取得「泌尿科達文西SP手術觀摩中心」指導老師資格的醫師。
童綜合醫院自今年5月23日引進建置完成最新型達文西單孔機械手臂手術系統(SP)的醫療機構後,由歐宴泉院長率先進行達文西單孔攝護腺癌根除手術,全院各部科至今完成共250例手術,歐院長已經成功執行突破50例手術,單一微小切口手術讓更多患者獲得更優質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TICS-2025泌尿國際研討會聯合主席暨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指出,這次研討會是以「GLOBAL CONNECTION」為核心精神,承續TICS-2024的基礎,進一步拓展泌尿醫學的新視野,邀請了來自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英國、法國的醫學巨擘,與台灣醫療專家共同交流分享。這次研討會主題是「泌尿醫學新時代:創新·精準·整合」,聚焦泌尿醫學的未來發展方向,深入探討創新技術、精準醫療與跨領域整合,如何改變泌尿疾病診斷與治療的格局。透過匯聚全球頂尖專家與研究者,TICS2025將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學術平台,推動醫學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分享,並促進跨國合作,攜手探索泌尿醫學的最新進展與未來挑戰。
這次研討會最重要的環節為進行示範手術,除了童醫院進行達文西SP攝護腺根除手術示範以外,還包括美、日、韓等國的手術經驗交流。也安排演講者將分享泌尿AI、創新泌尿科治療、公共醫療政策未來前景和尖端機器人手術的發展。希望藉由專家的指導與現場觀摩,能夠縮短手術團隊對精密器材處理、高科技連動床使用及手術壓傷預防之學習曲線,以提供更優質的護理照護品質。
其他人也在看

高醫CAR-T細胞治療記者會 (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9日開記者會,分享CAR-T細胞治療成果。高醫副院長戴嘉言(中)表示,高醫不只是引進CAR-T,更投入完整制度建置、多專科醫療團隊執行與臨床品質控管。
中央社 ・ 22 小時前社區藥師當健康陪跑員 林憶君:推學名藥抗缺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缺藥頻傳,台灣民眾立委、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憶君今天表示,期盼社區藥局藥師成為全民健康陪跑員,引導民眾接受使用學名藥,加上扶持國內製藥,就能強化供應鏈。
中央社 ・ 22 小時前民進將上資安課 賴清德:中國極可能透過AI模型危害台灣安全
[Newtalk新聞] 總統暨民進主席賴清德今(19)日表示,中國極有可能透過AI模型,侵犯台灣民眾的個人隱私,進而發動像是駭客攻擊、認知作戰與精準監控,來危害台灣的民主社會和國家安全。他也說,接下來兩週部舉辦的資安課程,希望全體同仁都能夠撥空參加,了解新型態的資訊技術發展,以及可能的資安風險。 民進今下午召開中常會,賴清德表示,近年來人工智慧科技快速崛起,已經是全球先進國家發展的重點,尤其是生成式AI語言模型的發展,應用範圍更為廣泛,為人類生活帶來更便捷、更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威脅跟挑戰。 賴清德指出,台灣不僅身處第一島鏈的關鍵防線,也是全球資安風險的最前線,中國藉由各種手段試圖滲透台灣社會,AI協助的數位滲透,更成為其重要手法之一。 賴清德表示,國安單位日前抽測中國製的生成式AI,發現普遍存在強迫同意不合理隱私條款、過度蒐集個資、逾越使用權限等資安風險,以及資訊扭曲等問題。他說,中國極有可能透過這些AI模型,侵犯台灣民眾的個人隱私,進而發動像是駭客攻擊、認知作戰與精準監控,來危害台灣的民主社會和國家安全。 賴清德表示,「資安即國安」,政府會持續強化關鍵基礎設施,包含水電、
新頭殼 ・ 22 小時前成大醫: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 僅1-3歲達建議量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9日電)成大醫院今天表示,國民健康署民國106年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僅1歲至3歲族群達到建議量,其他年齡層攝取量約為需要量一半。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TICS-2025泌尿國際研討會 8國專家齊聚童綜合探究醫學新趨勢
童綜合醫院今(2025)年與台灣新創醫療學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財團法人童傳盛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與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共同主辦TICS-2025泌尿醫學國際研討會,研討會將於21與22兩日登場,提前於今日(19)舉辦「TICS-2025泌尿國際研討會啟動儀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壽「美滿康愛」美元利變型保單 涵蓋CAR-T細胞免疫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僅2024年就奪走逾5萬條生命,顯示癌症防護與治療準備已成為全民關注焦點。國泰人壽持續以創新商品回應國人健康保障需求,近日推出美元利變型保單「國泰人壽美滿康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外溢型)」(下稱「美滿康愛」),為業界首張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Therapy)」納入保障範圍的商品,結合高倍數身故保障,兼顧美元資產累積與癌後醫療保障,讓保戶面對重大疾病時,擁有更完善的財務與健康全方位守護。國泰人壽商品部協理張孝旭表示,利變型商品長期受到保戶青睞,不僅可兼顧資產傳承與風險保障,更能透過利率調整機制賦予保單增值彈性。「美滿康愛」涵蓋六項新型癌症療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全球翹楚聚首TICS-2025!童綜合醫院攜手八國專家拓展泌尿醫學的新視野
童綜合醫院醫療團隊精益求精,不僅持續學習各式國際最新的醫療技術,也同步將世界創新之醫療新知與設備引進台灣,期許台灣醫療前輩後進都能一同強化精進自我技術與知能,促使民
大千電台 ・ 22 小時前衛福部擬修法沒2年PGY不准做醫美 醫師工會籲配套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杜絕「直美」亂象,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已執業醫師也得回醫院訓練。工會今天強調,若無配套,只會勉強醫師接受未必與醫美安全相關臨床負荷,造成醫院行政挑戰與成本。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高醫推CAR-T細胞治療 南部血液腫瘤復發患者免奔波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9日電)台灣已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高醫今天表示,高醫是南部唯一具健保執行資格的醫學中心,目前已完成20例治療,也讓南部患者免於南北奔波辛勞。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看病將少不了「AI智慧醫療」 衛福部首創送6名醫師赴美受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療運用AI輔助已經是趨勢,關鍵在於如何培養跨越臨床與科技的優秀人才。衛生福利部今(19)日宣布正式啟動全國首創的「台灣智慧醫療學校」及「醫療資訊長(CMIO)台美聯合培訓計畫」,將甄選出6名醫師至美國受訓半年,再回到台灣的醫學中心從事教學。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上午舉辦「台灣智慧醫療學校暨醫療資訊長台美聯合培訓啟動大會...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