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祕密磋商和平計畫 傳要求「烏克蘭割讓領土」引發歐洲關切
根據《美聯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與俄羅斯近日擬定一項旨在終結俄烏戰爭的和平計畫,內容涉及要求烏克蘭做出重大讓步,包括接受俄方自全面入侵以來多次提出的條件之一。不過,計畫是否要求俄羅斯也作出讓步,仍未明朗。消息人士指出,俄方承諾不再發動攻擊是此方案的一部分。
該和平計畫由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與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籌劃,雙方已密集與俄烏代表溝通,蒐集彼此可接受的方案內容。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證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掌握此計畫,並表示支持。她強調:「這是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都好的方案,我們正積極推動。」
美方的和平提案也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帶來更多壓力。在俄軍持續進逼之際,他一方面致力爭取歐洲盟國支援,同時也面對國內重大貪腐醜聞引發的民怨。美國陸軍部長丹德里斯科爾(Dan Driscoll)亦於週四抵達基輔,評估當地實況,並進一步推進和平進程。澤倫斯基表示,雙方已開始就和平方案內容展開討論,強調「烏克蘭與美國的團隊將展開具建設性、誠實且迅速的磋商」。
但此計畫已引發歐洲外交圈的高度關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直言,歐洲與烏克蘭都應參與相關協商,「任何計畫都必須取得烏克蘭與歐洲的支持」,她同時指出尚未見到俄方的實質讓步。德國外長約翰尼斯瓦德普福(Johannes Wadephul)則表示已與土耳其外長通話討論目前各方斡旋狀況。
據悉,該和平方案部分條款包括要求烏克蘭割讓領土、撤除部分武器裝備,並撤回部分美方軍援,而俄羅斯則可有效控制整個頓巴斯地區,包括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這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長期以來的主要戰略目標一致。然而,根據烏克蘭憲法,割讓領土屬違憲行為,澤倫斯基也多次公開表示絕不接受。
川普政府今年展開的外交斡旋至今未取得明顯成果。維特科夫與普丁親信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被認為是草擬此計畫的關鍵人物。川普稍早也曾主張「將頓巴斯一分為二」,大部分交由俄羅斯控制。
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澄清目前與美國間尚未展開正式磋商,「有接觸,但尚未構成實質性會談」。歐盟則批評俄方並未展現真正追求和平的誠意,繼續對烏克蘭民用設施發動攻擊。卡拉斯提到,日前俄軍空襲烏西城市特爾諾皮爾即造成26死、93傷,另有數十人失蹤。
在戰場方面,俄羅斯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宣稱,俄軍已完全掌控哈爾科夫州的庫皮揚斯克(Kupiansk),並控制了沃夫昌斯克(Vovchansk)80%區域與頓內次克州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70%地區。這些城市被視為烏軍防線關鍵「堡壘帶」的重要節點。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核廢水與大腸桿菌中選擇?日本剛被禁印度魚就來了 陸網友崩潰:我寧願餓死
加州青少年瘋玩TikTok「踢門挑戰」 警方已因「滋擾居民」拘捕5名未成年人
陸籍女遊客半裸陳屍峇里島青年旅社 同晚至少10房客送醫!疑似為除蟲釀中毒事件
其他人也在看
美國提新和平方案 傳要求烏克蘭放棄領土、削減軍隊規模
多家外媒報導,一項美國的新和平方案將要求烏克蘭放棄領土,並削減其軍隊規模。在此同時,俄羅斯對烏克蘭西部的攻擊導致26人死亡,包含3名兒童。 這項提案顯然重申了俄羅斯結束戰爭的最高條件,烏克蘭一直拒絕這些條件,認為這等同於投降。 路透社引述多名消息人士指出,這項提案包含削減烏克蘭武裝部隊規模等要求,華盛頓希望基輔接受方案中的主要內容。 這項方案對基輔來說將是重大挫敗,烏克蘭正面臨俄羅斯在東部進一步佔領領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正在處理一起貪腐醜聞,烏克蘭國會19日因此開除了能源部長與司法部長。 此外,俄羅斯也對遠離前線的烏克蘭西部城市特諾皮爾(Ternopil)發動攻擊,這是俄羅斯2022年入侵以來對烏克蘭西部發動的最致命攻擊之一。 一名烏克蘭資深官員稍早告訴路透社,基輔已經接收到一系列美國結束戰爭方案的「訊號」,華盛頓已經與俄羅斯討論了這些方案,烏克蘭則沒有參與其中。 法新社報導,美國的方案要求「承認克里米亞與俄羅斯已佔領的其他地區」,並「削減軍隊人數至40萬人」。美國的方案也要求烏克蘭放棄所有長程武器。 澤倫斯基原本希望在他突然訪問土耳其的期間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美推動"俄烏終戰計畫" 傳要烏割地裁軍惹議
[非凡新聞]記者林文浩烏俄戰火陷入僵局之際,美國悄然推動一項「終戰計畫草案」已正式交付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白宮證實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支持這項計畫,儘管內容尚未公開,但知情人士向《法新社》披露,計畫滿足俄方...
非凡新聞 ・ 4 小時前
一個錢快花完、一個沒錢資助!烏克蘭向法國採購100架飆風戰機,恐怕只會是張「芭樂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7 日前往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簽署一份意向書,計畫在未來10年內、購買100架法國製4.5代多用途「陣風」戰機(Rafale F4)。雖然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重要雙邊合作關係,但是不少外媒卻吐槽、這張合約的雙方當事國自身都面臨巨大財務問題,恐怕會導致這筆軍購訂單......
風傳媒 ・ 1 天前美俄密商「和平計畫」傳要烏克蘭割讓領土 澤倫斯基回應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日表示,他將就一項美國支持的和平計畫,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商討。該計畫要求基輔做出痛苦讓步,以結束俄羅斯的入侵。澤倫斯基辦公室證實,已收到這份由美國與俄羅斯官員擬定的和平計畫草案,並將在未來幾天與川普討論「現有的外交機會,以及達成和平所必需的要點」。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川普版俄烏和平計畫要求「割地裁軍」 澤倫斯基謹慎回應:將與美共商細節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四(11/20)與到訪的美軍官員會談,討論川普政府擬議的「28點俄烏和平計畫」。他會後表示,將與美方合作擬定計畫細節。先前有消息稱,該計畫草案要求烏克蘭割地裁軍,歐洲國家與烏克蘭部分官員都不支持。
太報 ・ 11 小時前
慕尼黑協定翻版?川普「割地求和」方案引爆爭議! 烏克蘭面臨最艱難抉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日證實,他已收到一份由美國總統川普支持的俄烏和平計畫草案,並將在未來幾天內與川普通話商討。然而,這份多達28點的終戰方案內容極具爭議性,要求基輔做出痛苦的讓步以換取和平,因此在烏克蘭和歐洲盟友間引發了強烈反彈。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解碼國際/28點和平計畫曝光 烏割領土不入北約 俄承諾不攻歐洲
外傳美俄已經商定28點俄烏和平計畫,並獲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外媒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已經告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推動此計畫,希望在今年底前結束俄烏戰爭。 美聯社20日取得28點和平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確保烏克蘭主權、限制烏克蘭武裝員額等。在領土方面的協議內容包括,克里米亞、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將視為俄羅斯所有,美國亦承認;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Zaporizhzhia)依目前戰線凍結,以及烏克蘭軍隊自頓內茨克撤出,烏軍撤離區域為非軍事化中立區,國際上將承認領土由俄羅斯所有,但俄羅斯軍隊不得進入非軍事化區。 以下為美聯社曝光的28點俄烏和平計畫草案內容: 1. 確保烏克蘭主權。 2. 俄羅斯、烏克蘭、歐洲簽訂全面互不侵犯協議,過去30年來所有模糊地帶爭議被視為已解決。 3. 俄羅斯不進犯鄰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也不再進一步擴大。 4. 在美國斡旋下,俄羅斯與北約展開對話,解決安全問題,降低緊張局勢,以確保全球安全,提升未來經濟合作的機會。 5. 烏克蘭將獲得安全保障。 6. 烏克蘭武裝部隊員額規模不得超過6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喪權辱國條款下周就要簽? 川普硬逼烏投降 美「這特使」氣到丟辭呈
[Newtalk新聞] 據英國《金融時報》 20 日報導,烏克蘭正面臨巨大壓力,被要求迅速接受美俄共同擬定的 28 點和平計畫。而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總統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斯·凱洛格已因不滿而氣到丟出辭呈,傳出將於明年一月離任。 烏克蘭官員表示,川普政府已告知澤連斯基及其團隊,白宮正在按照「激進」的時間表推進該提案,以期在年底前結束戰爭。他們稱,美國官員期望澤連斯基在下週四感恩節之前簽署協定,目標是在本月晚些時候在莫斯科展示和平協定,並在 12 月初完成整個進程。 川普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也透過 X 發布推文,對俄羅斯指控西方國家延長戰爭的言論發起批評,認為真正在延長戰爭的,「只有那個攻擊烏克蘭平民設施的俄羅斯」。 圖:翻攝自凱洛格X 帳號 這一時間表似乎極不可能實現,因為澤連斯基辦公室的官員表示,有幾點是烏克蘭的明確底線。他們正在制定反提案呈交給美方。 烏克蘭民間社會也可能對任何被視為投降或更有利於莫斯科的協議進行反擊。「這是礦產協議 2.0。」一位烏克蘭高級官員說,他指的是今年早些時候經過數月艱難談判達成的基輔與華盛頓之間備受爭議的協定,該協定賦予美國對烏克蘭關鍵礦產的權利。烏
新頭殼 ・ 8 小時前轎車偏移撞9車 還害路旁打開車門取物老婦摔傷
20歲劉姓男子20日下午1點駕駛轎車行經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路,不慎撞上停放在路旁的轎車,害得當時正打開車輛後車門取物的莊姓老婦被撞倒受傷,幸無大礙,事故還波及另1輛汽車與7輛機車,警方說,劉男無酒駕、無毒駕,詳細肇禍原因仍待調查。警方說,劉男當時駕駛轎車沿龍岡路一段往龍岡路二段方向直行,因注意力不集中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限貸令後糾紛不斷,房市進入急凍期,房地合一稅前8月大減21%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央行祭出「限貸令」之後,2025年房市正式進入急凍期,甚至被形容是在海嘯中迅速崩盤。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表示,即使金管會以行政命令放寬銀行法第72-2條30%上限,但市場仍因政策更迭出現「十大亂象」,且也因限貸令造成中央稅收房地合一稅於今年前8月大減21%。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國買賣移轉棟數19.5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8.1%,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另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8月房地合一稅只達345億元、年減21%,雙雙出現財政缺口與產業蕭條市況,尤其「限貸令」之後,許多購屋人在政策溯及既往追殺之下,出現換約甚至違約亂象。陳高超指出,限貸令排除已購屋者,事實上相反,已簽約者被告知申貸不到款,反而被要求補足現金;而已有第一戶簽切結延長18個月,但房市急凍賣不出,第二戶限縮貸款反而要補足現金;商業銀行管控,央行將都更危老貸款計入不動產集中度額度管控,所以,實際上水龍頭並沒有大開;溯及既往政策,使得房地合一稅與2023年地政三法(平均地權)之後,使轉售兩難;高價住宅也遭無妄之災,雙北以外4千萬元房屋限縮貸款,過去 4千萬元以下房屋,因房價上漲反而被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養豬協會理事長批完中市府後收烏龍罰單 中市清水警分局坦承疏失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住屏東縣潮州鎮,日前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曾公開抨擊台中市政府管理不善「瀆職」,他近日收到台中市警方開錯的交通罰單,指他的賓士車在台中超速,但罰單照片卻是機車,因車牌號碼相同,明顯開錯單警方在電話中還要他舉證申訴,讓他又氣又無奈;對此,清水分局今日指出,有關員警作業疏失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陸客赴日急凍!日網友曬池袋街頭「空無一人」 全網驚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日關係危機,陸客赴日旅遊急凍,日本網友曝光東京知名鬧區池袋的景象,竟在近下午3時左右「空空蕩蕩」,引發討論。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陳以信要當「史上最強招商市長」 每年吸引千億投資創造萬人就業
[Newtalk新聞] 爭取國民提名台南市長參選人前立法委員陳以信今(21)日公布第廿項政見,宣布將以「史上最強招商市長」為施政目標,承諾未來每年吸引超過 1,000 億元外來投資,創造至少 10,000 名優質就業機會,帶動台南經濟全面升級。 陳以信表示,自己擁有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長期投入國際事務,深知如何推動城市經濟。他強調,若有機會帶領台南,將以四年吸引 4,000 億元投資、創造四萬個就業為具體目標,並聚焦大型製造、綠能產業、智慧物流及科技園區發展,主動引進外國企業與外商據點,讓台南成為「全台投資最快、最友善」的城市。 為實現千億投資目標,陳以信承諾「親自招商」,並將每週主持「重大投資協調會報」,跨局處排除所有投資卡點。他保證三項市政效率改革:所有外來投資案45天內給出明確結果,企業需求 48 小時內有正式回覆,建照、許可等行政時程全面縮短。陳以信指出,唯有提升制度效率、提供產業誘因與穩定人才供給,才能真正「引鳳來巢」。 陳以信也強調自身國際優勢。他曾旅居歐美多年,累積豐富全球合作經驗與跨國人脈網絡。若當選市長,將立即成立「台南國際招商團」,每季親率產業代表赴美國、加拿
新頭殼 ・ 7 小時前
曉曉、蕾蕾返鄉倒數!中日緊張恐讓日本進入「無熊貓時代」
綜合外媒報導,出生於2021年6月、現年3歲的「曉曉」與「蕾蕾」生於東京上野動物園,是日本極具人氣的熊貓明星。「曉曉」寓意初升的太陽,而「蕾蕾」象徵即將綻放的花朵,承載著象徵新生命的意涵。牠們的父母「比力」與「仙女」於2011年抵達日本,參與大熊貓保育與科研合作。...
CTWANT ・ 12 小時前
賴清德大啖水產登日媒 台日友好日網讚:和中國果然是兩個國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中方隨即祭出多項反制手段,繼呼籲民眾勿前往日本旅遊後,19日再宣佈暫停日本水產。總統賴清德20日發文分享自己的午餐,大啖壽司與味噌湯,更透露食材來自鹿兒島、北海道,力挺日本的意味不言而喻也登上日本媒體,日網友也紛紛大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逾54萬張機票取消!央視:日本旅遊寒冬難捱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存亡危機事態」、「集體自衛權」的言論風波持續延燒,中國目前雖未明令禁止,但已經在透過「安全疑慮」等理由,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旅遊。中國官媒...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竹縣批《財劃法》修正案:抹煞對科技產業努力
行政院會20日通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新竹縣政府表達反對,縣府指出,院版草案中央統籌款金額縮減,並調整分配指標,此舉極度抹殺新竹縣對科技產業的努力。目前院版《財劃法》對於分配結果,並無各縣市無具體設算金額,地方政府難以衡量所受衝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