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配偶親戚也算 四親等內可聲請保護令
家庭暴力不僅限於夫妻間,四親等以內的親屬關係也可申請保護令,包括表兄弟姊妹及已離婚配偶的親戚。根據律師解釋,聲請保護令需符合兩大要素:提供診斷證明書或驗傷單,以及證明有核發必要性。保護令內容可包括禁止接近特定場所、禁止精神和電話騷擾等,但仍存在保護漏洞。即使有保護令,從聲請到核發可能需要一至兩週的空窗期,且若施暴者找他人代為騷擾,可能構成教唆傷害罪,但不一定違反保護令,除非保護令特別禁止精神騷擾行為。
近期台灣發生多起家暴致死案件,包括七月在土城發生的殺妻案以及信義區的割喉案。這些案件的受害者雖已聲請暫時或緊急保護令,但仍未能避免悲劇發生。律師余韋德表示,保護令的適用範圍包括四親等以內的親屬,堂表兄弟姊妹都涵蓋在內,甚至已離婚的前夫前妻親戚也包括在內。
保護令的內容相當重要,可以勾選禁止施暴者出現在受害者住處、公司、學校等地的幾百公尺內,也可以禁止精神和電話騷擾。然而,保護令仍存在漏洞。余韋德解釋,如果被禁止靠近前妻的男子在不違反保護令的前提下,找人來毆打或精神騷擾前妻,這種情況下只能對實際動手者提告刑法傷害罪。
余韋德律師進一步說明,若是教唆他人傷害對方,則涉及刑事的教唆傷害罪問題,這與保護令並無直接關係。除非保護令的核發內容特別禁止精神騷擾,而施暴者找他人進行精神騷擾,這種情況下才可能違反保護令罪。
值得注意的是,保護令存在短暫空窗期,從聲請暫時保護令到核發下來,最久可能需要一到兩週時間。雖然保護令有一定的嚇阻作用,但並非萬無一失。如何確保受害者獲得真正的保護,避免以生命為代價,仍是社會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
更多 TVBS 報導
「被打男」堪稱區裡噩夢!砸親友房車勒索 噴重病親戚辣椒水還嘲笑死訊
獨/安置家庭成員「打別家嬰」? 母憂:我孩子會不會也遭殃
趙駿亞家暴案轟動9個月 吳婉君深夜無預警宣布:結束孽緣
基隆退休族遭詐!出發前日突喊卡「熊出沒」 旅行社竟從未訂機票
其他人也在看


高雄首辦「數位遊牧友善標章」說明會 推動共享空間成青年新型工作基地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25日與國家發展委員會「遊牧台灣辦公室」於 K-TV 高雄新媒體人才培育中心共同舉辦「數位遊牧友善標章說明會」。活動邀集共享空間、咖啡廳及旅宿業者出席,協助業者掌握最新數位遊牧趨勢與標章申請流程。
品觀點 ・ 2 小時前中國行動電源安規將大改 近7成產線恐強制退場、要求明示使用年限、透過螢幕或連網顯示健康度
中國科技媒體IT之家報導,中國工信部已經著手針對行動電源安規設立新標準,正式上線後中國工信部既有3C認證規定將全面失效,且中國工信部將強制使無法達標的工廠停止生產;其中為了讓用戶更
Cool3c ・ 1 小時前
「海霸王」高雄海鮮餐廳起家 跨足多產業.年營收逾百億
說到「海霸王」不少人都不陌生,尤其是40、50年代的高雄在地人,因為在1975年時,「海霸王」在高雄成立第一家餐廳,宮殿式的外觀,高檔的海鮮桌菜,瞬間打出名號,當時能到「海霸王」用餐都能讓人炫耀,而海...
華視 ・ 1 小時前
屏縣 防暴意識升 通報量10年增千件
屏東縣近10年的家暴通報案件數增逾千件,「防暴大使」指出這是防暴意識抬頭的成果,為此,縣長周春米23日表揚防暴大使與防暴社區,國民籍縣議員陳揚肯定縣政府推動政策有成,但也建議要強化後端保護,讓被害者確實受到照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快訊/驚悚意外!台中火車站婦人「慘跌落軌」卡車廂縫隙 送醫搶救中
台中火車站25日下午5點多發生一起驚悚意外,1名50多歲婦人在第一月台候車時,疑似重心不穩,當場掉進月台及鐵軌間的縫隙中,所幸列車並未移動,並沒有造成二次傷害,消防局獲報後派遣人車前往救援,警消趕抵後立即將婦人拉起後,發現婦人頭部撕裂傷、意識清楚,立即送往中國附醫治療,詳情正由鐵警釐清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黃子佼兒少性影像案判決大翻盤!高檢署最新回應出爐
藝人黃子佼收藏2259部未成年青少年性影像影片案件,二審今(25)日判決出爐,台灣高等法院改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判處有期徒刑1年6月、緩刑4年,相較一審依「支付對價持有兒少性影像罪」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罪名與刑期均有所變更。對此,高檢署回應「收到判決後將再研議是否上訴」,全案仍可上訴。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藍白封殺院版財劃法!程序委員會表決「不排入28日院會」
行政院版《財劃法》修法草案已於上周送到立法院,而今(25)日立院程序委員會將決定是否排入周五院會議程,攸關院版《財劃法》能否順利付委審查。不過今日程序委員會,藍白聯手封殺財劃法,表決通過暫緩列案,不排入28日院會。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抽中一張賺4.5萬元!英特爾、輝達好伙伴「邁萪」今上市 蜜月行情漲逾三成
獲輝達與英特爾訂單的散熱模組廠邁萪(6831)今(25)日以承銷價120元正式上市,盤中一舉衝高至165元,漲幅達37.5%,掛牌首日順利展開蜜月行情,抽中在高點賣掉者,一張有望賺4.5萬元。
Yahoo奇摩股市 ・ 10 小時前彭啓明:若馬上禁用廚餘養豬 去化壓力非常大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5日電)台中發生非洲豬瘟,截至目前仍未恢復廚餘餵豬。環境部長彭啓明說,目前行政院正在進行協調會議,若要完全馬上禁用廚餘,去化壓力會非常大,因此希望設定一個落日時間。
中央社 ・ 1 小時前
AI職缺當紅炸子雞:前端部屬工程師FDE是什麼?需求暴增800%,比AI科學家還搶手!
在 AI 技術飛速前進的同時,企業更頭痛的是:如何把模型真正跑進業務場景並變現?現在,愈來愈多AI公司把重心放在「前線部屬工程師」身上。
數位時代 ・ 2 小時前李四川何時選新北?凌濤:「這3都」可以一起選
2026年新北市長選舉,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態,一切等的制度出來,再來決定怎麼做,如果有選舉,也許到明年春節後宣布。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認為,李四川延後宣布參選是對的,北北桃可以一起選。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政院版財劃法遭暫緩列案 李慧芝:盼立院回頭是岸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5日電)針對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今天將行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暫緩列案,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高度遺憾,政院版財劃法是目前為止最有共識的版本,希望立法院回頭是岸,儘速理性審議政院版財劃法。
中央社 ・ 1 小時前
恐成間諜滲透工具 ? 境外遊戲遭點名 中國國安部 : 小遊戲也可能危害國安
[Newtalk新聞] 中國國家安全部25日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提醒,部分境外遊戲存在錯繪中國版圖、歧視中國元素角色及潛在間諜招募等問題,可能威脅國家安全,呼籲玩家提高警惕,確保國家版圖完整。 文章指出,個別境外敵對勢力利用遊戲等娛樂空間散播政治謠言,甚至試圖滲透策反。案例包括遊戲公司Paradox旗下的戰略遊戲《鋼鐵雄心IV》,在今年初更新中,將西藏列為英屬印度核心領土,中國陣營卻未有相應設定;另有遊戲地圖存在錯繪阿克賽欽、藏南地區國界,並將台灣「劃分」出去的情形,引發中國玩家不滿並揚言向主管機關檢舉。 此外,國安部指出,境外遊戲在角色設定、劇情及美術設計中,或明或暗地摻雜對華人群體的歧視。例如將涉及中國元素的角色塑造成陰險狡詐、從事違法行為等負面形象。更令人關注的是,部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已將觸角伸入遊戲領域,利用「看廣告得道具」機制精準投放間諜招募廣告,並以合作、兼職等名義掩蓋真實意圖,誘導玩家達成合作。 國安部提醒玩家,面對潛藏於遊戲中的惡意與攻擊,不能「娛樂至上」,應選擇官方應用商店等正規渠道下載遊戲,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下載鏈接或安裝包;對境外合作邀約須認清其可能的策反意圖。
新頭殼 ・ 1 小時前
國民2026恐一席都不讓? 蔡壁如質疑「若欺壓民眾為何要合作」:沒善意就免談
2026縣市大選倒數1年,藍白怎麼合讓外界相當關注,民眾前立委蔡壁如今(25日)受訪表示,國民「該讓就要讓」,否則若國民欺壓民眾,那民眾為何要跟他們合作?喊話民眾要自立自強,「自己的自己救」。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與妻捲入精舍虐死信徒案 李威作證:王薀老師真的有神蹟
宗教作家王薀(本名王江鎮)等人去年涉嫌於台北市大安區精舍虐死蔡姓女信徒,被依傷害致死等罪嫌起訴,被告包括李威夫婦等13人。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再度開庭,李威作證指稱,他真的認為老師「王薀」有神蹟,但自己並未參與蔡女的研討會;妻子簡瑀家對於信徒之死則說,「當時不知道她就這樣離開了,我很自責。」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海霸王工安意外!工人連同堆高機墜4樓亡 勞工局:勒令停工
知名集團海霸王,位於高雄前鎮區的分公司,在今(25)日早上九點多傳出工安意外,一名35歲蘇姓工人,在4樓等待起重機將堆高機送上來後,才剛準備將堆高機開進室內,平台卻突然晃動,導致他連同堆高機摔落一樓路...
華視 ・ 1 小時前
國道嚴重車禍! 聯結車追撞又暴衝 害2車自撞釀13傷
南部中心/陳凱茂、陳姵妡 高雄報導上午10時點多,國道1號高科到岡山南下路段,發生聯結車追撞意外,駕駛聯結車的徐男,疑似為了閃車而撞上右前方的化學車,接著暴衝到北上車道,還嚇到兩台小客車失控自撞,其中一台翻覆,也讓該路段雙向封閉,一度癱瘓,所幸包括駕駛乘客在內,13人送醫後都沒有大礙。
民視 ・ 1 小時前
高雄"金芭黎舞廳"明年初歇業 昔疫情因"護國舞小姐"聲名大噪
南部中心/劉尹淳、呂彥頡 高雄市報導成立超過30年的金芭黎舞廳,是不少高雄人唱歌跳舞的回憶,五年前新冠疫情有女服務生通報客人隱瞞疫情旅遊史後,聲名大噪,當時更導致舞廳停業多時,儘管挺過疫情後照常經營,但如今傳出,地主不願續租,要收回土地,金芭黎預計營業到明年1月中旬,就要歇業熄燈。
民視 ・ 1 小時前
季凡觀點:麻省理工學院(MIT)學術造假如何發生的?
一名 27 歲的博士新生,如何在世界頂尖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上演一場「整組造假的論文秀」,還一度騙過諾貝爾獎得主、登上《華爾街日報》與美國國會文件?這個故事乍聽像影集劇本,但它真實發生,而且發生在我們一般認為最嚴謹的學術殿堂裡。理解這個案例,不只是看八卦,而是重新思考:在高壓競爭、AI 熱潮、與高度信任交織的環境裡,制度是怎麼被人利用的。 《華......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