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投書華郵!欲提升國防預算嚇阻北京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華盛頓郵報》25日刊出我國賴清德總統投書,賴清德強調致力於以堅實、果斷的行動來捍衛安全與主權,將大幅提升國防預算,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並特別感謝美國總統川普,稱川普領導的美國讓全球變得更安全。
賴清德表示,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奠定了台美安全合作的核心基礎,雙方始終明白,維護印太的自由與繁榮,需要明確的意志與足夠的實力。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備正以驚人的速度提升,同時在台海、東海、南海與整個印太區域增加軍事挑釁,使得區域和平更形脆弱,北京透過武力改變現狀的意圖已日益明顯。
賴清德在投書中特別提到,美國總統川普重申美國在國際秩序中的領導角色。他指出,川普政府奉行以實力維持和平的路線,使全球安全環境有所提升。賴清德強調,強大且積極承擔責任的美國,是全球穩定的重要支柱,能有效降低衝突風險。
面對解放軍在台海周邊創下新高的軍事活動,以及軍艦、軍機向外突破第一島鏈的行動,賴總統表示台灣將保持堅定態度,沉著應對挑戰,不會被威嚇動搖。
為提升防衛能量,賴清德宣布明年國防支出將提高至GDP的3.3%,並在2030年進一步拉升至GDP的5%,成為台灣近代規模最大的軍費安排。同時,政府將提出總額400億美元的特別預算,除了支持重要的對美軍購,也將著重發展不對稱戰力,增加北京在採取軍事行動前需考量的成本與不確定性。
賴清德指出,台灣將加速投入先進科技,擴大國防工業產能,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運用台灣在高科技製造領域的優勢,強化防務供應鏈、加快先進系統布署,同時帶動國內與國際的產業機會。
他也宣布全力推動「台灣之盾」(T-Dome)多層次整合防空計畫,打造能攔截中國飛彈、無人機、火箭與戰機的防護網,並結合AI與各式無人化平台,形成更具韌性、更難被突破的防禦體系。
此外,台灣去年成立跨部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加強政府、軍方與民間的協力,提升面對軍事與非軍事威脅(包含自然災害)的整體韌性。賴總統表示,相關演練與制度將持續精進。
文末,賴清德再次強調台灣追求和平並致力維持現狀,但民主與自由的價值不可被交換。他指出,台灣的冷靜不是基於天真,而是以堅定而實際的行動確保國家的安全與主權。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美日電話外交!專家:習近平要川普管管高市早苗 下一步可能曝
美日熱線20分鐘!高市早苗曝美中成焦點 川普喊「最親密的朋友」
習近平川普通話是誰主動致電? 中國外交部:美方發起
其他人也在看

怒飆女警「去喝農藥╳╳╳!」 屏東縣警局隊長下場曝光
屏東縣警局傳出一名隊長疑似對女同事霸凌和性騷擾,甚至曾經叫女同事「去喝農藥死一死」;對此,屏東縣警局今天(25日)表示,已經將這名隊長調離現職,並展開調查,強調絕不容忍類似行為發生。(溫蘭魁報導)
中廣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秋鬥遊行30日登場 批執政用抗中保台掏空台灣
一年一度秋鬥遊行將在30日週日下午1時登場,鬥陣團體今(25)日舉行記者會指出,今(2025)年遊行總目標是要號召台灣人民一同上街,戳破執政「抗中保台」的虛假謊言。
公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高市熱線川普釋關鍵訊息「沒要給中國台階下」 他揭外交電話劇3結論
在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答辯急速惡化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在和習近平通話後,也於25日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話。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也分析這場外交電話劇有三個清楚結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三惡鬥、台灣空轉能解? 前扁辦主任解析「藍綠白合作機會」
賴清德總統上任一年半來,台灣政局紛亂,朝野互槓至今未休。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分析直言,少數執政下的施政受限、中間選民快速流失、年輕族群的不滿累積,都讓民進處境更加艱難。
中時新聞網 ・ 51 分鐘前
賴清德投書華郵感謝川普!宣布將推出歷史性1.25兆國防特別預算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感謝,並宣布台灣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來自北京的壓力。賴清德指出,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的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補充國防特別預算,顯示台灣捍衛民主的決心。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賴總統投書華郵:提高軍費護民主 對美軍購強化戰力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5日專電)對台軍事威脅不斷,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政府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的追加國防預算,不僅用於重大對美軍購,也會大幅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以增強嚇阻。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國軍「兩大恐怖部隊」整合!改隸特種作戰指揮部 軍方證實了
先前有消息傳出,陸軍航特部旗下的海龍蛙兵、涼山特勤隊,將移編至特種作戰指揮部。如今軍方人士證實,海龍蛙兵、涼山特勤隊今(2025)年已改隸特指部,預計明(2026)年起會正式編成,這兩大極為勇猛的恐怖部隊統一指揮,有望提升戰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歐盟稱北京管制稀土出口如勒索 將加倍努力擺脫依賴
(中央社史特拉斯堡25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負責產業政策的執行委員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今天表示,面對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限制措施,歐盟必須加大努力,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因為這些限制等同於北京當局的「勒索」。
中央社 ・ 7 小時前無人機帶動需求,今國光遠紅外鏡頭及AR雙引擎,明年業績將優於今年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今國光(6209)昨天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陳慶棋指出,子公司華國光學今年資本支出約3.5億元擴充精密設備,預計明年將再投入約3億元,看好遠紅外線鏡頭是未來10年都會有不錯成長,加上佈局AR(擴增實境)眼鏡等,將成為營運的雙引擎,整體來看,明年營運將優於今年。今國光第三季營收9.09億元,季增23.19%、年增72.66%,創近13季度新高,毛利率23.42%,季增2.93個百分點、年增14.92個百分點,稅後淨利6708萬元,創近24個季度以來新高,季增2.96倍、較去年同期轉盈,每股盈餘為0.39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8522萬元,每股盈餘0.49元。累計前10月營收28.35億元,年增45.14%。今國光今年前三季獲利順利轉盈,9月及10月營收也顯著增溫,陳慶棋指出,營運成長主要為遠紅外線鏡頭的成長,加上美系客戶有新鏡頭導入所帶動。今國光累計前三季遠紅外線鏡頭的營收比重達到54%、年增25個百分點,帶動毛利率轉佳。針對遠紅外線鏡頭佈局,陳慶棋說明,目前今國光產能已經與中國大廠舜宇光學相當,超精密機台的數量是中國最多、鍍膜技術也領先,目前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財訊快報 ・ 2 小時前
東北季風午後起逐漸增強!一周氣溫、降雨變化一次看
又是一個禮拜上班上課的開始,本週的天氣重點仍在於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預期會有兩波東北季風先後影響台灣,強度沒有特別強,但是會讓北台灣的溫度起伏變化較大,其他地方的日夜溫差變化也比較明顯。降雨則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為主,雨量看起來都不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市早苗逆襲:戰略清晰,責任才會清晰
美國會出兵護臺嗎?始終戰略模糊:不說會出兵,以免臺灣貿然獨立。不說不出兵,以免鼓勵中國侵臺。看似一兼二顧,其實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2 小時前對抗美組稀土非中供應鏈 中國與19開發中國家成立稀土聯盟
初次上稿11-25 23:21 更新時間11-26 07:18中國宣布與19個開發中國家成立「稀土供應鏈聯盟」,此舉被認為是反擊美國建立非中供應鏈的努力中國商務部24日指出,中國總理李強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中,正式宣布「綠色礦產國際經貿合作倡議」。他指出,「必須促進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舉重好手、19歲女大生追日出自撞亡!今年「夜衝武嶺」奪8命…再添1魂
「夜衝武嶺」是不少青壯年的熱血行程,日前北部某大學19歲鄭姓女大生,跟學姊南下「夜衝武嶺」看日出,疑疲勞駕駛自撞身亡;鄭女過去是舉重選手,曾在全中運奪得季軍的佳績,這起噩耗,令親人及師生不捨。據統計,今年夜衝武嶺釀成死亡事故,共計8人,僅2人來自南投縣,其餘6人都來自外縣市,其中一人還是外籍人士,顯見夜衝武嶺的危險性更不可輕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習近平熱線川普 美財長貝森特稱「美對台立場不變」明年有望會面
美國財長貝森特25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美國對台灣的立場「沒有改變」,而美國總統川普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3...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賴總統投書華郵全文:提出史無前例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
賴清德總統以「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投書,美東時間25日刊登於《華盛頓郵報》。賴總統明確表示,近期將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特別預算案(新台幣約1.25兆),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並將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強化印太區域的共同嚇阻架構。不僅如此,也會擴展國內外各項協調工作,提升政府、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14歲孩子心臟藏7公分「炸彈」 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日前一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抽筋)所造成。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電腦斷層(CT)與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影像檢查結果出爐後,神經內科李振華醫師迅速判讀,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影像醫學科主任暨取栓醫師郭葉璘隨即與取栓團隊進行急性腦中風顱內動脈血栓移除(Intra-arterial thrombectomy, IAT),並從腹股溝導引導管至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處,採用強力抽吸方式清除血栓。手術從開始到打通血管僅約10分鐘,成功取出4個血栓,最大達1.1公分。術後患者血流恢復暢通。 之後進一步心臟超音波檢查,更發現左心房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顯示病情相當危急。心臟黏液瘤是一種非癌性腫瘤,質地柔軟如果凍,雖不會轉移,但在心臟持續跳動和血流衝擊下,腫瘤的小碎片很容易剝落。這些碎片會隨著血液離開心臟,進入腦部動脈後便可能引發栓塞,造成中風。後續完成心臟黏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花6.7億買車、還是買了一個夢?車子還沒造好已經天價出售
如果一輛車是坐直升機抵達拍賣會,那它的價值大概會讓會計師心臟痛三天。來自Gordon Murray Special Vehicles的S1 LM就是這種等級,因為它是由F1傳奇設計師Gordon Murray監製、限量僅五輛的超頂級作品,還沒正式量產就已經話題爆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大腦32歲才「成年」! 劍橋研究找出4年齡為人類大腦發展轉捩點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25日發表的一份新研究,人類大腦比我們所認知的「晚熟」得多。這份研究指出,人類從初生嬰兒到老年,大腦發展可分成5大「時期」,進入「成年」模式,是在32歲左右。英國《衛報》25日報導,這份25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的研究,根據將近4000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