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與九個孩子的相遇與離別 — 退休夫妻投身寄養 讓愛繼續流動【Yahoo有故事】
從安寧病房走進孩子的世界「只要體力上許可,有需要就做!」
居住在台東部落的余爸爸、余媽媽,寄養兒童口中的「阿公、阿嬤」,投入寄養家庭照顧已經10年了,照顧過九名寄養兒童。兩人之前分別是警察和在醫院安寧病房的社工,目前家中還有兩名寄養童,為一對兄妹。
「只要體力上許可,有需要就做!」提到成為寄養家庭的契機,余媽媽表示之前在安寧病房工作,她常看到許多臨終病人孤單地面對最後的時光,「當人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怎麼會沒有人在身邊?」那樣的畫面深刻的印在心裡,所以退休後選擇再次投入「家庭服務」,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暫時的溫暖的家。
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已長大居住在外,報名成為寄養家庭前,全家人開了家庭會議,很快達成共識,「雖然有些擔心,但想說先試試看,如果有需要就互相幫忙。」就這樣踏上了寄養家庭的旅程。

怕被搶食、不敢關燈 重塑寄養兒童安全感
還記得第一位寄養童是兩歲多的孩子,為迎接這位幼兒,余媽媽從家裡的環境開始調整,「鋪上巧拼、放上圍欄、移除桌巾⋯⋯」都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在家安心地跑跳。除了空間上的調整、作息的磨合,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有些孩子怕黑、吃飯狼吞虎嚥,或對聲音、眼神特別敏感。
余媽媽提到,像第一個寄養兒童半夜需開著燈睡覺,所以當時家裡的燈光不能太昏暗;目前的寄養兄妺則表現在吃飯的時候,有時候會狼吞虎嚥、有時候則吃得少,余媽媽從日常固定的用餐節奏建立起,一開始會幫孩子裝適合的份量,第二次就會讓孩子自己添飯,讓他們知道:「不用擔心沒飯吃,也不會有人搶食。」初期也會讓孩子坐在專屬小桌椅,等熟悉後,再慢慢引導至圓桌,和大人共食 — 這樣的「位置儀式」,能強化孩子的心理安全界線,循序漸進的減緩心裡的不安全感。
在部落的生活,信仰與文化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余爸爸和余媽媽假日都會帶著兄妹倆去教會參加彌撒,約一小時的時間,培養孩子們的專注與穩定;教會的耶誕節慶活動:耶誕報佳音、製作馬槽,到復活節尋找彩蛋,一起和教會的孩子玩樂。另外像部落裡的運動會、射耳祭等慶典,兄妹倆會穿著族服和余爸爸一起參加展演,透過族裡的活動,讓孩子們和目前的環境產生連結,協助他們更快融入新的生活圈。

10年間重複相遇與離別「每個孩子都是我的生命老師」
擔任寄養家庭的10年裡,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經驗?「每次問到這個問題,我都沒辦法回答。」10年間不斷地面對相遇和離別,每當個案回到原生家庭,再次迎接下一個寄養兒童,反覆培養新的生活作息,和調整身心狀態,這個失落的過程和情感的拉扯,對余媽媽來說最為辛苦,「記憶裡會留著和上一個孩子生活的點滴。」余媽媽表示,「但對我來說,每一個小朋友都不一樣,都是我的生命老師。」
以目前家中的兩個孩子來說,和過去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在於「很願意分享學校和家裡(原生家庭)的生活。」余媽媽同步補充:「就過去經驗,我們不會了解原生家庭的狀況,所以沒辦法想像孩子在原本家庭的樣子,在照顧的過程,不免擔心他們回到家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模樣?但現在這對兄妹,我感受到的是,他們把我們當成家人一樣信任,樂於和我們分享生活,而且都是正向的回饋。透過他們的描述,可以想像之後生活的樣子,這樣我就放心了。」
嘴巴上雖說辛苦,但她也沒想過退休,對她來說,最珍貴的就是跟著這些孩子的步調一起學習。每當孩子從「阿嬤,幫我洗澡!」變成「阿嬤,我要自己洗澡!」才驚覺孩子不知不覺長大、獨立了,再也不用她操心,那是一種「努力沒有白費」的溫柔回報。「有一次哥哥從學校帶一顆雞蛋回來給我,那份小小感謝的心意,是我感到非常幸福的時候。」

「阿嬤補習班」在家開張 用溫柔灌溉特殊寄養兒
余爸爸和余媽媽照顧過九名寄養兒童,有一半以上是特殊兒童,像是認知、語言等發展遲緩的狀況。目前家中的妹妹妞妞就是語言遲緩。除了到醫院進行早療課,日常也會透過音樂、對話去刺激她的語言發展,余媽媽表示:「和妞妞對話時,會放慢速度,一個字接著一個字,讓她看著自己的嘴型練習。」家裡也備有多本的二手繪本,放在孩子們隨時拿得到的地方,才有機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在他們摸索的過程,書本撕壞也沒關係。」余媽媽溫柔地說。
「寫功課」被許多家長視為親子關卡,但余媽媽沒有讓孩子去補習班,選擇自己教。「我自己的小孩也沒去補習,一定要有時間陪他們寫功課。」對她來說每次的陪伴,都是同步和孩子建立關係。當然在過程中難免會生氣、有挫折,特別是在數學科很讓人頭痛,余媽媽笑說:「我又不是聖人!」
當發現自己快要崩潰時,就會給孩子一個任務,讓他暫離現場,也讓自己冷靜,學著轉念。余媽媽溫柔地說:「因為大人離開的動作比較大,會讓孩子感到挫折而自責。」冷靜下來思考著和孩子的對話,有助於她正向的看待孩子,「至少他第一題到第三題都答對了,到第四題才出現錯誤。」
給未來寄養家庭的建議:每一位新來的孩子都視為新生兒
「如果哪天寄養家庭的數量夠多,我們就會退下來。這份愛,本來就該流動。」對於有意成為寄養家庭,余媽媽也提供幾點建議:
如果是「年輕夫婦,本身有小孩」這類型的家庭,因為同時要「照顧別人的孩子」與「照顧自己的孩子」,需獨立看待每一位孩子,且要規畫分別陪伴的時間,讓每個孩子能感受到爸媽的重視。
另外,建議把寄養的兒童心裡視為「0歲」,雖然他可能是個5歲、7歲的孩子,但在情感安全、信任與依附上,都要從零開始,「把他們視為第一天出生在家裡的嬰兒!」寄養父母也要重新跟著孩子適應環境,並建立生活規律。
而對於像余媽媽一樣是退休人士,想要投身寄養家庭,因為退休後有更多的餘裕經營於交友圈,她針對自己的經驗分享:「我一開始不太會帶他們(寄養兒童)參加朋友的聚會,擔心自己專注在和朋友的互動,會不小心讓孩子們覺得被忽略。」而過去孩子們在原生家庭就有類似的問題,會等自己與寄養兒童較為熟悉後,再帶他們進入交友圈。
雖然寄養家庭的角色是「暫時性的安置」,但對余媽媽來說,當孩子進到自己的家庭,不論辛苦和疲累,必須照顧到他們回家(原生或收養家庭)。「中途換家」對他們來說,是更大的傷害。」所以建議退休長輩先規畫好自己的生活圈,再評估是否適合成為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逐年下滑 退休長輩成主力
當孩子因家庭功能失衡,暫時無法在原生家庭生活時,會被安排至經評估合格的家庭照顧,這些家庭即稱為「寄養家庭」。隨著晚婚、不生的社會趨勢,目前台灣的 「寄養家庭」 制度面臨幾個挑戰,其中一個便是願意成為寄養家庭的戶數,逐年下滑,且投入的年齡結構偏高。
據家扶基金會統計,近三年寄養兒少人數,每年約在2100人,但寄養家庭戶數約不到1500戶。另外,衛福部資料顯示,超過一半的寄養家庭,平均年齡落在55歲左右,退休者目前還是台灣寄養家庭的重要力量,高齡化成為一大挑戰。長期的照顧責任,無論在體力還是心理上,都是沉重負擔。年輕家庭的參與度低,導致合適的寄養家庭量能不足、媒合率低,難以完全滿足安置的需求。

如何成為寄養家庭:
年齡滿25歲以上
完成義務教育
穩定收入
安全足夠的家庭空間
請洽家扶基金會寄養家庭招募專線0800-07-8585或家扶網站。
寄養家庭簡介:余爸爸、余媽媽居住在台東,成為寄養家庭已經10年,照顧過九位寄養兒童,目前家中有一對寄養兒童,兩人是兄妹:宇宇和妞妞,妞妞有語言遲緩的狀況
【Yahoo有故事】百工百業、千人千色,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人生經驗寫下的故事各自精彩,Yahoo新聞將帶你探索這些人的故事,從平凡日常到非凡成就,從職場挑戰到生命轉折,也許每段經歷都蘊藏著勇氣與啟發。這不只是人物專訪,而是一趟理解社會、洞察人生的旅程。

作者:陳文惠
核稿編輯:黃婉婷
其他人也在看

很多人內心都是獸控!《戰場的賦格曲》開發商社長:只是還沒察覺罷了
最近台灣獨立團隊拾曉(FromDawn Games)開發的 ARPG 新作《亞路塔:狐狸狐途的麵包冒險》製作人 Lin,最近和《戰場的賦格曲》系列開發商 CyberConnect2 社長松山洋進行了一場特別對談,兩人一起討論「獸人」(Furry)與「獸耳」(Kemomimi)為何吸引人,松山洋甚至表示:「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獸人,只是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費天王」入選國際網球名堂 費德勒:莫大榮譽
ATP(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職業男子網球)職業生涯擁有310周男單世界第一的前F4「費天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今天被宣布將在明年成為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一員。
太報 ・ 1 天前普發1萬也能變親子理財課 安全操作ATM
最近因為「普發一萬元」,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ATM查詢或領錢,對不少孩子來說提款機的運作既神祕又令人好奇,而家長也希望趁機教孩子一些金錢管理和自我保護的基本觀念。依照財政部規定,十三歲以上的青少年可以自行上網登記領錢,因此部分家庭可能因這一萬元引發爭執,而許多家長也開始擔心孩子會如何使用這筆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在帶孩子操作ATM時,可以先從「安全」開始教,例如輸入密碼時遮住、注意周圍環境、確認機器是否正常,讓孩子知道安全是可以學會的,而家長冷靜、有順序的示範也能讓孩子把ATM視為需要認真對待的工具,而不是隨便按按的機器,孩子對領錢的好奇,其實是在試著理解「錢的價值」「來源」和「使用選擇」,這時家長可以藉機和孩子討論要不要先存下一部分、是否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普發1萬元也能變親子理財課草屯療養院建議教孩子安全與責任的好時機
最近因為「普發一萬元」,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ATM查詢或領錢,對不少孩子來說提款機的運作既神祕又令人好奇,而家長也希望趁機教孩子一些金錢管理和自我保護的基本觀念。依照財政部規定,十三歲以上的青少年可以自行上網登記領錢,因此部分家庭可能因這1萬元引發爭執,而許多家長也開始擔心孩子會如何使用這筆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在帶孩子操作ATM時,可以先從「安全」開始教,例如輸入密碼時遮住、注意周圍環境、確認機器是否正常,讓孩子知道安全是可以學會的,而家長冷靜、有順序的示範也能讓孩子把ATM視為需要認真對待的工具,而不是隨便按按的機器,孩子對領錢的好奇,其實是在試著理解「錢的價值」「來源」和「使用選擇」,這時家長可以藉機和孩子討論要不要先存下一部分、是否用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桃園八德公寓凌晨惡火 68歲男子陳屍火場
桃園市今(21)日發生一起死亡火警,凌晨2時許八德區忠勇街內一棟公寓突然冒出火煙,消防局獲報立刻派遣8車19人趕赴現場,消防人員約於30分鐘內撲滅火勢,清理火場在屋內搜索時,發現宋姓男子(68歲)陳屍屋內,警方初步調查死者平時與女兒同住,火警發生時女兒不在家中,後續已移置遺體並報請地檢署相驗,起火原因仍待調查釐清。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阿嬤行動不便!NET店員拿衣物到門口供挑選暖哭全網
日前有一名行動不便的阿嬤到NET買衣服,但搭著代步車的她無法下車,只能在門口看,一名NET女店員見狀後,將店內衣物一件一件拿到門口供阿嬤挑選,影片曝光感動20萬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睡到流口水 恐是脾腎虛警訊
一覺醒來,枕頭有滿滿口水味;坐車睡著嘴巴張很大,嘴角還流口水,超級尷尬。中醫師梁世瀅表示,身體水分都是通過五臟六腑來調節,睡覺流口水看似小問題,其實反映了身體「津液運行」出了狀況。唾液會不自主溢出口,除了過度疲勞引起,也可能是身體出現「脾虛」或「脾胃虛弱」的警訊。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和父母關係好的同時,也保有獨立的自己!教你3步驟建立「家庭邊界」
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孩子才更願意敞開心扉,那該如何與父母立界線呢?美國執證心理諮詢師吉祥於《好的愛,有邊界》一書中,結合東西方家庭的大量案例,從理論到實務,釐清造成各種人際困境的原因,破除關於界限的5大迷思。無論是原生家庭、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自我邊界,都能明確提出設立邊界感的解方。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天琴」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21)日清晨依舊帶著微涼寒意,多處低溫落在17~19度,部分地區更是再低一些。白天雖稍有回溫,...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2 小時前
外資大撤退台積電重挫4% 大盤血崩近千點周線連三黑/鴻海OpenAI合作缺採購承諾 市場憂成「金主」股價挫/被動元件逆勢噴火 蜜望實金山電漲停最搶鏡|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在強勁就業數據澆熄降息期待、聯準會10月會議紀錄偏鷹,以及市場對關稅與AI資本支出過熱的疑慮升溫下全面翻黑,四大指數重挫。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84%;標普500指數下跌1.56%;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15%;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重挫4.47%,反映投資人對半導體庫存、AI伺服器建置成本與企業支出周期的疑慮升高。科技股多數走弱,輝達財報雖亮眼但盤中由漲轉跌收黑3.15%,美光下殺逾10%、超微大跌近8%,向雲端服務商出租算力的CoreWeave與電腦儲存設備服務商Sandisk亦同步重摔,美股AI鏈全面遭到獲利了結。台積電ADR同步承壓,重挫拖累今日台股電子權值情緒。 亞股同樣全面走弱,日股大跌2.40%,韓股重挫3.79%,港股走弱2.38%,上證指數亦走跌2.45%,反映全球科技與出口產業鏈的避險氣氛持續升高。 台股今(21)日遭逢恐慌性賣壓重擊,終場大跌991.42點收26,434.94點,成交量5,508億元,周線連3黑、季線失守。權值股全面潰逃,台積電(2330)收跌70元至1385元、跌幅4.81%,鴻海(2317)下挫逾4.8%、日月光投控(3711)跌6%,聯發科(2454)亦收黑3.3%。盤面殺盤最重的記憶體族群崩跌,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群聯(8299)、商丞(8277)全數被打到跌停,威剛(3260)、旺宏(2337)、力積電(6770)、十銓(4967)等跌幅集中6%~8%,成為今日重挫主因。反觀被動元件在銀膏、銅膏可能啟動漲價循環的題材帶動下,蜜望實(8043)、金山電(8042)強勢亮燈漲停,光頡(3624)、立隆電(2472)同步逆風走強,成為盤中少數亮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3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9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侯湘婷消失演藝圈18年!閃嫁捷安特小開當2寶媽 近況曝變家長會長
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走紅的玉女歌手侯湘婷,淡出演藝圈18年後,近日意外在中部某國小的家長會長交接活動中現身,引發熱烈討論。43歲的她身穿優雅紫色禮服,氣質清新如昔,凍齡的模樣讓粉絲驚呼「完全沒變」,再度掀起外界對她近況的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