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地方特考、離島特考增額567名
考試院院會今(27)日通過,114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及離島地區公務人員考試增列需用名額567名,以符合用人機關需求。各類科增列需用名額相關資訊,請上考選部全球資訊網查詢。
考試院說明,114年地方特考、離島特考預訂於114年12月6日到8日舉行,2項考試原提報需用名額為1,759名,為因應用人機關新增的用人需求,增列567名需用名額,其中地方特考557名,離島特考10名,連同原公告需用名額,合計本2項考試需用名額為2,326名,其中地方特考2,289名,離島特考37名。
其他人也在看
更多機會!今年地方特考、離島特考增列需用名額567名
更多機會!考試院院會今(27)日通過,今(2025)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及離島地區公務人員考試增列需用名額567名,以因應用人機關業務需要,合計2項考試需用名額為2326名,預計今年12月6日至8日舉行考試。考試院說明,該2項考試原提報需用名額1759名,為因應用人機關新增之用人需求,提報增列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停砍軍公教年金難在哪?」李來希轟賴清德砸1.25兆當刺蝟:不是說財政困難?
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尚未出爐之際,為因應對台軍事威脅,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推出歷史性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追加國防預算,將用於重大對美軍事採購,也會大幅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消息一出隨即引發在野質疑。對此,對此,軍公教反年改大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今(26)日在臉書砲轟,「這才是真正的錢坑」,感嘆反觀退休軍公教人員只......
風傳媒 ・ 1 天前114年地方特考與離島特考12/6登場 增567需用名額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7日電)考試院會今天通過,民國114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及離島地區公務人員考試,增列需用名額567名,以應用人機關業務需要;這兩項考試預訂於今年12月6日至8日舉行。
中央社 ・ 14 小時前移民特考刪除身高限制 考試院會今通過明年上路
考試院院會今(27)日通過相關修法,移民特考刪除身高限制、三等考試新增資訊組、調整各等別應試專業科目、放寬英語檢定採認年限為5年並增加採認培力英檢,預計明年上路。考試院院會今日通過「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移民行政人員考試規則」第8條、第11條及第3條附表一、第5條附表二修正草案,刪除該考試身高限制,三等考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新北市殯儀館爆集體收賄 檢方起訴臨時、約僱25人
新北市殯儀館爆發集體收賄案件,部分殯葬業者為求亡者大體進館及相關殯葬作業順利進行,涉嫌以每次500元至2000元不等金額行賄新北市殯葬管理處殯儀館冷藏室公務員,8年行賄金額累積高達1735萬元。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25名臨時或約僱人員涉犯《貪污治罪條例》收賄等罪,依法起訴。另40名行賄的業者,全都獲緩起訴。
太報 ・ 1 天前教育部友善生理用品計畫上路2年 民團盼改善4面向
教育部自2023年起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至今已經2年,一些青年團體和立委今天(27日)舉行座談會,除了肯定教育部的政策外,也希望在生理用品的可近性、多元性、經費補助和月經教育等4面向可以再加強。 教育部推動友善生理用品計畫已經超過2年,全球小紅帽協會、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及民進數名立委27日在立法院舉行座談會,對相關政策進行討論與檢討。 小紅帽協會執行長林薇就表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有這樣政策的國家,值得肯定。不過,根據政策上路以來的滿意度調查,只有3.1分,滿分為5分,她認為大方向是對的,但包括經費以及可近性或多元性等一些細節可以再加強。林薇:『(原音)希望能夠去檢討可近性這件事,就是剛講到的,可不可以更方便取用,學生也都知道在哪裡。再來是生理用品的多元性,現在很多學生表示說,老師可能就買其中一個尺寸衛生棉,但其實大家需要的品項是不一樣的,可能需要護墊、可能需要不一樣尺寸的衛生棉、衛生棉條等多元生理用品,能不能都備齊,讓學生有需要的都可以取用。』 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倡議專員、目前仍是高中生的馮于捷提到學校的實際狀況,她指出,很多學校的生理用品都放在健康中心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
嘆賴清德把台灣拖向絕境!馬英九批「誤判兩岸情勢」:我任內國防預算僅5分之1
為應對潛在的「中國犯台隱憂」,總統賴清德昨(26)日宣布投入8年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甚至明確指出,中國將在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前總統馬英九透過臉書發文,痛批賴清德「誤判兩岸關係」、「把台灣拖向絕境」。馬英九透過臉書發文感嘆,隨著賴清德限制兩岸交流、推動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台灣無異於進入「準戰......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大火吞宏福苑7棟樓!他絕望告別「燒到了…各位保重」 結局曝光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火警,火勢迅速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目前死亡人數增至44人、279人失聯。現在網路上瘋傳一段對話,看到有一名受困民眾,發現大火已經燒到自家窗外,絕望在群組留下遺言,「燒到了…各位保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有片/嚇得整日不敢踏出房間!瑤瑤韓國租屋「遭男房東擅闖」爆衝突 前1天還曾敲門試探
藝人瑤瑤(黃喬歆)近期到韓國旅遊,卻遇上令人驚魂的住宿事件。上週三(19日)晚間,她在當地所入住的房間內時,竟被房東未經允許擅自開門,讓她嚇得整日不敢離開房間、甚至都沒吃東西。直到友人下班陪同前往當地警局報案,警方才協助她搬離。事件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也提醒旅客注意海外住宿安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屈中恆赴陸遭嗆劣跡藝人!Vicky出面揭他失業「收入慘況」:壓力很大
57歲藝人屈中恆2006年因為吸食大麻,8月他與導演賴聲川前往中國宣傳《寶島一村》舞台劇,結果遭到觀眾嗆聲是「劣跡藝人」,事後遭到換角。如今事隔3個月,老婆Vicky昨錄影受訪坦言收入大受影響,目前就是先穩固台灣市場,希望可以有更多機會再開拓財源。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有感降溫就在今晚!專家估「這天」迎首波大陸冷氣團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今(27)日的天氣濕冷,且受東北季風增強加上水氣變多,全台雲量增多,從桃園以北到東半部、恆春半島都有短暫雨,中南部也無法倖免地迎來陣雨。從南到北,多數地區的天氣都呈現濕冷、陰雨不斷。氣象粉專也提醒,今晚起冷空氣還會更強,甚至可能達到今年第一波「大陸冷氣團」的等級,這將是入冬以來最明顯的降溫。
民視 ・ 18 小時前
強冷空氣下週報到!直逼「大陸冷氣團等級」 專家:入冬腳步近了
明(28)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再加上清晨水氣仍多,清晨西半部仍有零星降雨的機會,不過週六(29)東北季風減弱,白天各地氣溫回升,氣象署指出,下週一(12/1)起至下週四東北季風再增強,溫度稍降。對此,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表示,預期下週二晚上開始南下的冷空氣強度將更強,有機會達首波大陸冷氣團強度,「將會是入冬以來最有感的一次降溫,冬天的腳步近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不是竹棚?宏福苑居民曝香港大火「最初起火點」:一棟一棟燒起來
香港新界大埔屋苑「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嚴重火警,火勢延著外牆搭建的竹棚一路往上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居民黃小姐透露,火災起源是外面正在進行維修的住宅樓,隨後燒到外面的竹棚架及圍網,當時天氣乾燥又有風,「就這麼一棟一棟燒起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又有冷空氣來了!這天有望迎首波大陸冷氣團 入冬以來最有感降溫
今(27)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水氣增加,各地雲量偏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地區、中部山區及新竹、苗栗也有零星短暫雨,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整天都有機會下雨。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開始冷空氣強度將更強,有機會達首波大陸冷氣團強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陳怡蓉喜迎「第8個孩子」誕生 結婚9年只單獨和男生出去3次
演員陳怡蓉2016年與醫師老公薛博仁結婚,近期雙喜臨門,不只是迎來薛博仁的生日,更迎接「第8個孩子」誕生,兩人為了慶祝,特地前往威尼斯度假三天兩夜。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明天清晨急凍14度!「兩波季風接力」週末又回暖、下週再轉濕冷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未來一週台灣將連續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加上天琴颱風外圍水氣干擾,天氣變化相當明顯。今(27日)北台灣、屏東與恆...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香港世紀大火!小說灰燼飄落到對街 網一見書名雞皮疙瘩淚崩:破防了
香港新界的大埔宏福苑社區26日下午突然發生火災,社區內8棟公寓大廈,已有7棟逾30層樓陷入火海,死亡人數增至44人、279人失聯。有居民疑似撿到從火災現場飄出來的灰燼,竟是小說《-86- 不存在的戰區》殘頁,網友直言不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母過世留老房「賣還是不賣」兄妹鬧翻!房產繼承僵局無解?律師揭3策略:有人不同意也能賣
台灣正迎來資產交接潮,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光是上半年,全國建物的繼承移轉量,就多達3.9萬棟,寫下同期新高,然而子女繼承到房產只是第一堂課,如何圓滿處理才是真正的難題,有律師分享實際案例,一位母親在過世後,將老房繼承給子女,兄弟姐妹卻因為對處置的想法不同,結果引發紛爭,究竟有哪些方式,可以解決這類僵局?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