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主成為資本的囚籠,社會正義的載體何在?
近年來,全球政治生態出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以「民主燈塔」自居的美國,正陷入一場深刻的制度性懷疑。民主不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信仰,而成為需要重新審視的命題。2025年紐約市長選舉中,自稱「經濟民粹主義者」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以左翼社會主義傾向的政見,成功贏得超過半數選民支持。
這場選舉不只是地方層級的政治事件,實際上卻揭開了美國民主假象下的深層危機,象徵民意對現行體制的反叛,更折射出當代民主被資本俘獲的結構性困境。
民主制度在理論上承載著「人民的統治」這一崇高理想,強調政治權力應回歸民眾、制度應保障平等與自由。然而,在實踐中,民主卻往往被權力與資本共謀所扭曲。美國的民主悖論在於,它高舉「機會平等」的旗幟,卻在現實中創造出階級固化與世襲式的貧富鴻溝。
美國政治長久以來陷入政府縮手、企業放任、稅負減輕、金融自由化的模式中,表面上促進了經濟活力,實際上卻讓財富迅速集中於頂層。根據美聯儲資料,至2025年,美國最富有的1%人口掌控超過全國40%的財富,而底層50%的財富總和僅占2%。中產階級不再是民主的穩定支柱,而是日益焦慮、被生活成本與債務壓垮的「失落階層」。
當民主無法實現社會流動的承諾,選舉便失去了希望的意義。政治成為金權角力的舞台,選票變成資本操盤的儀式。候選人背後的募款金額、廣告投放與媒體操作,比政見內容更能決定勝負。民主淪為形式主義的遊戲,人民被動成為觀眾。
美國的制度困境根植於民主與資本主義的深度捆綁。自最高法院於2010年「公民聯合案」(Citizens United v. FEC)裁定企業與個人享有同等政治捐獻權以來,金錢幾乎成為政治運作的血液。億萬富豪、科技公司、能源巨頭與金融集團透過政治獻金與遊說,左右政策制定方向,令民主失去獨立性。
遊說制度合法化,使華盛頓成為金權交易的中心。據《華盛頓郵報》統計,2024年美國共有超過1.3萬名登記遊說者,平均每名國會議員背後對應約25名遊說者。從稅改法案到科技監管,幾乎每一項重大政策都浸潤著企業利益。這樣的政治結構,使「人民的聲音」被稀釋成噪音,而「資本的聲音」成為唯一被聽見的真理。
曼達尼的政治主張之所以引發共鳴,正是因為它直接挑戰了這種制度俘獲。他主張提高富人稅、擴建公共住宅、強化企業監管,這些訴求看似激進,實則回歸民主初衷—讓政治重新服務於多數人。對許多紐約選民而言,這並非意識形態的選擇,而是對生活壓力的本能反應。當房租佔薪資一半、當醫療成為奢侈品、當教育負擔終身債務,民眾自然不再相信市場會自我修正的神話。
自由是民主制度的核心價值,但在當代美國,自由愈來愈被市場邏輯所侵蝕。美式自由強調個人責任與選擇,卻忽略了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當資本支配了教育、醫療、住房與資訊領域,自由選擇實際上成為幻覺,因為多數人根本無法承擔選擇的代價。
2025年美國平均大學生畢業時背負約3.7萬美元學貸,而房屋中位價已突破43萬美元。所謂的「努力就能成功」,在這樣的結構中顯得近乎殘酷。自由變成特權階層的保護傘,為不平等披上合法化外衣。
曼達尼現象揭露的正是這種自由的虛假性。當自由失去普遍性,它便成為少數人的特權。民眾對真正自由的渴望,促使他們轉向社會主義式的平等訴求。這種轉向並非對自由的否定,而是對「偽自由」的反叛。當新自由主義將自由窄化為市場選擇,卻忽視社會正義與集體福祉時,民主的合法性自然陷入危機。
在現代民主制度中,選舉被視為民意表達的主要機制。然而,美國的選舉早已偏離了民主精神。兩壟斷、選區劃分(gerrymandering)不公、選舉人團制度落後,再加上演算法推播的「回音室效應」,使得選舉結果往往只是既有權力結構的再確認。當選舉成為形式而非實質時,民主將走向空洞。大量選民在選舉中只是被動接受資訊、重複被餵養的立場。政治宣傳與媒體敘事取代了理性辯論,公共空間被碎片化的情緒所佔據。
曼達尼的當選,正是這種沉默的多數對制度異化的反擊。他的支持者主要來自城市邊緣群體:年輕人、少數族裔、低收入階層。他們長期被主流政治忽略,訴求無法透過傳統體制被聽見。曼達尼所代表的,不僅是政策選擇的分歧,更是一種政治文化的翻轉—從菁英治理轉向草根反抗。
美國的制度危機並非孤例。從歐洲到拉丁美洲,「曼達尼式」的現象接連出現:法國梅朗雄、西班牙波德莫斯、智利博里奇、阿根廷的左翼運動……,這些新興力量的崛起,都源自同一個事實:傳統民主無法再回應民眾對經濟正義的渴望。
民主的合法性依賴於制度能否帶來可感的改善。當政治菁英無法提供公平的機會與社會保障,民眾的信任就會流失,極端主義與威權誘惑便會趁虛而入。歷史早已證明這一點,1920年代的德國、21世紀初的拉丁美洲,都曾因民主失能而孕育出極端政治。
今日的美國亦在重蹈覆轍。當部分民眾轉向川普式的民族主義,另一部分則擁抱曼達尼式的左翼平等主義,這兩股力量的共同點是對主流政治的深刻不信任。這說明民主的危機不再是制度外部的挑戰,而是源自內部的腐蝕。
若要讓民主擺脫虛假性,唯有進行結構性改革。首先,必須限制金錢政治,恢復選舉的公平性。這意味著設立更嚴格的政治獻金上限、透明化遊說紀錄,並確保媒體不被資本壟斷。其次,必須重新平衡市場與社會的關係。當經濟權力壓倒政治權力,民主便失去了調節能力。透過累進稅制、公共住宅、全民醫療與教育資助等政策,重建社會安全網,方能讓自由重新具有實質意義。另外,應促進公民參與,使民主從「投票民主」轉向「參與民主」。地方社區決策、線上公民平台、審議式民主等制度創新,可以讓民意真正滲透政策形成過程。
這些改革注定面臨龐大阻力。因為它們直擊現行權力結構的核心—資本。既得利益者利用媒體、法律與輿論防線抵制變革。民主能否重生,取決於公民社會能否凝聚共識,將「民主去資本化」視為歷史使命。
曼達尼現象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民主制度的內在矛盾與道德虛空。它提醒我們,民主的危機不在於理念的失敗,而在於實踐的背叛。當自由被特權壟斷、當選舉被金錢操控、當民眾被排除於決策之外,民主就只剩下儀式與幻象。
真正的民主,不應是資本的附庸,而是社會正義的載體。它不應只是投票權的遊戲,而應是生活權的保障。當民眾開始覺醒,質疑自由的虛假性、拒絕制度的偽善性,民主才可能重新煥發生命力。
美國今日的制度焦慮,或許正是民主自我救贖的起點。只有當社會願意面對資本與權力的共謀、重建社會契約、恢復政治的公共性,民主才有可能從幻象走向真實。否則,它終將在民眾的失望與憤怒中,迎來自己的黃昏,不再是燈塔,而是一座警鐘,警示全世界:沒有經濟正義的民主,只剩華麗的空殼。
【作者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大師鏈>傳媒顧問。】
其他人也在看

歷任總統誰最貪?粉專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青鳥炸鍋戰翻
普發現金1萬陸續入帳,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到指定ATM領取。有粉專近日在YouTube頻道進行網路投票,包括普發1萬是誰的功勞,結果高達87%認為是藍白在野的功勞。粉專也另問一題對於歷任總統的意見,結果「賴清德」負評最多、甚至認為賴比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貪,但卻引來不少網友踢館,開酸同溫層太強,也有人「抱不平」說,畢竟賴跛腳、預算沒過怎有機會貪?但也有網友反嗆,青鳥跑到這來崩潰喔,自己也一堆同溫層民調,只不過後來被「32:0」洗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王義川、林佳龍?民進桃園「出奇兵」 王世堅點名這戰將:非常適合
民進2026桃園市長初選,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被點名,近期更傳出立委王世堅都是可用的奇兵。對此,王世堅受訪時直言,能回到立法院這已經是最大光榮,這一點已經可以寫到祖譜裡面,「我不敢奢望」。不過他反而推薦綠營這戰將,強調「他很合適」。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有幕僚表示,民進在桃園市長選戰要出奇兵,「從從容容」......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日中談判破裂!央視PO官員「手插口袋」輕蔑送客 日媒體人揭背後目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不滿,不只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嗆聲「斬首」,中國更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雙方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親自飛往中國磋商,但雙方未達共識,中國官媒更釋出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雙手插口袋送客」畫面,輕蔑態度引起譁然,日本媒體人三木慎一郎揭背後目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民眾認同嗎?鄭麗文竟提一國兩區 黃國昌急喊:「這些事」不退讓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後動作頻頻,先是參加「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內反對聲浪四起。不僅如此,副主席蕭旭岑、張榮恭先後率團訪中,均獲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親自接見;蕭日前更直言,鄭的兩岸路線就是回歸「一中憲法」,當中包含「一國兩區」,其親中主張備受外界抨擊。對此,民眾主席黃國昌今(18)日回應,捍衛台灣自由、民主等,是們民眾不可能退讓的底線。蕭旭岑昨(17)日接受「中午來開匯」專訪,他指稱,目前任務就是協助鄭麗文務運作,而鄭的兩岸路線為回歸中華民國憲法這部「一中憲法」,跟前主席馬英九的路線並無不同。他又稱,只有回到「一國兩區」並捍衛「九二共識」,兩岸才能追求共同政治基礎。對此,黃國昌稱,民眾對於國家定位向來非常清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2300萬台灣人民」,捍衛台灣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生活方式,是他們所堅持的原則,也是不可能退讓的底線。黃國昌也說,兩岸之間意見不一致或分歧,需要用最高智慧、最高誠意,本於善意相互多溝通,才能有效降低兩岸擦槍走火的風險,「我相信政府好好施政,讓人民可以過好日子,這是全體台灣人民共同心願」。原文出處:快新聞/民眾認同嗎?鄭麗文竟提一國兩區 黃國昌急喊:「這些事」不退讓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黃會」僅剩一天!沈榮欽:與會人員不會太尊重黃、國民能讓得不多台東體中棒球場有錢修復了! 陳瑩.莊瑞雄成功爭取3千萬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日方拒收回「台灣有事」言論 日中外交官過招不歡而散
日中關係急速惡化,共軍在黃海實彈射擊從3天延長到8天,大陸外交部再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要求「給中國人一個明確交代」。美國智庫學者分析,高市早苗只是將前首相安倍晉三已知的事實,公開講得更明白,根本原因是北京過去幾年,升高對台武力脅迫。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中日關係因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而迅速惡化,隨後中國政府發布各種警告。兩國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如何收尾?DW採訪在東京的中日關係學者等多名專家,提出分析。
德國之聲 ・ 12 小時前
立場不變!日官房長官:不會收回台灣有事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或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敏感言論,引發中日兩國關係跌入谷底,外交高度緊張。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今(18日)重申,不會撤回台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UN告狀!陸批高市「重蹈軍國主義」 沒資格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大使傅聰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於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全會的發言中表示,日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花蓮中配村長遭解職!縣府竟「撤銷處分」 劉世芳重話:沒解釋空間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雖中國近年致力以各種手法滲透台灣,但我國與中國互不隸屬為客觀事實,國人不得同時於中國設籍、領有護照。日前花蓮富里鄉中配村長鄧萬華,因未放棄中國籍遭鄉公所解職,不過其向花蓮縣府提訴願後,縣府訴願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分;內政部則強調「並無地方另行解釋之空間」,將再行文富里鄉公所。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也說明最新進度。針對花蓮該位中配村長解職,提起訴願成功一事,內政部先前重申,《國籍法》第20條已明文規定,民選公職應於就職前辦理放棄中華民國以外之國籍,並於就職之日1年內完成放棄並提出佐證資料;對未辦理者,權責機關均應依法辦理解職事宜。內政部直指,地方政府應依法律及中央主管機關之解釋辦理,並無地方另行解釋之空間,為貫徹法治國精神,並堅守民選公職人員肩負國家忠誠義務之基本原則,將再行文富里鄉公所,應依《國籍法》及中央主管機關之解釋辦理解職。內政部長劉世芳。(圖/民視新聞)不過,劉世芳今日表示,到目前為止,內政部還沒收到花蓮縣政府,或是富里鄉公所對於這次訴願的決定書,因此內容無從查考,之後內政部將派員至地方政府了解狀況。劉世芳續指,《國籍法》解釋主管機關是內政部,根據《國籍法》第20條規定,民選公職當選者在1年之內,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以外的國籍,內政部據此規定,要求地方縣政府一定要進行解職。她也強調,大家可以去看憲法修正條文,相關限制還是一樣,「沒有解釋的空間」。原文出處:快新聞/花蓮中配村長遭解職!縣府竟「撤銷處分」 劉世芳重話:沒解釋空間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高市挺台言論延燒!中日關係惡化 北京宣布「連8天」海上軍演高市挺台!鄭麗文竟反指總統「火上加油」 綠委轟:當中國傳聲筒?棒球/「前中職救援王」也被中國挖角!他拒絕原因曝光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鹿死誰手?內參民調贏謝龍介30%以上 陳亭妃直言:趨勢沒有改變
[Newtalk新聞] 民進2026年台南市長初選競爭激烈,民進立委林俊憲、陳亭妃兩強相爭,又時常爆出內互打爭議。對此,陳亭妃今(19)日直言,對不會內互打,內規則是對比式民調,她也透露內參民調贏過國民立委謝龍介30%以上。 民進立委陳亭妃今(1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 她表示,內規則是對比式民調,並非是跟內對手立委林俊憲做比較,而是她跟謝龍介比、林俊憲與謝龍介比。她透露,內參民調贏謝龍介30%以上,林俊憲也有領先謝,但比例相較之下,她與謝龍介的民調差距相較於林俊憲比謝龍介差距民調領先較多,就如同媒體之前所報導,趨勢並沒有改變。 陳亭妃也指出,她的支持者涵蓋中間選民、泛藍及泛綠選民,而深藍族群在對比民調中本就會支持謝龍介,「深藍當然不會支持我們」,但她強調真正勝負關鍵在於掌握中間選民的支持度。 她認為,民進若要在藍白合夾擊下保持競爭力,關鍵不是追逐民調,而是重新抓住基層真正的情感與信任,「不要再打高空,人民的感動才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陳亭妃最後強調,民調固然重要,但她的選民基礎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靠長期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惹火北京 共同社:中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的新反擊,中國政府今(19)日通知日本,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中國政府今(19)日通...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鄭黃會沒碰2026深水區 支持者快等不下去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首次「鄭黃會」今(19)日落幕。回顧整場會議,句句離不開痛罵執政,難得兩大主席會面,外界都關注是否觸及2026年地方選舉合作深水區,但面...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美對台軍售巨大進展?雷神獲217億合約 張競打臉:去年就公布了
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了一項總額3.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計劃,將出售戰機備件和維修零件,這是川普總統再次上任以來首次對台軍售。隨後,美國國防部於18日確認,雷神公司獲得超過6億美元(約新台幣217億5002萬元)的「國家先進地對空防空飛彈系統」(NASAMS)相關裝備合約,預計完成日期為2031年。不過,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則指出,此為去年同意之軍售,但我方去年未編預算,現在才編相關預算。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惹中國全面抵制 郭國文酸中國:欺善怕惡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強調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讓中國氣炸跳腳,祭出各種抵制手段,並持續引爆中日外交風波。對此,民進立委郭國文今(19)日表示,台灣早就習慣的文攻武嚇,而一模一樣的手段,正在對日本上演中。他並嗆聲中國,在美國總統川普稱中國侵台將轟炸北京之際,卻不敢用同樣的惡質手段回應,徹底凸顯本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青鳥炸鍋!萬人網路投票「歷任總統誰最貪?」33%指賴清德
臉書粉專「不禮貌鄉民團」昨(17)日又發起網路投票,問最近30年內的5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比較起來,哪一位最讓人失望?哪一位最貪?結果大多數網友都認為是賴清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日關係惡化 日內閣官房長官:「台灣有事」言論不會撤回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因「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言論,引發中國強烈抗議。中國祭出勸阻國民赴日旅遊、留學等措施,並宣布從今(18)日起在黃海南部連續8天實施實彈射擊演練。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重申:「高市言論延續日本既有立場,不會撤回。」
民視 ・ 1 天前
不去日本玩了!中國為面子而戰 高市早苗不退讓 台灣有事引爆中日緊張 四川艦、福建艦入列威嚇美日 北京報復日本觀光影視 台積電老臣跳槽英特爾惹議|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5:24 日外交特使赴中 遭無禮對待 6:55 四川號入列 美急研六代戰機 9:36 有鬼!台積電老臣跳槽英特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答詢時一番與台海相關的言論,竟點燃北京怒火,甚至導致中日關係建交53年來新低點。這次的衝突,會不會讓2012 年釣魚島主權爭議所引發的反日浪潮再現?再一次造成日本對中出口下跌?目前反日情緒已經衝擊日本觀光,中國赴日機票大規模取消,恐使日本全年觀光收入大減。 ◎同時,解放軍擴大在印太的軍事存在,進入「三航艦+1」時代,日方也高度戒備。而日韓同步提高國防預算,應對安全挑戰。在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與維護印太同盟之間,日本正努力取得平衡。 ◎聯合國安理會17日投票通過,由美國川普政府主導的「加薩20點和平計畫」,加薩走廊的停火協議將進入下一階段;接下來「國際維和部隊」有可能進駐,也將成立一個過渡性的行政機構。在加薩走廊內的哈瑪斯組織,則是已經回到加薩走廊內部,控制並維持秩序,以及打擊區域內的反對分子,不過因為社會秩序漸趨穩定,哈瑪斯在加薩的聲望有回升的趨勢。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藍白怎合? 前藍委直言:很難沒私心 黃國昌:絕不扯後腿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藍白雙方都不斷喊話要合作,但深水區該怎麼解?國民主席鄭麗文說,民調是必要機制,如果有人願賭不服輸就要紀處分!不過國民前立委陳學聖也坦言,縣市首長部分各很難沒私心,例如民眾40萬人口的新竹市不讓?國民要怎麼讓400萬人口的新北市呢?對此黃國昌說如果主角不是他,不用擔心他扯後腿,但除此之外,兩議員提名是否能合作也是問題,鄭麗文趕在藍白會面之前到台北市議會拜訪國民團,主委也立下明確目標,國民就是要單獨過半。台北市國民團說:「國民,勝利,勝利。」中午12點國民主席鄭麗文,趕在藍白主席峰會之前,先拜會台北市 議會 國民團,儘管說要推動藍白整合,但這舉動是否也要讓大家放心,國民不會失去主體性?國民台北市部主委戴錫欽說:「在藍白合作的基礎之下,國民團能夠單獨過半,確保在台北市議會團的優勢,不管民眾團的提名策略是什麼,我們都會審慎評估自己的實力,來做最確實的提名。」言下之意,國民至少提出32席議員候選人,前立委陳學聖直言,民代部份沒什麼好談,各各自提名候選人各自努力,縣市首長部分很難沒私心。例如40多萬人口的新竹市,民眾若不讓,那國民怎麼可能會讓,人口超過10倍,400萬人口的新北市呢?民眾主席黃國昌說:「有更好的人的時候,我們當然願意支持,如果男主角不是我,千萬不用擔心黃國昌會扯後腿。」國民主席鄭麗文說:「相信未來民調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工具,非要祭出紀的,,比如說惡意的破壞,或者是說願賭不服輸,自己不是最佳的候選人,可是又非要不惜破局都要參選到底,類似這種情況。」 相信未來民調一定是 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工具 非要祭出紀的比如說惡意的破壞 或者是說願賭不服輸自己不是最佳的候選人 可是又非要不惜破局都要參選到底 類似這種情況 要靠比民調推舉人選,然而2024總統大選,藍白合破局歷歷在目,當時的男主角之一侯友宜,給出忠告。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政跟政的合作最重要,你有共同的理念跟想法,那這才是最重要的,那不然的話,其實如果合作只是一個表象,那意義是不大的。」藍白合作是象徵意義,還是能有實質進展,雙方公開會面後,後續談判斡旋才是重點。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5 小時前
藍白惡修財劃法!民進一圖曝「地方財源十年變化」:掏空中央沒必要
藍白日前再度聯手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掏空中央政府財政。民進今(19)日在粉專發文,並公布一張從馬英九執政到蔡英文及賴清德執政時期,地方政府的財政變化,從2012年當時,地方政府的歲計賸餘,合計是「負589億元」,經過十年努力,到去年2024年更是合計高達新台幣818億元!強調民進執政,地方財政起死回生,惡修財劃法掏空中央沒必要!希望在野能懸崖勒馬。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