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簽審查更嚴 慢性病與肥胖者恐遭拒簽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於週四( 6 日)發布一項新指令,要求簽證官對所有類型的簽證申請者進行更嚴格的健康審查。根據新規,患有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外國人,未來申請美國居留簽證時,可能因被認定有成為「公共負擔」的風險而遭拒。
據《凱撒家庭基金會健康新聞》(KFF Health News)報導,美國國務院近日向駐外大使館與領事館發出電報,要求移民官員審慎評估申請人的健康狀況,以判斷其是否可能因疾病而依賴美國公共資源。
電報指出,簽證官必須考慮多項健康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精神健康問題等,這些疾病的治療可能需耗費數十萬美元。文件中特別提及肥胖症,強調其可能導致氣喘、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高血壓等問題,「需長期且昂貴的醫療照護」。
新指令要求簽證官評估申請人是否具備足夠的經濟能力,在不依賴美國政府援助的情況下,自行支付醫療費用。電報明確問道:「申請人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資源,能夠在其預期壽命內支付此類護理費用,而無需尋求公共現金援助或由政府出資進行長期機構護理?」此外,審查也將涵蓋申請人受扶養家屬,若其家人因殘疾或慢性疾病需要照顧,導致申請人無法工作,也可能被視為潛在負擔因素。
天主教法律移民網絡(Catholic Legal Immigration Network)高級律師查爾斯·惠勒(Charles Wheeler)指出,這項指令適用範圍廣泛,涵蓋各類簽證申請,但實際執行上可能主要影響申請永久居留的個案。
根據現行規定,移民申請人需接受美國使領館認可醫師的體檢,包括傳染病篩檢、疫苗接種,以及提交吸毒、酗酒、精神健康與暴力行為紀錄等資料。
喬治城大學移民律師索菲亞·傑諾維斯(Sophia Genovese)表示,新規將審查重點擴及慢性疾病範疇。「若把糖尿病或心臟病納入審查,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一旦立即實施,申請人在領事面談中勢必會面臨更多健康相關提問。」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川普宣布減重神藥變平價!藥廠高層當場暈倒
川普白宮開會「打瞌睡」畫面曝光 紐森酸:「瞌睡唐」又來了
其他人也在看

減塑有成!環境部頒獎表揚績優機關與企業,共創循環永續新典範
環境部(114)年10月31日舉辦「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評比實施計畫」頒獎典禮,表揚在減塑政策推動上表現卓越的公部門與企業。
Yahoo奇摩新聞訊息快遞 ・ 1 天前
川普政府擴大移民健康審查!患糖尿病恐遭拒發簽證 太胖也不行
據《KFF Health News》披露,這份由國務院以電報形式發送給各國使領館的指令,要求簽證官依據申請人健康狀況、年齡及可能依賴公共福利的風險,判定其是否構成「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文件指出,若申請人因慢性病或年長而可能造成醫療負擔,簽證可被拒絕。長期以來,...
CTWANT ・ 1 天前
明年健保規模創新高 賴清德要求衛福部調整給付結構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健保總額將破兆 賴:調整給付結構
衛福部推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8日表示,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可達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醫護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主要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能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改善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中信盃黑豹旗》請纓關門卻掉3分好氣餒 黃宥儒想向表哥賴胤豪請教「心態」
中信盃黑豹旗64強今天(9日)賽事,北科附工以9:4擊敗普門中學,順利挺進32強。不過,北科附工投手黃宥儒在最後一局登板時,雖球隊大幅領先,仍失掉3分責失分,賽後他對自己的表現相當自責。
TSNA ・ 52 分鐘前
徐菡美掌南加台美急難救助協會
南加州台美急難救助協會8日於洛杉磯僑教中心舉行2025年會員大會,同時辦理2026年度新任理事、會長與副會長改選。現任理...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 小時前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 11部臺片受矚目
由中華民國文化部支持,駐洛杉磯台灣書院與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SDAFF)合辦的「台灣電影櫥窗(Taiwan Film S...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 小時前

感冒亂吃抗生素更慘!36歲男喉嚨「長滿雪花」超驚悚 醫生示警了
綜合陸媒報導,張先生從事銷售工作,經常熬夜、出差,生活作息不規律,近日出現喉嚨痛,他便自行購買阿奇黴素等藥品服用,然而病情不僅未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才到寧波市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在喉鏡檢查中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茫茫斑點,猶如...
CTWANT ・ 20 小時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3 天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地瓜葉媲美藍莓!醫師外食選這4樣小菜:便宜好吃、瘦得快又抗老
你以為減重只能吃水煮雞胸加白花椰菜?其實,在平價麵店挑對小菜,不只可以幫助瘦身,還能兼顧抗老與健康!以下減重醫師公開自己在麵店選的小菜,不僅抗氧化、控糖,還愈吃愈瘦! 醫師麵店點菜全公開!地瓜葉
健康2.0 ・ 8 小時前
止痛藥有2大類!同時、交替吃都不行 肝腎恐出狀況
止痛藥使用不當不僅無法緩解疼痛,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微笑藥師廖偉呈提醒民眾,雖然頭痛、牙痛、生理痛都屬於疼痛反應,但不應使用相同的止痛藥物治療。他強調,正確選擇止痛藥的關鍵在於先了解「疼痛分級」,才能達到有效止痛又不傷身的效果。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64歲影后愛1運動:45分鐘就能增肌肉、心肺力!超多醫師都推薦
64歲香港女星毛舜筠外表凍齡,被許多人稱讚年輕不老。日前她上節目分享自己「防老祕訣」,認為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攝取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外,肌力運動更是關鍵。 毛舜筠養生祕訣 毛舜筠說,從以前就
健康2.0 ・ 8 小時前
營養不輸花椰菜!一顆「蔬菜之皇」竟能幫肝解毒、降膽固醇、抗發炎
天氣愈來愈熱,你的肝也該好好照顧一下了!春天靠十字花科蔬菜為肝臟解毒提供支持,進入初夏,就換成專門養肝的食材上場。有「蔬菜之皇」美名的洋薊就是最佳選擇之一,不只幫助肝臟解毒,還能在炎熱的夏季裡給身體多
健康2.0 ・ 1 天前
90%女性肺癌沒抽菸!醫揭「這三大」隱形兇手躲不了 下場慘!
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疾病。然而,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學統計卻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轉變--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九成從未抽菸。這群非吸菸女性患者多數是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甚至重視健康檢查的族群,卻在例行健檢或身體不適時發現罹患肺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 陳時中喊「2萬元太多」:恐衝擊小資族
衛福部長石崇良原規畫推動補充保費3方向改革,首先是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1年分別超過2萬元就得繳補充保費,防堵拆單;獎金部分,起徵點從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4倍以上,讓高收入者的繳費門檻與最低薪者打平;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調至5000萬,讓股息上億的...
CTWANT ・ 1 天前
43歲女乖乖回診 「1事」釀肝昏迷病逝!醫怒:決心宣戰
一名43歲心臟衰竭的女子,在接受醫療後,病況好轉,之後卻只吃直銷公司的健康食品、未繼續服藥,某日緊急掛急診,即使經過緊急治療,最後仍因肝昏迷死亡。收治患者的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女子的早逝讓他非常難過,決定要向非法藥物宣戰,盼患者勿聽信邪門歪道藥品的推銷手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38歲上班族「一說話就哽咽」求醫一年無解!身心科找出心理創傷:身體記住恐懼
「只要開口講話,我的聲音就像要哭出來。」38歲王小姐一年來飽受困擾,每次與人對話個性容易緊張焦慮,一年前曾經因為講話太快嗆被口水嗆到後,只要和人說話,就會感覺喉嚨緊縮、聲音會突然變成哭腔,讓她一度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影響到人際和工作,先後一年來求治各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均是正常,因此被建議到身心科求診。
姊妹淘 ・ 5 小時前
「退化性脊椎滑脫」易腿麻、走不遠 醫:正確治療才能維持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退化性脊椎滑脫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脊椎問題,指的是,由於年齡增長導致脊椎結構退化,椎骨出現不正常的滑動移位。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軟骨,會逐漸磨損、變薄,韌帶和關節也會鬆弛,讓原本緊密排列的椎骨變得不穩定。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暨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指出,女性因停經後骨質流失,更容易發生此退化性改變,所以50歲以上女性發生脊椎滑脫的機率較男性高。 不是普通的下背痛!醫:脊椎滑脫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劉哲瑋醫師說明,滑脫最常見於腰椎(如第四、五節腰椎)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也可能發生在頸椎。由於脊椎不穩定,一些長輩會出現姿勢性下背痛、久站或坐後腰背痠痛,改變姿勢或休息後可能稍微舒緩。如果滑脫的椎骨,壓迫到附近的神經,還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表現為從臀部沿大腿、小腿往下的刺痛或麻木感,腿腳可能變得無力。 有些患者描述一站久或走遠路,腿就麻得走不動,必須停下休息(這稱為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嚴重時,腳踝抬不太起來,甚至影響行走能力,連日常活動都受到限制。 保守治療無效要及時評估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減壓又穩定 輕微的脊椎滑脫,醫師通常會先以保守治療觀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