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腎食物熱議榜出爐! 「枸杞、山藥」被譽為補腎高手
腎臟作為身體的排毒器官,其健康與整體代謝密切相關。觀察近一年網友針對「護腎食物」的討論,聲量最高的便是「枸杞」。
枸杞: 枸杞富含多種營養素,具抗氧化作用,能滋補肝腎。許多中醫養身攻略建議,在燉雞湯時「隨手抓一把枸杞」,不僅湯頭鮮甜,營養也更豐富,使其成為入湯、泡茶皆宜的日常好食材。
山藥: 聲量緊追在後的「山藥」被中醫認為是「補腎的高手」。有女性網友分享,年過四十後雌激素開始下降,補腎養氣相當重要,因此山藥已成為她廚房的常客。
另一護腎代表「芝麻」,特別是黑芝麻,因富含維生素E與礦物質,能滋陰補腎、潤燥烏髮。但需注意的是,由於芝麻含鉀與磷較高,腎臟病患者應酌量食用。
黑木耳、生薑、橄欖油:透過抗發炎減輕腎臟負擔
除了傳統滋補食材,具有抗發炎或低負擔特性的食物也名列榜單:
黑木耳: 因其膳食纖維豐富,且具備低磷、低鉀的特性,非常適合患有慢性腎臟病的病友在飲食中納入。
生薑與洋蔥: 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抗發炎作用,有助減少腎臟的發炎反應;洋蔥也同樣具有抗發炎功效。
橄欖油: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體內發炎反應,間接減輕腎臟負擔,是近年來網友激推的健康油品。
菠菜: 含有維生素A、C與鐵質,能增強免疫力,但民眾需留意其含鉀量較高,需注意攝取量。
護腎是一個長期的自我照顧過程,絕非速成任務。建議民眾參考網友推薦的食材調整飲食,懂得吃、懂得休息,給予腎臟喘息的空間,才能真正延緩老化,維持好氣色與好體力。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別只煮高麗菜!吃火鍋配「平民人蔘」:抗癌、保肝
天氣逐漸變冷,正是吃火鍋的季節。營養師老辜建議,煮火鍋時常吃高麗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含有芥子酵素,但會因久煮而減少,可以搭配白蘿蔔泥,生的白蘿蔔富含活性芥子酵素,正好能補足其缺口。另外,白蘿蔔還富含維生素C、葉酸、鉀、膳食纖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只致癌!狂吃炸雞排害中風、心梗 營養師揭「別加1配料」:吸油炸彈
不少人愛吃炸雞排,既解饞又紓壓,但攝取過多油脂恐影響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炸雞排是高油、高鈉、高熱量三大炸彈,長期吃下來,會造成血管硬化、提高致癌風險、囤積脂肪、加重腎臟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也不建議加九層塔,容易吸油,搭配在一起吃,會攝取太多油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週前
吃火鍋別忘了蘿蔔泥!營養師曝「葉類」類黃酮是根部4倍
冬季天氣寒冷,吃火鍋時最好搭配白蘿蔔泥,因為火鍋常見的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芥子酵素會因長時間烹煮而減少活性,而生的白蘿蔔正好能彌補營養缺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師認證「2款國民甜品」幾乎零熱量!減脂抗老還能穩定血糖
天氣一熱,總讓人忍不住想來碗冰涼甜品,但怕胖又怕升血糖,該怎麼選才聰明?減重醫師大推2樣「國民甜品」幾乎不含熱量,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有助穩定血糖、抗氧化,是夏天減重抗老的天然好幫手。 1000
健康2.0 ・ 1 天前
國民美食上榜!醫揭「10大傷腎食物」 第一名很多人愛
現代人生活忙碌,又經常吃外食,不只營養不均,還可能傷害腎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列出10大傷腎食物,例如早餐穀物,看似健康卻是傷腎地雷,恐添加甜味劑與食用色素,第一名則是珍珠奶茶,珍珠屬於澱粉類,又經常裹上糖水,長期飲用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久坐傷血管 健身族難逃!英研究:喝可可、綠茶可「抵銷」傷害
久坐是現代人的健康大敵。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著會迅速損害血管功能,即便平時體能良好者也難倖免。但科學家發現簡單解方:在久坐前攝取富含「黃烷醇」(flavanols)的食物,如熱可可、綠茶,竟能有效抵銷這種血管損傷。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男子血紅素僅11.5 醫苦勸檢查成功揪大腸癌第三期
一位男士因血紅素僅11.5 g/dL而就診,雖然數值只是略低,但結合CEA腫瘤指標達8 ng/mL的異常,最終經檢查確診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所幸及時治療後恢復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B群吃多恐神經受損 澳洲管制「高劑量B6」逾50毫克需藥師同意
維生素B群是許多民眾家中必備的保健食品,但攝取過量恐對神經系統造成永久傷害。澳洲藥物管理局(TGA)因接獲數百起與長期服用維生素B6有關的神經損傷報告,近期宣布將祭出嚴格管制:自2027年6月起,凡每日建議劑量中B6含量超過50毫克(mg)的產品,將禁止在一般貨架販售,改列為需經藥劑師諮詢才能購買的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糖尿病年輕化! 控糖應注意飲食、運動、末梢血液循環
市面上常見魚油、納豆和精氨酸可幫助清除血栓;銀杏葉萃取物則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若針對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的產品,張鳳梅藥師舉例民眾耳熟能詳的循利寧,擁有專利萃取技術的標準化製程,品質有保障;活性有效成分明確,劑量和質量相對穩定;以及產品療效有科學數據的醫療實證支持。
NOW健康 ・ 1 天前
酪梨、核桃是優質油脂來源!不吃油易老化且增膽結石風險
許多人為了減肥而完全不敢攝取油脂,但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油脂是身體必須營養素,不可以無油飲食,建議可攝取酪梨、堅果等優質油脂,並提醒「不要不吃油,這樣會老很快,還會精神不好與增加膽結石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抗老必吃 5 大營養素!茄紅素、麩胱甘肽、膠原蛋白、兒茶素一次看
想讓肌膚緊緻透亮、身體保持年輕,其實不只靠保養品,更要從日常飲食補充「抗氧化營養」。這些營養素能幫助清除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強化肌膚防禦力,讓皮膚看起來更明亮、身體也能保持更健康。以下整理抗老營養素及其天然食物來源,讓你從餐桌上開始養顏與保健。 茄紅素:強效抗氧化,淡化暗沈與斑點 茄紅素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傷害,不僅有助降低癌症風險,也能抵禦紫外線傷害,改善皮膚暗沈、減少斑點。 富含茄紅素的食物:胡蘿蔔、紅椒、番茄、石榴、葡萄柚、西瓜。 麩胱甘肽:體內排毒必備,維持年輕狀態的重要元素 麩胱甘肽是人體自然生成的有機硫化物,但會隨年齡上升而逐漸下降。它能協助肝臟排毒、減少細胞氧化、提振皮膚狀態,是維持年輕的重要因子。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C與維生素E能提升其穩定度,因此可以一起攝取。 富含麩胱甘肽的食物:雞肉、雞肝、豬肝、鮪魚、小麥胚芽、酵母、蘆筍、黃瓜、菠菜、花椰菜、馬鈴薯(帶皮)、酪梨、葡萄柚、草莓、柳橙、番茄。 膠原蛋白:維持彈性與支撐度的關鍵修復蛋白 膠原蛋白是人體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之一,支撐皮膚、眼睛、骨骼、肌腱及內臟等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流失會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別再怪油脂 醫揭血管堵塞真凶!幾乎餐餐都在吃
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顛覆眾人觀念,指出大家老是把「油」當成血管堵塞的頭號戰犯,可是真正的禍首是精製澱粉與糖。他將血管內壁比喻成家裡的不沾鍋塗層,本來超光滑,結果一堆精緻澱粉吃下肚,引發劇烈的血糖波動與發炎反應,導致血管內壁粗糙受損,一旦「破皮」,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就很容易黏上去,變成血管塞車的起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吸油魔王」九層塔炸後熱量翻倍!油脂攝取過量危害大
鹹酥雞與炸九層塔被許多人視為絕配,然而營養師卻提出警告,九層塔在油炸過程中會吸收大量油脂,與本就高油脂的炸物一同食用,恐使油脂攝取量過高,對健康造成嚴重負擔。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30+不暈船但「暈碳」!揭飯後嗜睡現象 醫曝背後1隱憂:微妙卻具指標意義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32歲,已經不是當年會暈船的小女生,但她暈的是碳!貼文立刻掀起熱論,許多人都好奇何謂「暈碳」?對此,營養師Gary解釋,有些人一吃澱粉就暈碳,大多是因為平常澱粉吃較少,身體對碳水的利用效率變差,導致血糖一下衝太快又掉太快,就會想睡。基因醫師張家銘則點出背後隱憂。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