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嘔吐怎麼清? 專家籲備妥「緊急處理包」:只用酒精沒效
秋冬是諾羅病毒及各類腸胃型感冒的好發季節,日本食品衛生協會更將每年11月到隔年2月列為「諾羅病毒食物中毒防治強化期」。專家提醒,若家中小孩突然嘔吐,家長若只以酒精快速擦拭消毒,很可能無法消滅諾羅病毒,甚至因清理方式不當,將病毒擴散到更多區域,因此為避免家中其他成員跟著中標,建議家庭應備妥「嘔吐處理包」,才能在第一時間阻絕病毒蔓延。
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可能發生,但在冬季特別常見。諾羅病毒會經由口腔、手指或食物等媒介傳播,並在人體腸道內繁殖,引發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一般人從輕微症狀中恢復的時間不長,但兒童和老年人可能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意外被嘔吐物嗆死。
日本厚生勞動省提醒,目前尚無諾羅病毒疫苗,且患者糞便及嘔吐物中會排出大量病毒,因此在飯前、如廁後都務必洗手,任何接觸過腸胃炎患者的人都應妥善處理患者的糞便和嘔吐物,以防止感染擴散,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如兒童和老年人,用餐前務必將食物徹底煮熟,直到中心完全熟透。
日本小兒科學會專家堀向健太表示,普通的酒精類消毒液對諾羅病毒效果不佳,家長可以在家備有「嘔吐處理包」,內容物包括一次性手套、口罩、紙巾、塑膠袋、濃度5%的漂白水和一個500毫升的空塑膠瓶。他建議,只需要2瓶蓋、濃度約5%的漂白水,接著加滿水到500毫升,就可以製作成次氯酸鈉溶液。
堀向健太示警,在清理嘔吐物時,務必戴上口罩和手套、確保室內通風,先用紙巾蓋住嘔吐物,並浸泡在消毒液中,從外向內擦拭污染區域,並用紙巾包裹起來,將用過的紙巾和手套放入塑膠袋中丟棄,再拿同樣的消毒液擦拭地面,靜置5到10分鐘,最後用水沖洗乾淨並洗手即可。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隔壁老王之國!烏干達親子DNA檢測「98%非親生」 官員都嘆氣:心臟不夠大顆別驗了
高三學長被擦撞爆氣!竟拖行學妹3層樓還剪髮 教育局回應了
「肉償餐費」還欠租百萬!台女網美被抓不怕 上週又吃霸王餐進監獄了
其他人也在看

諾羅病毒急噴嘔吐物?醫揭「清理SOP」一次看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冬天除了寒冷,還有大家最害怕的「諾羅病毒」一同報到。日本食品衛生協會特別提醒,每年11月到隔年2月是諾羅病毒的「高峰期」,家中有小孩者尤其要當心。許多家長看到小孩突然「吐了整片」,第一反應是拿酒精狂擦,不過日本小兒科醫師也特別警告:「酒精根本殺不死諾羅病毒,還可能不小心把病毒越推越散!」
民視 ・ 1 天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新研究揭「1食物」真會害人惡夢
一般人認為,睡前喝牛奶等乳製品有助睡眠,但醫師江守山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睡前吃起司等乳製品會導致惡夢,因為乳製品在晚上食用時難以消化。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症與胃腸道症狀、惡夢和睡眠品質不佳有關。研究並發現,食用水果、蔬菜和花草茶有助於改善睡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它被WHO列「一級致癌物」10年了!早餐店、賣場都還買得到
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在早餐店或賣場都能看到。日前食安專家韋恩在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分享,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級)致癌物」至今已有10年,許多學者提出,吃進亞硝酸鹽而產生的亞硝胺(nitrosamines)會損害DNA、加重氧化,不少國家如歐盟已著手減少這類添加劑的含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惡性腦瘤名醫」馬辛一驚傳病逝 三總:以家屬回應為主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驚傳病逝,震驚醫界。馬辛一為惡性腦瘤手術專家,本月初才獲頒腦中風學會終身成就獎,近期因車禍導致腰椎受傷住院,原本病情穩定,不料卻傳出病逝消息,引發醫界友人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半年狂瘦7kg!58歲日本婦女不運動、不節食,只因改吃這些「減肥食物」瘦回年輕時的好身材!
隨著年紀增長,減肥這件事往往變得越來越不順利。許多 40+ 的女性都表示,年輕時少吃幾天、隨便動一動就能瘦,但進入中年後,代謝速度大幅下降,若營養攝取不夠,不只瘦不下來,還會讓身體更疲累、免疫力下降,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2飲品」=超強顧齒飲料!營養師大推:預防蛀牙、牙周病
口腔健康與飲食有關,選擇正確的食物,有助於預防蛀牙。營養師宋明樺表示,若想防止牙周細菌生長、蛀牙,平時除了多喝白開水,也可以選擇「無糖茶飲」,例如紅茶或綠茶,幫助維持口腔衛生、平衡口腔菌叢,但不建議咖啡當水喝,長時間飲用會提高蛀牙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名醫馬辛一驟逝 學長揭為人:許多年輕醫師難接受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惡性腫瘤手術名醫馬辛一近日傳出病逝的消息,讓醫界相當不捨。出身三總的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外科教授蔣永孝,同時也是馬辛一的學長,回憶他過去都是以患者為主,在照護病友上非常認真,許多年輕醫師聽到他離世的消息,都難以接受。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想增肌又減脂?營養師:很多人「這1物吃太少」 難怪體態一直卡關
「減肥」對習慣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而言,可說是一大挑戰,而能做到減少體脂肪又不損失肌肉,更是一門大學問!減肥過程中如何能同時做到甩肥油、又保留原本的肌肉量呢?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答案就是「吃夠蛋白質」!蛋白質在保持身體肌肉、促進新陳代謝與增加飽足感上,扮演十足重要的角色。 減重為何要吃足夠蛋白質? 以下逐一解釋為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於減重而言至關重要: 第一「維持肌肉量」:減肥時若熱量消耗多於熱量攝取,身體不僅會燃燒脂肪,同時也可能分解肌肉以提供能量。因此,攝取足夠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胺基酸」,其為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肌肉維修的主要原料。而保持肌肉量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燃燒更多熱量! 第二「增加飽腹感」:研究顯示,蛋白質在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中最能增加飽足感。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減少飲食過量的風險,輕鬆控制卡路里的攝入、將減肥的難度降低,不會在減重一開始就有「越級打怪」的感受。第三「提升新陳代謝」: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TEF)較高,也就是身體在消化蛋白質時,同時會消耗更多熱量。正因為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來處理蛋白質,因此會促成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燃燒更多脂肪。 改變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