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 基層藥師嘆:療效略有差異
台灣今年再度傳出藥品可能缺貨的消息,食藥署統計,截至9月底共有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當中包含高血壓、降血脂、抗憂鬱等慢性病常用藥,引發民眾擔憂再現缺藥潮。雖然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於立法院受訪時澄清,這些品項只是廠商依規定提前半年通報,並不等同即將缺藥,大多也已有替代選擇,但基層藥師卻表示,理論上成分相同,但實際上仍有差異存在。
石崇良表示,食藥署清查後發現,47項通報停供的藥品中,46項都有「三同」(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可替代;即使成分相同但劑型與劑量不同,也仍可提供足夠治療選擇。唯一較受關注的是用於器官移植病患的抗排斥針劑。該藥廠決定停止針劑供應,但口服劑型仍在,且一年全國用量約4.8萬劑,現有庫存可供應至明年12月。衛福部亦已啟動專案輸入並找到可替代藥品,確保臨床需求不受影響。
不過基層反映與官方說法有落差,根據《TVBS》的報導,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許多被列為替代的學名藥在實務上「已經叫不到貨」,導致部分患者必須回醫院拿藥或改用不熟悉的處方。她認為,這波藥品退出的原因複雜,包括健保長期調降藥價、後疫情時代物流與營運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市場布局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等,「政府不能再用公告式管理」。
診所醫師林應然也指出,雖學名藥成分相同,但賦形劑、添加劑可能不同,一些習慣使用原廠藥的病患在更換後確實感覺療效略有差異。他強調,學名藥需經過生物等效性等實驗,一般情況仍屬安全有效,但臨床上不能忽視病患的用藥感受。
而為提升供應韌性,衛福部正推動《藥事法》修法,擴大藥廠停供通報範圍,不再只限必要藥品;同時將建立通路監測機制,未來不只監控廠商供應端,也會納入各層級醫療機構的庫存與實際用量,以便及早預警。另外,專案輸入藥品未來亦可比照國內藥品納入藥害救濟,增加安全保障。石崇良強調,政府會持續改善供應監測,避免資訊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也呼籲民眾勿自行囤藥,以免影響整體市場供需。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新竹某國中女教師墜樓不治!校方發聲:全力配合調查
土耳其少年被同事霸凌 遭「軟管插直腸」灌高壓慘死
好市多黑五來了 500種商品攻略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高雄秀傳一週年好熱鬧!南部三院區一起慶生 以更貼近民眾需求推動健康服務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秀傳醫療體系南部院區高雄秀傳紀念醫院於今(22)日協同台南市立醫院及高雄市立岡山醫
台灣好報 ・ 1 天前
衛福部整頓醫美再出手 「高風險抽脂、拉皮」明年納評鑑
衛福部近期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對醫美診所實施更嚴格的管理。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高風險醫美手術如一定程度的抽脂、拉皮等,包含診所在內,都必須經過評鑑,預計下週將與相關學會溝通後,於明年正式上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內首驗出蘇丹紅化妝品 2大台廠"號稱無添加"中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還記得去年初,蘇丹紅風暴席捲全台,一度讓民眾不敢吃辣椒粉、胡椒粉,沒想到現在蘇丹紅又再現身,而且是國內首度在化妝品中被驗出!國內外共14家業者遭波及,其中包含兩家,號稱無添加的台灣大廠。醫師特別警告,唇膏類最危險,恐怕吃下肚會致癌。提醒各位水水們,都愛注意!
民視 ・ 1 天前
已售出145萬顆!「這款胃炎藥」傳安全疑慮 食藥署令「全面回收」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本月20日公布,用於胃炎等疾病處方用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因溶離試驗結果不符規定,有安全性疑慮,須全面下架回收,批號為「BCU027」及「BCQ013」。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說明,這批有疑慮藥品產品,已售出145萬顆,已要求廠商於12月11日前完成回收,而目前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藥品許可證尚有8張,無短缺疑慮。
民視 ・ 1 天前《娛樂世界》90歲母久臥病 陳雅琳推動「健康餘命」
【時報-台北電】華視主播陳雅琳從事新聞業32年,相當關心社會議題,時常透過報導揭發利弊。近年,隨著社會高齡化,她積極推動「健康餘命」,希望縮短臨終前的臥床時間,她也坦言,督促她的最大動力跟臥病在床多年的90歲母親有關。 陳雅琳透露,母親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突然中風,當時政策規定僅能1人陪病,她跟兄長只能在台大的柵欄門口等候,等著看護推媽媽出來,「後來媽媽心肌梗塞加肺水腫被送進加護病房,發了好幾次病危通知,結果2024年跌倒之後就起不來了」。 她坦言,母親好幾次清醒後都問「為什麼我又回來了?」一番話聽在兒女耳中相當不捨,陳雅琳嘆:「她覺得她已經很累、很辛苦了,現在去看她,她常會說『可不可以早一點走?』其實她意識清楚,只是跌倒又中風變得不良於行,沒有辦法自主要靠別人,她覺得這樣滿折磨的」。 對於母親,陳雅琳滿是心疼,因為自她3歲開始,父親就在醫院治療,直到她7歲時父親過世,母親一手拉拔她與兄弟們長大,她對父親的印象僅有照片中的笑容,「媽媽很辛苦,30歲就背著一個生病的老公跟4個小孩,我們當時也沒有自己的房子,都是租房子過活」。 陳雅琳對家人總是無私付出,她購於內湖的房屋目前是大哥的小孩在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揪打牌注意! 好友聚會恐成賭博 「場地」選擇是關鍵
打麻將、打牌是許多人喜愛的休閒活動,但究竟何時會從單純娛樂變成違法賭博?這界線往往讓人感到困惑。專家解釋,賭博罪的成立關鍵在於「場地性質」。若在公共空間或公眾可進入的場所進行,可能涉及賭博罪;而在私人住家或民宿打牌,除非開放給不特定人士進入,否則難以構成違法。此外,打牌時收取的「清潔費」、「水電費」等名目費用,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視為「抽頭金」,增加觸法風險。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明年健保保費確定凍漲! 「補充保費改革案」仍待研議
衛福部日前通過2026年的健保總額方案,採取最高推估,總額9883.35億元,如加上公務預算,醫療支出首度破兆元大關,外界擔心,健保費率恐跟著調漲。衛福部健保會19日宣布,預估2026年底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未低於水位,因此,明年健保一般保費仍維持5.17%。
NOW健康 ・ 1 天前
嫌365元鹹酥雞貴? 來台北看看! 「沒買齊」已475元
這對情侶因為365元的鹹酥雞吵架,那麼如果用相同價錢,在台北點鹹酥雞,能買到哪些料呢?我們前往實測,連東西都還沒買齊,少了蛋餅皮跟黑輪,價格已經來到475元,鹹酥雞份量跟高雄相比,更是少了6塊肉。北漂族就直呼,南北的物價,實在差太多! #365元鹹酥雞#情侶吵架#台北實測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台股本周跌3.51%後的操作 永豐投顧:回歸主流、操作放緩
加權指數本周下挫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上櫃市場跟漲慢、跟跌快,下跌4.01%,收在2...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90歲母久臥病 陳雅琳推動「健康餘命」
華視主播陳雅琳從事新聞業32年,相當關心社會議題,時常透過報導揭發利弊。近年,隨著社會高齡化,她積極推動「健康餘命」,希望縮短臨終前的臥床時間,她也坦言,督促她的最大動力跟臥病在床多年的90歲母親有關。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悲劇!日本「大象王國」馴象師遭母象活活踩死 頭部嚴重骨折送醫不治
日本知名動物園、位於千葉縣市原市的「市原大象王國」(市原ぞうの国),昨(21)日早晨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致命工安意外。一名年輕的泰國籍男性飼育員在象舍內進行日常清掃工作時,遭到園內的亞洲象(African elephant)踩踏,送醫搶救後仍不幸身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緬甸軍政府「炸毀KK園區」畫面曝光 逾千名外籍詐騙犯被捕
位於泰緬邊境、長年籠罩在犯罪陰影下的「KK園區」,近日遭到緬甸軍政府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清剿行動。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本週親自下令,要求對妙瓦底(Myawaddy)地區這座知名的詐騙園區進行全面拆除,並表示此舉是履行國家責任、回應廣大民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睡前貼痠痛貼布「內臟恐悄悄被KO」 醫籲:勿超過12小時
肩頸痠痛時,許多人習慣使用痠痛貼布緩解不適,但使用不當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健康粉專提醒,痠痛貼布中的藥物成分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若貼錯位置、貼太久或貼太多,不僅無法有效緩解疼痛,還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胃潰瘍或腎功能受損,因此不宜長期依賴。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365鹽酥雞」店家神到了!跟風推拜金套餐 網驚呼:台北這樣點要500元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發文抱怨,在男友請客下,買了365元的鹽酥雞,卻沒想到被對方念是「拜金女」,貼文一曝光,隨即掀起大票網友討論,也意外讓網友好奇到底是哪間店,如今有好幾家鹽酥雞店跟上時事話題,開始推出「拜金套餐」掀熱議。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金馬紅毯/典禮最大咖!好久不見翁倩玉回來了 52年前影后現身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今(22)日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來自全世界四面八方的影人齊聚一堂,翁倩玉與日本影星西島秀俊合體現身,晚間典禮最大咖,長期定居日本的翁倩玉特地回台參加頒獎典禮,這也是他睽違影壇47年的金馬影后翁倩玉重返大銀幕。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已售出145萬顆!這款胃炎藥傳安全疑慮 食藥署下令回收
衛福部食藥署11月20日公布,用於胃炎等疾病處方用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因溶離試驗結果不符規定,有安全性疑慮,須...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胃炎處方藥試驗不合格!食藥署下令啟動回收作業
食藥署公布,用於治療胃炎等疾病的處方用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因溶離試驗結果不符規定,已要求全面下架回收。食藥署表示,有疑慮的產品目前已售出145萬顆,已要求廠商在12月11日前完成回收。另外,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50歲男吃腸胃藥3個月「竟引發憂鬱症」! 醫揭關鍵成分:恐導致情緒低落
50歲黃先生平時個性開朗樂觀,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引發大腸激躁症,吃了兩個月的腸胃藥,突然發生恐慌、焦慮、憂鬱與負面想法,甚至出現雙手顫抖、坐立不安、舌頭不自主抽動等「類帕金森症」症狀。
姊妹淘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