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擬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衛福部曝原因:與國際接軌
衛福部近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修正草案,其中耳鼻喉科研擬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衛福部指出,改名是為了與國際接軌,不影響民眾就醫。另外草案中也研擬將感染科與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未來有助於人力調度。
耳鼻喉科也會動手術 切鼻息肉、甲狀腺都屬範疇
衛福部近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其中將耳鼻喉科,改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強調是為了與國際接軌,未來若經公告更名,醫師證書或診所招牌不需更改,僅有新設立或更換證書才需調整。
部分民眾對於耳鼻喉頭頸外科的名稱感到疑惑,但其實國內耳鼻喉科醫師訓練過程,得去整形外科及神經外科進行紮實手術訓練,病患若須切鼻息肉或進行口腔癌手術,也都屬於該科範疇。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李志宏指出,其實國際上都是稱呼耳鼻喉頭頸外科,從107年到現在114年才真正正名,最常見的其實是像切鼻息肉、甲狀腺手術等,也都歸這裡處理。
感染、重症納部定專科 有助醫師人力配置規劃
另外修正草案中,新增2個部定專科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未來可透過醫師登記系統掌握人力配置,有助於疫情或重大災害調度與政策規劃。
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分析,感染科過去一直屬於大內科或者是大兒科下面,是一個次專科,要讓年輕醫師願意來走感染科,會覺得說這個科是受到重視,也有合理的給付方式。
而感染科醫師還肩負院內感染管控等工作,醫界期盼透過新增部定專科調整給付,才能盡早留住人才。
台北/楊祥瑜、許修銘 責任編輯/洪季謙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杜絕直美醫師! 衛福部擬修法「無2年住院醫師訓練禁執行醫美」
明年健保費不漲了!費率維持現行5.17% 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衛福部擬設「兒少及家庭支持署」 0至18歲族群為照顧對象
其他人也在看

嚴管醫美! 醫師須完成PGY 石崇良:導正「直美」現象
近來醫美事故時有所聞,衛福部研擬修正「特管辦法」,嚴管醫美,未來要施行特定美容醫學處置的醫師,應該要要完成「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GY)才能執行。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需要負擔的是人民的生命,要秉...
華視 ・ 1 天前
耳鼻喉科將正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網友憂「不能看感冒」衛福部:不影響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正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討論,不少民眾驚訝原來這科...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女醫三劍客 全方位守護女性健康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三位女醫師陳思嘉(左)、鍾佩穎(中)、黃閔暄(右)/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有些女性患者看婦產科總習慣找女醫師看診,台中慈濟醫院婦
好醫師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全台仍有4陸配里長未解職 內政部嗆聲「地方政府怠惰」:已函送監察院
鄧萬華遭富里鄉公所解職後,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訴願委員會日前決議撤銷原處分,內政部今天舉行記者會說明。內政部戶政司司長陳永智表示,國籍法第20條禁止具有雙重國籍的國人擔任公職,目的在基於公職人員跟國家處於特別緊密的忠誠跟信任關係,從制度上要排除發生忠誠義...
CTWANT ・ 1 天前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石崇良:對民眾無影響
衛福部將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民眾擔憂未來是否沒辦法再耳鼻喉科診所看感冒等,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這次正名是為了配合國際趨勢與配合此一科別的訓練內容,對民眾不會有任何影響。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擬將原屬於次專科的感染科與重症醫學科改為部定專科,另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故意的?鄭麗文竟出席「抗日紀念講座」 綠委轟:老大哥授意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台、日兩國近年持續深化外交關係,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更不惜與中國槓上,直接喊出「台灣有事,日本也有事」,充分彰顯雙方的濃厚情誼。但沒想到,國民主席鄭麗文今(20)日卻出席「中華戰略學會丘念台抗日紀念講座」,遭外界質疑時機敏感、具政治用意;民進立委林楚茵也忍不住砲轟說,雖然時機確實弔詭,但鄭做起來卻很自然,顯然她現在就是的傳聲筒,所有事情都是看老大哥的意思照辦。
民視 ・ 1 天前
陸配參政權爭議藍委研擬修法 內政部:無修法空間
花蓮縣陸配村長鄧萬華,因為國籍問題遭解職後,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最後成功,她今(20)日現身喊話說「自己哪點不符合台灣媳婦的資格?」,而國民也表示要研擬修法,讓陸配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對此,內政部回應沒有修法的空間,也沒有必要;陸委會則表示,不管《國籍法》怎麼修,「單一效忠」的問題才是核心。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非鄭麗文退的!何鷹鹭停職案申訴獲受理 國民:暫保中常委職務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國民中常委何鷹鹭因身穿印有毛澤東頭像的衣服在抖音拍攝影片,甚至公開宣揚早日統一、讓台灣回歸祖國懷抱等爭議言論,遭國民考紀會停職,何鷹鹭不服申訴成功送回考紀會再議。國民今(21)日下午表示,因程序尚未完成,在申訴期間「原處分尚未正式生效」,換句話說何鷹鹭「暫時」仍保有中常委的身分;而此案也並非是由主席鄭麗文所退回,特此鄭重向外界澄清。
民視 ・ 8 小時前
石崇良強力消滅「直美」!600名醫師未受PGY就上線被點名
今(20)日是衛福部長石崇良生日,他上午出席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新任署長布達暨宣誓典禮前受訪,面對記者祝賀時一度害羞道謝。被問到生日願望時,他笑說:「在這麼多媒體前談這個,沒什麼特別啦,就希望能多一點時間陪我老婆。」
太報 ・ 1 天前
周子瑜倒數2天回家!秀「黑絲襪腿根美照」辣翻 甜喊:冬天要來了
TWICE台灣成員周子瑜每次更新社群都能立刻掀起全球粉絲暴動。她今(20)日無預警曬出多張近照,只見她身穿深色高領毛衣、搭配黑絲襪坐在沙發上,秀出修長筆直的逆天美腿,氣質冷豔又充滿魅力,照片曝光後短短時間內就在網路上瘋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馬村長王梓安救災過勞急開刀 女兒曝現況、本人報平安
「大家說爸爸是超人,但是他也會累」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長王梓安因救災表現,被讚為「救了全村的男人」,不過他近日積勞成疾,住院開刀動手術,其女兒王湘惠透露父親狀況,獲上萬名網友為他加油打氣;花蓮縣議員魏嘉賢今日前往探病。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衛福部消滅「直美」亂象!石崇良說重話:醫師不是畢業就能獨立執業
衛福部日前預告修正特管辦法,要求所有醫師必須完成2年的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PGY)、亦即住院醫師訓練才能從事醫美,已執業醫師也得補訓。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0)日表示,此舉只是導正「直美」現象,回歸正規醫學教育程序而已;醫師負擔民眾生命,非一畢業就可獨力完成醫療。(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現金首週捐款800萬 藥師狠酸:青鳥才800人?
全民普發1萬在11月啟動發放,其中普發現金官網還設有「捐款資訊」專區,根據衛福部指出,發放5天內,累計捐款金額初估約800萬元,引發網路熱議。對此,藥師林士峰質疑,當初青鳥放話要將普發現金捐出,但按照目前的捐款數字,總計只有800人捐款。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德瑞簽署加強軍事合作意向書 (圖)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左)與瑞典國防部長約松(Pål Jonson,右)在柏林安全會議現場簽署加強軍事合作的意向書。佩斯托瑞斯並表示,波羅的海正成為對抗俄羅斯的前線,強調德國與瑞典等鄰近波羅的海的國家需進一步強化防務合作。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2025年11月20日
中央社 ・ 1 天前
衛福部擬禁醫學生畢業直奔醫美 預告修法增2年PGY訓練門檻
為終結醫學生畢業後直接投入醫美產業的「直美」現象,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強制規範醫師均須完成2年PGY訓練,否則不得執行任何醫美處置,新制將於明年(2026)1月上路。針對已在執業但未受訓的醫美醫師,衛福部將給予緩衝期。另外,衛福部也擬修法將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以符合實際診治範圍。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劉振源前輩家屬代表捐贈文物與畫作 啟發社會關懷 見證人權歷史發展痕跡
劉振源前輩家屬代表捐贈文物與畫作 啟發社會關懷 見證人權歷史發展痕跡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為保存並延續白色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疑吸毒後開借來的車撞死人!45歲男肇逃29小時被逮 警追查毒品來源
彰化縣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45歲陳姓男子疑似吸毒後駕車,撞上等紅燈的機車騎士,造成一名64歲高姓女騎士當場死亡,肇事男子隨即棄車逃逸。警方經過29小時的追查,終於在員林市逮捕嫌犯。調查發現,肇事車輛是向朋友借來的,目前警方正持續追查毒品來源及是否有共犯。這起悲劇再次引發社會對毒駕問題的關注,也提醒民眾注意交通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衛福部消滅「直美」亂象!急診醫憶實習過往 逆風吐「1大改變」
為解決近年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日前預告修正特管辦法,要求所有醫師必須完成2年的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PGY)、亦即住院醫師訓練才能從事醫美,已執業醫師也得補訓。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回憶實習過往,感性表示要成為真正的醫師,至少應經過實習醫師或PGY醫師階段,在各科工作過程中增加視野的廣度,未來成長道路才能走得更深、更廣。(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