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上身 營養師提護肺5招
「好小子」顏正國驚傳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驚社會大眾。癌症關懷基金會觀察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有助於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
肺癌是台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雙冠王,每年奪走逾萬條寶貴生命。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提醒日常護肺5招,分別是戒菸、多蔬果、少紅肉、保持理想腰圍和規律運動。
首先,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也保護家人朋友免受二手菸危害。研究顯示,戒菸後10到15年內,罹患肺癌的風險會降低一半,同時也能減少大腸直腸癌、肝癌、咽喉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膀胱癌、子宮頸癌、腎癌和白血病等多種癌症風險。
第二,多吃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因蔬果富含植化素和抗氧化營養素,尤其β-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E等,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降低罹癌風險。建議多攝取綠葉蔬菜、胡蘿蔔、芭樂、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蔥、蒜等。
第三,少吃紅肉、遠離加工肉品。大量食用紅肉會顯著增加24%罹患肺癌的風險,且紅肉有較高的飽和脂肪,而高飽和脂肪攝取會使肺癌風險增加。同時應避免吃醃製和煙燻肉製品,因其含有亞硝基二甲胺和亞硝酸鹽等強致癌物,恐增肺癌風險。
第四,保持理想腰圍,降低發炎風險。研究指出,腰圍越大,罹患肺癌的風險就越高。建議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
最後,規律運動能促進肺部代謝、提升心肺功能。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者可降低20%至50%肺癌風險。根據國健署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其他人也在看
五個好習慣 護肺保健康
藝人「好小子」顏正國七日驚傳因肺癌病逝,享年五十歲。消息一出,震驚社會大眾。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台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雙冠王,每年奪走逾萬條寶貴生命,專家提醒國人務必提高警覺。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五個日常習慣,護肺守健康,遠離肺癌威脅。癌症關懷基金會黃書宜營養師提醒:「建議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在台灣肺癌盛行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即使非高風險族群,也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癒率。」黃書宜營養師提出五個日常護肺習慣:一、戒菸首要,遠離致癌根源: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研究顯示,戒菸後十至十五年內,罹患肺癌的風險會降低一半,同時也能減少大腸直腸癌、肝癌、咽喉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顏正國50歲肺癌離世 醫曝台灣推公費政策成果:拯救900多個家庭
昨(7)日驚傳《好小子》顏正國罹患肺癌享年50歲消息,事後相關人士皆證實此事,肺癌瞬間也成為熱搜關鍵字。澄清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po文談及此事,提到肺腺癌常常「完全沒有症狀」,所以被稱為「沈默的殺手」,而台灣從2022年開始推廣2年免費一次的「肺癌早期偵測計劃」,該政策到2024年1月,已有7.8萬民眾接受篩檢,抓出900多位肺癌患者,85%都是早期,可以說是「拯救了900多個家庭」。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好小子」顏正國病逝 營養師點5招護肺守健康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8日電)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的演員顏正國昨天病逝,據悉他近期才發現罹患肺癌晚期。營養師分享5招護肺守健康,要戒菸、多蔬果、少紅肉、顧腰圍、愛運動,以良好習慣降低風險。
中央社 ・ 1 天前
顏正國癌逝僅50歲!肺腺癌初期不明顯「3大症狀」 醫示警:1狀況急就醫
《好小子》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年僅50歲,肺癌為近幾年來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其中以肺腺癌最常見,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感冒。彰化秀傳醫院曾提及,肺腺癌初期、中期以及晚期症狀,直言出現1狀況就該就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單靠戒菸!醫師揭靠4大飲食習慣防肺癌 一招「風險大減35%」
「好小子」顏正國因肺腺癌離世,享壽50歲,外界也再次關注此如何防癌。除了「戒菸」是最有效預防關鍵外,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也指出,調整好飲食習慣及規律運動也是關鍵,都能大大降低肺癌風險。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油煙、PM2.5增肺癌風險!醫:定期篩檢是防堵關鍵
肺癌持續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其中以肺腺癌最為普遍。黃永嘉醫師指出,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因肺部神經分布稀少,腫瘤早期生長時往往不會引起明顯症狀,許多病患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好小子顏正國驚傳肺癌病逝,專家教你5招護肺守健康
藝人「好小子」顏正國7日驚傳因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一出,震驚社會大眾。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台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雙冠王,每年奪走逾萬條寶貴生命,專家提醒國人務必提高警覺。 誰是肺癌高危險群?抽菸者首當其衝,女性也不能輕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吸菸是造成肺癌的最主要危險因子,占比高達70-80%,且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污染則占15%。此外,職業暴露(如石綿、粉塵等)、肺部病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家族史、炒菜油煙等亦是肺癌危險因子。值得注意的是,由中研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近期發現,女性患者多受內在致癌因子(如基因、免疫、賀爾蒙)影響。這意味著,即使女性吸菸比例低,仍可能罹癌,提醒女性不可掉以輕心。癌症關懷基金會黃書宜營養師提醒:「建議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而在台灣肺癌盛行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即使非高風險族群,也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癒率。」 養成5個日常習慣,遠離肺癌威脅黃書宜營養師提出5個日常護肺習慣:1. 戒菸首要,遠離致癌根源戒菸是預防肺癌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大鬧警車「一腳踢爆擋板」!只因講話太大聲 男襲警又毀警車
新北市一名男子與朋友聚會後因講話聲音過大,引起鄰居誤會而報警。警方到場時,該男子情緒激動、出言不遜,並拉扯員警防彈背心,導致被上銬管束。更誇張的是,他被帶上警車後,竟猛踹壓克力擋板直到踢破,最終因妨害公務及毀損公物罪被逮捕。警方調查,李姓男子原本是要送朋友回家,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失控行為,不但沒送成朋友,自己反而進了警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命中註定遇見他? 兩次被逮酒駕都是同一員警
59歲簡姓男子,日前在酒攤上淺酌一下便騎著電動輔助自行車離去,結果被警方攔下酒測值0.26MG/L,恰好越線觸犯公共危險罪嫌。他定睛一看,居然又是兩年前查獲他酒駕的中正二分局思源所員警,簡男也只好徒嘆無奈。北市警中正二分局思源街派出所員警林諺棠執行巡邏勤務時,巡經中正區汀州路三段時,發現有名男子騎乘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黑心豬腸 北市業者僅購674公斤
屏東縣百威食品公司違法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販售,其中1批B級豬腸流向北市陳姓豬肉商。北市衛生局7日調查後指出,經比對銷貨單並與屏東縣衛生局及檢調確認後,陳姓業者購買數量實際為674公斤,並非日前食藥署公布的1.33噸,主要銷售給林記麻辣臭豆腐、少部分售予散客;且除了查扣封存的70公斤外,其餘604公斤豬腸恐都已被消費者吃下肚。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以哈達停火協議 尼坦雅胡:將召開內閣會議批准
(中央社耶路撒冷8日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在聲明中說,他將於明天召開內閣會議,以批准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第一階段停火協議。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健保總金額排除社福 回溯元旦實施
全民健保規定政府每年度應負擔健保總經費的36%,但多年來因計入原住民、中低收、身心障礙者等社福保費補助,導致健保收入「帳面達標、實質不足」。為讓健保財源更穩固,衛福部上月底修正施行細則,將社福項目排除在36%之外。8日預告期滿,近期將公告,上路日回溯至今年元旦。衛福部表示,今年健保因而短少的134億,將由政院撥補進入健保基金,明年政院預計還會再挹注138.9億。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連假後斷食減重 醫曝成功訣竅
連假一波接一波,免不了大魚大肉,不少民眾假期結束後,靠「斷食」急救。醫師表示,大餐過後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絕不能在進食時大吃大喝,否則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小心越減越胖。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診所出包! 2孩流感疫苗只打半劑 又叩回補打
高雄一名家長在社群踢爆,說帶2歲和7個月大的小小孩,去某間診所接種流感疫苗時,護理師只給孩子打半劑疫苗,他覺得怪怪,回頭再打電話詢問,診所才請他們回去補打,但前後已經超過3個小時。其他家長也擔心,這樣是否有保護力,對此,高雄市衛生局也對這間出包的診所開罰,同時停止公費疫苗的接種合約。 #高雄#診所#流感疫苗#打半劑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日議員公開麻生太郎親筆信稱「看不懂」 遭轟失禮被罵翻
北海道網走市議會議員石垣直樹於7日在社群平台X上,公開自民副總裁麻生太郎寫給他的親筆信,並在貼文中表示「內容有一半都看不懂」,引發外界批評其行為失禮。石垣直樹在炎上後也刪掉貼文,並發文道歉。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醫療需求強勁、航太業績回溫 八貫9月營收月增23.85%
TPU(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大廠八貫(1342)今日公告9月營收2.34億元,月成長23.85%、年成長10.16%,推升今年1-9月營收達21億元、年增率13.64%,全年營收有機會再站上歷史新高;開盤後股價上漲1.3元,暫報85.9元。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獨家/不滿遭趕出門!新北老翁拿刀行兇 前女友遭砍多刀送醫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旁的富國公園內,今天(9日)上午8時許,1對情侶不明原因口角糾紛後,褚姓老婦(64歲)遭同居人許姓老翁(73歲)拿刀揮砍多刀,至少造成鎖骨上方2刀、胸前1刀及右手掌1刀明顯傷勢,褚婦中刀後忍痛跑到附近民宅求救,消防救護員獲報到場,因褚婦血流不止,已由救護車送往輔大醫院搶救,而警方獲報到場,已將行兇的許翁當場逮捕,目前現場已拉起封鎖線,警方尚在釐清案情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高雄 流感疫苗少打半劑 診所遭裁處
高雄市一名家長日前帶2歲及7個月幼兒到市區某診所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卻因護理人員誤以為3歲以下幼童需減半劑量,造成孩子初次接種僅注射半劑,事件曝光後,高雄市衛生局立即介入調查,8日宣布暫停該診所施打並收回所有流感公費疫苗,並追蹤幼兒補足劑量。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肺癌為何一發現就末期? 醫揭關鍵:8成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期
[Newtalk新聞] 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妻劉又甄證實他確診末期近一年後,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重症醫黃軒指出,肺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逾8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因肺部缺乏痛覺神經,腫瘤可潛伏5至10年未被察覺。他提醒,非吸菸者亦有風險,唯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才能早期發現、爭取治癒契機。 黃軒說明,肺癌之所以如此致命,關鍵就在於其高度的隱匿性。他引用2023年發表於《JAMA Oncology》的全球性研究數據指出,高達82.8%的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的第三或第四期,其中更驚人的61.9%已是無法透過手術根治的第四期,而能夠在早期(第一、二期)就被發現的幸運案例,僅僅佔了17.2%。黃軒表示,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無數個家庭「來不及」的沉痛遺憾。 對於肺癌為何能「悶不吭聲」,黃軒解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肺部幾乎沒有痛覺神經」。他引述2020年《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主張,特別是肺腺癌,從一顆僅1公分的小結節,即可能發展成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其潛伏期可能長達5~10年之久。黃軒特別指出,肺腺癌(Adenocarcinoma)這種型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