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葉競仁醫師指出,A型主動脈剝離進展快速,常以突發胸痛或背痛為表現。若延遲治療,診斷後每過一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約2%,特別是出現缺血症狀後,死亡率可達5成。「對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必須盡早診斷並在第一時間手術處理。」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我們的特色是流程效率高,從急診通報到病人進入開刀房平均僅需30分鐘,這對病人爭取治療機會非常關鍵。」
葉競仁補充,手術雖能挽救生命,但部分病人可能殘留降主動脈剝離病灶,長期追蹤與後續照護同樣重要。新竹臺大分院也發展小傷口微創血管介入技術,協助處理殘留病灶,減少術後創傷與恢復時間,並降低後續併發症風險。「我們希望病人不只是在急性期被救回來,也能在長期維持生活品質。」
心臟血管外科暨急重症中心主任蔡孝恩醫師提醒,若出現急性胸痛、背痛、冒冷汗或突然暈厥等症狀,應高度警覺並立即就醫。急性主動脈剝離與心肌梗塞、腦中風同屬致命性心血管急症,必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2女高中生吃鍋變刷鍋! 乾燒鍋子被店家要求刷20分鐘「手洗到破皮」
麻吉大哥加密帳戶已被「完全清算」虧損高達6.4億元
88歲翁身綁爆裂物參拜廟宇引爆 臟器外露搶救中
被罵不知感恩......澤倫斯基回應了:感謝美國、感謝川普
其他人也在看

放射線治療+癌症深層熱治療 也可為癌症病患減輕疼痛
1名78歲阿公因攝護腺癌合併全身骨轉移,癌症帶來的全身劇痛讓他連被輕碰皮膚都會疼痛,每天須仰賴嗎啡才行,幾乎無法入睡。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跟阿公溝通後,改採放射線治療跟癌症深層熱治療,經3個月就順利擺脫嗎啡,原須坐輪椅才能出門看診的阿公,現在可以自己走入診間,甚至停止熱治療迄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手肘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復原
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藍色小藥丸逆轉特定聽損? 專家:別自己亂吃
治療男性勃起障礙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最近又被發現有新功能。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引發的遺傳性聽損,「威而鋼」(Viagra)搭配營養補充劑能逆轉部分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死神搶命! 突發胸劇痛、背痛是警訊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NOW健康 ・ 1 天前失能患者省去舟車勞頓 中醫到宅針灸助長者復能
為了讓中風後遺症、骨折、退化性疾病等行動不便、難以定期到醫院治療的長者不中斷治療,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與居家護理所推出「中醫到宅針灸」,把診間搬到客廳,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患者減痛、增能。聖功醫院中醫師許景勝已執行居家醫療服務多年,他表示,到宅針灸對「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與慢性疼
自由時報 ・ 1 天前女嬰出生臀部帶大肉球 醫師: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4日電)台中市1名女嬰出生時臀部帶著直徑16公分的大肉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今天表示,這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隨著懷孕週數成長,經手術切除530公克腫瘤,女嬰目前正常成長。
中央社 ・ 1 天前
冬天滑手機超傷身?醫曝「1疾病」風險暴增67%
迎接冬天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67%。(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焦點股》雙鴻:散熱族群漲跌互見 股價震盪
今日散熱族群股價漲跌互見,散熱大廠雙鴻(3324)雖然也一度翻落平盤下,不過隨著資金湧入,股價重回平盤之上,近11時20分,雙鴻股價小漲4元或0.45%,暫報885元,成交量逾千張。雙鴻董事長林育申日前於法說會中釋出正向展望,看好因輝達(NVIDIA)需求持續,加上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水冷散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讓台中的路更好走!盧秀燕上任後整建逾182公里人行道 再斥資8千萬改善三民路沿線人本交通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指出,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近年在人行道新闢及整建累計達182.3公里、改善132所...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彥臣新藥NBM-BMX用於葡萄膜黑色素瘤,獲美FDA孤兒藥認定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彥臣生技(4732)新藥開發向前一步,今公告子公司御華生醫自主研發新藥NBM-BMX繼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快速審查資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後,再獲孤兒藥認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資格,推進葡萄膜黑色素瘤新療法。NBM-BMX為新一代選擇性HDAC8抑制劑,用於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 , UM),目前正與全美十家癌症中心合作,已有三家美國醫院完成試驗啟動會議(SIV),目前臨床試驗順利推進中。葡萄膜黑色素瘤(UM)為極度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之惡性腫瘤,目前全球獲准的有效系統性治療極為有限。NBM-BMX透過選擇性抑制HDAC8(Histone Deacetylase 8),調控腫瘤細胞之DNA修復與存活路徑,可望延緩抗藥性產生並發揮臨床療效。根據2025年4月Smart Insights Market Research報告,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療市場在2022年為6.5億美元,預期2030年可達12.5億美元,以8.5%複合年增長率成長。NBM-BMX正式獲得美國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吳志中:台灣沒尋求跟日本簽定正式軍事同盟
[Newtalk新聞] 對於日本首相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成立安保體系下存亡危機狀態,國民立委黃仁質詢,台灣是否有意跟日本建立軍事同盟?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今(24)日說,「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定正式的軍事同盟作法。」 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今日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於活動前受訪。 對於中日關係緊張,剛從歐洲訪問回國的吳志中表示,大家所知道,他剛從歐洲回來,去了布魯塞爾、法國、德國、去蠻多國家。基本上,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外交官在日本的言詞,大家是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不過當然降低衝突是很重要的。 至於是否會動武,他說,在歐洲這個地方是完全沒有提到這樣,所以他覺得現在以台灣看法,我們在國際上朋友越多越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我們朋友真的越來越多,這次在柏林安全會議看到的。朋友多,他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戰爭衝突爆發那一切都太晚了,所以最重要是嚇阻,嚇阻包含就是大家各方面的合作。 國民立委陳永康質詢時表示,跟日方溝通,建議用「台海有事」,不要用「台灣有事」說法。「台海有事」是戰略性議題,是出招,範疇沒
新頭殼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咳嗽不能吃香蕉是真的!醫提醒2類人要注意 揭「老祖宗智慧」不容忽視
在感冒咳嗽期間,許多人都會聽到長輩提醒「這個不能吃、那個會加重咳嗽」,事實上,確實有不少水果因性質偏寒、酸度高或容易刺激呼吸道,被認為不利於感冒恢復,例如:西瓜、芒果、柳丁等。不過,你是否也聽過坊間流傳「吃香蕉會咳嗽」?對此,兒科醫師徐嘉賢近日證實「是真的!」並提醒過敏體質、哮喘或異膚患者尤其要小心。
鏡報 ・ 16 小時前
獨/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