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蹲馬桶12小時!老翁「嚴重便秘」大不出來…檢查驚見大腸塞滿7cm腫瘤
記者吳泊萱/彰化報導
雲林一名70多歲老翁,8年前接受大腸癌篩檢時,發現腸道內出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並未積極處理。而在近日,老翁因嚴重便秘,1天至少有12小時待在馬桶上,終於在家屬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確診罹患乙狀結腸癌,因7公分腫瘤造成腸道完全堵塞,幸好經手術治療後,順利恢復健康。
據了解,老翁8年前曾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檢中,驗出糞便潛血反應,並接受大腸鏡檢查。當時雖發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中途放棄,並未及時處理。時隔8年,老翁出現腹脹、排便困難症狀,1天至少12小時待在馬桶上,終於在家屬陪同下到雲林彰基檢查。
透過舒眠方式,老翁這次順利做完大腸鏡檢查,醫師在大腸內發現異常病灶,轉診至彰基醫學中心,使用單孔達文西機械手臂SP系統進行手術。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醫師表示,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7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老翁一進食肚子就會脹痛,因為不敢進食,體重下降、營養不足,很可能造成傷口癒合不良。
張譽耀指出,老翁的手術會有兩處傷口,一個在肚子,另一個在腸子,若腸子傷口癒合不良會造成腸吻合滲漏,到時就必須做人工肛門。幸好老翁提早住院,透過靜脈營養針先補充營養,術後傷口果然順利癒合,老翁術後恢復良好,疼痛程度遠低於預期。
張譽耀提醒,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前幾名,但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疾病惡化。彰基醫學中心統計,院內患者每年約有三成個案是在院外篩檢確診後轉介治療,其中以南投地區民眾居多。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打X團固定到東南亞尋歡!「1人驗出HIV」整團嚇壞篩檢…另1人也中鏢
千萬董座出差戴綠帽!台中貴婦「豪宅激戰」鮮肉水電工…小王判賠150萬
角頭「瘋寬」越關越大尾!28年前捲生薑暴力討債…被害人墜崖終身癱瘓
壟斷濁水溪疏濬工程!「狗頭幫」角頭連女友也不放過…想分手遭囚禁斷手
其他人也在看
腹脹血便以為是痔瘡 48歲男腫瘤佔據大腸2/3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7日電)工作忙碌的48歲林姓男子時常感到腹脹不適,偶爾出現血便,以為只是消化不良與痔瘡出血,過2、3個月才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大腸內有腫瘤大到佔據腸道2/3,後續確診大腸癌。
中央社 ・ 1 天前

試管嬰兒3.0補助最高15萬!專家提醒女性把握生育黃金期
「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2.0」自110年7月推動,截至114年10月底,已協助2萬6千多對夫妻迎接超過3萬1千名新生兒。行政院於114年9月18日宣布114年11月1日起加碼補助,升級為「3.0版」,首胎第1次申請最高補助15萬元,其後各胎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15萬元。補助 3.0 方案特別針對較年輕的申請者加碼補助,衛生福利部石崇良部長提醒,有生育意願的夫妻應及早規劃,把握女性25歲至35歲黃金生育期!補助助孕有成 喜迎新生命補助2.0方案開辦後,許小姐成為所有申請者當中,首位成功生下試管寶寶的媽媽,她分享自己結婚5年未能懷孕,在110年決定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正逢補助2.0方案啟動,順利申請補助並於1次療程後成功產下1對雙胞胎。許小姐表示,透過人工生殖機構協助線上申辦補助,不需親自奔波,讓她能專注於療程及迎接新生命。補助2.0方案的第2萬5千名試管寶寶的母親柯小姐也分享自身經驗,因為晚婚,婚後雖積極備孕卻未能懷孕,擔心自己越晚生就越沒體力照顧孩子,在接受醫師建議後,果斷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經歷2次療程後產下1名寶寶。她感性地表示,寶寶的到來讓生活更加充實,生命更加喜悅,也希望若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中醫養生泡腳法: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與好眠
進入秋冬,民眾又要開始留意保暖!隨著年紀增長,血液循環會逐漸變差,很多人會出現手腳冰冷、晚上較難入睡的情況。除了穿厚衣、多喝熱飲,也常有人推薦「泡腳養生」。腳是人體第二個心臟,日知堂中醫診所陳敬智院長表示,熱水泡腳可為身體帶來暖意,也有助於血液循環,現在還有加入鎂元素草本足浴包,一併加入水中就能輕鬆為泡腳加分。他也提醒,年輕人不妨多關心家中長輩,適時提醒或協助改善手腳冰冷問題,一起暖暖過冬。血管、神經變差讓手腳易冰冷 簡單3招關心長輩健康陳敬智院長表示,長輩容易手腳冰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變差,使得血液循環不良;二是神經反應能力退化,使末梢血管和神經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變得遲鈍,因此更容易受外界溫度影響。有些人甚至因為手腳冰冷而影響睡眠,表示身體可能有潛在的健康隱憂,應該多加留意。手腳冰冷在女性,以及體型偏胖或患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中更常見,代表心血管或神經功能可能正在下降,後續也可能面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甚至肝腎功能相關風險。老一輩身體稍有不適,通常習慣先忍一忍、怕麻煩他人,因此陳院長也建議,晚輩可透過直接觸摸、觀察長輩是否有手腳冰冷、難入睡等情況,或藉由健檢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玄天上帝降乩指示 160年芒果樹「化椅延靈」再續香火緣
在台灣,我們經常可見宏偉的廟宇旁屹立著一棵棵蒼翠的參天古木。古老的廟宇與老樹共同守護著聚落,樹齡高的古木常被視為「樹公」、「樹王公」,村民以紅布條繫身,樹下設香爐膜拜,是穩定地理風水、為信徒庇蔭鎮煞的重要存在。這份「人樹共好」的情感,深深體現在屏東內埔黎明村玄武宮前,那棵樹齡至少160年的老芒果樹身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北市長人選難產?傳綠高層徵詢 名嘴爆聽到「他」就跳過?
論壇中心/董思旻報導有意參選台北市長選舉的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今天曝光民進台北市長互比式民調,五位潛在參選人中,綠委王世堅領先第一,吳怡農位居第二名,但他表示自己最有底氣突破綠營基本盤,喊話台北市艱困選區,提名不能像過去憑感覺。
民視 ・ 1 天前

高密度城市的致命火災:宏福苑五級大火帶來的創傷、逃生困境與制度警示
文:楊聰財(國防醫學大學兼任臨床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台灣華人身心倍思特協會理事長) 這場發生在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的五級大火,造成至少44人死亡、多人受傷和失聯(最新消息指死傷人數持續增加,且有消防員殉職),無疑是香港近年來最為慘痛的災難之一,牽動著整個社會的心。這不僅是一場物質上的浩劫,更是對無數家庭和整個社區的精神重擊。 面對這樣一場重大火災,我們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的剖析與應對,包括災後的心理修復、香港特有的城市環境因素、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介入,以及政府、民間與普通民眾應當擔負的責任與角色。 災後心理修復與療癒:目擊者、受害者與倖存者的「劫後餘生」重大災難的倖存者、受害者家屬,乃至於第一線的救援人員和目擊者,都可能面臨巨大的心理創傷,這不僅是生離死別的痛苦,更是對生命安全感、世界觀的徹底顛覆。 心理健康的兩種急性威脅:急性壓力障礙與創傷後壓力障礙這場大火對個體心理的影響,可能表現為兩種主要的心理障礙: A=急性壓力障礙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在災難發生後的一個月內出現,症狀包括強烈的焦慮、分離性症狀(如麻木、失憶、感覺周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救命一針要價近1億!台灣史上最貴藥物納入健保 首年13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今(28)日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調整健保藥品給付規定,新增納入3項重大治療用藥,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由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單劑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的罕病基因治療藥物Upstaza,正式納入健保「暫予支付」,寫下健保史上單價最高給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
太報 ・ 2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三總惡性腫瘤外科名醫馬辛一逝世 院方回應了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國防醫大教授、惡性腫瘤手術名醫馬辛一25日傳出過世消息,敏盛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柯紹華在臉書發文揭露此事,震驚醫界,馬辛一近日因車禍受傷,好友神經外科專家高明見才向外界表示病情穩定,卻突然傳出噩耗,讓許多人不敢置信。對此三總也做出回應。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台灣「惡性腦瘤手術名醫」馬辛一病逝!享壽64歲 三總回應了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近日驚傳病逝消息,三總表示,因涉及病人隱私,尚不便證實相關訊息,有進一步消息會對外說明。
太報 ・ 6 小時前
常喝「這1種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暴增7倍!國際研究證實 尤其2種人更危險
便利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即溶咖啡,是上班族快速提神的救星。然而,2025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營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罹患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7倍。這項由中國湖北醫藥大學主導的研究,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數據,透過孟德爾隨機化等先進統計方法,首度證實即溶咖啡與眼部退化性疾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因為製程差異 決定傷害程度 為什麼同樣是咖啡,偏偏即溶咖啡特別傷眼?研究團隊將參與者依飲用習慣分為即溶咖啡、研磨咖啡與低咖啡因咖啡等3組,結果發現只有即溶咖啡組顯示出與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顯著關聯,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飲用量,風險就增加6.92倍,而其他類型咖啡則未出現類似風險。研究顯示,其關鍵在於製造過程的高溫濃縮步驟,即溶咖啡需先萃取成濃縮液,再經噴霧或冷凍乾燥製成粉末,此過程會產生大量梅納反應副產物,包括丙烯醯胺和晚期糖化終產物等有害化合物;因此,即溶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達每公斤358微克,是新鮮研磨咖啡179微克的約2倍。這些物質會結合視網膜細胞上的受體,啟動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破壞血視網膜屏障,逐步損害負責精細視覺的黃斑部細胞。此外,還有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食道癌為什麼發現的時候都已是末期?醫師盤點6大早期症狀:只要一出現,千萬快就醫!
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食道癌,從2014年的癌症公報來看,食道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6位,而在女性癌症則跑到了第26位;食道癌死亡率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5位,女性癌症是排到第21位。男女差距挺大的。所以,各位男性,請注意了!食道癌是個你務必要認識的癌症。
幸福熟齡 ・ 4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
婦蹲整天馬桶罹大腸癌 醫:排便出現「7變化」有危險
台中市70多歲婦人近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等症狀,甚至在家中蹲整天馬桶都無法排便,直到因身體虛弱無力,家人緊急將她送往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它被WHO列「一級致癌物」10年了!早餐店、賣場都還買得到
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在早餐店或賣場都能看到。日前食安專家韋恩在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分享,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級)致癌物」至今已有10年,許多學者提出,吃進亞硝酸鹽而產生的亞硝胺(nitrosamines)會損害DNA、加重氧化,不少國家如歐盟已著手減少這類添加劑的含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惡性腦瘤名醫」馬辛一驚傳病逝 三總:以家屬回應為主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驚傳病逝,震驚醫界。馬辛一為惡性腦瘤手術專家,本月初才獲頒腦中風學會終身成就獎,近期因車禍導致腰椎受傷住院,原本病情穩定,不料卻傳出病逝消息,引發醫界友人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