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盼台灣在30年內、3個領域、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Newtalk新聞]
「2025年總統科學獎」獲獎者為梁賡義院士、葉均蔚院士,並於今(11)日在總統府舉辦頒獎典禮。對此,總統賴清德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並感謝兩位院士,對世界科學發展的貢獻。他也說,政府也會在科學領域採取策略性的做法,結合民間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三個領域內,至少增加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今天在場就有兩位潛在可能人選。
賴清德今上午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並致詞表示,他要感謝梁賡義院士的堅持與努力,梁院士從小就熱愛數學,當大一其他同學考慮畢業出路,紛紛準備轉系時,其更加確認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堅持走下去,後來在生物統計領域大放異彩,所提出的「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不但為統計方法學帶來劃時代的突破,而且影響無數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
賴清德指出,無論是科學研究、人才培育、還是參與公衛決策,梁賡義院士總是鍥而不捨、勇往直前,並在疫情中引導快篩、藥物與疫苗研發,對台灣的科學教育、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定,做出卓越的貢獻。
賴清德接續介紹被譽為「高熵合金之父」、全球前百分之2的頂尖科學家葉均蔚院士。他說,感謝葉院士對科學的堅持,30年前,葉院士提出顛覆傳統思維的高熵合金構想,遭他人認為觀念有誤時,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積極投入研究,一步一步實驗、驗證,開創出全新的材料科學典範,帶動全球高熵合金研究的潮流。
賴清德指出,現在,高熵合金已經廣泛應用在智慧機械、綠能、生醫、國防、以及太空科技等領域,對推動基礎科學、產業創新與高階人才培育,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賴清德引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曾經說過:「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他說,兩位得獎者的故事讓人知道,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也一樣。
賴清德表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是近十年來的最佳表現。其中,「科學建設」位居全球前5名,「每千人研發人力」更高居全球第2,展現堅實的科研基礎與研發能量。能有這樣的表現,都是無數科學家與教育工作者、政府與民間,長期攜手合作,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
賴清德指出,政府將持續做好基礎科學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以及發展研究中心。他提及,「台灣橋樑計畫」昨天也已經啟動,由台灣大學和中研院共同主導,與全國10所頂尖學術機構一起推動,從今年到明年,一共邀請31位諾貝爾奬得主來台,以公開演講、小型討論等多元形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我們將繼續努力,加深台灣與世界的合作連結,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賴清德表示,政府也會在科學領域採取策略性的做法,結合民間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讓台灣為世界的科學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三個領域內,至少增加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今天在場就有兩位潛在可能人選。
最後,賴清德再次恭喜梁院士和葉院士,也感謝現場各位親友的支持,讓兩位院士能夠全心全力投入研究,促進台灣科學發展,也增進人類的福祉。他期待未來,台灣科學研究繼續創造豐碩成果,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前國防部軍官盜賣機密給中國人士 依國安法起訴
鄭麗文追思被蔣介石處死共諜 簡舒培酸蔣萬安看到軟腳?
其他人也在看
NASA公布最新影像 判定3I/ATLAS是彗星而非外星飛船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今天公布名為3I/ATLAS的星際天體最新影像。天文學家判定它是一顆星際彗星,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還古老。同時,NASA官員也駁斥了將其解讀為外星人太空船的揣測。
中央社 ・ 1 天前
彗星3I/ATLAS新照公開 NASA:無科學證據為外星科技
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19日發布了彗星3I/ATLAS的新照片,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確認的第三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訪客。照片中,這顆彗星呈現為一個明亮的光點,周圍環繞著模糊的氣體和塵埃光暈。而天文學家吉安盧卡·馬西 (Gianluca Masi) 也於19 日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星際彗星 3I/ATLAS 的照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迎戰太空競賽!北科大低軌衛星基地揭牌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即將在11月底發射升空,象徵我國競逐太空的重要里程碑。台北科技大學「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今(20)揭牌,副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谷歌台灣新辦公室進駐士林 設美總部外最大AI研發中心
Google台灣新辦公室正式進駐台北士林,月租總價約1.58億元,這也是Google除了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AI基礎建設硬體研發中心,不只節能省碳,就連電源驗證實驗室也使用雙向回收系統,將多餘的電傳到台電的電網,不浪費任何電力。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最古老RNA成功被提取 來自4萬年前幼年長毛象遺骸
科學家從一隻4萬年前幼年長毛象遺骸的皮膚上,提取出當今世上最古老的RNA。所謂RNA就像細胞裡的任務清單,讓科學家得以了解,這隻長毛象在臨死之前,細胞內正在進行那些工作,也為上古時代的生物與病毒研究,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公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台灣打進太空戰! 國造「鐘雀 1 號」即將升空 搶當低軌通訊先鋒!
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導、創未來科技研發的8U立方衛星「鐘雀1號」(T.MicroSat-1/Bellbird-1),預定於台灣時間11月21日與TASA自製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首顆衛星(FS-8A)共同升空。這是創未來科技首次執行立方衛星任務,主要用於在軌驗證高速寬頻通訊及星間通訊技術,象徵台灣在低軌通訊與太空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並為未來B5G與6G技術奠定基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科大揭牌B5G基地!太空通訊人才培育啟動
為推升太空通訊衛星科技的自製量能,台北科技大學獲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計畫」支持,成立「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並於今(20)日揭牌,未來課程向下扎根大學部,以及打造三大微學程。副總統蕭美琴在致詞時表示,期盼未來打造台灣在太空科技發展國家隊,讓台灣成為太空產業的要角。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自製「福衛八號」11月27日美國升空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先前因為美國政府關門、而延誤發射,現在美國政府重啟運作後最新進展是,目前暫定將在11月27日凌晨,搭載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由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不只象徵台灣,朝獨立發展太空能力,跨出重要的一步,一旦衛星體系建置完成,有望提升台灣災害救援與安全因應的能力,也表示台灣的太空科技有新突破,台灣太空科技相關的產值今年更是大躍升,年產值可望逼三千億。 金黃色方形衛星沿著軌道,在地球上空運行,這是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在4度延遲發射後,最新暫定將在台灣時間,11月27日凌晨2點18分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影片,高達84%的關鍵元件,都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領軍國內團隊研製,集合了20家本地製造商,跨政府產業學界,33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在科技民生與國防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由8顆光學遙測衛星組成,佈建於太陽同步軌道構成星系,福衛八號可以從561公里高空拍攝,經地面後處理之後,清楚辨識出,大於0.7公尺的物體,光學遙測酬載,是一部焦長3927公釐的,大型太空用相機,光線通過多光譜濾光片,一次捕捉,全色態與多光譜影像。太空中心葉組長說:「(抵達美國後)我們先檢查這個衛星,經過長途的運輸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損壞,檢察它的功能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完後,接下來就是要對,裡面的一個推進系統,我們要做燃料罐裝的動作,這個罐裝做完以後,我們就是準備要跟火箭來對接。」太空中心葉組長說:「那它把我們(衛星)吊上去,安裝好以後,再把我們最後MLI,外面那層漂亮的金縷衣,包裹完整了以後準備要發射,SPACEX會把它裝在所謂的整流罩裡面,裝進去以後,整流罩會送到火箭工廠那邊,裝到第二截火箭上面,同時我們會把我們的設備,運到發射台,為衛星做最後的充電,一直充到發射前一個小時。」首顆衛星,命為齊柏林衛星,延續守護家園的信念,福衛八號未來也能展現在,國土安全農業以及防災,過去國科會曾透露,將陸續推動太空研發補助,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力拚地面設備產值,在2025年增加800億元,衝上將近3000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這次其實福衛八號的第一顆衛星(FS-8A),它其實有超過20家本土的廠商,從衛星電腦電機,還有感測器致動器,總總還有推進,我想都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打造出來的。」而搭載福衛八號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屬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太空事業SPACEX,其實也讓台廠受惠,帶動台廠多檔供應鏈,一起大賺太空財。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3 小時前
理研導入輝達GB200 NVL4 建置2套超級電腦推動科學AI與量子運算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NVIDIA 宣布,日本國家級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RIKEN)將導入 NVIDIA GB200 NVL4 系統,建置兩套全新超級電腦,一套用於科學人工智慧(AI),另一套則聚焦量子運算研究。此舉將強化日本在主權運算(sovereign computing)布局,推動 AI、量子與高效能運算(HPC)整合發展。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上緯智聯發佈首台AI智慧機器人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上緯投控(3708)旗下子公司上緯智聯19日正式宣布推出「台智寶(TaiiBot) AI智慧機器人」系列產品,正式開啟人類與機器...
自立晚報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4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7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1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侯湘婷消失演藝圈18年!閃嫁捷安特小開當2寶媽 近況曝變家長會長
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走紅的玉女歌手侯湘婷,淡出演藝圈18年後,近日意外在中部某國小的家長會長交接活動中現身,引發熱烈討論。43歲的她身穿優雅紫色禮服,氣質清新如昔,凍齡的模樣讓粉絲驚呼「完全沒變」,再度掀起外界對她近況的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台股瞬間蒸發991點!記憶體慘崩全跌停 竟剩「這1檔」被三大法人狂掃1.1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遭遇猛烈賣壓,加權指數收在26,434.94點,重挫991.42點,跌幅達3.61%。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達1,080.72億元,市...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