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跨年恐迎傳播高峰!疾管署急加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 對象再放寬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截至今(114)年11月24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612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累計約142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14,792人次。考量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情形踴躍,為提升高風險族群接種率,減少重症與死亡,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月下旬到貨配送。
家庭型態多元化 嬰兒雙親皆可打公費疫苗
此外,考量現今家庭組成型態多元,有關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對象「6 個月內嬰兒父母」調整為「6 個月內嬰兒雙親」,資格亦由「父母」放寬為「持有嬰兒出生證明或戶籍登記之雙親」,並納入足以認定與被收養嬰兒有「先行共同生活」之證明文件者,以協助尚在收養程序中的家庭順利同時接種。
65 歲以上長者流感重症最多 全球同步升溫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7週(11/16-11/22)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85,425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0.1%;另近7日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3例H1N1、21例H3N2、1例A未分型)及12例死亡(7例H1N1、5例H3N2)。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本(2025-2026)流感季累計325例重症病例(104例H1N1、215例H3N2、2例A未分型、4例B型)及45例死亡(17例H1N1、27例H3N2、1例B型),其中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占63%)及具慢性病史者(占83%)為多,9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全球流感活動度上升,主要流行型別為A(H3N2),鄰近國家日本、韓國及中國疫情呈上升趨勢;北歐、北非、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近期活動度及陽性率亦皆上升,西/南/東南亞之部分國家以及東/西/中非之流感陽性率超過30%。
新冠疫情仍未歇 專家籲:未接種疫苗風險最高
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低點波動,疾管署說明,第47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173人次,與前一週持平,主流變異株為NB.1.8.1;近7日新增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前7日新增3例相當,近7日無新增本土病例死亡。今年10月起累計36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其中5例死亡,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占61%)及具慢性病史者(占78%)為多,97%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下降趨勢,惟非洲區署呈上升;鄰近國家/地區印尼疫情上升。
目前全球流行變異株以XFG占比最高,其次為NB.1.8.1,鄰近國家/地區如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以NB.1.8.1占比為高。
新冠重症率遠高於流感 高風險族群務必接種疫苗
疾管署提醒,現在提供接種之莫德納 LP.8.1及Novavax JN.1疫苗,對於目前新冠病毒主流變異株NB.1.8.1及XFG皆具保護效果且安全有效。新冠病毒感染後併發重症風險較流感病毒高,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更應加強注意,且接近年末聖誕跨年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上升,提醒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應儘速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及早提升自我免疫防護,以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風險。
【延伸閱讀】
流感疫苗是否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如果怕針 「鼻噴式流感疫苗」能替代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9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產業》台泥打國際盃 Q3毛利率靚
【時報-台北電】台泥27日舉行法說會,度過了總經理程耀輝口中「不尋常的一年」,受惠土耳其及歐非市場貢獻,第三季單季毛利率回穩至23%。 法說會現場更出現台泥成立79年來首見的場景:全程超過一半的簡報以英文進行,坐在董事長張安平身旁的,不再只是掌管兩岸水泥事業的高管,而是主管歐非低碳水泥與歐洲新能源的兩位外籍執行長。 台泥指出,這幅跨國籍主管並肩而坐的畫面,反映出台泥營收結構不再仰賴單一市場的最佳映照。 張安平強調:「台泥已成功擺脫對單一區域市場的依賴。」程耀輝進一步以數據證實此轉型成果,他表示,台泥已形成台灣、土耳其、歐非及大陸「四足鼎立」的營收結構,沒有單一區域營收占比超過35%。 獲利表現上,土耳其(毛利率35%)、台灣(31%)與歐非(28%)三大引擎,毛利率皆突破28%,成功抵銷中國大陸市場毛利率僅6%的逆風。 程耀輝指出,這樣的分散與韌性,讓台泥能從容面對任何區域波動,穩穩走過產業週期。 針對財報上歸屬母公司淨利受到約150億元的一次性影響,程耀輝強調,其中88%屬於非現金減損,對公司現金流無太大壓力;反觀前三季淨營業現金流入達189億元、年增27%,顯示公司「體質比帳面損益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

主管遭爆私用自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不予懲處」原因曝光
本刊先前接獲爆料,指衛福部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簡姓主任,讓技工替他料理早餐、午餐,同樣公器私用,但基層員工向政風室檢舉,簡僅被告誡,引起員工不滿。對此,疾管署今(26)日表示,由全體與會委員進行投票,表決結果為「不予懲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秋冬換季,小心過敏性鼻炎與血管運動性鼻炎發作!耳鼻喉保健與預防6大原則
【華人健康網文/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每到秋冬交替,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耳悶、喉嚨乾癢甚至反覆咳嗽的困擾。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統計,每年10月至隔年2月,過敏性鼻炎與鼻腔相關問題就診率會增加超過1.5倍,許多患者因此夜眠不安、工作效率下降。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易誤解】網傳新冠又來了?這5種症狀要當心?過期訊息!缺乏時間脈絡的疫情資訊
網傳「《新冠又來了!》」貼文,提到「這次病毒換了新花樣,不發燒也能中招」、「五個不起眼的症狀是信號」、「持續頭暈、藏在腸胃、在嗓子裡、全身痠痛、吃飯沒味道」。MyGoPen 在一天內收到將近 600 次的查詢,但相關內容並非最新消息、而是今年 5 月的舊聞,而且內容更早在 2020 年疾管署就已經公開衛教,民眾關心疫情、立意良善,但轉傳舊聞、誇大內容的重要性,會使民眾誤判、恐慌,提醒民眾應以疾管署官網訊息為準,不要輕信、轉傳來路不明或缺乏時間脈絡的疫情資訊。
MyGoPen ・ 1 天前防不動產被詐騙變賣抵押 基隆12/1起一處申請、雙重通知
最近有不少長者不動產遭到詐騙,房屋遭到抵押或移轉。基隆市地政事務所與稅務局跨機關合作,從12月1日正式啟動全新的「地籍+稅籍異動即時通」。不論到地政事務所或稅務局申辦,可開啟地籍和稅籍通知雙服務,不動產發生買賣、贈與、拍賣、抵押權、查封等異動,就會通知當事人或家人,保障民眾權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疾管署主任指使技工煮飯? 調查結果出爐「非霸凌、不予懲處」
疾病管制署東區管制中心簡姓主任被爆長期指使特定女技工每日準備早午餐,遭基層員工檢舉公器私用。疾管署今(26)日公布調查結果。疾管署表示,為釐清事實,於今年11月24日至26日間,請東區管制中心33名同仁匿名填寫員工協助方案問卷,瞭解其實際感受。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亂吃成藥害慘!72歲翁流感拖成重症,緊急插管救回一命
很多人一旦出現感冒症狀,習慣自己買成藥吃,以為可以輕鬆應付,但對高齡或慢性病患者而言,這樣的做法可能帶來嚴重風險。亞東醫院近期就收治一位72歲葉姓病患,就是因為自行服用成藥延誤就醫,導致流感惡化成重症,不得不緊急插管治療。
鏡報 ・ 1 天前
114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表揚典禮隆重舉行 凝聚智慧農業新動能
為肯定我國農業基層生產團隊在於穩定糧食供應、強化食品安全、推動智慧永續農業等面向的卓越貢獻,農業部舉辦「114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頒獎及表揚典禮」,公開表揚今年10個來自全國各地,涵蓋蔬果、畜產、水產及特用作物等不同產業領域的績優農業產銷班,表彰其展現臺灣農業堅實生產實力與持續精進的永續發展能量。本屆十大績優產銷班是由全國近6,000個農業產銷班中層層選拔,最終脫穎而出,不僅在生產技術、品質管控、品牌經營等方面表現卓越,更積極響應政府「智慧韌性、安心永續」農業政策方向,持續深化資源循環利用、低碳排放、氣候調適與數位轉型等關鍵行動,為我國農業發展注入創新與永續並進的動能。本屆獲獎產銷班多數已導入智慧科技與自動化管理系統,為我國農業邁向高效能、智慧化奠定穩固基礎。例如,桃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頭痛、生理痛都吃同一顆? 醫點名「止痛藥NG用法」:恐傷心又傷胃
頭痛、肩頸僵硬、生理痛期間,你是否習慣性地打開抽屜拿出止痛藥吞下?許多上班族將止痛藥視為日常必需品,甚至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嘉義大林慈濟疼痛治療整合中心王思讚醫師提醒,市面上的止痛藥其實作用機制完全不同,選錯藥不僅可能無效,還可能增加心臟、肝臟或腸胃的負擔。想要安全有效地緩解疼痛,關鍵在於先辨識疼痛型態,再對症選藥。 單純疼痛選乙醯胺酚 溫和但防超量傷肝 面對一般性的頭痛、肌肉痠痛或輕度生理痛時,王思讚醫師建議,優先選擇含乙醯胺酚成分的單方止痛藥;此類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疼痛治療指引中第一階梯的建議用藥,作用機轉主要透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疼痛訊號,成分相對溫和且過敏風險較低。臨床研究顯示,乙醯胺酚在治療發燒和疼痛方面的效果與布洛芬相當,且不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特別適合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的族群。然而,乙醯胺酚必須注意每日劑量不應超過4000毫克,過量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尤其每天飲酒超過3杯的人更需謹慎。還有許多感冒藥、複方止痛藥都含有乙醯胺酚成分,服用前應仔細檢視藥品標示,避免不小心重複用藥而超量。 紅腫發炎慎選抗發炎藥 心血管需當心風險 當疼痛伴隨紅腫、發熱等發炎症狀時,例如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虎科大45週年慶生! 林函葦「貴氣天成」個展大貓當主角
慶祝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創校45週年,校方邀請藝術家林函葦舉辦個展「貴氣天成」,以虎與雪豹等大型貓科動物作為主角,並結合2D與3D形式創作,盼29件大小作品,能夠帶領民眾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連結,展覽更貼近「虎」校之名,為校慶增添喜氣。林函葦擅長彩墨融合膠彩、篆刻與陶瓷媒材,作品兼具東西方藝術的理念,其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人行道畫停車格自豪比讚⋯Cheap開噴:活在同一宇宙?藍議員回應了
國民台南市議員蔡育輝24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爭取多年新營圓環停車位改善工程即將完工;這篇貼文讓百萬網紅Cheap看傻眼,人行道竟然不是用來給人走,懷疑自己與蔡育輝活在不同宇宙。對於Cheap指教,蔡育輝表示,經過交通局多次會勘,爭取多年才完工,更怒嗆「網紅不一定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M型禿怎麼辦?北市聯醫推「美顏針」減緩掉髮
「第三期雄性禿」又被稱為「M型禿」,是許多民眾步入中年的夢魘。特徵是前額兩側的髮際線逐漸後退,男性的雄性禿依嚴重程度由輕微落髮到只剩耳朵旁邊和後枕部有頭髮可分為一至七期,其病因與遺傳和男性賀爾蒙有關。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林在裕指出,中醫可利用美顏針的治療掉髮,甚至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常喝「這1種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暴增7倍!國際研究證實 尤其2種人更危險
便利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即溶咖啡,是上班族快速提神的救星。然而,2025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營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罹患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7倍。這項由中國湖北醫藥大學主導的研究,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數據,透過孟德爾隨機化等先進統計方法,首度證實即溶咖啡與眼部退化性疾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因為製程差異 決定傷害程度 為什麼同樣是咖啡,偏偏即溶咖啡特別傷眼?研究團隊將參與者依飲用習慣分為即溶咖啡、研磨咖啡與低咖啡因咖啡等3組,結果發現只有即溶咖啡組顯示出與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顯著關聯,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飲用量,風險就增加6.92倍,而其他類型咖啡則未出現類似風險。研究顯示,其關鍵在於製造過程的高溫濃縮步驟,即溶咖啡需先萃取成濃縮液,再經噴霧或冷凍乾燥製成粉末,此過程會產生大量梅納反應副產物,包括丙烯醯胺和晚期糖化終產物等有害化合物;因此,即溶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達每公斤358微克,是新鮮研磨咖啡179微克的約2倍。這些物質會結合視網膜細胞上的受體,啟動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破壞血視網膜屏障,逐步損害負責精細視覺的黃斑部細胞。此外,還有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
下一場大流行比新冠疫情更慘烈?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示警:人類正面臨致命的「免疫真空」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是曾經首批發出新冠病毒(COVID-19)警訊的傳染病研究權威,該所呼吸道感染中心醫學主任瑪麗-安妮·拉梅克斯-韋爾蒂(Marie-Anne Rameix-Welti)27日接受《路透》專訪時,直言人類社會目前仍籠罩在大流行病的陰影之下。因為一旦目前在野生鳥類、家禽甚至哺乳動物間肆虐的禽流感病毒發生突變......
風傳媒 ・ 3 小時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