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初日診所副院長鄧雯心指出,國外研究曾發現,在35種不同的癌症患者體內都有檢測到黴菌的DNA,可見黴菌無處不在,絕不可輕忽。
王偉全醫師說,黴菌毒素無色無味,且黴菌與黴菌孢子是具有生命的微生物,常常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人體,它們會在脂肪組織中逐漸累積,甚至攻擊粒線體,造成慢性疲勞、發炎等症狀。
王偉全醫師表示,生活中除了食物會發霉以外,環境中的黴菌源也很多,例如壁癌、地毯、室內盆栽的土壤、木質家具等,都可能暗藏黴菌。
黴菌毒素潛伏體內 5大警訊別忽視
1.鼻炎:長期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不斷打噴嚏、流鼻水。
2.疲勞:粒線體受損,怎麼睡都很累。
3.失智或腦霧: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黴菌毒素為脂溶性,能輕易穿過血腦屏障,影響大腦功能。
4.疼痛:全身慢性發炎,引發頭痛、關節痛、肌肉痠痛。
5.震顫:神經傳導受阻,可能出現手抖、不自主顫動,甚至是一種從脊髓傳出的「內在震顫感」。
王偉全說明,在臨床上,「膠黴毒素」和「黴酚酸」被發現的比例特別高,膠黴毒素由念珠菌或其他黴菌製造而成,化學結構含雙硫鍵,治療難度高;黴酚酸是所有黴菌毒素中唯一的水溶性毒素,基本上只要離開黴菌環境,身體就可以自然進行代謝。
從內到外雙管齊下 8大排毒重點
至於排除黴菌應該怎麼做呢?王偉全提醒,除了改善環境以外,體內排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改善居家環境】
1.找出問題根源:檢查是否有漏水、潮濕或壁癌現象,從源頭徹底修復問題。
2.保持乾燥通風:使用除濕機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以下,減少黴菌繁殖機會。
3.淨化空氣品質:開啟空氣清淨機,過濾空氣中的黴菌孢子與微粒。
4.定期打掃維護:定時清潔冷氣、洗衣機等設備,清除紙箱雜物並檢查盆栽土壤狀況。
【體內淨化與調理】
1.減少糖分攝取:糖是黴菌的養分來源,戒糖有助於抑制其在體內的繁殖。
2.補充健康油脂:攝取橄欖油、黑種草油、魚油等優質油脂,支持身體修復與排毒。
3.增加膳食纖維:幫助腸道促進代謝,將毒素有效排出體外。
4.攝取益生菌:補充如乳酸桿菌、布拉迪酵母菌、土壤來源益生菌等,有助清除黴菌產生的毒素並維持腸道平衡。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剛吃飽又餓!營養師列「假性食慾」5徵兆 示警:容易越吃越焦慮
5旬女額頭「長硬塊」沒理!檢查才知竟是骨瘤 醫示警:見4症狀快就醫
反制南非!台灣拒買「2水果」 進口量暴跌97.6%
稱10億產值公司全沒了!館長又扯「被民進打壓」:不懂台人反中反個屁
其他人也在看

超狂!瘦瘦針一季大賺5400億元 謝金河:台灣生技只能炒股價
美國知名藥廠禮來(Eli Lilly)開發的「猛健樂(Mounjaro)」,俗稱「瘦瘦針」、「瘦瘦筆」,近來討論聲量極高,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昨日在臉書PO文,認為禮來公布的第三季財報「給大家上了一課」,高達176億美元(約5400億台幣)的營收正來自猛健樂,也預言禮來將成為下一個兆美元企業。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妙齡女婚宴比腕力慘斷手…求償142萬遭駁 法官:有風險是社會常識
陳姓、莊姓女子參加婚宴雙雙被叫上台抽捧花、比腕力,陳當場遭莊壓斷右手,她控訴莊是物理治療師仍未注意力道求償142萬元,莊...
聯合新聞網 ・ 7 小時前
買一個便當就出事!台南警屆退小隊長遭檢舉「浮報加班費」被法辦
台南市某警局王姓小隊長2024年間某日,在勤務中外出買便當時與民眾車輛在無號誌路口發生車禍,後來王員已屆退身分懇求主管不要上報,儘管車禍發生當下都有依程序處理,如今卻又被同事檢舉浮報加班費,現已依貪污罪函送法辦,並調職到派出所管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騙錢又炫富!太子集團遭扣2億布加迪「山豬王」 全球500輛、全台僅2輛
美國司法部日前正式起訴太子控股集團(Prince Holding Group)董事長陳志,指控他在柬埔寨涉及跨國電信詐騙與洗錢,連台灣分支也難逃制裁。北檢接獲情報後出手搜索,查扣在台資產與豪車多達26輛,其中最驚人的是身價高達2億多元的超跑之王Bugatti Chiron,台灣已知僅有二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我的外送呢?男取餐竟看到「餐點被吃了」 他不承認回:我剛買
桃園一名陳先生日前透過外送平台訂餐,卻發現早餐被社區內一名經濟困難的住戶吃掉!當陳先生前往警衛室取餐時,看到該名男子正在享用疑似自己點的餐點,經過對話及警衛確認後,證實早餐確實被對方吃掉。原來,這名男子經濟狀況不佳,平時靠著領取愛心餐維生。雖然陳先生最終選擇不追究這筆300多元的損失,但這起事件也讓他決定改變外送付款方式,未來會選擇貨到付現,以增加交易安全性。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台灣「黴菌毒素」無所不在 醫曝5大症狀!鼻過敏竟在其中
黴菌毒素的危害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嚴重,不僅與環境潮濕、壁癌有關,更可能與多種癌症息息相關。根據國際權威期刊《Cell》研究發現,在35種不同癌症患者體內都檢測到黴菌的DNA,顯示黴菌毒素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專家指出,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更是黴菌生長的溫床。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不是綠色蔬菜!「它」是超級食物、護腦又長壽:每週要吃2碗
蔬菜的健康益處為人所知,但除了綠色蔬菜外,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事實上,菇屬於真菌,靠孢子繁殖。菇類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天然食物之一,甚至在某些研究中,它的健康效果遠遠超過許多藥物。他表示,菇類結合了免疫調節、抗氧化、降發炎、護腦與長壽等多重功效,每週吃上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大到不能倒銀行 維持六家⋯臺銀列第七家「潛在」名單
系統性重要銀行又被稱作「大到不能倒銀行」。金融海嘯後,金管會在2019年宣布參採國際作法,在國內實施系統性重要銀行制度,有四大面向篩選標準,包括規模、業務複雜程度、關聯性、可替代性等,並每年檢視一次。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水俁病警示!汞中毒無聲傷身 專家提醒少吃深海大魚保健康
1950年代日本發生醫療史上,最有名的甲基汞中毒事件「水俁病」,受害者高達1萬2000多人,其中有1246人死亡。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汞是自然形成的金屬元素,存在空氣、水及土壤中,自然界中的汞,包括:元素汞、無機汞及有機汞,元素汞通常存在於體溫計、血壓計、日光燈管、補牙銀粉;無機汞常於來路不明的草藥、消毒劑、染劑、香水及化妝品;有機汞在於殺菌劑、殺蟲劑及深海大型魚類,如鮪魚、旗魚、鯊魚。 不同型態的汞暴露途徑及人體吸收率不同,進入人體後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元素汞經吸入呼吸道約75~85%的汞蒸氣會被吸收,會在數小時出現急性汞中毒症狀,如虛弱無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支氣管炎、肺炎、口腔炎、腸炎等。 而無機汞經腸胃道約7~15%會被吸收,長期食用遭受低劑量無機汞染的食物,會慢性中毒,引起腸胃道黏傷害;如果大量食用來路不明遭汞汙染的中草藥,會引起急性中毒症狀,造成消化道出血、壞死,嚴重會休克、急性汞衰竭,少數可能死亡。 有機汞經腸胃道,大約95%會被吸收,常見的有機汞慢性中毒為甲基汞中毒,主要症狀為中樞腦神經異常,出現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職場壓力不敢說易職業倦怠 說出煩惱帶動心理健康對話
35歲的艾瑪是位能力很強的行銷主管,每天面對緊湊的專案期限和團隊管理壓力,長期的焦慮讓她失眠、體重增加,甚至影響到家庭關係。直到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向公司的心理健康輔導員傾訴,才發現原來許多同事也有類似困擾。美國心理健康協會2024年的調查發現,4分之3的員工同意工作壓力影響了睡眠品質,而這些壓力往往因為不敢開口而持續累積。
NOW健康 ・ 10 小時前
米可白「有2個超正女兒」壓力山大 親吐當媽心聲:找到母愛開關
39歲的米可白在民視八點檔《好運來》挑戰演55歲的媽媽「楊文琪」,劇中和藍葦華育有兩個女兒勇兔、程雅晨。只是現實中,她和「女兒們」的年紀差距僅4歲、6歲,讓她直喊:「要怎麼演出一個『有母愛的媽媽』真的不容易。」為了讓角色更有說服力,米可白下足苦功,不僅特別將頭髮刷白、壓低聲音、放慢語速,還開啟了「媽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3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大高材生「早餐不吃1物」甩7公斤! 醫:吃對食物更健康
蔡明劼日前在臉書粉專撰文道,減脂需要均衡飲食,特別是要注意「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但有些人困擾早餐不容易攝取蔬菜,他建議可選擇不必煮也能快速上桌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等等。蔡明劼提到,有位從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姐,曾在香港、新加坡工作,由於金融業...
CTWANT ・ 1 天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