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提「G2」,中美關系新定義?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外交語境中,哪怕是短短的幾個字也可能意義重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一則簡短的帖子中,或許洩露了他對中美關系的構想——這讓極度注重國際地位的北京感到欣喜,卻令擔心中國崛起的美國盟友倍感不安。
“G2即將召開!”特朗普在10月30日前往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前發帖寫道。此舉讓“G2”這一在2000年代初提出、但被華盛頓棄用至少十年的說法重新進入公眾視野——包括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這個詞都從未被美國官方使用。
“G2”(即“二國集團”)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於2005年提出,主張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需要建立直接對話機制。隨著中國從地區強國躍升為全球關鍵力量,這個概念逐漸有了“中美實力均衡”的意味——而這種“對等”正是北京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
但這種“均衡”以及中國可能如何對待它,卻讓美國的盟友與伙伴感到憂慮。
“‘G2’意味著中國與美國在全球舞台上地位平等,雙方的立場應得到同等重視。”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治問題專家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指出。
特朗普在此時重啟這一曾被摒棄的詞匯,正值外界都在揣摩其政府對華政策走向之時。面對日益強硬的中國政府,該政策至今尚未明朗。
歷史上:從“被遏制”到“二國並舉”
要理解這個詞在外交圈之外的分量,需要回顧中國的近現代史。20世紀初,甚至早於共掌權之前,中國就對西方“遏制”的企圖深感不滿。二戰後,“遏制政策”成為在中國的認知中的一種常用概念,即西方國家通過制度化手段限制中國實力並使其安於現狀。
21世紀初,中國的外交努力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打破這種結構性“遏制”。直至今日,中國標志性的“一帶一路”倡議,也被視為對這一舊秩序的挑戰與對抗。
特朗普在帖文中稱與習近平舉行的“G2會議”是“對兩國都有益的偉大會晤”,並寫道:“這次會議將帶來永恆的和平與成功。願上帝保佑中國和美國!”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通話後也在X平台發帖沿用了“G2”一詞。
前拜登政府官員米拉·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警告說,特朗普重提“G2”很可能會在美國盟國的首都引發了嚴重不安,因為這些盟友擔心特朗普政府可能會與中國私下達成協議,從而讓他們處於不利地位。
G2不意味“共治”
“G2”一詞的重新流行令提出者伯格斯滕感到欣慰。他表示,自己從未打算讓“G2”取代其他多邊組織(如G7或G20),而是希望“促進兩個超級大國間的必要合作”。
“這並不是說美中兩國要對世界發號施令,”伯格斯滕說。“我認為(特朗普)只是用這個詞指代兩大經濟體就全球經濟議題進行全面對話。”他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補充說:“這其實正是我20年前提出該概念時的初衷。”
中國輿論也迅速抓住了特朗普的用詞,並顯得頗為得意。
“特朗普提到的‘G2’,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美國承認自己已不再是單極世界的唯一主宰,而希望與中國共同構建一個‘兩極世界’。”知名民族主義大V“厚沙月光”評論稱,“這意味著歐洲已不再重要,更別提日本或印度。”
在特朗普發帖次日,印度一家新聞機構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稱“G2”是否正在形成,並可能改變世界秩序。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坤回應說,中美兩國“可以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並重申中國將繼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國際關系學者趙明昊則表示,新版“G2”並不意味著中美“共治世界”,也不代表競爭會被合作取代。
“這意味著兩國將重新審視中美關系的重要性,並願意進行更多溝通與協調。”趙在香港新聞網站hk01.com上撰文寫道。
美國一度疏遠“G2”概念
伯格斯滕回憶說,20年前提出這一概念,是因為當時中國經濟崛起迅速,而他認為未來世界上僅有的兩大經濟超級力量必須攜手,才能在國際經濟問題上取得任何實質進展。
這一概念曾被討論和推行數年,但在金融危機後中美關系出現分歧,這一概念逐漸淡出。
拉普-胡珀表示,該概念曾在奧巴馬政府初期短暫走紅,一些高級官員認為,美中兩國應通過合作來應對全球性問題。但隨著中國開始接受“G2”概念,華盛頓開始疏遠這一說法,因為它暗示美國和中國可以在沒有其他盟友參與的情況下作出重大全球決策。
“這個詞在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這樣的國家中接受度很低,”拉普-胡珀說,“他們認為美國在亞洲迎合中國的意願,這可能會以他們的利益為代價。”
拜登政府時期的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也指出,亞洲國家“對G2的具體運作方式存在感到擔憂”。
他說,問題不僅在於中美兩國可能在背後決定地區事務,更在於“中國利用‘G2’這一概念在鄰國制造不安全感”。他總結道:“這個概念已被徹底‘去合法化’了。”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美聯社))
其他人也在看

想摘虎頭蜂窩來下酒!男爬電桿遭「破萬伏特」慘電 弟淚曝事發前1關鍵
在泰國武里南府,一名男子被發現慘死在高壓電線桿旁。警方調查後發現,這名男子當時看到高壓電線桿旁有一大個「虎頭蜂窩」後,便起貪念想摘回去當下酒菜,結果爬上電線桿後卻疑似觸電,失足摔落地面,當場死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中資安世半導體被美荷強行接管 再掀全球車用晶片缺貨 川習會又生變 SHEIN踩道德紅線 惹怒法國 不怕中國大哥 美國默許越南在南海擴張|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5:51 川習會沒用 車業照鬧晶片荒 7:36 黃仁勳失望 美不讓晶片賣中 ◎美中貿易戰雖有降溫跡象,但科技與資源領域的交鋒並未減少。中資控股的荷蘭半導體製造商安世(Nexperia),就被歐洲也被選入這場風暴中的絕佳例證。荷蘭方受到盟友壓力,選擇凍結中資對這家荷蘭企業的控制權;中方則以禁止中國端的安世半導體出口半導體相關零部件作為報復。中荷這條供應鏈的斷裂,不只是美中荷三國的角力,更是衝擊到全球汽車的晶片供應。而科技戰背後的「戰略物資」稀土,更是在川習會後,又將重燃戰火……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最近幾日訪問亞洲多國,2日抵達越南,與越南國防部長討論國防合作及美國對越南軍售,深化美國與越南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除了向美國購買軍備,越南最近幾年更在南海建設人工島嶼,在島上興建軍事設施,河內當局在打什麼主意,各界關注。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9 小時前羅馬古塔崩塌壓死人 義不滿俄羅斯嘲諷召大使抗議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4日專電)羅馬古蹟區一座孔蒂塔樓昨天部分坍塌,一名受困超過11小時的工人今晨送醫後不治。俄羅斯發言人昨天引述消息時嘲諷,義大利若繼續支持烏克蘭也會如此垮掉;義大利外交部憤怒召見俄羅斯駐義大使抗議。
中央社 ・ 22 小時前反恐及伊拉克戰爭推手 前美國副總統錢尼84歲病逝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家屬聲明,前美國副總統錢尼已經逝世,享壽84歲。他是美國現代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也是美國「反恐戰爭」主要策畫者、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推手之一。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德國汽車零件廠被中國晶片卡脖子 規劃無薪假、向北京申請豁免
荷蘭政府9月底接管被中資收購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北京報復,禁止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晶片出貨。由於安世是主要的汽車晶片供應商,德國汽車零件廠紛紛被「卡脖子」產線難以運轉。有德廠已經「預防性」規劃無薪假,也有德廠集體向北京尋求晶片豁免。
太報 ・ 1 天前
德語媒體:暫時停火的中美制度之爭
《世界報》評論認為,中美首腦韓國峰會達成的協議,絕非兩個超級大國間恢復了信任,只是「各懷鬼胎的權宜之策」而已。《商報》評論稱,中國一方面將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當作地緣政治武器,一方面卻在亞太峰會上高談「供應鏈的開放和穩定」,歐洲應對這種自欺欺人的政治秀保持警惕。
德國之聲 ・ 1 天前美歐貿易協議100天:特朗普關稅如何影響德國經濟
7月底,歐盟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盡管避免了最糟糕的情況,但德國經濟遭受的影響仍十分明顯。汽車、機械制造、醫藥化工行業都備受壓力。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34歲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創多項歷史紀錄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4日專電)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在充滿金權的紐約市長選舉異軍突起,成為17世紀有市長管理與選舉紀錄以來首位穆斯林裔,及百年來最年輕的紐約市長。他的妻子杜瓦吉今年28歲,將是史上最年輕、屬Z世代的紐約市第一夫人。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黃安在台灣「驚見中國地圖能用」嗨翻:每條街都一清二楚
藝人黃安移居中國發展多年,經常在社群發表親中言論,常引起台灣網友不滿。日前他從中國來台,使用中國主流之一的地圖服務「高德地圖」在台灣路上導航,發現不僅能用,還「每條街都一清二楚」,便興奮地吹捧道「今天起,在台灣省導航,就用高德!」引發部分網友抨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安世車用晶片出貨又生變? 中國商務部指控荷蘭要「全權負責」
荷蘭的歐洲車用電子晶片大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與中國的糾紛,原本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後,可能獲得解決。但是中國商務部週二(4日)下午發新聞譴責荷蘭不配合,要負全責。這個牽動大量歐洲汽車零件與車廠的關鍵供應商,可能還是無法恢復出貨。
太報 ・ 22 小時前
美政壇震撼彈!「最具權勢副總統」錢尼逝世享壽84歲 家屬證實死訊
CNN報導,錢尼出生於懷俄明州,曾就讀耶魯大學,但中途退學,並以各種理由避開越戰服役。儘管如此,他在政壇步步高升,先在尼克森任內擔任白宮幕僚,之後於福特政府中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白宮幕僚長。雷根時期,他轉戰國會擔任眾議員,並於老布希政府擔任國防部長,主導1990至19...
CTWANT ・ 19 小時前
中國延長對部分國家免簽政策並納入瑞典
中國宣布延長對法國等國的免簽政策至2026年底,並新增瑞典為免簽對象,旨在推動旅游復蘇、便利人員往來,同時緩和與歐盟的貿易關系,釋放擴大開放的積極信號。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德語媒體:被嚴重誇大的稀土威脅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在稀土問題上,中國同西方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所謂稀土是中國地緣政治武器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商報》評論稱,台灣成了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籌碼。
德國之聲 ・ 16 小時前

賴瑞隆、許智傑、邱議瑩全落馬?謝寒冰曝高雄變數 預言賴清德恐改派他出戰
民進立委林岱樺身陷涉貪爭議,仍在高喊冤屈的同時、拋出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規劃,事後林岱樺也表示,若能經過內初選的公平競爭,就算民調不如對手也會願賭服輸;媒體人謝寒冰指出,這就是民進要小心的一點,畢竟就算林岱樺願賭服輸、她的支持者會怎麼想仍是未知數。另外謝寒冰也分析,總統賴清德仍屬意立委賴瑞隆出線,若後者聲勢拉不起來,可能會直接派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出馬。......
風傳媒 ・ 2 小時前
遭藍粉專點名攻擊 黃敬平:願退換團結
[NOWnews今日新聞]挺藍粉專「政客爽」日前點名國民桃園市議員黃敬平,在大罷免期間上綠營政論節目,一起訕笑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黃敬平回應,選後應團結,不過風波未平息。黃敬平今(4)在臉書再嗆,...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王義川2026桃園對決張善政?白營主任爆地方真實狀況:比較常看到綠營這大咖
2026地方大選腳步逼近,各派都摩拳擦掌準備角逐,在桃園市長的人選上,民進日前傳出立委王義川有望被徵召參戰,相關消息引起外界高度討論。對此,民眾社會發展部主任張清俊在廣播節目《POP大國民》透露,自己在地方跑行程的時候沒看到王義川,反倒是很常看到綠營這人在走動。民進2026挑戰「光復」桃園,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在內及支持者間呼聲最高,不過王義川本人被媒......
風傳媒 ・ 2 小時前
李進勇卸任火速恢復籍 民進團:證明綠營從政者尊重「獨立超然」規定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任期到11月3日屆滿,傳出他卸任後4日火速恢復民進籍,遭國民立委許宇甄批評,綠營安插在中選會的看門...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