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中的COP30缺「美」前行 巨大分歧恐難解
11月了,台灣先遭遇罕見秋颱,不到一周又受到強冷空氣影響,天氣變化比以往都有感,氣候變遷影響全球各地的天氣常態,而已經進行到第30屆的氣候峰會能否有解?本屆COP30爭議多多,包含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濫伐造路美國、今年更拒絕派出任何代表出席,在美國缺席下,看到中國、歐盟等碳排放大國繼續尋求合作;而我國環境部彭啓明坦言,沒能以部長身份參與COP30的協商是一大遺憾,但他也強調,台灣在環境永續及減碳努力備受國際肯定,要和國際接軌不是問題。
全球氣候變遷正加劇各地極端天氣現象,台灣近期經歷罕見秋颱與強冷空氣,明顯感受到氣候異常。在巴西舉行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面臨諸多爭議,包括美國拒絕派代表出席,而中國、歐盟等碳排放大國仍在尋求合作。台灣雖因政治因素無法正式參與,但在環境永續及減碳方面的努力已獲國際肯定。面對全球升溫帶來的威脅,從竹林的碳匯潛力到吐瓦魯的國家存亡危機,都突顯了氣候行動的迫切性。
走進新北市三峽區的孟宗竹林,空氣清新、氛圍優美,卻隱藏著許多大自然的奧妙。新北市三峽區竹筍產銷班二班班長賴夫達解釋,竹子從生長到死亡有其週期,特別是「存三去四不留七」的黃金法則,意味著竹子長到第七年必須砍伐。賴夫達指出,只有一年生的竹子才會長竹筍,第二年和第三年的竹子則是供應養分。
先進材創辦人徐惇穎表示,七年的竹子會開始排放二氧化碳,站著就已經死亡。在徐惇穎眼中,竹子全身是寶,其吸碳量是樹林的五到十一倍,既能強力吸碳又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還能作為經濟作物。竹子適合造林且生長快速,四年即可成材,是優良的負碳材料。每公頃孟宗竹林可固碳47.36公噸,是一般林木的三到六倍。
台灣的竹林不僅提供竹筍,其吸碳和固碳能力也優於一般樹林。徐惇穎的團隊追求全竹應用,希望將裁切下來的邊角料再製為高價值產品。在眾多農業剩餘資材中,徐惇穎選擇竹子進行研發,因為它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不要與民爭食」的原則。
徐惇穎透過研發秘密配方,讓竹粉再製產品能打進電子業供應鏈。他將竹子燒成高溫結晶再結晶的竹炭,研磨成微米級竹粉,添加特殊配方黏著劑,達到抗靜電要求,應用於軟托盤和硬托盤。這種循環經濟模式呼應了聯合國氣候峰會強調的「以自然為解方」減碳途徑。
相較於台灣利用科技減碳,我國友邦吐瓦魯面臨嚴峻危機。這個由九座島嶼組成、國土面積不超過27平方公里的國家,最高處僅比海平面高出四公尺,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氣候變遷而滅國的國家。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監測,吐瓦魯的海平面上升速率是全球平均的兩倍,近30年已上升約15公分。
吐瓦魯駐台大使法莉莉表示,國王潮汐吞沒整個海岸線、阻擋主要幹道的情況在她小時候從未發生,但現在卻很常見。根據NASA估算,未來30年海平面還會再上升19公分,目前九座島中已有兩座被淹沒,到2100年前,95%的國土面積將被海水吞噬。法莉莉強調,對吐瓦魯而言,氣候變遷不是遙遠的威脅,而是日常現實,迫切需要全球共同行動。
吐瓦魯推行的氣候解方是建立國家元宇宙,打造數位國家。吐瓦魯現在即未來計劃領銜人柯菲表示,他們已著手數位化描製土地,完成所有島嶼和島礁的3D立體光達掃描,邁向數位國家。此外,吐瓦魯與澳洲簽訂「好鄰聯盟協定」,推出全球第一個氣候簽證,已有超過八成公民申請。雖然科技可延續國家存在,但文化資產的保存傳承很大部分仍靠人來維繫。
吐瓦魯內政部長Maina Vakafua Talia在氣候峰會上直接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稱其在聯合國大會上貶低再生能源、質疑氣候變遷科學共識的言論是「對全世界極其羞辱、極不負責的態度」。川普曾在聯合國大會上批評氣候變遷和綠能產業是「世紀騙局」,並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今年COP30川普不出席也不派代表,但加州州長紐森親赴現場,展現美國內部的多元立場。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美國有聯邦政府也有地方政府,許多地方政府和NGO都參與「We are still in」(我們還在裡面)運動。彭啓明過去曾以民間身分11次參與COP協商討論,但如今因官方身分無法參加部長級會議談判,他坦言這是一大遺憾。雖然台灣在COP峰會上因中國大陸打壓而無法以官方身分參與,但彭啓明認為這不會影響台灣在減碳及氣候參與的發言權。
台灣政府目標邁向「淨零台灣,韌性家園」,但能源轉型能否滿足AI半導體發展所需的能源需求引發討論。師大特聘教授葉欣誠指出,台灣每度電背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474公克,遠高於歐洲某些國家。政府制定2030年碳排量要比2005年減少28±2%的目標,但國際間距離2050淨零目標仍相當遙遠。
葉欣誠表示,全球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升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到2030年的落差從去年的220億噸縮減到今年的200億噸,仍然很高,相當於台灣年排放量2億噸的100倍。若減碳難達預期,全球升溫幅度要守住1.5度也越來越不樂觀,極端天氣將更加頻繁。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資深顧問吳聖宇提到,2023年7月底到8月初,台灣經歷史上最長的大規模豪雨,八天內高雄山區降下近3000毫米雨量,相當於當地半年的降雨量。暴雨、暴冷暴熱、堰塞湖溢流等異常天氣已不只考驗防災,而是考驗對未知危機的風險準備。吳聖宇認為,國土規劃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有些地方必須「讓它淹」。
葉欣誠強調,「調適」是應對氣候變遷中重要的課題,意味著準備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許多情況沒有參考點。他提出「氣候變化調適」的概念叫「變化的三次方」,即因氣候變化造成各種情境改變,而人類行為需要做出相應改變。這種逐漸偏離過去經驗值的變化,使天災直接衝擊的速度遠快於我們的應變範圍。除了靠科技力監測預先行動,最終還需回歸人的心態和公民參與,才能建構韌性和實踐永續未來。
更多 TVBS 報導
龍捲風毀巴西750傷!鳳凰逼菲國恐颳17級風 10萬人撤離
氣候變遷是騙局? 美國沒去COP30 UN:亞洲颱風是暖化惡果
颱風「海鷗」狂襲菲律賓中部! 洪水釀逾52死 宿霧震後雪上加霜
新北發布永續發展檢視報告 揭公私協力在地實踐
其他人也在看

俄稱重奪烏東關鍵城市! 川普再拋28點終戰計畫
俄羅斯持續趁冬季,往烏東推進,最新宣稱,重新奪下哈爾科夫州的「庫皮揚斯克」,與此同時,美國再拋出,新版28點和平方案,內容似乎卻還是要烏克蘭割地和談,而且不能加入北約。目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正在基輔接見美國代表團,歐洲方面則重申,任何談判,都需要有歐洲和烏克蘭加入。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職場惡作劇玩出人命? 15歲學徒遭高壓空氣管灌肛奪命
根據《人物雜誌》(People)報導,事件發生於2025年11月14日,根據報導,涉案學徒哈比普·阿克索伊(Habip Aksoy)與另一名共犯,疑似先將肯迪爾奇雙手綁住,脫去其褲子後,強行將工業用高壓氣管插入其肛門。該裝置原用於氣動工具與車輛維修等用途,但在此次事件中造成極其嚴...
CTWANT ・ 1 天前
美國重申不出席今年G20 將派員交接主辦權
今年的20國集團高峰會(G20),將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美國20日重申「美國總統川普不會出席」的立場,但是會派代表交接下屆G20的主辦權。(葉柏毅報導) 法新社報導,華府先前就已經宣布,美國總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內政部:近2000公頃土地 將納入清查放領土地範圍
賴清德總統今宣示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內政部表示,放領範圍部分,經初步盤點,全國65年以前承租至今的國有平地耕地及養殖用地約近2000公頃、4445位農民,這些土地未來將納入清查放領土地的範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牙醫診所負責人欠739萬罰鍰 期貨帳戶遭扣才繳清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21日電)高雄某牙醫集團旗下診所涉嫌聘用不具醫師資格人員看診並詐領健保費用,遭裁罰新台幣739萬元,俞姓診所負責人遲未繳納,經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扣押其期貨帳戶,俞男才繳清。
中央社 ・ 1 天前
俄羅斯軍隊東線再壓境 烏克蘭獲飆風戰機仍難扭轉戰局
俄烏戰爭將滿4年,俄軍趁冬季大霧在烏東低調挺進,並加強空襲基輔等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為籌措戰爭所需的財源跟先進武器奔走歐洲,當然他還是取得一定的進展,法國總統馬克宏承諾,在未來10年提供100架的「飆風」戰機。但烏克蘭短期內,還是很難扭轉俄軍在東部戰線的步步進逼。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3知名律師遭控洩密助逃!「毒梟御用律師」也淪詐團幫兇
律師李柏杉、黃程國及陳俊成被控替毒販及詐騙集團充當「內線律師」,佯裝辯護人取得偵查資訊再回報給上游,使犯嫌掌握檢方動向、順利潛逃。士林地方法院今(21日)開庭審理,提訊在監詐團成員邵于賓出庭作證,他對2019年筆錄內容出現變動,部分說法翻供,辯方要求調查當時製作筆錄的員警楊定邦,法官諭知明年1月9日再開庭。
鏡報 ・ 1 天前
29年死囚終迎「生機」?黃春棋、陳憶隆再逃死 檢察總長提非常上訴槍決暫緩
[Newtalk新聞] 1995 年震驚社會的富商黃春樹擄人勒贖撕票案,兩名死囚黃春棋與陳憶隆關押長達 29 年,成為台灣司法史上關押最久的死囚。隨著憲法法庭去年判定刑法「擄人勒贖殺人罪唯一死刑」規定違憲,案件迎來新進展。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於今年 10 月正式為兩人提起非常上訴,使死刑執行暫時停止。 憲法法庭於去年 9 月 20 日做出 113 年憲判字第 8 號判決,認定刑法第 348 條第 1 項「唯一死刑」條文違憲,理由是該條文未考量犯罪情節是否達到最嚴重程度,即一律判處死刑,違反罪責原則及生命權保障。判決明確指出,死刑僅能適用於「情節最嚴重的犯罪」,且需符合最嚴密的法律程序保障。 依據此項判決,黃春棋與陳憶隆得以請求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依現行規定,在非常上訴審理期間,法務部不得執行死刑,使兩人暫時免於槍決。 1995 年 9 月 1 日,黃春棋、陳憶隆與徐自強、黃銘泉等共犯綁架富商黃春樹,押至新北市汐止山區殺害,並以硫酸焚屍毀證,向家屬勒贖 7,000 萬元。警方在第二次贖金交付過程中逮捕黃春棋,並根據其供詞陸續逮捕陳憶隆等人。 案件經歷一審至更五審,黃春棋與陳憶隆均被
新頭殼 ・ 1 天前
又要變天了!下週「這天」暴跌10度 一圖看未來天氣
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下週二將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南下,氣溫大跌10度左右,北部、宜蘭最低下探16-18度左右,其他地區也會掉回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這波冷空氣來真的!氣象署示警下週三氣溫大跳水 最冷時間曝
[Newtalk新聞] 今(2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有雨,氣象署指出,明(23)日起水氣減少,各地天氣轉乾,氣溫回升。不過好天氣持續不久,下週二(11/25)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灣將再度轉濕冷,週三(11/26)低溫恐下探16度,民眾應留意氣溫劇烈變化。 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圖顯示,今(22)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宜蘭降雨較明顯,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到了週日(11/23),環境轉乾,東北季風減弱,全台降雨顯著減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雨勢,是未來一週天氣最穩定的一天。週一(11/24)水氣稍增,東半部降雨機率略微提高,但整體仍屬舒適。 氣象署進一步強調,天氣轉折將出現在下週二(11/25)。屆時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時間預計持續至週五(11/28)。這波冷空氣伴隨水氣較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轉為陰雨天氣,降雨範圍擴大,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 今(22)日北台灣整天濕涼,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溫度趨勢低溫約18至20度,高溫僅22度左右;中南部早晚亦涼。隨著週日(11/23)至週一(11/24)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北部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2 小時前

下週一東北季風南下 北台灣將降雨、降溫
今(21)日冷空氣減弱,氣溫稍微回升,不過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及大台北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雨,到了週末各地晴時多雲,氣溫回升更為明顯,不過下週一(24日)晚間又有東北季風南下,到時北台灣降雨機率提高,氣溫也會再下降。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月世界主謀黑歷史曝光!里長父子違法倒廢棄物遭收押 環保科技公司4年13次違規、罰款延繳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高雄知名景點「月世界」日前遭人違法傾倒數十噸垃圾,蚊蟲縈繞、傳出惡臭。經橋頭地檢署調查,確認幕後主使為岡山區碧...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台灣「這區」恐成降雨熱區
今(23)日由於北方地面高壓出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偏東風,中層等高線圖也可以看到台灣西側有相對高壓脊,南邊太平洋高壓也稍微往台灣附近北擴,因此整個天氣較為穩定,包括已經陰霾好幾天的大台北這邊都已經放晴,只剩下北海岸、宜蘭、花蓮一帶仍有些偏東風帶來的地形雲層存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7 分鐘前
週末有望回溫至30度!下週再迎東北季風 低溫驟降下探14度
[Newtalk新聞] 明(22)天東北季風持續影響,但是23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回溫,各地高溫可回到26到30度,對此,氣象署指出,24日晚間再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該冷空氣至少持續到28日,北部和東半部轉雨,局部低溫可下探14度,雖然強度不如這一波強,但降溫幅度仍有一定程度。 氣象署指出,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將持續到明天,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平地、花東、恆春半島也會有飄雨,新竹以南多雲到晴;23日東北季風減弱,溫度回升,各地高溫可回到26到30度,但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大台北山區仍有零星降雨,類似天氣將維持到24日白天。 24日晚上開始下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將帶來一波降溫,北部將有局部短暫雨;25日北部、宜蘭溫度將降至20到22度,25日過後各地低溫將降到16度到20度,局部空曠地區會再低1到2度,局部低溫探14度到15度,到28日都受東北季風影響,其中25日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桃園以北有零星短暫雨;26到28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氣象署指出,下波東北季風帶來的冷空氣,雖然不如前一波強,但降溫幅度仍有一定程度。 另外,下週是否還有颱風生成可能
新頭殼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