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工作邊用餐 速食男賁門難關閉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一名男性患者因進食速度過快,且常常邊工作邊用餐,慢慢出現進食後胃部悶脹,甚至嘔吐伴隨胸悶及橫膈下悶痛,經中醫師判斷為腹腔壓力大引發消化道傳導失常,造成食道下端與胃部開口之賁門無法正常緊閉,導致進食量多就容易嘔吐,以中藥柴胡疏肝散加減,針灸及外用貼布緩解胃部悶脹不適感,並衛教正確飲食方法後,症狀立即獲得緩解。
另一名男性平時多外食,三餐時間不規律,有吃消夜習慣,並以麵包為主食。近來持續出現胃部悶痛感,合併口腔出現酸臭味道;經中醫師診察後,以中藥調理與耳穴敷貼按摩,並衛教其平常飲食種類宜忌及正確用餐時間,在持續服用中藥及配合更動飲食習慣後,目前已無胃部悶脹悶痛感。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表示,胃食道逆流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近年來其盛行率已經攀升到25%,亦即平均4人當中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情況,並且持續有年輕化的趨勢。發生原因主要是與鄰近器官的保護機制失效,這種失衡可能食道與胃交界處瓣膜機制缺陷,導致無法應對跨膈的壓力。
最常見原因是食道裂孔疝氣、食道動力障礙、腹壓升高(肥胖)和胸壓降低(慢性肺部疾病)。建議患者平時應保持規律作息、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避免宵夜與高油甜食,並適度地紓壓。
其他人也在看
甘迺迪遇刺62週年 外孫女自曝癌症末期
(中央社紐約2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外孫女史洛斯柏格於「紐約客週刊」今天刊登的文章中透露,她被診斷出癌症末期,醫生評估她大約只剩一年壽命。
中央社 ・ 1 天前
熱到「冒煙的湯」是2A級致癌物 醫搖頭:每口都在燒食道
許多民眾冬季喜愛「趁熱喝湯」且認為「熱到冒煙才夠味」,但這種習慣可能大幅提高食道癌風險,長期飲用超過65度的熱飲,每一口都在「慢燒」食道黏膜,可能誘發癌變,無異於慢性自殺,而僅降溫10度就能減少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臺北就是棒》波特(紅)維持不敗穩居龍頭 華興中學艱苦奪勝緊追在後
11/15於迎風A球場舉行就是棒2025秋季聯賽U15小聯盟組的三場賽事,由雷公、波特(紅)、親子勇士(白)、力量河馬以及華興中學同場競技。首場賽事,目前位居龍頭的波特(紅)先以6比2力退雷公,第二戰再以4比3擊退親子勇士(白),將開季連勝推進到7場。而第三戰則是華興中學以6比3力克力量河馬拿下勝利。經過本日賽程後,波特(紅)依舊穩居U15小聯盟組的龍頭,華興中學奪下一勝緊追在後,而力量河馬、親子勇士(白)與雷公則位居第五、八與第九名。
TSNA ・ 22 小時前
行李裝96個保險套遭攔!海關「1原因」拒絕入境 市長:不容任何威脅兒少犯行
一名自巴拿馬飛往哥倫比亞何塞瑪麗亞科爾多瓦國際機場(MDE)的美國男子,近日在入境檢查時遭海關攔下,當局在其行李內查獲多達96個保險套及3瓶潤滑液,研判其入境目的「疑與性活動相關」,因此當場拒絕其入境並遣返。
鏡報 ・ 1 天前


美中太空競賽 北極圈搭建衛星天線 兵家必爭
隨著美國和中國等世界各國之間的太空競賽開打,催生出在北極附近的低軌衛星,建立快速而頻繁通訊連結的需求,掀起在北極圈搭建地...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9 小時前
彰化食農教育嘉年華 縣長王惠美宣傳縣府補助護食安
中部中心/黃毓倫、羅宇翔 彰化報導2025彰化縣食農教育嘉年華,週日上午在鹿港鎮立體育場舉行,現場展售攤位42攤,小朋友化身一日銷售員,向縣長王惠美推銷展售,王惠美說縣府過去七年,花費四千多萬,推動食農教育,讓孩子知道農夫的辛苦,懂得珍惜食物,同時也了解食安的重要性!
民視 ・ 1 天前


Google 台灣全新辦公室揭幕,打造總部外最大 AI 基礎建設硬體研發中心
Google 近年在 AI 領域投入很大的心力與資源,目標以 AI 對每個人都能有實質幫助,而這所有一切都建立在架構世界級 AI 基礎建設之上。Google 今日(11/20)宣布
電腦王阿達 ・ 1 天前乳癌5年存活率逾9成 亞東醫院促定期篩檢 及早治療
乳癌多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亞東醫院長邱冠明表示,隨著早期篩檢普及與醫療技術進步,乳癌5年存活率已超過9成。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整合醫療資源、縮短等待時間、提升照護效率,鼓勵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理念。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腎臟名醫也罹腎臟癌!檢查3次才確診 全靠「這症狀」意外發現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葉曙慶,是腎臟科很有名的醫生,但他自己在35歲那年卻罹患腎臟癌,而且前後使用了移動式超音波、更好的超音波和CT斷層掃瞄檢查,最終才確診罹患腎臟癌一期。
鏡報 ・ 1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0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