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飆漲5成!出國帶黃金小心超標 8個月查獲市值破700萬
(記者石耀宇/綜合報導)出國旅客務必留意!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最新統計指出,截至8月底止,查獲旅客出、入境未申報攜帶超過限額的黃金案件累計達2.023公斤,市值超過700萬元,再加上26起超攜現金案件,顯示「金價飆漲、超標違規」情形明顯增加。海關提醒,未申報或申報不實者,超過部分將遭沒收或罰鍰。
示意圖/擷取自 免費圖庫Freepik
台北關指出,隨著國際金價今年漲幅超過5成,旅客出國前若未掌握當日行情,可能因金價上漲導致攜帶物超標。海關核算黃金價值時,並非依購買價格,而是以出、入境當日台灣銀行公布的1公斤金條賣出牌價為準,近期金價高漲,稍有誤算就可能觸法。
根據《洗錢防制物品出入境申報及通報辦法》第3條及第4條規定,出、入境旅客若攜帶新臺幣10萬元、人民幣2萬元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必須向海關申報;若攜帶黃金價值逾2萬美元、鑽石、寶石、白金等貴重物品價值逾新台幣50萬元,同樣應主動報關。
圖/引新聞資料照。
台北關提醒,若旅客未依規定申報或申報不實,海關可依法沒入超過限額的部分,或處以相當於超額價值的罰鍰。今年前8個月共查扣外幣折合新台幣679萬元,黃金查扣量則為2.023公斤,顯示違規件數仍居高不下。
台北關呼籲,旅客若攜帶現金、黃金或其他貴重物品出入境,應主動向海關誠實申報。若對規定有疑義,可至台北關網站「旅客通關」專區查詢,或於現場至紅線(應申報檯)詢問,確保自身權益,避免受罰。
更多引新聞報導
山本由伸率道奇封王奪MVP!曾嗆他不值3.25億 前MLB球星被打臉認錯:我看走眼了
護理師女神「最後專訪」曝光!謝侑芯笑談轉行模特 自信說:自己裸體很好看
其他人也在看

美Fed放「鷹」支撐美元 新台幣貶破30.9元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就貨幣政策前景仍發表相對鷹派評論之下,支撐美元指數衝上100,亞洲主要貨幣兌美元走弱,新台幣兌美元今(4)日早盤也貶破30.9元,一度來到30.904...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公告】中宇法人董事之代表變動暨本屆同任期董事變動累計達三分之一
日 期:2025年11月03日公司名稱:中宇(1535)主 旨:中宇法人董事之代表變動暨本屆同任期董事變動累計達三分之一發言人:胡立明說 明:1.發生變動日期:114/11/03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或自然人監察人):法人董事3.舊任者職稱及姓名: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李志豐4.舊任者簡歷: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助理副總經理5.新任者職稱及姓名: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黃國華6.新任者簡歷: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助理副總經理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逝世」或「新任」):新任8.異動原因:改派代表人9.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不適用10.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12/06/21~115/06/2011.新任生效日期:114/11/0312.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5/1113.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014.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15.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是16.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貸款微鬆綁 10月買賣移轉月增5.7%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六都今年10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揭曉,分別為台北1758棟,月減1%,年減22%;新北4204棟,月增14.2%,年減3.6%;桃園3240棟,月減0.7%、年減11.4%;台中37...
自立晚報 ・ 1 天前
Fed轉鴿及中國新稅制助攻!瑞銀喊出黃金5000美元終極目標價
瑞士銀行(UBS)全球研究部貴金屬策略師 Joni Teves 今(4)日於線上記者會上分享對全球黃金市場的最新研判。Teves 強調,在全球宏觀不確定性持續、美元走弱和實際利率下降的背景下,黃金作為核心避險資產的戰略配
鉅亨網 ・ 21 小時前《半導體》日月光9月獲利年增4成 外資連14買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日月光投控(3711)周一股價再衝251元歷史高價,但隨後盤中多處盤下震盪,終場量縮收小黑,以246元作收、下跌1.50元或0.61%。日月光今年9月獲利44.34億元,年增4成,單月每股盈餘1.02元;單季每股盈餘2.5元,創下11個季度高檔。日月光主流封裝業務如FC/Bumping等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打線需求亦有改善,以及AI持續帶動營運表現,土洋法人持續給予多方評價,外資連14天買超,投信、自營商也轉買超力挺。 日月光今年9月營業收入605.61億元,年增9.0%;稅前淨利56.79億元,年增41.6%;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4.34億元,年增40.6%;單月每股盈餘1.02元。今年第三季營業收入1685.69億元,年增5.3%;稅前淨利139.76億元,年增13.4%;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08.70億元,年增11.7%;單月每股盈餘2.5元。 日月光受到價格環境改善及主流封裝業務產能利用率滿載,2026年LEAP和測試業務動能強勁,其中LEAP營收貢獻在2026年至少再增十億,日月光在先進封測業務的積極投資和市占率的增加成效將陸續浮現,帶動在2026年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憂關渡新橋連接規劃錯誤犧牲三蘆 林淑芬點名交通部拒新北評估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針對「關渡新橋」道路系統連接規劃案,立法委員林淑芬日前在立法院院會上,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嚴正質詢。林淑芬今(3)日再發文強調,原本中央於2022年編列18億元經費,是為了紓解淡北道路對台北市的交通衝擊,興建新橋以分流車流,然而新北市政府近期優先推動的「方案二」卻要將新橋高架銜接至成蘆橋,讓車流直接湧入蘆洲與三重市區...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關港貿單一窗口行動自然人憑證註冊服務 上線
關港貿單一窗口行動自然人憑證註冊服務上線,財政部關務署呼籲民眾可多加使用,利用行動裝置的生物特徵,達到快速、便利又安全的線上身分識別,輕鬆使用單一窗口各項服務。關務署為提升便民服務,關港貿單一窗口自十月一日起,提供民眾以行動自然人憑證註冊服務。依據「關港貿單一窗口運作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使用單一窗口申辦業務者應透過憑證提出註冊申請,且所有需憑證服務均須使用憑證登入後始能辦理。為配合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推廣行動自然人憑證,今年五月二十二日單一窗口先針對原已註冊民眾,新增以行動自然人憑證登入服務,藉由民眾儲存於行動裝置的生物辨識功能,實現免插卡、免輸入密碼的數位身分驗證,不僅有效保護個人資料,亦降低身分被冒用風險。為擴大行動自然人憑證應用,該署自今年十月起進一步針對尚未註冊民 ...
台灣新生報 ・ 13 小時前
美國史上最貴「黑五」?關稅一刀 消費者平均要多花132美元
美國一年一度的「黑五」(Black Friday)購物季即將於 28 日展開,最新報告指出,由於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今年的假期採購成本預計將顯著上升,為這一年中最重要的零售旺季投下變數。 根據線上借貸平台 LendingTree 的預測,關稅將使消費者和零售商的假期總成本增加高
鉅亨網 ・ 1 天前
館長衝廈門喊幫尋根 狂罵賴清德:不孝子孫、逆天之人
政治中心/張予柔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以「挺台反共」的耿直形象起家,早年因直言敢嗆累積大批粉絲,不過近年來立場轉變,多次在直播中批評台灣,甚至自封為「和平大使」,25日他再度啟程前往中國,展開為期12天的「交流尋根之旅」。今(3)日甚至來到廈門,聲稱是要替總統賴清德「尋根」。在行程中,館長參訪賴氏宗親會,與宗親秘書長互動期間,全程附和宗親對賴清德的批評與指責,引發網路熱議。
民視 ・ 1 天前
出國旅遊小心! 海關加強查緝 嚴防"挾帶豬製品"入境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金門小三通是台灣跟中國間重要的人員與物資往來管道,也是非洲豬瘟防疫的重點關口,除了防疫犬仔細檢查行李外,海關人員也一一檢視返台民眾的隨身行李,光是金門小三通,就緝獲15件豬肉製品,其中一人還是累犯,第一次帶牛肉、第二次帶豬血,被重罰30萬,而整個高雄關,今年就有高達160件的違規。
民視 ・ 16 小時前
年度最閃拍賣會 新北分署64公斤黃金11月11日1次登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為落實政府,維護人民安全的「五打七安」政策,強力執行鉅額欠稅案件,以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穩固執行政策基礎。新北分署表示,11月11日上午10時,將舉行拍賣會,一次釋出總重高達64公斤的黃金,為行政執行機關歷來規模最大的黃金拍賣會。近來金價行情不斷攀升,屢屢突破歷史新高點,期盼有興趣的民眾,務必把握難得...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機械公會:機械業走出谷底 工具機業再等等
[NOWnews今日新聞]受到今年關稅及匯率衝擊,機械業被認為是產業重災區。然而,因半導體機械業出現支撐力道,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為莊大立今(4)日受訪表示,通常愈接近年底,出口會愈來愈保守,但...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走貶氣氛濃?新台幣創半年新低 匯銀:有機會再見31元
台股高檔震盪,新台幣匯價偏弱整理,今日新台幣貶值8.9分,收在30.838元,創下半年新低,匯銀主管認為,後續有機會回測...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兆豐投信:AI邁入實質應用期 將成未來10年投資主軸
台股今日再創新高,特別是近期市場資金對 AI 題材的追捧,激勵「AI 概念股」表現亮眼,兆豐投信指出,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後,市場資金明顯回流風險性資產,AI投資熱度持續升溫,推動全球科技產業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AI正從技術突破走向實質應用,成為提升企業生產力與營運效率的關鍵動能,長線投資潛力不容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