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健康中心/陳慈鈴報導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曲元正於臉書粉專「泌尿外科 曲元正醫師」指出,尿失禁很大原因是更年期所造成。其他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都會隨時間緩解,但尿失禁不會自己好轉,而是會隨著年齡、骨盆底肌與神經退化加劇。
至於更年期為何會尿失禁?曲元正表示,更年期的尿失禁有特定病理原因,和單純老化或產後的尿失禁不一樣。因為女性尿道只有約3到4公分,主要靠骨盆底肌和尿道括約肌支撐,這些部位上有大量的雌激素接受器。當更年期荷爾蒙下降時,這些組織失去保護,就容易引發尿失禁。
曲元正進一步說明,雌激素驟降,停經後雌激素大量下降,使尿道與陰道黏膜萎縮、厚度變薄、血流減少,導致尿道阻力下降,閉合功能減弱。骨盆底支撐力減弱,隨著年齡及荷爾蒙變化, 骨盆底肌與尿道括約肌張力下降,膀胱頸支撐不足,因此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時,容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膀胱敏感度上升,荷爾蒙減少也會影響膀胱神經與平滑肌功能,使膀胱變得過度敏感或收縮異常,造成頻尿、急尿與夜尿等症狀。
曲元正說明,這些因為是荷爾蒙下降與骨盆底結構退化造成的變化,是不可逆的,不會自己好轉,若不治療只會隨時間惡化。但也不是所有更年期女性都會出現尿失禁,這3類族群的風險顯著增加,原因與骨盆底支撐能力、代謝狀態以及神經功能有關。
曲元正提醒,3類高風險族群包括自然產的女性,懷孕與分娩會對骨盆底肌群與尿道括約肌造成長期拉扯與損傷,使支撐結構鬆弛,隨著雌激素下降,泌尿道黏膜與結締組織進一步萎縮;體重增加或腹部肥胖者,肥胖會使腹腔壓力長期升高,增加膀胱與尿道的負擔。更年期基礎代謝率下降,脂肪重新分布至腹部,當腹部肥胖加劇,尿失禁症狀往往更加惡化;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糖尿病患者因神經受損,膀胱控制力下降,容易急迫性尿失禁,而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則因血管硬化、骨盆血流不足,加速功能退化。
曲元正呼籲,在症狀剛出現的時候治療,改善幅度最大。早期骨盆底肌與尿道括約肌尚未完全鬆弛或退化,透過訓練或治療有機會恢復。早期治療可維持膀胱神經與局部血流的正常環境,防止長期漏尿導致肌肉進一步弱化與神經控制惡化。輕度患者多能依靠骨盆底復健、藥物治療或局部雌激素即獲得顯著改善;若拖延至重度,則往往需仰賴雷射或手術介入才能控制。所以一發現有漏尿困擾,千萬別因為害羞而忍耐,一定要盡早到泌尿科檢查!
※「泌尿外科 曲元正醫師」臉書完整全文:https://reurl.cc/gnmkDX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普發現金1萬「直接歸0」!一票人含淚點頭:還沒拿到就沒了
1人中鏢全家遭殃!醫曝H3N2「流感傳染力強」:嚴重恐多重器官衰竭
粿粿認了!哭曝「iPad私人內容」被范姜彥豐抓包 律師一句話曝離婚關鍵
日本旅客「買爆台灣味」吸7.5萬讚!本人再發聲:願台日永遠是朋友
其他人也在看

53歲維持47公斤不復胖!更年期瘦身4招曝光:「1時間」深蹲燃脂又助眠,醫師也推爆!
誰說過了更年期就一定會發福?健身部落客Junka用行動打臉這句話!她今年53歲,體重常年維持在47公斤,不靠節食、不熬夜,整整5年都沒反彈。她在小紅書分享自己的4大「更年期瘦身儀式」,關鍵在於讓身體循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打鼾恐是失智前兆? 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腦部微出血、中風有關
許多人對打鼾不以為意,或覺得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陽壓呼吸器(CPAP)過於麻煩。然而,一篇最新研究顯示,我們應立即正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性,因為它可能影響日後罹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
自由時報 ・ 1 天前
「1關鍵」煮出名店紅豆湯!營養師曝生理期喝「紅豆湯」補鐵真的有效 | Women's Health
紅豆湯有豐富纖維素、蛋白質來源、高含量抗氧化劑、有助於血糖控制等五大功效,告訴你想要煮出超軟爛的紅豆湯重要一關鍵就是「足夠的水量」。
Women's Health美力圈 ・ 1 天前
更年期「腹部脂肪」更易囤積!壯世代女性掌握3招 管理體重好簡單
女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發胖,分別是懷孕後、更年期後以及談戀愛期間。其中「更年期肥胖」問題尤為普遍,主要源自荷爾蒙變化、代謝速率下降以及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壯世代女性更要多加注意。
健康2.0 ・ 7 小時前
記憶力變差是大腦在求救!各大研究都推薦的防失智飲食
記憶力越來越差,不是老了,是大腦在求救!營養師薛曉晶指出,阿茲海默症被稱為「第三型糖尿病」,與腦部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有關。研究顯示,採取正確的飲食策略不僅能預防失智,還能延緩腦部退化,推薦結合地中海與D
健康2.0 ・ 1 天前
洋蔥可防流感、新冠病毒 專家:最營養的部位常被丟掉
洋蔥不僅是平價蔬菜,更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健康食材。傅裕翔醫師與薛曉晶營養師分別指出,洋蔥富含槲皮素及硫化合物等多種營養素,而最常被丟棄的外皮是槲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有助於預防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LaLaport、新光三越都輸它!台北最強百貨公司排名,冠軍食物美味、外國人必逛
台北向來是全台最具代表性的時尚購物重鎮,無論是想和親朋好友逛街、看電影,還是想要一個人享受寧靜的午茶時光,台北各大商城都能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本次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
食尚玩家 ・ 5 天前
75歲男確診「攝護腺癌第三期」 4症狀注意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75歲旅居國外的個案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期間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經檢查確診為第三期攝護腺癌,透過手術徹底切除病灶,患者也已恢復良好、持續門診追蹤。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噁! 洋蔥爬滿螞蟻畫面曝光 高雄衛生局派員前往稽查
南部中心/鄧山田、陳芷萍 高雄市報導螞蟻爬過的食材,你敢吃嗎?高雄有民眾發現,苓雅區一間小吃店,切開的洋蔥上頭爬滿螞蟻,老闆卻渾然不知,立即拍下影片發文。衛生局上往稽查,業者坦承疏失,沒注意到有螞蟻,但也強調那半顆洋蔥沒有煮,承諾以後會更加注意衛生環境。高雄苓雅區這間小吃店爆出食安疑慮,業者將料理的餐台放在戶外,洗好的菜就像這樣放在玻璃櫃裏,不知何時螞蟻大軍悄悄爬了上來。(圖/民視新聞)玻璃櫃中,半顆切開的洋蔥上頭出現不該出現的東西,竟然是數十隻的螞蟻大軍,像在行軍一樣的經過洋蔥表面。但老闆卻渾然不知,忙著煮菜出餐。小吃店業者:「可能是我昨天有疏失,沒注意到,我放在外面,我不知道牠會爬上來。」爆出食安疑慮的就是高雄苓雅區這間小吃店,業者將料理的餐台放在戶外,洗好的菜就像這樣放在玻璃櫃裏,不知何時螞蟻大軍悄悄爬了上來,但也強調,影片中那半顆洋蔥沒有使用。小吃店業者:「那顆就在這,我沒煮的食材,你若說今天他貼的是放在湯裏面,我就沒話說,我若要煮,我會再洗過。」衛生局派員前往查緝,現場並未再看到螞蟻,推測可能是從旁邊的樹爬過來的,建議業者應把食材收好。(圖/民視新聞)衛生局立即派員前往查緝,現場並未再看到螞蟻,推測可能是從旁邊的樹爬過來的,建議業者應把食材收好,「因為你的作業區本來就在戶外,看要不要調整一下食物放的位置,因為畢竟就像你說的旁邊就是樹」,業者也承諾,「我知道,就是我會更注意的。」稽查人員現場也發現多項缺失,包括未完成食品業者登錄,食材未覆蓋、垃圾桶未加蓋等等,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否則將依法開罰。原文出處:噁!洋蔥爬滿螞蟻畫面曝光 高雄衛生局派員前往稽查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中市府盤點再擴大 推「廚餘清運津貼」防豬瘟、補助挺肉商機車三貼小孩變"背包"? 馬路驚見男童"懸空掛車外"高雄10大傳說「舉牌姐」參選市議員?本尊親回9字
民視影音 ・ 23 小時前
三太子盃》吳東霖錯失3賽末點遭逆襲 期許加強運動能力東山再起
2025台灣華國三太子國際男網挑戰賽,吳東霖晚間歷經3盤激戰,錯失3個賽末點,終以6:4、3:6、7:6(7:9)惜敗給法國對手詹維埃(Maxime Janvier),無緣開胡晉級。吳東霖開賽積極搶攻,第3局率先破發,順勢先馳得盤;可惜次盤他在第8局發球失守,讓詹維埃扳回一城。決勝盤台法雙雄在盤末亂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6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7 分鐘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