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前十月獲利 中信暫領先
上市金控10月獲利陸續出爐,13家上市金控中,僅餘國泰金、富邦金、台新新光金尚未公布獲利,十家10月獲利為285.56億元,前十月獲利達2,696.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99.88億元,年增率達3.71%。
個別金控獲利年增率上,目前以玉山金的30.99%最為領先,其次為華南金的14.45%、永豐金13.49%。10月獲利中,現在以中信金的65.84億元居冠。
前十月獲利為中信金的673.43億元暫領先。其中,兆豐金、元大金加入獲利300億元俱樂部,玉山金逼近300億元,凱基金、第一金、永豐金、華南金獲利則都突破200億元。
個別金控獲利方面,中信金前十月續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4元。中信金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10月份存放款業務維持穩健,財富管理銷售動能強勁,單月稅後純益47.35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467.92億元,年增15%,再次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子公司台灣人壽持續掌握市場契機,實現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純益19.18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196.58億元,核心業務持續成長,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增加39%。
凱基金10月稅後純益為47.49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238億元,EPS為1.37元。受惠於AI產業前景推升市場信心,活絡資本市場,旗下銀行、證券、以及壽險三大業務,同步交出穩健又亮眼的成績單。
元大金10月稅後純益34.33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301.27億元,年減0.69%,EPS達2.26元。此外,元大金控、證券、銀行10月單月獲利均創史上同期新高。
永豐金10月稅後純益24.01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229.45億元,年成長13.49%,EPS為1.72元。永豐金獲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主要受惠永豐銀行、永豐金證券獲利皆穩健成長創新高,且初次認列京城銀行與匯立證券獲利。玉山金前十月稅後純益293.3億元,創歷年同期獲利最高。
國票金10月稅後純益1.8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18.8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16萬元,增幅2.11%。子公司國際票券前十月獲利年增10.46%。
公股金控方面,兆豐金10月稅後純益20.74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303.6億元,年減2.42%,前十月獲利呈現年減,但差距已逐月縮小。合庫金10月稅後純益17.74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180.12億元,年成長2.35%。華南金前十月稅後純益224.33億元,EPS為1.61元,雙雙創歷史同期新高,因銀行子公司獲利持穩。第一金前十月獲利234.06億元,年增3.53%。
其他人也在看
【公告】達麗 2025年10月合併營收2.08億元 年增-95.11%
日期: 2025 年 11 月 10日上市公司:達麗(6177)單位:仟元 【公告】達麗 2025年10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208,436去年同期4,258,370增減金額-4,049,934增減百分比-95.11本年累計2,956,245去年累計9,724,498增減金額-6,768,253增減百分比-69.6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台新新光金 金博會秀三亮點
金融科技重新定義人們的未來生活新樣貌,台新新光金控於11月7日~9日盛大參與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以「台新新光 未來金融城市 智慧前行,一同邁向未來式」為主軸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展現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創新應用。
工商時報 ・ 23 小時前破冰?美共和拋「直給家庭醫保補貼」方案,中間派點頭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40天(11月9日)之際,出現轉機。外電報導,多位參院要角釋出最早於週日進行測試性表決的訊號;方案核心為把部分醫保資金直接撥入家庭健康帳戶(類HSA/FSA),而非續由政府補貼保險公司保費,以爭取跨派支持。多名溫和派民主人傾向點頭,為闖關60票門檻增添可行性,但談判仍存變數。共和此一替代構想由參院健康、教育、勞工及退休金委員會主導,訴求以更具彈性的個人/家庭帳戶協助支付免賠額與自付額,盼暫解每年約300億美元之加強版「歐巴馬健保」(Affordable Care Act,ACA)補貼爭議;白宮與部分共和領袖表態支持,意味先復政府、後辯醫改的路線有望成形。不過,細節仍待敲定,且部分民主人質疑成效與落地時程。程序上,即便參院過關,法案仍需眾院表決才能落幕。眾院議長已通知議員,一旦參院通過將在48小時內返華府投票。與此同時,停擺的負面外溢正在擴大,航班削減與延誤惡化、糧食券(SNAP)撥付反覆、聯邦員工薪資與州地方撥款受阻,民生壓力與政治時程正倒逼兩尋求妥協。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中信金前10月獲利創同期新高EPS3.4元,旗下台壽保健走累計約44萬公里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中國信託金融控股(2891)於10月單月稅後盈餘65.84億元,累計前10月合併稅後盈餘673.43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盈餘(EPS)為3.4元。中國信託金控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10月份存放款業務維持穩健,財富管理銷售動能強勁,單月稅後獲利47.35億元。今年以來由於放款部位提升、淨利差擴大,且財富管理業務動能強健,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均有雙位數成長,累計前10月稅後獲利467.92億元,年增15%,再次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公司10月份因台股上揚,持續掌握市場契機,實現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獲利19.18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獲利196.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今年以來美元匯率貶值6.2%,匯兌損失增加,而保險核心業務則持續成長,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增加39%。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舉行「祖孫三代健走」8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登場,「祖孫三代健走」每年以健走家庭團聚日創造珍貴的跨世代暖心回憶,14年來足跡遍及全臺,累計已走出約44萬公里,相當繞臺灣約396圈。台灣人壽許舒博董事長表示,台灣人壽與母公司中信金控長期投入公益、推廣跨世代健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中租-KY 10月營收獲利均較上月增,前10月每股盈餘為9.39元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租-KY(5871)自結10月合併營收為80.9億元,月增1%,合併稅後淨利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94元;累計前10月每股稅後盈餘為9.39元。中租自結10月合併稅後淨利16億元,每股盈餘為0.94元,若與前月相較,當月獲利成長17%,主要係整體成本費用率控制得宜,且預期信用減損損失較前月減少。中租累計前10月營收為815.1億元,年減5%,稅後純淨利166.4億元,年減16%,每股稅後盈餘9.39元。10月營收分地區別來看,中國大陸及東協地區單月營收分別月增3%及5%;累計前10月營收則台灣地區、中國大陸地區年減分別為3%及11%,東協地區長持續較去年成長達4%。前10月獲利分營運地區別來看,台灣地區、中國大陸分別較去年同期下滑1%及33%,東協地區年增46%。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被動元件偷吃草仔粿!指標廠國巨、華新科慘綠 21檔重摔唯「它」強攻漲停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今(10)日開高上漲154.06點至27,805.47點,截至上午10時40分暫報27,790.56點,上漲139.15點、漲幅0.5%。觀察大盤類股...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AI記憶體雙引擎 台股強彈218點收復月線/玉山金婚事惹外資不滿 董座祭股利保證救信心/綠電遭傳聞拖累 綠能三雄齊挫 |Yahoo財經掃描
美股上周五(7日)漲跌互見,市場聚焦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出現轉機,參議院領袖舒默提出臨時撥款方案,有望讓聯邦資金重啟運作,激勵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16%;標普500指數小漲0.13%;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21%;費城半導體指數跌1.01%。儘管AI股回檔壓抑盤勢,投資人仍關注後續非農就業報告與消費信心數據。晶片股中,微晶片科技因財測不如預期重挫逾5%,特斯拉股東會通過馬斯克鉅額薪酬案後股價下跌3.68%,台積電ADR收高近1%,相對抗跌。 亞股今(10)日普遍走揚,日股勁揚635點,漲幅1.26%,韓股強漲3.02%,港股與上證指數也同步收漲,反映美國政府暫時穩定帶來的樂觀情緒。 台股今日開高走高,最終大漲218.1點收27,869.51點,成交量放大至4,894億元,展現資金回流熱度。權值王台積電(2330)收高15元至1,475元,強勢站回月線,帶動鴻海(2317)、廣達(2382)齊揚,AI與記憶體雙主軸成為盤面焦點。南亞科(2408)、創見(2451)、群聯(8299)等記憶體族群全面亮燈漲停,點序(6485)、鈺創(5351)與宇瞻(8271)跟進攻頂,資金明顯集中電子股,帶領大盤強勢反攻。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0 小時前
記憶體、伺服器概念股夯!外資加碼鎖定「個股名單」曝光
[Newtalk新聞] 隨著AI伺服器與高階記憶體需求持續升溫,相關題材股成為資金追逐焦點,多檔個股不僅營收創歷史新高,也吸引外資加碼買進。以下是分析師張貽程盤點本周市場聚焦個股表現: 2451創見:NANDFlash缺貨才剛開始,合約價大漲至少五成,外連續加碼買進。 3162精確:投身AI液冷散熱領域,自研多項液冷散熱零部件,營收刷歷史新高。 8110華東:記憶體封測追單潮湧現,第四季營收有望持續增,股價刷歷史新高。 8271宇瞻:AI帶動整體記憶體供應吃緊,產能縮減的趨勢不變,資金熱絡簇擁。 4967十銓:DRAM貨源嚴重不足,嚴格管控庫存調整配售,股價維持創高態勢。 關注熱門股 3665貿聯-KY:Q3季度EPS刷新高,AI伺服器產品比重持續攀升,外資偏站買方。 2421建率:CSP對高階散熱需求升温,預期第四季將持續放量,股價重現歷史高。 6223旺矽:整體ASIC市場的成長,探針卡出貨比重提升,內外資買人同步買超。 8210勤誠:客裏化機櫃成長動能強勁,機櫃種類變化性多樣,股價刷歷史新高。 8054安國:聚焦IC設計解決方案,拿下AI晶片開發專案,吸引短線資金迥流。※Newt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華邦電股價飆!DRAM報價漲勢延燒、小摩狂升目標價到「這數字 」 法人瘋喊:撐起下一波記憶體榮景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記憶體市場全面升溫,華邦電(2344)正站在浪頭上。自11月4日重新列為處置股後,雖然交易稍有降溫,但股價仍強勢上攻,一週...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晟銘電爆2.8萬張大量漲停鎖不住!分析師示警:短線賣壓重
伺服器機殼廠晟銘電(3013)日前公布第三季稅後淨利2.17億元,季增超過九成,近兩個交易日啟動補漲行情,今(10)日盤中一度大漲12.5元、觸及139.5元鎖漲停,截至上午11時30分,成交量達2.8萬張,較前一交易日放大約有五倍之多。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表示,持股者不必急於賣出,追價投資者則需留意目前股價已接近近期高點,短線賣壓較重。
Yahoo奇摩股市 ・ 16 小時前
半導體開5紅燈領軍!這「記憶體模組廠」Q3獲利年增334%漲停表態 勝昱挑戰第9根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受到科技類股影響,美股上週五四大指數收盤呈漲跌互見,台積電ADR下跌0.95%,收在286.50美元。台股加權指數今(10)日則是...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黃仁勳再點火!輝達財報倒數登場 「15檔概念股」狂飆、勤誠飆近一倍成AI最大贏家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教父黃仁勳一來台,就讓市場瞬間燃起熱潮。美國時間本月19日,輝達(NVIDIA)將公布最新財報,法人與投資人早已摩拳擦掌...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塑四寶要開始賺了?宣告「超級轉型計畫」獲利上看381億 吳嘉昭:AI+高值化是關鍵解方
[FTNN新聞網]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停辦長達七年的台塑集團運動會在8日盛大回歸,不僅是疫情後首度舉辦的體育盛事,更是台塑四寶宣告「全面轉型元年」的重要時刻...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前三季獲利年減229%!國家隊輸血這檔1.2萬張「狂買一整週」 撒75億砸向台積電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上週(11/03~11/07)收在27,651.41點,週跌581.94點、跌幅2.06%,根據玩股網統計,觀察八大公股近5日上市個股買超方面...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史上最強10月!台積電營收破3674億元 年增16%
台積電(2330)今(10)日公布10月營收為新台幣3,674億7,3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 11.0%,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6.9%,營收金額創下史上最強十月。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
威剛前10月營收416.35億超越去年全年 努力支援記憶體客戶需求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科技(3260)公告2025年10月合併營收為44.63億元,月減14.9%、年增30.87%,其中,DRAM營收比重為54.61%,SSD占比為33.2%,記憶卡、隨身碟與其他產品為12.19 %。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13家金控獲利一表看!前10月賺破5千億元直追去年 續戰歷史新高
13家金控10月獲利全數出爐!根據各家自結數據,10月合計稅後純益達737.56億元,較9月成長6.88%;累計前10月稅後純益5,065.34億元,超越5千大關,年減1.99%,已快追上去年歷史新高水準。《Yahoo股市》彙整各家金控單月及累計前10月排名大洗牌,單月獲利王國泰車超車富邦金,月增幅與年成長率一次看。
Yahoo奇摩股市 ・ 8 小時前
慘遭踢出MSCI成分股!外資、投信、自營商聯手下殺「這檔」…提款11.3億元 「它」創新高也被賣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1月3日至11月7日)整體跌581.94點,跌幅2.06%,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97.81億元,觀察上週三大法人賣超個股前十名,集...
FTNN新聞網 ・ 1 天前AI熱潮恐迎斷崖式40%回調!墨比爾斯:估值過熱、資本開支失速在即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墨比爾斯(Mark Mobius)直指,AI類股估值已逼近風險臨界點,主流龍頭若出現30%至40%的深度回檔並不意外。但他同時強調,長期趨勢不變,真正的風險在於投資節奏與資本開支過度前傾,一旦回調落地,反而將釋放中長線布局良機。墨比爾斯點出兩大隱憂,第一,AI敘事推升估值中樞過快,與基本面現金流轉化仍有落差;第二,科技巨頭為搶灘算力與數據中心的重資本支出正逼近可持續極限,若投報率不及預期,市場將以估值壓縮消化過熱。他直言,「我說的修正,是30%、甚至40%的下跌。」即便如此,他並未轉空長線結論。墨比爾斯表示,AI為跨世代平台創新,跌勢多半屬於景氣與估值循環的調整,而非結構性終結;真正的關鍵在於投資人是否準備好「先承壓、再承接」:當市場情緒逆轉、籌碼洗牌完成時,應以紀律方式逢低吸納具現金流、護城河與定價權的核心資產。他直言,若AI龍頭回落30%至40%,他會「大膽買進」。他看好「美股高估值消化」與「新興市場補漲」兩條主線並行。年內以來,新興市場股票表現相對亮眼,資金在估值與成長性的權衡下,開始自高波動科技標的回流至產能重整、供應鏈在地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
搶救179萬哭癱股民!「國家隊」斥資近25億援助0050 另掃貨這4檔主動式ETF逾9.1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上周二再創史高28554.61點,但周五跌落月線,加權指數收在27651.41點,周線下跌581.94點,跌幅2.06%。根據「玩股網」資...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