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死守不放 除了金居外 這檔不到30元有貓膩
文 ‧ 杜立羽
▲圖片來源:凱崴公司官網
凱崴(5498)受惠於AI伺服器用載板厚度大增,帶動市場對高強度鑽針與專業代鑽服務需求同步上升,稼動率持續提升,將使得毛利率也同步攀升,目前產業已出現緊張跡象,公司下半年可望拼轉虧為盈。
凱崴主要經營電鍍液乾膜鑽頭等印刷電路板原料之設計製造加工買賣業務。印刷電路板專用機之設計、製造、買賣業務。其產品與服務包含PCB 切削刀具、原材料代理、代工服務、設備/自製機台…等
日前法說會公司表示,目前整體訂單能見度清晰,包含伺服器、低軌衛星以及AI相關載板與HDI需求,進入到傳統電子旺季加持下,整體市況較上半年明顯轉好,營運動能延續至2026年,樂觀看待。
隨者伺服器厚度與硬度提升,也使得單支鑽針使用壽命縮短,過去一支鑽針可經多次研磨再利用,然後目前相關產品僅能研磨1~2次便需報廢,使得鍍膜鑽針及高精度長刃鑽針,成為工具機耗材市場的新一波成長動能。
為了因應產能,凱崴目前月產能約1,500萬支,並預計明年第一季前擴充至2,000萬支以上,泰國新廠已開始進駐設備,首期以鑽孔代工為主。目前原料壓力仍是挑戰,因中國大陸嚴格管制出口,加上供應吃緊,過去一年價格已翻倍,日本材料供應商也陸續通知漲價並減量供應。公司表示將透過技術改良與多元採購,確保擴產後供貨無虞。
累計前三季營收達10.02億,較去年同期增加14.69%
▲圖片來源:CMoney 5498 凱崴 K線圖
操作觀察-今日成為市場相對抗跌股,佈局以今日低點即可,守穩先前大漲趨勢,後續指數回溫以及市場族群同步留意可以特別注意。
理財周刊 / 致富關鍵 就在理財-原文來源--資金死守不放 除了金居外 這檔不到30元有貓膩 - 理財周刊
其他人也在看
《電零組》瀚宇博、精成科推進跨區擴產
【時報-台北電】AI伺服器與高階交換器需求持續升溫,PSA華科事業群旗下瀚宇博(5469)與精成科(6191)第三季營運表現穩健,並同步揭示跨區擴產藍圖。 瀚宇博總經理陶正國指出,AI相關高階產品訂單能見度已超過一年,資本支出規模上看60億元,投資將延伸至2027年。隨AI伺服器與高階網通產品進入主流設計,法人預期未來兩年成長動能將持續放大。 瀚宇博第三季營收157.16億元,季增0.98%、年增33.10%,毛利率20.04%;稅後純益10.8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26元。累計前三季營收418.49億元、年增33.04%,EPS達4.93元。 精成科第三季營收95.7億元,季減0.92%,但年增62.34%,毛利率18.92%;稅後純益9.42億元,EPS為1.96元。累計前三季營收243.93億元、年增46.06%,EPS達5.01元。兩家公司營收穩定成長,反映併購Lincstech後的綜效持續發酵。 陶正國表示,集團於PC領域仍是主力事業,產品組合亦快速轉向高階應用。精成科自第二季起併入Lincstech營收後,高層次板(HLC)占比達18%、探針卡占6%;瀚宇博則以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市調機構: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成長 輝達市占明年卻鬆動
市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6年來自CSP、主權雲的需求穩健成長,加上AI推理應用蓬勃發展,預估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比今年增加20%以上,佔有整體伺服器出貨量比重將由今年不到15%、拉高至17.2%,TrendForce更大膽預估,明年輝達平台在全球AI伺服器的市佔率將比今年下滑。
鏡報 ・ 1 天前
向勞斯萊斯下戰書!平價龍頭豐田為何賣起千萬級超豪車?中國電動車進逼,日系車廠突圍背後盤算
今年「日本移動展」上,從在地的豐田、日產、本田到中國比亞迪,都大秀肌肉。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的壓力,日系車廠有何突圍之道?
今周刊 ・ 3 小時前
能源假訊息多!綠委籲修法 最高開罰60萬
[NOWnews今日新聞]近年有關台灣用電是否充足,綠電建設有無爭議等討論頻傳。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5)日審查《能源管理法》草案,民進立委邱議瑩等17人提案增訂《能源管理法》第19條之2、第27條之...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愛普Q3獲利創新高! 法人喊Q4再創佳績
記憶體設計與封測廠愛普科技(6531)在AI浪潮推動下迎來轉折性季度。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95億元,年增17.3%;毛利率提升至46%、營益率26%,營業利益達3.81億元。稅後淨利7.06億元、每股盈餘(EPS)4.35元,創下歷史新高。外資持續看好,預期第四季營收將高於第三季,顯示營運動能持續強勁。目標價也上修至475元。
理財周刊 ・ 3 小時前
華新集團拚作帳,信昌電股價衝第三波
信昌電(6173)為具備陶瓷粉末、晶片電容與電阻自製能力的被動元件廠,產品涵蓋AI伺服器、電動車與5G基地臺等高階電子應用。 據悉,傳統伺服器每台約使用2,000顆MLCC,但AI伺服器因多顆GPU需求,MLCC用量飆升至2萬顆以上,為傳統的10倍,AI伺服器中高容值MLCC用量佔比高達60%。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低頭族變「會議公敵」!哪些企業開始禁止員工開會滑手機?
近期,越來越多美國企業高層表態禁止員工在開會時使用手機、筆電。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在今年四月致股東年度信中抱怨此事,認為這不尊重人,也浪費時間。 Airbnb執行長切斯基(Brian Chesky)日前也要求高階主管列出內部悄悄蔓延的問題,其中就有人表示太多員工在會議中查看...
商業周刊 ・ 4 小時前
續航1200公里、15分鐘加滿!直擊FUSO氫能重型卡車,日本為何押注氫能「商用車」賽道?
電動車不再一枝獨秀,日本車廠陸續投入發展氫能載具,從轎車到卡車都能看到氫能版,基礎設施加氫站也準備就緒,新能源車進入新一輪競賽。
數位時代 ・ 3 小時前
5日空頭重襲台股 亞航無人機題材逆風起飛
台股5日受美股重挫影響,加權指數開盤即遭重擊下跌330點,10日線遭摜破,開盤後30分前整體盤面表現幾乎全倒,僅觀光餐飲勉強維持在平盤以上,電子相關類股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跌幅最深,而全球掀起運備競賽更持續帶動軍工股中的亞航(2630)股價開低震盪走高,隨後呈現平盤間上下整理,展現高度抗跌走勢。
理財周刊 ・ 3 小時前
國巨併購圖霸業4/吸取大毅失敗經驗 陳泰銘六度收購案攻無不克
成立於1977年7月的國巨,最早是發跡於新北永和巷子裡面、連員工都徵不到的小型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到了2000年時,國巨已發展成為資本額137億元的上市公司,就在這一年,國巨豪擲180元收購飛利浦被動元件廠。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川普遭死當?紐約等3地方首長選戰 民主大獲全勝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執政小考、3場地方選舉結果出爐,由民主「連下三城」全面勝利:紐約市長由年僅34歲的左派新星、穆斯林曼達尼高票當選;紐澤西州長由眾議員謝里爾勝出,成為該州首位女州長;維吉尼亞州更由紅轉藍,由史班伯格奪下州長寶座,同樣成為維州史上第一位女州長。
民視 ・ 3 小時前
抱到底不一定賺最多!我如何改變操作節奏 讓報酬更穩定的成長股動態策略
剛開始投資的時候,我的操作方式比較傾向抱到底的思維,因為相信基本面終究會反映在股價上。這套做法在趨勢明確的時候確實有效,報酬可以拉到最大。但隨著市場經驗越多,我發現這種做法的問題在於風險過度集中,一旦判斷錯誤或市場反轉,原本豐厚的獲利可能瞬間回吐,甚至出現抱上抱下的情況。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3 小時前
新聞幕後/為何專打吳音寧?學者揭2018年離譜景象 民進選舉潰敗起點
台肥公司4日召開董事會,由現任總經理張滄郎接任董事長。先前盛傳的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則擔任董事。學者陳方隅感嘆,現在就是2018年北農案的景像重演一次給大家看!加油,好嗎?一群弱到爆沒肩膀的決策者,到底是在幹嘛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今晚想來點菲力、肋眼還是紐約客?台灣人最愛牛排部位TOP 10
牛排怎麼選最對味?走進牛排館翻開菜單的那一刻,往往決定了接下來的用餐體驗,菲力的細緻軟嫩、肋眼的油花奔放、紐約客的俐落勁道,甚至翼板牛排因高CP值而受到推崇,不同類型展現了牛排截然不同的風味與個性,有
台視新聞網 ・ 3 小時前
國巨、華新科...被動元件股價翻身!AI帶動結構性成長,台股老手看好「這3檔」,把握拉回好時機
2023年全球AI發展大爆發以來,台股已有多個族群受惠,近期延伸到傳統的被動元件。在大漲一波後,後續發展方向為何?還有哪些個股值得留意?
今周刊 ・ 3 小時前林佳龍挺林岱樺傳賴清德不滿 羅智強:賴咎由自取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表態力挺同屬正國會的立委林岱樺參選高雄市長,傳出引發民進主席賴清德不滿。對此,國民立委羅智強今受訪表示,林佳龍固然以民進政務官的身份做出對賴清德非常不敬的行為,但要不是賴清德濫用司法去清算同志怎會造反?是賴清德咎由自取。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1314 期封面個股趨勢追蹤 :鴻海上看400 蘋概股飄香
上期鎖定的封面個股,將分享鎖定個股的最新表現與基本面動態,分享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獨立判斷並自負盈虧。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駁棄台論 林佳龍:台灣不是美中談判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訪問亞洲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談,各界關注台灣是否成為美中談判籌碼,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5日)在立法院答詢表示,「川習會」未觸及台灣,「沒有意外發生」是因為台、美之間的溝通良好,且觀察川普這次亞洲行程,更可清楚美國對台政策的穩定延續,台灣就是美國重要的經貿夥伴。關於「川習會」後的台美關係,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表示,美方透過高層一致立場與公開言論,展現對台支持的穩定延續,且「川習會」沒有談到台灣議題,更可知台灣的角色絕不是所謂「談判籌碼」。 林佳龍強調,他一直對台美關係很有信心,各界可以關心但不需過度擔心,林佳龍說:『(原音)過去有一些人在操弄的棄台論、疑美論,其實經過這一波川普來到亞洲出席東協跟APEC,然後也召開很多包括川習會等,我想應該大家會比較清楚川普總統他們對台灣的政策,這次當然沒有意外發生,都是因為台美很好的溝通。』 關於今年9月聯大開議期間是否前往紐約出席活動一事,外交部長林佳龍首度公開表示,「這是第一次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台灣的外交部長到紐約,而且出席周邊的活動」,並強調「這是很大的進展」。 美國媒體CNN日前報導此事時指美方沒
中央廣播電台 ・ 3 小時前
公視董事會任期屆滿新董監事名單延宕 李遠道歉 (圖)
本屆公視董事會5月31日任期屆滿,文化部長李遠(圖)5日在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表示,董監事甄選相關作業2024年11月起就啟動,目前只差1到2位,他對名單產出延宕道歉也表示會繼續努力。
中央社 ・ 4 小時前
AI上游要賺翻了?高階玻纖布全球大缺貨 台玻與「這1台廠」接單爆滿一路旺到2027年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升規熱潮正從晶片、伺服器一路向上游延燒,如今連PCB(印刷電路板)材料鏈都全面沸騰。繼液冷散熱、銅箔基板(CCL)大漲...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