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特管法》草案引醫界震盪:醫療安全、直美亂象、人力補充…究竟在吵什麼?
特管辦法修法引發醫美產業震盪,醫界對訓練門檻、病安與工作權的爭議全面浮上檯面。(圖片來源/freepik)
衛福部日前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修正草案,擬將光電治療、針劑注射等醫學美容處置納入更嚴格管理,並要求施作醫師必須完成2年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以及32小時課程;涉及醫學美容手術者,則需具外科系專科醫師資格。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對於長期建立的專科醫師制度,自然有其醫療品質及要求,因此希望回歸專科醫師訓練基本能力培養,相信各國也都是朝這樣的方向發展。
石崇良進一步指出,必須以病人安全及權益為最大原則處理所有政策,所有法規修訂時,都會考慮信賴保護原則,會在民眾利益跟執業者的權益間取得平衡,能力訓練仍是最基礎的,不過他也強調會給予一段時間完成補正後,再繼續執行。
草案迅速引起醫美產業與醫界內部的巨大震盪。支持者認為,此舉能補上醫美領域長年累積的醫療品質、病安漏洞;反對者則怒斥「溯及既往、剝奪工作權」,更質疑此舉「是假醫美、真補醫療人力」。
究竟醫界各方是怎麼看?
修法是為補醫療人力?結構矛盾一次浮上檯面
衛福部主張,此次修法目的在於提高醫美處置的醫療安全門檻,讓執行者具備基本急救能力與臨床經驗。醫美業務雖屬自費醫療,但涉及侵入性處置、藥物注射、麻醉風險,過去也曾發生多起嚴重事故。
不過對此,有醫師質疑,「重大死亡事件真的都是因為沒PGY嗎?」
一名基層醫師向《信傳媒》表示,過去引發社會矚目的醫美死亡案件,多半發生於外科專科醫師執刀、卻未另聘麻醉科醫師的情況。「出事的往往不是『直美』(畢業即執行醫美),而是省成本的外科醫師。」
反對醫師普遍認為,特管法的真正意義不是病安,而是「抓人回去補醫療人力」。
基層醫師形容,「醫院缺人,想把我們抓回去。那些醫美死亡案例不是我們造成的,結果我們變替罪羊。」
也有醫師指出,台灣每年能產出PGY受訓名額有限,若草案強制大量直美回訓,醫院不一定吸收得了,恐造成教學、行政負擔。
「已合法執業十多年」的醫美醫師反彈最大:這是溯及既往、斷人工作權
最強烈反對聲音來自已在醫美領域執業10-20年、但未經PGY訓練的醫師。草案規定若未具PGY,未來2年內需返回醫院補滿訓練。
一位執業逾十年的醫師坦言,「我們都是完全合法行醫,現在突然說我違法,要我回去值班、照顧重症、寫報告?我們很多人快50歲了,怎麼可能再回去當PGY?」
他認為此舉「濫權」、「不合理」、「無法溯及既往」,並提到草案公布到回去補訓練只有2年緩衝,「等於逼我們停業」。
更有人批評衛福部把鍋甩給醫美醫師,「醫美出事不是我們造成的,問題是國家長期放任醫院不聘麻醉科,現在卻把鍋丟給我們。」
支持方:醫師不能只會做生意、不會救命
不過,支持修法的醫師則有不同觀點。
一名教授級主治醫師接受《信傳媒》訪問時表示,問題根源在於「畢業即開業、未受基本訓練」的模式,使醫美亂象叢生。
他直言,「PGY的目的,就是確保每位醫師具備基本照護與救命能力。很多人畢業時甚至連打針都沒打過,就直接去動醫美手術、甚至自己麻醉,這是醫美糾紛源頭。」
他進一步指出,沒有PGY的醫師往往缺乏處理過敏反應、麻醉風險、手術突發狀況的能力,「在醫院訓練過程中,面對不同急症、過敏與併發症,是任何醫師安全執業的基礎。」
另一名醫學中心資深醫師也表示,有醫師指出牙醫可以執行雷射、肉毒,卻不需PGY,是否不公平?他回應,「不是法律公平問題,而是訓練內容不同,牙科本來就有口腔外科手術與麻醉操作經驗,比一般未受訓的醫美醫師更安全。」
支持修法的醫師強調,「醫療是一個生態系,人力供需需要調整。大家在醫美賺得快樂,醫院卻缺人缺到快倒,這是不健康的結構。」他認為,醫學系養成過程使用國家資源,回到醫院服務社會是應該的,並非「抓回去補洞」。
侵入性醫美處置涉及麻醉、過敏反應與突發併發症,醫界強調應具備基本急救與臨床應變能力。(圖片來源/freepik)
月入百萬變7萬...專家:直美亂象早該被整頓
東亞政經塾顧問丁旗源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從政策面補充,「直美把消費者當練習對象,不受訓練、風險全社會買單。」他強調醫美是商品、而非醫療,「他們打著醫療的大旗,販賣美麗的夢想,然後風險與後果由全體社會一起承擔。」
丁旗源也表示,PGY制度是當年SARS疫情後,很重要的一項醫事改革,「我個人反對直美,也認為早該下重手了。」
而醫界私下最震撼的討論之一,便是醫美醫師收入與PGY薪資的巨大反差。
「如果你月入百萬,現在突然叫你回去醫院實習,你會願意嗎?」丁旗源直言。PGY月薪約7-9萬;醫美醫師月收入20-200萬不等,草案若上路,許多醫師將面臨:
.收入大幅減少(兩年損失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
.一人診所需暫停營業
.兩年後客戶流失
.重新適應高度壓力與值班文化
一名資深醫師比喻,「這比當兩年兵還硬,還要交報告、照顧重症、值班。當然有人會反彈。」
醫界要求衛福部提出病安數據
不過有多名醫師質疑草案的實證基礎不足,認為衛福部應提出數據,而非憑「直覺」行事,包含未完成PGY而從事醫美的人數有多少?非外科系醫師造成醫美事故比例?醫美死亡案件的真正原因,是否真的與PGY訓練相關?
有醫師提醒,「修法不能只修理弱勢族群,反而讓真正需要被規範的高風險手術躲掉。」若無數據支持,政策容易被解讀為「關閉直美大門、補臨床人力」。
不過支持醫美改革者仍認為,目前醫美最大問題是「低估侵入性處置風險」,「因醫美涉及麻醉(含局部)、過敏反應、藥物相互作用、術中突發狀況及術後併發症,沒遇過真正的complication(併發症),不知道可怕。」一位外科醫師指出。他認為醫院訓練能讓醫師理解風險,建立安全底線。
政治面與產業面:立法院恐成主戰場
多位醫師認為,草案真正的戰場在立法院。
醫美背後涉及大量企業資金、投資人與民代利益網絡,一旦修法造成龐大損失,政治壓力勢必湧向衛福部。
「誰沒有投資過醫美?大小企業、富豪都在這產業裡,立委也不例外。」有醫師擔心反彈可能引發政治角力,讓修法困難度提高。另外,PGY是否是「基本安全標準」,社會與醫界尚未達成共識。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常務理事邱正宏醫師表示,本次《特管辦法》草案修法涵蓋範圍廣、影響重大,但內容程序仍存疑點,呼籲主管機關應延長公告期、舉行公聽會與公開討論、檢討評鑑制度權責是否合理、審慎評估急診量能與後送風險。
無論最後修法結果為何,這場風暴已迫使社會重新檢視,台灣整體醫療品質、醫師養成制度、醫療人力配置與醫病安全的深層結構性問題,這也將是未來幾個月,醫界與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
更多信傳媒報導
2026大選民調》新北結構「藍白大於綠」 蘇巧慧贏在知名度 選舉支持度只輸給李四川
復出前夕 柯文哲理髮42萬觀看次數 12月再推讀書會「打招呼」
中國產能過剩比10年前更棘手 「十五五」押寶 AI與綠能仍難解結構性困局
其他人也在看

禁令升級!醫美診所「需納評鑑」醫美醫:千家診所受影響 醫師恐失業
衛福部日前預告修正特管辦法,要求所有醫師必須完成2年的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證實,最新修法草案還將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不但限定執行醫師的資格,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不過此舉引發醫美醫師反彈,認為衛福部修法程序粗暴,高喊受影響多達千家診所、波及萬人生計。(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繼修法禁「直美醫師」後 石崇良再出手:醫美診所須納評鑑制度
繼宣布要修法禁「直美」醫師未受PGY訓練就可直奔醫美診所執業,衛福部長石崇良再加碼,他今(21)日證實,最新修法草案還將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不但將限定執行醫師資格,還將比照醫院,對醫美診所進行評鑑。石崇良強調,過去沒有對醫美診做好把關,「我覺得是不對的」、「所以需要改革」。石崇良今日上午出席「2025幸福從鄰開始,從⼼延續研討會暨⾼齡樂......
風傳媒 ・ 11 小時前漢康-KY報喜!HCB101拚2027年申請藥證 明年上半年登創新版
漢康-KY(7827)營運進轉折點,董事長劉世高21日表示,將全力推動廣譜抗癌新藥HCB101的全球上市與國際授權,預期明年可望取得美國FDA治胃癌孤兒藥資格,並申請中國大陸突破性療法認證,力拚2027申請上市,2028年取證。
中時財經即時 ・ 13 小時前興大團隊揭秘腫瘤抑制蛋白被失效關鍵 登國際期刊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1日電)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耗時7年,研究證實PAD4酵素會對腫瘤抑制蛋白p53進行瓜胺酸化,讓p53失去抑癌功能,為癌細胞逃脫基因監控的重要關鍵,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中央社 ・ 13 小時前閃兵案徹查3複檢醫院 衛部要求2週內實地查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21日電)藝人閃兵案受關注,衛福部日前下令徹查三總、台大、北榮等指定兵役複檢醫院,是否有不實開立診斷情形。衛福部近日再度行文台北市衛生局,要求2週內完成實地查核。
中央社 ・ 13 小時前監院指變更性別強制手術侵害身體權 民團聲援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1日電)監察院昨天指內政部延用民國97年行政命令,要求強制摘除原性器官作為性別變更登記申請要件,明顯違反法律保留原則。民團今天也呼籲,應停止讓跨性別人民無意義的受苦。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醫美新法明年上路!抽脂拉皮「診所也要評鑑」 醫學訓練更嚴格
衛福部近期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3大重點包括,醫學生畢業後接受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從事非侵入性處置;所有醫美手術,都必須接受過大外科訓練;而高風險醫美手術,如一定程度的抽脂、拉皮,包含診所在內,都必須經過評鑑。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指出,衛福部預計下周找學會溝通,明年上路。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7成長者因牙口問題限制飲食!國健署推質地調整飲食解困
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質地調整飲食」計畫,解決高齡者因牙口不佳導致的營養問題。透過專業培訓、實務工作坊與大專院校課程導入,提升備餐人員專業知能,並與餐飲業者、共餐據點合作建立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地圖。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桌球》球王之戰!王楚欽輸球爆氣「頭槌球桌」全場驚呆
在大陸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男子桌球團體賽決賽中,北京隊王楚欽與上海隊樊振東上演頂尖對決,被外界視為真正的「球王之戰」。最終樊振東以3比1獲勝,而王楚欽在落敗瞬間因情緒激動,竟將頭「狠狠撞向球桌」,這一幕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出運了!2026年「5大最旺生肖」出爐 第一名事業、財運穩到爆
隨著時間腳步邁入2026年,即將迎來能量極為強勁的「火馬年」(農曆丙午年)!命理專家小孟老師解析新年度的生肖整體流年運勢,直言馬年整體變動感強烈,運勢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洗牌,有人將打起精神迎戰挑戰,但也有人將迎來貴人相助與重大突破,同時點出財運事業前五名的生肖,在新的一年有望荷包滿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 天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8 小時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5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1 天前

被虐殺800點!輝達「應收帳款飆破1兆4千億」Blackwell供應鏈急凍 台積電下挫55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一早即遭國際利空重擊,開盤重挫超過800點,指數最低一度摜至26,570點,幾乎瞬間吃掉昨日因輝達財報利多而大...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