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專欄》當馬斯克宣稱「終結貧窮」:AI烏托邦,或是人類失業海嘯?
馬克思早在一個半世紀前就警告過:當生產力發展到某一程度,會反過來成為社會的桎梏。AI與機器人正是這樣的例子。(圖片來源/特斯拉頻道)
「機器人將消滅貧窮。」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11月的股東大會上,語帶神聖地宣告。他指著自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說,未來所有工作都可由機器代勞,屆時人類將不必再勞動,全球經濟規模可擴大十倍、甚至百倍。馬斯克的話,不僅讓投資人鼓掌,也讓許多人如釋重負,彷彿只要讓AI接手,我們就能進入一個「無貧窮、無痛苦、無勞動」的時代。
但同一週,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卻刊出一篇尖銳的評論:一位軟體公司執行長在論壇上公開表示,他希望人類的勞動成本因稅制與法規變得高昂,讓更多企業「被迫」改用AI。這段話說出了商界多數人不敢公開言說的祕密:AI的推動不只是科技進步,也可能會是一場人力替代的資本策略。
「終結貧窮」或「終結人類勞動」?
馬斯克宣稱,Optimus不僅能跳舞、發糖果,還能改變世界。他甚至告訴Podcast主持人喬‧羅根(Joe Rogan),AI與機器人的正確應用將「打造共產主義烏托邦」,讓人類不再受債務與貧困束縛。這種言論聽來宏偉,卻充滿自我矛盾。馬斯克一方面信奉市場競爭與私人財富累積,一方面又描繪由AI實現的「全民富足」。但若AI與機器人仍屬於少數企業所有,若演算法與生產手段未被社會化,那麼這個「烏托邦」仍將會是少數人壟斷所有生產力的高科技封建制度。
馬克思早在一個半世紀前就警告過:當生產力發展到某一程度,會反過來成為社會的桎梏。AI與機器人正是這樣的例子。它們的生產效率或許無與倫比,但所釋放的「富足」並不會自動流向被取代的工人。正如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教授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所言,新資本主義最危險的不是裁員,而是「將人變成可拋棄式的」。在AI時代,這種「可拋棄性」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從倉儲工作人員到會計師、從設計師到客服人員,都遲早可能面臨被演算法取代的風險。
桑德斯提問:「誰來買?」
美國政治人物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對當前這股AI狂熱提出最基本的質疑:「如果人類被機器取代,誰來購買商品?」這句話不只是經濟學疑問,更是對整個資本主義邏輯的挑戰。生產與消費的循環建立在人類勞動之上,當勞動不再是收入來源,市場便失去基礎。
AI企業對這個問題的回應是「全民基本收入」(UBI)。馬斯克與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都主張,由AI創造的財富可用於補貼全民,使人不再依附工作維生。聽起來頗為吸引人,但問題癥結仍在:誰來分配這筆財富?誰決定分配的標準?如果AI生產的價值仍掌握在私人公司手中,UBI不過是資本向國家外包社會安撫成本,並不能改變結構性不平等。
AI泡沫與AI信仰
根據《獨立報》報導,光是2025年第三季,全球AI投資金額便高達八百億美元,且多數尚未有實際回報。這顯然是「泡沫」,卻也是一種信仰——相信AI能拯救經濟、延續資本主義的生命。這種信仰的深層邏輯,其實與宗教無異:當人類的勞動被貶為「成本」,AI便被神化為「創造者」。但這樣的創造,其實是對人性的掠奪。
當我們談論AI的倫理時,最該問的不是「AI會不會有意識」,而是「我們還能不能保有人性」。當演算法取代人際互動、取代創作、取代決策,當人類被迫以「效率」的標準衡量一切,所失去的不是工作而已,而是生活的意義。
台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AI島」政策,強調半導體優勢與算力布局,但鮮少討論AI對勞動市場的衝擊。當AI滲透於所有包括製造、金融、服務等領域,許多目前中產階層從事的工作機會將逐漸被AI所取代,但現有教育與社會安全網仍停留在工業時代的思維與制度設計。
因此,或許AI革命最終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真正需要被「升級」的,不是晶片,而是我們對勞動、分配與人的價值的想像。當馬斯克談論「終結貧窮」,我們該追問的是:他所終結的,是貧窮,還是人類的生存意義本身?
更多信傳媒報導
美國參議員示警AI快速發展 將導致25%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S廊帶高峰會》亞果遊艇侯佑霖:碼頭不再是出口,而是國際接軌的入口
S廊帶高峰會》李鴻基:從德州到台灣 全世界的南方力量正在崛起
其他人也在看

馬斯克:未來10~20年內AI讓工作可有可無
[NOWnews今日新聞]近年將心力投入到AI領域的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Musk),19日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沙投資論壇」(U.S.-SaudiInvestmentForum)時,暢談對於A...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更新】川普宴請沙國王儲 黃仁勳、馬斯克、C羅都是座上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11/18)在白宮設宴款待來訪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都是座上嘉賓。根據外媒報導,黃仁勳和馬斯克將在美沙兩國有關AI的投資項目上扮演重要角色。
太報 ・ 1 天前【公告】資拓宏宇股票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員工認購股款催繳事宜
日 期:2025年11月20日公司名稱:資拓宏宇(6614)主 旨:資拓宏宇股票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員工認購股款催繳事宜發言人:王芝和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11/202.公司名稱: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本公司股票初次上巿前現金增資員工認股繳款期限已於114年11月19日下午3時30分截止,依法辦理催告6.因應措施:(1)依公司法第267條第1項準用同法第142條之規定辦理,自114年11月20日起至114年12月22日下午3時30分止為股款催繳期間(2)尚未繳款之員工,請於上述期間內持原繳款書至玉山商業銀行台北分行及全國各分行辦理繳款,逾期仍未繳款者即喪失認購新股之權利(3)於催繳期間繳款之員工,俟催繳期間屆滿並經集保公司作業後,依其認購股數撥入認股人登記之集保帳戶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6 小時前
AI波動放大 法人:選股應回歸基本面
全球股市在政策寬鬆與AI需求帶動下持續創高,但近期因AI高估值導致波動放大。法人表示,市場短期震盪不改基本面向上趨勢,投資人應聚焦全球經濟成長上修與企業獲利強勁兩大核心指標並掌握成長型資產的長線布局機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公告】永冠-KY114年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已依中國證監會發布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進行備案
日 期:2025年11月20日公司名稱:永冠-KY(1589)主 旨:永冠-KY114年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已依中國證監會發布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進行備案發言人:蔡樹根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11/202.公司名稱:永冠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因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辦理。6.因應措施:本公司因辦理114年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已於114年11月20日向中國證監會進行備案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1 小時前
「拿不到一兆美元,我就不想努力了!」馬斯克逼出史上最高薪酬,他真的值得嗎?《經濟學人》這樣看
「拿不到一兆美元的股票就不想努力了。」馬斯克的一句威脅,就逼得特斯拉端上史上最奢侈的薪酬大禮。《經濟學人》11月13日指出,不論是特斯拉、Meta到巴菲特的波克夏,全球企業都陷入同一種危機——公司命脈集中在少數「超級明星員工」身上。一旦這些人拍屁股走人,獲利可能立刻跳水、投資計畫瞬間凍結;若轉身成為競爭對手,後果更不堪設想。面對這場搶人大戰,企業究竟願意為留......
風傳媒 ・ 1 天前
凱特王妃隔2年重返紅毯美翻!擁抱癌友Jessie J 巧遇柏靈頓小熊笑喊「3子女要哭哭了」
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與妻子凱特王妃(Kate Middleton)19日在倫敦皇家亞伯特音樂廳,出席Royal Variety Performance慈善晚會。凱特以一席祖母綠禮服亮相,這是她完成預防性化療後,近2年來首次走上紅毯,驚豔全場。期間,凱特給予同樣罹癌的鐵肺歌后Jessie J擁抱,令人動容。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投資台灣再添五家 中鋼碳素16億投資建廠
投資臺灣事務所20日再添五家企業擴大投資臺灣,包括根留臺灣企業方案的中鋼碳素,與中小企業方案的永循環科技、紅日應用材料、立鑽工業等廠商。
中時財經即時 ・ 1 小時前花旗:大陸為「十五五」開局預留政策空間 明年降準降息
花旗指出,大陸下一個政策窗口將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國人民銀行很有可能明年1月重啟降準降息。與此同時,鑑於中國今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壓力不大,該行認為,大陸目前更願意按兵不動,為明年「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開局預留政策空間。
中時財經即時 ・ 55 分鐘前《商情》美國數據公布預期 11/18ICE期棉上漲
【時報-台北電】因此前12月合約將於本周迎來首個交割通知日,加上,對最大經濟體美國,聯邦政府新數據公布的預期,上周美國政府在經歷了該國歷史上最長的停擺後重新開放,這導致重要的經濟數據將重新發布,也提振了投資者信心,致ICE期棉價格反彈上揚。 分析師表示,12月棉花期貨合約將於11月21日發出交割通知,根據洲際交易所(ICE)的說法,交割通知日期(FND)是現貨合約月份第一個交割日的前五個交易日,由於隨著美國政府重新開放,有一些數據陸續公佈,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基本面出現了看漲的結果,但至少出現了一些反彈,與此同時,由於美元指數小幅下跌,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棉花價格對海外買家來說更顯實惠具吸引力,帶動ICE期棉走勢反彈上揚。 終場周二ICE美國交易所2號棉花12月期棉漲0.34%,報每磅62.57美分;終場中國鄭州商品期貨1月期棉結算跌0.15%,報每公噸13415人民幣。(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貨幣將變得無關緊要」 馬斯克大膽預言AI與機器人改變人類社會結構
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11月19日推測,若當前的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技術持續創新,未來「金錢」可能將變得無關緊要。馬斯克表示:「若把時間軸拉得夠長,且假設 AI 與機器人技術持續進步——這點看來很有可能發生——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金錢將不再具備重要性。他補充道,雖然如此,仍然會受到能源(如電力)與質量(Mass)的物理限制。未來的工作型......
風傳媒 ・ 8 小時前
「台積電、三星都滿足不了我!」馬斯克親吐想蓋晶圓廠真正原因:這是唯一辦法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企圖甩開台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業者,自己打造AI晶片,並考慮與英特爾(Intel)合作建造月產能上看100萬片的大型晶圓廠。而馬斯克近日透露,他提出這項計畫的真正原因,是台積電與三星無法滿足他對晶片的需求。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指出,馬斯克在接受Baron Capital訪問時,表示隨著全自動駕駛更趨普及,特斯拉未來的晶片需求將大......
風傳媒 ・ 1 天前
巴菲特都忍不住買!Alphabet股價狂飆後最大疑問:太貴了?
根據《彭博》周四 (20 日) 報導,Alphabet(GOOGL-US) 今年股價飆升 55%,在「美股七雄」中表現最佳。外界半年前仍憂心 Google 可能成為人工智慧 (AI) 競賽下的受害者,如今疑慮已反轉成「估值是否過高」的新焦
鉅亨網 ・ 1 小時前
特斯拉最怕不是馬斯克兆元薪酬!而是2018年那份「回來索命」的方案
根據《路透》周四 (20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最新的兆美元級薪酬方案備受市場矚目,但外界指出,真正可能侵蝕特斯拉多年獲利的,其實是他 2018 年的舊薪酬方案——這份計畫目前仍在法院攻防之中,並可能帶來
鉅亨網 ・ 1 小時前
凱特王妃抗癌1年首度公開演說! 「4枚戒指」戴上身藏滿滿寓意
英國凱特王妃(Princess Kate)在去年宣布罹癌後,於18日首次公開發表演說,身為細節控的她,左手無名指同時戴上4枚戒指,層層疊戴,象徵愛、重生與家庭力量,充滿意義。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變裝改造「雄女乖乖牌」校方怒提告 網紅喊:我不擔心
一名IG有4.4萬粉絲追蹤的服飾業者,日前在高雄女中外拍攝影片,稱要把雄女乖乖牌改造成壞女生,請來的模特兒還穿上雄女制服,引發爭議後校方表示將提告,服飾業者則說不擔心,並稱會與團隊重新檢視內容,以尊重為前提進行創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爆3482萬違約交割!「芝蔴街美語」母公司發重訊澄清:保留法律追訴權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媒體今(20)日報導,「芝蔴街美語」母公司新華泰富昨日被揭露發生大型違約交割事件,由宏遠證券通報違約金高達3482萬1600元...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台股盤中】市場靜待輝達財報結果 台股平盤上下震盪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5年11月19日電)市場靜待輝達(NVIDIA)美國時間19日盤後將公布財報,台股震盪,今天開盤一度下跌近百點,但迅速翻紅,最多上漲逾百點,整體維持平盤上下整理。至10時30分,集中市場指數上漲77.89點,報26834.01點,成交值約新台幣2320億元。3大權值股表現,台積電(2330)一度下跌10元至1395元,但隨後翻紅守穩1400元關卡;鴻海(2317)最多跌3.5元至226.5元;台達電(2308)開低後反彈,最多上漲13元至911元。具漲價題材的被動元件族群今天早盤表現相對強勁,國巨(2327)盤中最多漲8元至237元,漲幅約3.5%;蜜望實(8043)盤中觸及漲停板70.8元,凱美(2375)、華容(5328)、信昌電(6173)盤中均上漲超過半根停板,隨後漲幅收斂。群益投顧總經理范振鴻分析,台股這波回檔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市場對於AI科技股估值偏高有疑慮,二是聯準會12月降息機率下降,預料台股短期震盪。不過長線來看,范振鴻觀察,AI資本支出持續增加,而台灣是全球AI產業發展的關鍵供應鏈,相關廠商將受惠。根據群益研究團隊預估,2026年台股企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解決投資美股3痛點 純網銀推碎股免千元
[NOWnews今日新聞]國內投資人透過銀行買美股常面臨3大痛點,為讓小額投資人也能輕鬆參與全球頂尖企業的成長,國內純網銀首發「美股碎股交易」服務,主打「最低不用台幣千元」,即可入手輝達(NVDA)、...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美方逼台幣升值?專家直言不會:忌憚美債需求降低
台美關稅談判未定,《經濟學人》發出「台灣病」專文,有學者認為這是幫美國送訊息施加我匯率升值壓力,但經濟部長龔明鑫認為不會,因為這對其債券市場衝擊非常大。對此學者也贊同,債市被公認是對美國最重要事情,所以應該不會逼台幣升值。
中時財經即時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