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川習會:稀土管制延後、對中關稅降10%、台灣議題隻字未提...競爭格局仍在,可能重啟圍中
川習會雖就關稅、稀土管制等事項達成共識,但美中缺乏互信,實質成果並不如宣稱豐碩;
專家更認為,川普或將重新考慮「聯合盟友圍堵中國」路線。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的重頭戲,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舉行、暌違6年的「川習會」。但會談進行得遠比外界預期迅速,僅1小時40分鐘就宣告結束。
兩人在會中各自釋出善意,川普宣布將芬太尼相關關稅由20%調降至10%,使對中進口商品關稅由57%調降至47%;中國則同意將10月宣布的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暫緩一年實施,並承諾立即恢復採購包括大豆在內的美國農產品。
在搭乘空軍一號返美途中,川普對此次會面打出「滿分10分、我給12分」的高評價,稱讚習近平是「一個強大國家的傑出領導人」,強調雙方在多項議題已達成共識。中國官媒新華社則指出,中美身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因國情不同而有摩擦很正常,但面對未來,兩國元首都應該「把握方向、駕馭大局」。
階段性停火 用時間換取空間
整體而言,雙方各自針對會前主要目標有所退讓,也大致符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先前接受外媒專訪時所述、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會前談判所建立「實質性框架」的初步共識。
在美中貿易戰仍持續延燒下,兩國元首這次會面,似乎稍微緩解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但長期關注美中關係的學者認為,峰會成果僅停留在戰術層次的利益交換,並未撼動兩強對峙格局。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觀察,川習會只是「戰略定位再調整的其中一次階段性停火」,雙方雖有一些貿易政策調整,但都是完全符合事先預期、在缺乏戰略互信情況下提出的暫時、局部、有限調整。
他認為,不只美中競爭格局不變,雙方的政治互信與關係熱度,相較年初川普剛就任時,也是「向下修正多過向上」。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方隅也分析,川習會其實沒有觸及不公平市場競爭、高科技運用於軍事領域等美國最關注的核心議題,「以降關稅換取中國延遲一年的稀土管制政策,對美國來說是無足輕重。」
「這個談判其實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陳方隅認為,雙方接下來各自仍會繼續針對稀土供應鏈轉移、產品被課徵高關稅各自部署準備,「美中的競爭樣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轉變。」
川習會前,外界也關注兩人是否討論台灣議題。《紐約時報》指出,習近平可能在台灣問題上施壓,畢竟今年2月,美國國務院將台灣介紹網頁中「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刪除,美方當時雖回應此舉是為對外說明美台之間非官方關係,仍引發中方強烈反彈。但兩國會後口徑一致表示,會談時並未提及台灣。
陳方隅分析,中國一定希望在元首峰會上談到台灣議題,但美方顯然並未將此次峰會視為戰略關係談判的場合。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會前也都明確表示,不會為了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改變對台灣的既有政策與立場,雙方因此無法達成共識。
重啟三○一 兩國缺政經互信
宋文笛則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於10月24日重啟授權美國總統以相關措施反擊外國政府不公平措施或政策的「三○一條款」,針對中國是否履行於川普第一任期所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展開調查,此舉顯示雙方在經貿與政治關係上仍存在一定的緊張關係。
「談台灣議題需要雙方互信,但以美中目前的政治互信狀態看來,不足以推動這樣的討論。」宋文笛研判,美中雙方以台灣作為籌碼達成貿易協議的情境,在現階段幾乎不可能發生。
除了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外,川普這趟亞洲行與日、韓兩大東北亞盟友的互動狀況也值得關注。
宋文笛指出,過去多數評論家都認定川普信仰「交易主義」,無論面對盟友、敵人或中立第三方,都只在意「你能為美國帶來什麼利益?」但從這次盛讚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承諾協助韓國總統李在明打造核動力潛艦,都顯示他的外交政策出現微妙變化,「他似乎想要至少跟東北亞的幾個核心盟友,特別是日韓,修復關係。」
宋文笛認為,態度轉變或許是反映出美方在與中國進行多輪雙邊談判後,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川普可能正重新考慮回到拜登時期「聯合盟友、以多邊合作圍堵中國」的路線。
未來他是否會在對日、對韓政策上加大戰略投入與支持,將成為觀察其亞洲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標。
更多今周刊文章
普發一萬登記「0、1」身分證分流開跑!銀行帳號輸錯可修改?登記失敗顯示怎辦?10個QA必看
普發一萬銀行加碼,八大行庫「這家」嗨給6萬刷卡金!合庫、華南銀、土銀…抽iPhone17、mo幣優惠
薇閣、康橋、復興...11所私校學費一次看!每年100萬值得嗎?專家教你如何籌出孩子教育費、還能兼存退休金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將落腳北士科!與新壽合意解約在即 蔣萬安曝最新進度
即時中心/林韋慈、魏熙芸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5)日共赴台北市議會,進行輝達專案報告。是否如外傳與市府初估的40億元約有10%誤差?李四川表示,今早與新壽確定金額後便會發出正式公文。
民視 ・ 7 小時前
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 蔣萬安曝最新進展
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赴北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針對「爭取輝達(NVIDIA)海外總部設立台北的用地規劃」等議題,向議會說明市府最新進展與具體作為。蔣萬安表示,台北以AI為核心、永續發展為藍圖,打造最具競爭力的AI科技廊帶與企業總部聚落。自去年輝達(NVIDIA)與市府接洽以來,市府積極協助盤點土地並親自陪同勘查,最終促成輝達確認海外企業總部將落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18基地。新光人壽也於10月底同意與北市府合意終止地上權契約,市府預計於本月完成解約並收回土地,期盼明年初與輝達簽訂地上權契約,全力加速此項全球矚目的重大投資案落地。蔣萬安表示,此外,北市府同步推動都市計畫變更及專案設定地上權程序,並積極完善北士科的生活、交通與公共建設機能,包括社宅供應將突破1,200戶,捷運北環段全線動工,將大幅縮短雙北通勤時間,帶動北士科、內湖與南港形成AI科技產業聚落。在產業招商與夜經濟發展部分,蔣萬安指出,台北市已串聯南港、內湖及北士科形成科技產業廊帶,推動產業朝向智慧化、數位化與綠色化發展。目前全台逾五成新創公司設於台北,明年南港機場社宅將啟用高達1,600坪的台北新創旗艦基地,提供新創團隊最完整
台灣好新聞 ・ 7 小時前
《日股》上半場挫近5% 日經4萬9有撐?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受到美國科技類股遭到拋售的影響,日經指數5日也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到49,073.58點,創1周最低點,早盤結束時暫收49,104.05點,重挫2,393.15點或4.65%,跌幅創7個月以來最大。東證收3,202.56點,也大跌107.58點或3.25%。 分析師表示,日經從10月27日之後,指數盤中的最低點,基本上都維持在5萬點重要心理關卡以上,現在就看4萬9整數關卡有沒有支撐點。美股大跌因好幾家大型銀行業者示警,股價已高的美股可能進入回檔期。 日本重要個股中,人工智慧概念股的代表軟銀一度暴跌 12.6%,藤倉大跌6.7%,古河電氣工業更是重挫8.7%。同時,晶片測試設備商愛德萬測試重挫8.9%,東京威力科創大跌3.8%,也是半導體設備商的迪思科暴跌10%。 分析師指出,10月份,日經指數月線大漲16.64%,一度創下 35 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主要是美國AI類股上漲的帶動下,另外,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可能會以大規模的政府支出刺激經濟成長。 不過,還是有部份股票逆勢上揚,例如,看好本財年獲利以及預計Switch 2電玩主機將大賣的任天堂,大漲5.8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中國自11月10日起暫停部分對美加徵關稅,維持10%稅率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自11月10日起一年內,暫停實施部分對美國的加徵關稅措施。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告,自11月10日13時01分起,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國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國加徵關稅稅率。公告指稱,本次中美繼續暫停實施部分雙邊加徵關稅,有利於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
中國宣布: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
中國財政部周三(5 日)宣布,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 2025 年 11 月 10 日 13 時 0
鉅亨網 ・ 7 小時前
避險需求湧現 美元指數升破100、日圓返回153
華爾街科技股引發的拋售潮蔓延至亞洲股市,在股市恐慌之際,日圓和美元的避險需求立即湧現,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升破100關卡,日圓升回153。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美股》焦點股:傳蘋果將進軍平價筆電;Pinterest盤後崩跌20.09%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Palantir Technologies周二(11月4日)股價下跌7.95%,收在190.70美元;今年來股價上漲逾152%,過去3年來已飆升25倍。以大數據分析技術聞名於世的軟體公司Palantir第三季財報意外強勁,並上修全年財測,惟有分析師提出警告,稱該公司的本益比明顯偏高,股價可能已經漲過頭。 ●蘋果周二(11月4日)上漲0.37%,收在270.04美元,在美股重挫之際,成為「七巨頭」之中唯一收高的重磅股。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蘋果準備進軍平價筆電市場,以往追逐高利潤、不以低價搶市的產品策略出現重大轉變。報導指出,蘋果將於明年推出售價不到1000美元Mac筆電,這款代號為「J700」的新產品將採用iPhone級處理器和較低階的LCD螢幕,目前已由代工廠投產,預計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將鎖定學生族與一般用戶,盼能藉此吸走Chromebook和入門級Windows PC的用戶。受此消息打擊,PC大廠惠普(HP Inc)跌3.96%,收在25.94美元。戴爾(Dell Technologies)跌3.42%,收在154.64美元。 ●IBM周二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不只打到骨折!羅馬尼亞用「一歐元」跳樓大拍賣價買到18架F-16
荷蘭近日向羅馬尼亞轉讓18架F-16戰機,羅馬尼亞僅以象徵性的1歐元購入,若加上後續的貨物、後勤等增值稅,全部也僅需2100萬歐元(約新台幣7.47億元)。這些F-16將在羅馬尼亞的歐洲戰機訓練中心運作,幫助北約培訓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飛行員。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日經暴跌逾2400點、失守5萬大關! 專家曝:AI投資過熱「引拋售潮」
據日本媒體今天(11/5)報導,日經指數開盤大跌,失守5萬大關,盤中跌幅更超過2400點,專家分析,AI股市投資過熱,光是10月日經指數就上漲17%,容易讓投資人產生警戒心,引發拋售現象。
太報 ・ 7 小時前
紐時:川普關稅壓力下 中國出口額仍有望再創紀錄
(中央社台北2025年11月5日電)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美國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美國進口商的採購量大幅下降。但今年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大幅激增,意味中國製造業的主導地位不會輕易動搖,中國今年的出口額有望再創紀錄。紐時中文網5日報導指出,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激增,背後是多年的準備,包括積極開拓新客戶,以及大規模製造業投資,使其能以低價銷售商品。世界各國正夾在美中兩大經濟強權之間。中國2025年第3季對越南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28%,歐盟國家增長11%,這些國家對中國產品給本國產業造成的衝擊深感憂慮,而中國也在歐洲等地面臨關稅等形式的反制。透過出口電池與鋼鐵產品,中國在歐洲(增長7%)與亞洲(增長14%)的市占率也持續擴大。同時,中國對非洲(增長42%)、南美洲(增長13%)等發展中經濟體的汽車、卡車、腳踏車與船舶出口正大幅增加。例如阿根廷(增長57%)與奈及利亞(增長45%)等國透過採購中國的低成本技術推動經濟現代化,但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因此進一步擴大。儘管中國出口總量依然龐大,但今年對美出口的下滑範圍廣、幅度大。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各類商品幾乎全都在減少。例如中國對美出口的塑料製品在今年7
中央社財經 ・ 7 小時前許勝雄:若在同等競爭環境 台商有能力應對關稅壓力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11月5日電)美國關稅牽動企業全球布局,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董事長、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今天說,只要處於與競爭對手國家同等的競爭環境,台灣企業有能力應對關稅壓力;他說,相較於關稅議題,台商其實更在意匯率波動,因為會直接影響獲利表現。許勝雄今天出席中國生產力中心(CPC)70週年感恩論壇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美國對等關稅屬於比較長期的影響,台灣企業已經提前布局,關稅稅率會根據投資國家的不同而進行計算。相較於關稅,他認為台商可能比較在意匯率問題,因為匯率會直接影響台商的營業利益等獲利表現。許勝雄說,若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15%,就與日本和韓國相同水準;如果能在20%以下,就跟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同等的競爭環境,「只要是同等競爭環境,我想台商都有能力去面對關稅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許勝雄在論壇致詞中提到,生產力中心長期扮演連結政府政策與企業需求的橋梁角色,協助推動各種經濟與產業發展政策,提出合理化、價值化、團隊化、家庭化等管理觀念,未來目標將台灣從製造轉向創造,強化經濟韌性。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
促成輝達總部後投入選戰? 李四川證實每天都回新北「做這件事」
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府已經和新壽談好合意解約金額。台北市長蔣萬安和副市長李四川今(5日)赴市議會針對輝達案專案報告,北市議員秦慧珠質詢時問李四川「輝達案功不可沒,成案後是否能
中廣新聞網 ・ 6 小時前美股重挫引跌,台股短線壓力現,低檔整理股與Q3佳績股值得關注
【財訊快報/黃啟乙】美股週二全面下挫,接著日、韓股市今早也出現明顯跌勢,導致台股開盤即重挫600點以上,短線似乎面臨整理壓力。事實上,這一波國際股市多頭攻勢仍十分強勁,AI產業發展是主要推動力之一。因此,短線回檔應屬乖離過大後的自然修正。再加上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無論美股或台股,財報消息都會對個股造成一定的調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個股第三季繳出亮眼成績。例如,融程電(3416)第三季季獲利刷新歷史紀錄,EPS升至2.26元,前三季合計EPS達5.3元。股價在經歷一段修正後,不排除具備反彈機會。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
新壽分手費+4年地租輝達出 蔣萬安:不會讓市民買單
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新壽與北市府合意解約,外界關注的分手費金額,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5)日證實,預計會在45億元以下,包含新壽先前繳納的30多億元,市長蔣萬安在接受議會質詢時表示,這筆錢將由輝達支付,強調「絕對不會讓台北市民買單」。
鏡報 ・ 6 小時前大摩和高盛CEO齊示警,美股10%健康回調難避免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金融峰會上,摩根士丹利(大摩)執行長皮克(Ted Pick)與高盛執行長所羅門(David Solomon)週二齊聲示警,美股當前估值「介於公允與昂貴之間」,未來12至24個月出現10%至20%回調的機率上升。皮克提到,非由單一宏觀衝擊驅動的10%至15%技術性回落「反而健康」,有助出清過度擁擠部位與重置風險溢價。估值面之所以招來關注,主因AI主題與巨頭權重拉抬下,指數與等權走勢分化、前瞻本益比抬升且盈餘上修幅度放緩;兩位CEO強調,回調是市場週期常態,投資人應聚焦資產負債表韌性、現金流質量與定價權,而非僅盯指數點位。與此同時,資金面壓力升溫。上週五(10月31日)月底資金效應下,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單日飆升、並持續高於聯邦基金走廊中樞與備付利率;三方回購等短端利率同樣偏緊,顯示銀行體系可用準備金偏低、槓桿與保證金需求拉扯資金價。目前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正式放緩縮表(QT)前,先動用臨時工具加大流動性供給,藉由常設回購便利或操作節奏微調,緩解跨月與國債結算期的資金張力;一旦資金面緩和,對高Beta與長久期資產的壓力可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經濟》川普關稅合法性即將出爐!龔明鑫曝美焦點轉移到232條款
【時報-台北電】美國最高法院國將正式審理川普全球課徵關稅的合法性,判決可能在幾周內出爐。經濟部長龔明鑫今表示台美關稅談判不受影響,因為發現美國把很多對等關稅產品慢慢轉移到232國安調查條款去,這就不受最高法院審理結果拘束,所以我們還是要跟美國行政部門繼續談。 國民立委謝衣鳳關心,台美談判到底何時出爐,會在最高法院判決前還是之後?是否爭取最有利的15%稅率。 對於台美關稅談判在審理前還是之後出來,龔明鑫回應這很難預估,但有發現美國把對等關稅內項目慢慢移到232條款去,雖然這要做產業調查,但確實232課稅並不受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影響。(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王玉樹 姚志平)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
新壽T17、T18「分手費」輝達來付! 蔣萬安:不讓市民埋單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府啟動和新光人壽合意解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5)日表示,整體分手費在45億元以下。而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在議會中表示,會透過轉嫁方式由輝...
華視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