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長痣恐為皮膚癌前兆!泌尿科醫:嚴重恐轉移肺部腦部
男性私密處若長出突起或不規則形狀的痣,有可能是黑色素細胞瘤或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相關的鮑溫氏症皮膚疹,若早期發現並治療可避免癌症擴散,但若延誤治療,可能轉移至肺部或腦部。
一名女性詢問男友陰莖長痣是否為性病,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解釋,陰莖長痣可能是皮膚癌類型之一的黑色素細胞瘤,或是鮑溫氏症的皮膚疹。針對後者,顧芳瑜指出這類皮膚疹外觀凸起,與一般類型的痣不太一樣,屬於癌前病變,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關。
顧芳瑜說明,鮑溫氏症的皮膚疹不只會出現在陰莖上,她最近就發現一名患者的皮膚疹長在臀部。她強調,只要皮膚有HPV感染,都有可能轉變成這類皮膚疹,並惡化成早期癌症,甚至轉移至肺部或腦部。
對於治療方式,顧芳瑜表示,若鮑溫氏症的皮膚疹在早期尚未擴散,可盡快進行手術或電燒治療,待皮膚長出新的組織後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她也提醒女性不可輕忽此症狀,曾有一名病人的皮膚疹長在外陰部。「不是所有的痣都有危險,如果突起或不規則形狀才比較需要注意,可再詢問信任的醫師。」顧芳瑜說。
根據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衛教資訊,痣的類型與成因大致可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及不典型三類。先天性痣主要與胚胎早期黑色素細胞發育異常有關;後天性痣則可能因陽光曝曬、荷爾蒙變化或免疫系統下降而形成或改變;不典型痣與家族遺傳有關,需特別留意,但只要定期觀察,多數情況仍可與身體共存。
醫學界常用ABCDE原則來判斷黑痣變化是否有危險。A代表痣的左右或上下明顯不對稱,良性痣多呈現圓形或橢圓形且對稱規則;B指黑色素瘤的痣可能邊緣模糊、呈鋸齒狀或不規則,而良性痣的邊緣分界清楚、完整;C表示痣的顏色忽深忽淺、混雜多種顏色,或顏色突然改變,良性痣的顏色則較為均勻;D是指超過6毫米或短時間內快速變大的痣;E則是平坦的痣突然凸起、變厚,或短時間內明顯變化。
延伸閱讀
影/台中土地公廟全燒光是「2屁孩縱火」!主委欲哭無淚
全國唯二社宅獲獎! 國家住都中心頂福安居、博愛安居奪金安獎
賴清德砸1.25兆強化國防 前大使:若無新財源只能加稅
其他人也在看

農藥誤當茶飲大口喝 南投7旬婦送醫撿回一命
南投縣是農業大縣,農藥使用頻繁;惟民眾對於剩餘農藥若保存不當,恐發生誤食意外。縣內就有一名73歲婦人,因家中農藥以寶特瓶分裝,誤以為是茶飲而大口喝下,導致嚴重有機磷中毒,經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救,撿回一命。據了解,這名73歲的婦人長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療,同時因患有失智症,認知功能較弱,事發當日因口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大甲媽頭旗隊8旬副團長車禍 腿斷3截!手術3次已能行走「繼續遶境」
台中一名大甲媽祖頭旗隊的82歲王姓老翁,多年前在分送防疫物資時車禍被撞,導致大腿骨折,歷經兩次手術,原本使用鋼板固定,卻因金屬疲勞與體重無法支撐等多種因素導致鋼板斷裂而無法行走,日前進行第三次手術,骨科醫師將舊有的鋼板、鋼釘全部拆除,換上髓內鋼釘,讓骨頭重新癒合,手術一個月後,已經能行走站立,這名「
自由時報 ・ 1 天前一張破了10年的醫美巨網,還補得起來嗎? 資深名醫告白:診所賺快錢,醫師淪為高級操作員
近期醫美(美容醫學)手術併發症與醫療爭議案件頻傳,終於迫使衛福部再度出手整頓,預告將再次修正《特管法》,全面加強醫美管理。一公布便在醫界引發軒然大波,支持與反對聲音激烈拉鋸。 對此,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皮膚科專科醫師邱品齊直言,今天會走到這一步,早在 2015年12月底衛福部首次修正《特管法》時,就已埋下伏筆。2018年6月衛福部再次修正,許多專家已看到問題未來會更嚴重。 如今《特管法》再次修正,更像是在一張早已布滿破洞的巨網上「再補一道補丁」。若不從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著手,這張破網難以補起,也難以真正改善醫美市場傾倒的現況。 以下為邱品齊的第一線觀察: 目前醫美市場之所以亂象叢生,並非某一事件所造成,而是多重制度缺陷長期疊加的結果。 這次引發大反彈,其實與 2018 年的《特管法》修正有關。雖然看似目的是強化高風險醫美手術管理、提升病患安全,但當時的設計留下了幾個關鍵「破口」: ‧ 破口1:針劑注射與光電治療未限定執行醫師資格,也缺乏教育訓練規範。 ‧ 破口2:納入許多在養成教育中未充分訓練相關手術的專科,變相擴大了可執行醫美手術的醫師範圍。 ‧ 破口3: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範圍過
康健雜誌 ・ 1 天前灌腸不當危險!便秘翁自用管子釀直腸破洞 引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深受便秘所苦,因飲食控制無法改善,所以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無法解便時,就會自行灌腸;黃翁又因連續3天無法解便而自行灌腸,但無效果,於是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往苗栗市私立大千醫院急診。查出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流感H3N2病毒來襲!7旬翁自行吃成藥 惡化插管救命
流感疫情持續攀升,疾管署指出,本季流感疫情與疫苗接種率皆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12月下旬疫情可能再次升溫。一名72歲慢性病患者因輕忽流感症狀自行服藥,導致病情惡化至需插管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氣溫驟降腰痛跟著來?專家解析:天氣不必然致痛,卻可能加重症狀
文: 劉怡均(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每逢秋冬時節,診間總會湧入一批腰痠背痛的病患。有些人是舊疾復發,有些人則是突然感到僵硬不適,甚至連平時不太有腰痛困擾的人,也開始抱怨「最近天氣一變冷,腰就開始痛了」。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巧合,還是天氣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 天氣與疼痛:是迷思還是真相?許多人深信「天氣變化會讓疼痛加重甚至是誘發疼痛」,但目前醫學研究結果顯示仍有爭議,簡單來說就是—「有時候會,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低溫會讓肌肉和筋膜收緊、局部血流變慢,進而產生僵硬和痠痛。 不過大規模前瞻性研究發現針對急性下背痛,氣溫、濕度、氣壓等氣象因素,與每日疼痛強度並無明顯關聯。換言之,新發作的腰痛,天氣並非主要影響因子。至於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族群,有些患者確實對天氣變化比較敏感,氣壓及濕度的改變就有可能讓症狀惡化。另外,天氣變化也可能影響患者對於腰痛的主觀感受,尤其氣壓劇烈起伏時,對於腰痛的感受度就會增加。 也有文獻指出極冷天氣可能提升腰椎疾病患者就醫或住院的風險。最新研究更進一步探討了氣候變化對神經系統的影響,發現低溫可能改變痛感的神經傳導機制,讓部分人對疼痛更加敏感。綜合來看,天氣可能不
常春月刊 ・ 1 天前布蘭特、紐約期油電子盤初翻空小跌,布油再度失守63美元關口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在週四亞洲電子盤初翻空,繼上日分別反彈約1%及1.2%後,短線漲勢明顯降溫,重回偏弱震盪格局。布蘭特1月期油最新報62.88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25美元或0.4%,再度失守63美元關口,顯示上方壓力猶存。紐約1月期油最新報58.38美元,下挫0.27美元或0.5%。兩大期油週三收盤各漲1%和1.2%。交易員表示,在市場持續消化供給過剩風險與俄烏和談進展之際,期油短線偏向區間拉鋸,後市走勢仍視和平協議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產量政策變化而定。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許瑋甯邱澤「等4年婚宴」!半個演藝圈到齊 賓客名單曝光全網跪了
藝人許瑋甯與邱澤結婚即將滿 4 年,今年 7 月迎來寶貝兒子,今(28)晚終於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補辦婚宴,首波嘉賓名單一曝光,星光程度堪稱半個演藝圈都到齊。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80歲夫妻想租屋竟叫里長、社會局來!公證卻嗆沒繳房租你能怎樣…老人租不到房子?網曝現實跟口袋有關
台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430萬人,高齡者在租屋市場處處碰壁,成為居住正義的重大挑戰。內政部調查目前約有100萬獨居長者,近20萬人需要在外租屋,但現實中房東普遍對長者存在「年齡歧視」,僅不到5%房東願意租給高齡者。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8 小時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許瑋甯、邱澤大婚今晚登場!賓客齊聚半個演藝圈 「最強媒人團」曝光
登記結婚近4年的明星夫妻檔許瑋甯和邱澤,在今年7月喜迎1子「lan」後,終於在今(28)日晚間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盛大婚宴。
鏡報 ・ 12 小時前
台男阿布達比被5警押走!外交部挨罵反擊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一對來自雲林的陳姓夫妻參加16天旅行團的行程,於23日搭機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然而24日清晨於阿布達比轉機時,陳男在空橋上突然遭到5名全副武裝的警察攔下並帶走,從此失去聯繫,...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不是竹棚?宏福苑居民曝香港大火「最初起火點」:一棟一棟燒起來
香港新界大埔屋苑「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嚴重火警,火勢延著外牆搭建的竹棚一路往上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居民黃小姐透露,火災起源是外面正在進行維修的住宅樓,隨後燒到外面的竹棚架及圍網,當時天氣乾燥又有風,「就這麼一棟一棟燒起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最新民調驚人反轉!這2慘崩跌 她曝主因
[NOWnews今日新聞]根據震傳媒今(27)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民進支持度連續兩個月上漲到達37.1%,藍、白連續兩個月崩跌,分別為22.3%與13.4%,這表示即便藍白合,加起來的支持度(35....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阿布達比轉機失聯3日陳男找到了 妻證實人在「杜拜警局」
雲林一對夫妻原定赴中東旅遊,未料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轉機時,丈夫陳男於登機空橋上突遭五名武裝人員帶走,長達三日音訊全無,家屬焦急在網路上發文求助。全案經媒體報導後,今(27日)上午傳來好消息,陳男妻子楊女證實,丈夫已被尋獲,目前人在杜拜警察局,駐外辦事處已派員前往關心。
鏡新聞 ・ 1 天前
睡夢中安詳離世?醫揭「殘酷真相」:多與這1因素有關 凌晨3點到6點是高峰
每當聽聞親友在睡眠中離世,訃聞上總會寫著「安詳辭世」、「無病痛地走了」等類似安詳離世的字眼,彷彿在睡夢中告別人世是最理想的離開方式。然而,這個被許多人視為最完美的死亡方式,背後往往潛藏著可預防的心臟危機。 在睡眠中猝死 大多源於心律不整 根據亞利桑那大學急診醫學專家研究發現,睡眠中過世確實通常是安詳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臟節律異常導致血流突然中斷,腦部在數秒內失去意識。由於患者本身就處於睡眠狀態,從睡眠直接轉為昏迷再到死亡的過程中,幾乎不會察覺任何痛苦。美國心臟學會的研究也顯示,夜間猝死案例中有7成5與缺血性心臟病相關,而致命性心律不整正是關鍵殺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指出,凌晨3點到6點是心臟性猝死的高風險時段,這段時間人體的腎上腺素與抗發炎激素處於最低點,呼吸道也容易收縮,加上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這個時段最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多重因素重疊之下大幅增加猝死風險。尤其有出現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的患者,因心跳每分鐘可能超過150下也可能因心搏過緩導致心臟驟停,加上心房顫動患者在發作時毫無症狀,就像體內的隱形炸彈,隨時可能在睡夢中引爆。 預防夜間猝死 日常心臟保健 雖然睡眠中猝死聽起來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天清晨急凍14度!「兩波季風接力」週末又回暖、下週再轉濕冷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未來一週台灣將連續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加上天琴颱風外圍水氣干擾,天氣變化相當明顯。今(27日)北台灣、屏東與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