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解構台海衝突對日本的四大實質威脅
戰略風格/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主筆
2025年11月,日本政壇發生了戰後安保政策上最具標誌性的轉折。面對在野關於台海局勢的質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語出驚人,明確表示:「若台灣遭到武力侵略,根據事態發展,這極可能構成日本行使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
此言一出,北京當局反應激烈。中國外交部不僅提出嚴正交涉,駐日官員更發出形同「斷交」與「制裁」的恫嚇。然而,在隨後的兩次國會答辯中,面對親中派議員與媒體的連番追問,高市早苗兩度公開拒絕撤回該言論,並強調「正視現實風險是國家元首的責任」。
這一改過去日本政府在台海問題上「模糊閃躲」的慣例。高市首相的強硬底氣,並非僅來自其鷹派立場,而是基於一個冷酷的物理現實:在2025年的地緣格局下,「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已不再是政治口號,而是日本國家生存面臨的客觀危機。
關鍵詞解讀:什麼是「存立危機事態」?
首先必須先理解高市首相口中的「存立危機事態(Survival Crisis Situation)」在法律上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並非中文語境中泛指的「生存危機」,而是日本 2015 年通過《和平安全法制》後,新增設的極嚴格法律定義,即「與日本關係密切的他國(如美國)遭到武力攻擊,導致日本的國家生存受到威脅,且國民權利有被徹底顛覆之虞」的狀態。
實質意涵上,這是日本啟動「集體自衛權(Collective Self-Defense)」的法律開關。在此之前,日本自衛隊只能在「重要影響事態」下提供美軍後勤支援(如加油、醫療),不能參與戰鬥。
一旦認定為「存立危機事態」,自衛隊將獲得法律授權,可以直接動用武力,例如使用神盾艦攔截射向美艦的導彈,甚至與美軍並肩作戰。
高市早苗將「台灣有事」連結至「存立危機事態」,等同於向國際社會宣告:日本已做好準備,在台海衝突中從「後勤支援者」轉變為「共同作戰者」。
那麼究竟台海戰爭對日本而言,有哪些實質上的威脅,迫使日本有軍事介入的需求?
威脅一:美軍基地與安保法制下的「自動捲入」機制
很多人誤以為日本是否參戰取決於首相的「政治決斷」,但從軍事部署與法律結構來看,日本在戰事爆發的第一秒,就已喪失了置身事外的選擇權。
(一)駐日美軍基地的「人質」效應
日本全境遍布著美軍基地,其中最關鍵的作戰力量集中在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基地)與九州(佐世保海軍基地)。根據華府智庫 CSIS 的兵棋推演,以及美軍現行的作戰計畫,一旦美軍決定介入台海,駐日美軍基地是不可或缺的「作戰發起點」。
換言之,如果解放軍要阻止美軍介入(A2/AD 反介入/區域拒止),最有效的手段不是在海上攻擊美軍航母,而是直接攻擊美軍的集結地與後勤中心—也就是日本領土上的美軍基地。
根據《美日地位協定》,美軍使用日本基地進行戰鬥行動雖需透過「事前協議」知會日本政府,但在台海衝突的緊急情境下,日本若拒絕美軍使用基地,等同於宣告「美日同盟解體」,這是日本戰後外交政策絕對無法承受的代價。
因此合理的推論,美軍一旦出動,日本領土(基地周邊)極高機率會遭受解放軍的飛彈攻擊(如DF-26長程地對地飛彈)。這種攻擊不分「美軍資產」或「日本領土」,客觀上將導致日本被動且自動地捲入戰爭。
(二)安保法制鎖死的法律義務
假設戰況真如前述,一旦駐日美軍基地遭到攻擊,或者美軍艦艇在日本近海與解放軍交火,這就完全符合「存立危機事態」的要件。
屆時日本自衛隊不僅有「權利」,更有「義務」履行同盟承諾。這意味著,日本無法像 1991 年波斯灣戰爭那樣僅出錢不出兵,法律與條約義務將迫使其武裝力量直接進入戰場,進行諸如反飛彈防禦或護航等作戰任務。
威脅二:經濟生命線的「窒息性」休克
如果說軍事捲入是「熱戰」的威脅,那麼經濟封鎖則是讓日本社會瞬間癱瘓的「冷戰」夢魘。日本作為島國,其經濟繁榮完全建立在「海洋貿易暢通」的基礎上。
(一)能源動脈切斷:90% 的生存焦慮
日本的能源自給率極低(約 11%),絕大部分的石油與天然氣依賴中東進口。這條被稱為日本「海上生命線(Sea Lanes of Communication, SLOC)」的航道,需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穿過南海,最後經由台灣海峽或巴士海峽北上抵達日本。
根據日本防衛省與能源廳的數據,日本約有 90% 的原油進口、以及 76% 的天然氣進口,必須通過台灣周邊海域。
一旦台海爆發衝突,解放軍勢必劃設「禁航區」或進行海上封鎖,高昂的戰爭保險費與極高的被擊沈風險,將迫使所有商船停駛或繞道。
繞道印尼龍目海峽經太平洋北上,將大幅增加運輸成本與時間,導致日本國內能源價格瞬間暴漲,甚至可能因電力短缺導致工業停擺。對日本而言,台灣海峽的自由航行權,等同於其工業血液的流動權,一旦被掐斷,日本經濟將面臨窒息性休克。
(二)關鍵供應鏈崩潰:矽盾的連鎖效應
「台灣有事」在產業層面上,等同於「日本製造業有事」。日本雖然在半導體材料與設備上擁有優勢,但在先進邏輯晶片的製造上極度依賴台灣工業(如台積電)。
日本汽車工業與消費性電子產業,需要大量的高階與成熟製程晶片。雖然台積電熊本廠(JASM)已經開始運作,但這僅能緩解部分需求,核心的高階製程仍集中在台灣。
若台海戰事爆發,台灣本島的晶片產能中斷,日本的汽車生產線將面臨無晶片可用的困境,導致大規模停工、失業率飆升與出口銳減,這不只是股價下跌的問題,而是動搖日本國本的經濟災難。
威脅三:國內安全的「直接衝擊」與人道危機
除了軍事與經濟,台海衝突對日本社會安全的衝擊,將是二戰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在其西南諸島(沖繩縣)。
(一)西南諸島:戰火下的第一排
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Yonaguni)距離台灣蘇澳僅約 110 公里,天氣好時甚至能直接看到台灣的中央山脈。石垣島、宮古島等部署有自衛隊飛彈部隊的島嶼,距離台灣也都在 200 至 300 公里範圍內。
在現代戰爭的導彈射程與電磁作戰範圍下,100 公里幾乎等同於「貼身肉搏」,一旦台海開戰,解放軍為了阻斷美日封鎖宮古海峽,極可能對這些島嶼上的雷達站、反艦飛彈陣地進行「預防性打擊」或「壓制性轟炸」。
換言之戰爭不會只停留在台灣海峽,日本的領土將直接淪為戰場,與那國島與石垣島的居民將面臨直接的生命威脅。
(二)撤僑與難民潮:崩潰的邊境管理
日本目前在台灣約有 2 萬多名長期僑民,若加上短期遊客與商務客,人數可能更多。一旦戰事預警響起,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數萬名日本人從戰區撤離,是日本政府極大的難題。
更嚴峻的是「難民問題」:根據日本政府內部的模擬推演,若台灣陷入長期戰火,可能會產生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難民,地理位置最近的與那國島與石垣島,將成為難民的首選避難所。
然而這些離島的基礎設施(水、電、醫療、食物)根本無法負荷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這將在日本國內引發嚴重的人道危機、治安問題以及政治動盪,甚至可能癱瘓地方政府的運作。
威脅四:領土主權的「連鎖風暴」
中國對於台海的行動,可能伴隨著對周邊海域的聯動操作。對於日本而言,最深層的恐懼在於:中國是否會利用台海衝突的混亂,一舉解決「釣魚台問題」,甚至染指「琉球地位」。
(一)釣魚台(尖閣諸島)的「順勢奪取」
釣魚台列嶼位(日本稱尖閣諸島)於台灣東北方,距離極近。在台海衝突的某些想定中,解放軍海軍會在台灣東北海域進行部署,以阻絕美日艦隊南下。
日本戰略專家擔憂,中國可能採取「趁火打劫」的策略:在宣稱對台灣進行軍事行動的同時,將釣魚台劃入作戰區域,派遣海警或民兵船「順勢」登島並建立軍事設施,造成既定事實。
屆時美日聯軍主力正忙於應對台海的高強度衝突,可能無暇或不願為了幾個無人島分兵開闢第二戰場。若日本在台海戰後發現釣魚台已被實質佔領,將是永久性的領土損失。
(二)沖繩(琉球)的政治動盪與混合戰
比武力奪島更陰險的是「認知作戰」與「法律戰」。近年來,中國學界與官方媒體開始重提「琉球地位未定論」,質疑日本對沖繩主權的合法性。
在台海衝突前夕或期間,中方極可能加大對沖繩地區的資訊戰滲透,煽動當地的反戰情緒、反基地運動,甚至鼓吹「琉球獨立」。這種從內部瓦解美日同盟根基(沖繩基地群)、製造日本國內政治分裂的手段,屬於高強度的「混合戰(Hybrid Warfare)」。高市首相之所以態度強硬,部分原因正是為了壓制這種試圖從內部撕裂日本主權的企圖。
「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是日本符合邏輯的戰略清晰宣示
綜上所述,「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基於地緣位置、同盟條約、經濟結構與領土主權這四大威脅所推導出的必然結果。
高市早苗首相在國會兩度拒絕撤回「存立危機」的發言,並非所謂的極右派言論,是一種戰略上的「清晰化」。日本政府已經認知到,面對台海危機,日本將被迫在「經濟夥伴(中國)」與「安全盟友(美國)」之間做出二戰以來最艱難的選擇。
但現實是,日本若選擇不介入(雖然機率極低),代價是美日同盟瓦解、海上生命線被中國掐死、地緣戰略地位淪為中國附庸;若選擇介入,雖面臨戰火,但能保住盟友與國家生存底線。
兩害相權取其輕,維護美日同盟與維持台海現狀,成為日本唯一的生存邏輯。這就是為什麼即便面對北京的恫嚇,日本首相也必須把「存立危機」這張底牌亮出來的根本原因。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機場守備部隊擋得住中國空降裝甲車嗎?
陳嘉宏專欄:不能坐視國民急速紅統化的現象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解禁遭質疑「要挺日本」 食藥署:無政治考量
食藥署在今年8月29日即發布預告,擬廢除日本5縣食品的特殊輸入規定,由於預告期間只收到6件意見,其中1件贊成,其餘為細節建議,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因此確定於11月21日正式實施調整,將5縣(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食品納入常態性源頭管理與邊境檢驗機制。食藥署統計...
CTWANT ・ 1 天前
預言中日衝突最後結果!翁履中示警「中國真實目的」:還會更嚴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引起中國不滿,在日方重申立場不變、無意撤回相關言論後,中國在黃海大動作軍演的同時,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施壓意圖明顯;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強調,中國與日本之間「不會有戰爭」,但中國這次壓力測試的目的相當明確,翁履中推測,這次的中日衝突還會再更嚴重。翁履中透過YouTube直播分析,中日如今的緊繃狀態就是一次明顯的「膽小鬼遊戲(Ch......
風傳媒 ・ 1 天前
共軍黃海、渤海軍演禁航14天 實彈封鎖從南打到北|#鏡新聞
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當局不滿,中國又宣布今天(11/23)起連兩週,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水域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同時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首度做出回應,揚言將對日本予以堅決回擊。事實上,共軍從11月中旬以來動作未曾停歇,先是17日在「黃海中部」進行3天實彈射擊;緊接著18日在「黃海南部」展開8天演習;如今又再封鎖「黃海北部」長達兩週。專家分析,這種模式,展現了共軍在這個區域進行多點同步作戰的企圖心。
鏡新聞 ・ 10 小時前
吃完飛機餐「碗盤別堆疊」! 網驚訝:做錯好多年
許多旅客搭乘飛機時習慣在用餐後將餐盤、碗杯整齊堆疊,認為這樣能方便空服員收取,但一名網友近日提醒,這個看似貼心的舉動實際上可能造成困擾,引發討論。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新北男不滿親妹多次被揍替出頭 拿刀怒砍家暴男友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292巷內某社區,日前1名男子疑似不滿妹妹多次被其男友痛毆家暴,憤而跑去找其男友理論,結果雙方一言不和後先是口角糾紛,豈料男子直接拿出預藏的西瓜刀追砍,導致其手腳遭砍傷送醫,警方獲報到場,男子隨後自行投案,雖被砍的被害人未提告,但男子經警詢後,仍被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赴日榜單台竟是「這排名」 他驚:台灣才多少人!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一名網友於PTT上發文分享,台灣人實在太愛去日本。看了日本政府統計的9月赴日旅遊國家發現,台灣竟然排名第3!跟第1名中國78萬人比起來只差了20萬,讓他不禁驚呼「台灣才多少人!」甚至預估今年台灣人到日本旅遊的人數可能破650萬,等於每4人就有1人去日本玩。
民視 ・ 1 天前「讓美國再次偉大」要角葛林 辭聯邦眾議員職務
(中央社華盛頓2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眾議員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今天宣布辭去國會議員職務。這名具高度影響力的極右派人物曾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堅定盟友,不過川普日前撤回對她的支持。
中央社 ・ 1 天前FED降息牽動金價走勢震盪 法人明年黃金需求三箭齊發
受到美國12月聯準會(FED)是否降息因素影響,近期國際金價每盎司約在4000美元附近震盪,法人認為,明年黃金需求三箭齊發,將繼續成為資金匯聚的溫床。瑞銀(UBS)日前將 2026年的年中黃金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4500美元,元大投顧也認為三大因素支撐金價,第一,美元結構性走弱趨勢確立,黃金成資金長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專家指日本不會上島護台:自衛隊核心任務是護美軍、非直接保衛台灣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提到,若中國以軍艦或武力奪取台灣,情況可能構成日本「存立危機事態」。這番說法被視為東京對台海局勢更直白的警示,也讓中日緊張再升級。中國已公開抗議並祭出多項反制,而日本方面則強調整體對台政策未變,沒有收回相關表述。 根據《日經亞洲》引述美國蘭德公司( RAND )日本研究負責人霍南( Jeffrey Hornung )的分析指出,「存立危機事態」源自 2015 年安保法制修法,核心精神是日本在國家存亡受到威脅時,可對盟友行使集體自衛權;而日本唯一的同盟國就是美國,實際情境幾乎都指向「自衛隊與美軍共同應對」,並不意味著日本要直接保衛台灣。 霍南明確表示,自衛隊,特別是陸上部隊,不會踏上台灣本土,因為那等同直接防衛台灣,超出現行法律框架。他指出,自衛隊的任務在於「最有效保護美軍」,確保美軍能順利執行其在台海的防衛行動。具體可能作為包括:在周邊海空域為美軍艦艇護航、派遣戰機與偵察機提供空中掩護、協助反潛與追蹤中國艦艇動向等,讓美軍能將主力投入台海戰區。 分析指出,美軍若遠距離介入台海,屬「客場作戰」;在此情況下,日本基地、情監偵以及海空支援都能
新頭殼 ・ 18 小時前中日關係緊張 KOKIA廣州、深圳演唱會低調展開
中日關係緊張,許多日本明星赴陸演唱會遭取消,不過,被視為日本「國寶級歌姬」的歌手KOKIA在廣州與深圳的演唱會「低調」如...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綠盼「花蓮加碼普發現金」 徐榛蔚:縣府重視財政紀律
針對中央普發現金1萬元,民進籍花蓮縣議員張美慧呼籲,縣府也要再加碼1萬,更舉出實例,在115年度預算書中,像是農會產銷班,就從40萬元增加到6百萬元,還有「夏戀嘉年華」預算,也較今年增加1千萬元,質...
華視 ・ 1 天前
建國科大歡慶60週年校慶 校友回娘家齊聚一堂共創校務發展新篇章
建國科技大學今年迎來創校60週年里程碑,校方於22日盛大舉辦「60週年校慶暨校友回娘家活動」,吸引歷屆畢業校友熱情返校,共同見證學校持續茁壯的成果。活動從上午揭幕儀式展開,緊接著校史回顧展、傑出校友表揚、系所成果展示與校園巡禮等多項精彩內容,讓校友們在溫馨氛圍中重溫求學時光,也感受母校近年在教學、研究與產學合作上的卓越進步。校長江金山在致詞時表示,建國科大從創校之初的技職教育基礎扎根,如今已發展成產學連結深厚、具備跨域教學能量的大學,尤其在工程、資訊、管理、設計等領域均具代表性成果。近年面對少子化浪潮,學校積極推動教育轉型、強化學生競爭力與國際視野,校務發展仍逆勢成長,這些成果都要感謝全體師生的努力,以及歷屆校友持續不斷的支持。校友總會也在活動中特別號召畢業校友返校參與,並象徵性地向學校致贈紀念禮物,代表校友對母校的情感連結與回饋心意。總會成員表示,「建國科大是我們共同的家,每位校友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都是建國的榮耀。看到母校在艱難的教育環境中依然展現亮眼成績,更讓我們感到與有榮焉。」校園內布置充滿濃厚的六十週年慶氛圍,各系所亦展出學生創作與專題成果,從智能機器人、創新工程設計到文創作
台灣好新聞 ・ 19 小時前

中日關係急凍!日本徵詢明年1月舉辦「日中韓領袖峰會」 遭中國拒絕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近期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跳腳,祭出公民旅行限制、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等措施。根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近期曾向中國與南韓徵詢明年1月舉辦三方領袖會議,據悉已遭中國拒絕。
民視 ・ 23 小時前
不滿高市"台灣有事說" 央視記者誘導聯合國背書遭打臉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讓中國氣得跳腳,現在更將戰場轉移至聯合國,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日前致函到聯合國,表明若中國以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堅決捍衛領土完整,就連中國央視記者,也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試圖誘導發言人背書"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不過當場就被打臉。聯合國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遭問台灣是否為中國的省? 他當場回應央視記者"不知道大會2758決議文本內容有變更"(圖/聯合國官網)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vs.中國央視記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說台灣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日本也會面臨緊急情況,您能提醒聯合國,對台灣正式立場是什麼嗎?。」中國央視記者,提問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想讓對方幫忙背書,但卻事與願違。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vs.中國央視記者:「(這是基於相關的聯合國大會決議),(我之前已經提醒過你)2758決議,所以文件中的正式表述,仍然是"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這是否正確?,(我並不知道大會文本中有任何變更)。」中國央視記者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試圖誘導發言人替"台灣屬於中國的省"一說來背書 遭當場打臉(圖/聯合國官網)試圖找聯合國取暖,卻慘遭公開打臉,央視記者執意誘導發言,全是因為這封信,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致函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譴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是露骨挑釁言論,還說若日本敢以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根據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堅決行使自衛權。立委(民)王定宇:「中國用聯合國憲章,授權可以直接武力攻擊日本,這件事情,從法律面,早就已經過時被作廢,從實質面來講,證實中國是一個蠻橫不文明,會用軍事恐嚇周邊國家的,麻煩製造者。」立委(民)許智傑:「中國施壓國際,這次想誘導聯合國發言人,談論台灣遭打臉,更凸顯全世界,對台灣主權的高度關注,以及對中國戰狼外交的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跳腳 中方連日來頻頻表達抗議(圖/資料畫面)中國狂打法律戰,還搬出聯合國2758決議,完全無視於事實,因為2758號決議,明明只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恢復一切權利,並驅逐蔣介石的代表席位,全文隻字未提"台灣"或是"中華民國",更別說是扯到台灣主權。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他(中國)一直在扯國際的大謊言,很明顯就是故意要顛倒是非,去混淆視聽,是十分可笑的,"台灣有事"的意思就是說,台灣先被中國攻擊了,影響到日本的海洋運輸線,生存線的安全。」面對台日互挺,中國採取一貫三戰,強打大外宣,但顯然事與願違。原文出處:「台灣有事說」急跳腳! 央視記者誘導聯合國背書遭當場打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中國持續抵制赴日旅遊 多家中籍航空公司減少對日航班「每周逾70班次」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啟動新國家策略 食品科技正式列入成長引擎核心中日關係急凍!日本徵詢明年1月舉辦「日中韓領袖峰會」 遭中國拒絕
民視影音 ・ 16 小時前
中日緊張!解放軍4大戰區齊亮劍 一週來「輿論飛彈」轟什麼?
中日關係緊張,中國軍方多個單位過去一週頻頻在國內外社交媒體發佈「亮劍」訊息,包括西部戰區、東部戰區、南部戰區、中部戰區、南部空軍、南海艦隊等,有的是文字配圖或影片,有的是MV,有的用rap說唱方式,中國媒體指這種輿論飛彈以遞進式的編排,如火力覆蓋,層層推進最終形成飽和打擊效果。
太報 ・ 16 小時前
準備應對台灣有事 日本計畫在石垣島等地建設防空洞、儲備2週生活資源
日經亞洲週日(23日)報導,應對「台灣有事」可能的戰爭狀況,日本政府將在靠近台灣的石垣島、宮古島地區興建地下避難所,備足2週的生存資源,讓當地日本民眾可以在中國轟炸之下避難。
太報 ・ 9 小時前

生鏽蝸居車…綁家具出巡「1F⭢2F」畫面曝!桃園警方出手了
就快變都市傳說!一輛銀色轎車後車廂至車頂堆滿家具、雜物,僅用後出門把手幾條黑繩固定,昨(22)日這台鍋居車又在桃園趴趴走,車子生鏽了,後輪避震器已壞,沿路掉家當讓人看了心驚膽跳;原來,他吸睛收納方式並非首次亮相,這個月初就被檢舉開罰,警方也傷透腦筋,要通知車主釐清狀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鄭任汶專欄:黃國昌想再跳船到國民也不令人意外
鄭麗文與黃國昌,這兩位的從政歷程,有點一樣又不太一樣。他們都曾經發狠怒罵國民與,還希望台灣可以走向自由獨立的道路,但後來,他們選擇加入原本痛恨的陣營,一位成為她口中「萬惡國民」的主席,另一位成為民眾主席並展開藍白合作,與他昔日嘲諷的對手共舞。這兩位有著類似的從政軌跡,也算是擁有共同革命情感的同志,從現在起,他們正踏著與昔日長征節奏一致的步伐,朝向推倒對手並建立與政權合而為一的道路前進。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