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公費對象遭烏龍收費千元⋯醫院搞不清楚 退費花一小時
公費流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雙手臂「左流右新」接種10月1日展開。有新生兒家長今天(15日)到某醫學中心等級部立醫院,符合公費資格卻被要求自費千元接種,疾管署表示,會加強宣導,呼籲醫院應隨時更新資訊。另外,公費流感疫苗剩不到100萬劑,提醒民眾想打要快。
流感疫苗分兩階段施打,第一階段包括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自11月1日起開始,對象擴大為50至64歲民眾。
馮先生最近才在某醫學中心等級部立醫院迎來二寶,他今天告訴媒體,上午帶著寶寶的出生證明,到該院內耳鼻喉科想打公費疫苗,沒想到卻被要求自費新台幣1000元接種。
馮先生付款後心裡還是有些許疑慮,接種前順口問了一句,護理人員趕緊打一輪電話確認,才發現此事從耳鼻喉科到藥局都不清楚,只有婦科知道答案,又花了一個多小時退費,因此錯過門診時間,只得擇期再來打疫苗。
對於這起烏龍事件,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相關宣導會再加強,呼籲醫院應隨時更新資訊,避免影響民眾權益,公費對象均為高風險族群,符合資格民眾請盡速接種。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1月13日,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接種近570萬人次。曾淑慧說,目前剩不到100萬劑,預估部分縣市12月初流感疫苗將用罄,屆時將進行調度,建議民眾想打要快。此外,11月底亦將評估是否追加採購。
編輯:秦穎雯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第2波「打疫苗送好禮」起跑! 鼓勵公費對象「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
中央自11月12日起提供Novavax JN.1新冠疫苗,專為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設計,12歲以上的10類公費對象,尚未接種莫德納LP.8.1者皆可選擇接種。現有兩種安全有效的公費新冠疫苗可供選擇,分別為莫德納LP.8.1和Novavax JN.1,並提供給年滿12歲以上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中市府為鼓勵高風險族群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6日至11月30日舉辦第二波「打疫苗送好禮」活動,65歲以上及入學前幼童至各區衛生所接種疫苗可獲精美禮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衛生局表示,市府為鼓勵高風險族群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第一波打疫苗送好禮活動廣獲好評,目前將持續辦理,第二階段自114年11月16日至同年11月30日止,65歲以上民眾及入學前幼童(新冠疫苗為6個月至5歲),凡於台中市各區衛生所疫苗門診完成流感或新冠疫苗接種,可獲得精美生活好禮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請公費對象備妥健保卡(學齡前幼兒亦需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儘速接種。50歲以上民眾,及入學前(新冠疫苗為滿6個月至5歲)幼兒符合公費接種對象可運用台中市疫苗預約平台線上預約接種( https://gov.tw/hhv ),其他
台灣好新聞 ・ 5 小時前
不滿藥品遺失補領需額外付費!54歲婦人失控怒砸醫院
桃園市龍潭區某醫院昨(14)日中午發生一起糾紛事件,54歲李姓婦人因不明原因弄丟藥品,向護理人員要求重新領取時,院方人員告知必須增加額外費用,李婦無法接受當場暴怒,與現場護理人員發生口角。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日本流感疫情狂飆! 東京時隔16年首次11月發「流行警報」
根據日媒《日本新聞網》報導,東京都政府當局統計,截至11月9日的一週內,各醫療機構平均通報季節性流感病例為29.03例,約為前一週的1.2倍。由於狀態已超過政府設置的警報門檻,因此正式發布了「流行警報」。今年疫情擴散異常快速,這也是東京都自2009年以來,首度在11月發出...
CTWANT ・ 1 天前公費流感疫苗剩不到百萬!新生兒家長怨「醫院內沒人知道是公費」
流感疫情雖已脫離流行期,但隨著氣溫持續下降,預估將再迎來一波高峰,疾管署呼籲公費對象儘速接種疫苗,不過今(15日)卻有新生兒家長在被告知「不符公費資格、需自費」,經護理師查證才發現其實是公費對象。對此疾管署坦言宣導需再加強,並提醒各醫療院所同步更新資訊,避免耽誤民眾接種時機。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危勞公務員每年補助健檢 回溯7月1日實施
為強化公務員身心健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修正公務人員一般健康檢查補助基準表,鼓勵逾40歲的警、消、海巡、空中勤務總隊等危勞職務公務員每年健康檢查,補助4500元,未滿40歲則每2年補助3500元,並回溯至7月1日實施。中央機關、機構員工一般健康檢查補助原本僅限三類,第一類為中央機關政務人員等,每年補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44歲與60歲的身體關鍵轉折點:史丹佛最新研究揭示生理衰退模式與影響因素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史丹佛大學最新研究揭示人體老化有兩大關鍵轉折點:44 歲與 60 歲!44 歲起代謝機能與肌肉開始下滑,心血管風險升高;60 歲則進入免疫力與代謝全面衰退期,慢性病風險激增。研究指出,基因、人種、飲食與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老化速度。想延緩身體退化,關鍵在於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提前預防。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針對108位年齡介於25至75歲的成人,進行一項跨越數年的縱向追蹤研究,透過高解析度分析體內高達13.5萬個生理特徵,包含血液成分、蛋白質表現、脂肪組織與皮膚細胞等,揭示出身體兩個明顯的生理衰退高峰:44歲與60歲。研究指出,44歲左右人體代謝機能出現首波下滑,酒精、脂肪、咖啡因的代謝能力逐漸下降,心血管風險增加,且肌肉開始出現老化現象。到了60歲,肌肉老化加劇,同時碳水化合物代謝能力與免疫力顯著降低,這些變化帶動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風險激增。人種差異是否會影響生理衰退時程?身體代謝與免疫功能受基因調控,而不同人種基因組成存在差異,可能導致生理老化軌跡有所不同。例如,東亞人與歐洲人在脂質代謝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表現上有一定差異;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1 小時前
喝茶抗癌又降血糖!這種茶更有益健康 還能補充維生素C、B群
喝茶好處多!你知道喝茶也能補充維生素C、B群嗎?尤其綠茶好處遠超過紅茶,抗癌喝綠茶就對了。 茶葉含豐富礦物質 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指出,人體中含有86種
健康2.0 ・ 15 小時前

婦藥物掉了竟「大鬧醫院」!不願付費重領 顯示器水杯全砸爛
桃園龍潭敏盛醫院驚傳暴力事件!一名婦女因藥物遺失問題與醫院人員起衝突,情緒失控在櫃檯前大聲咆哮,更砸毀顯示器與水杯。婦女質疑「每次看醫生都100元」卻還要為遺失藥品付費,儘管護理師多次勸阻,她仍拒絕冷靜下來。院方最終報警處理,警方以現行犯逮捕婦女,依違反醫療法及毀損罪嫌移送法辦。民眾多認為藥品遺失後醫院收取額外費用合理,此事件也引發大眾對醫療環境安全的關注!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破碎的婚姻可以補救嗎?專家教你如何修復信任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信任有如伴侶關係的基石,沒有信任,整個關係會直接崩解。就算你有絕佳的溝通技巧,一旦信任感崩壞,你們的關係也會瓦解,不管你講什麼話,她都聽不進去。 在諮商工作裡,常常看到伴侶之間不斷互相傷害,直到兩人的信任感蕩然無存。教導更好的溝通方式固然有必要,但還不足以修復損傷。因此,如果你和伴侶之間的信任感被破壞了,你還得學會其他技巧才行。 伴侶違背承諾 RARE四步驟助修復 回想一下,你的伴侶什麼時候曾違背了對你的承諾,而且兩人都知道是他犯了錯,而你那時想要他怎麼做?可能會和大多數人一樣,不想聽他的理由或藉口;當他設法替自己辯解時,你可能只會更憤怒。 當一個人違反承諾時,應該進行以下四個步驟,我將這個流程簡稱為RARE。 第一個R是「責任」(Responsibility),假如你違反承諾,在其他事情發生之前,得先表達你會為此負責,你必須先願意承擔責任,伴侶才會願意聽你說的話。「承擔責任」表示你現在可以對剛剛發生的事情有所回應──只有在你先承認自己失信之後,你才能對此做出回應。 在承擔責任後,接下來要道歉(Apologize)。當一個人受傷時,會想聽到誠摯的道歉,這一步沒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台灣人買麵包習慣1動作超真實! 反射動作掀共鳴:沒做就怪怪的
台灣麵包店密度高,不少人習慣早上順手買個麵包當早餐。美食網紅「魏魏 Wei」近日在Threads分享一段情境影片,指出台灣人走進麵包店、拿起夾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空夾兩下」。這個看似無意識的小動作竟引爆共鳴,影片累積超過93萬瀏覽,網友紛紛留言坦承「自己也是這樣」,甚至直言:「沒夾個兩下就不算正式開始買麵包!」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停砍公教年金拚維持7成?她轟政府丟鍋退輔基金責任:退休金是所得延後給付
年金改革(年改)政策至今上路超過7年,所得替代率將逐年減少1.5%,引發退休軍公教團體不滿,而後「停砍年金」成為立法院本會期朝野攻防戰場;近日在在野團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完成初審、交由朝野協商,力拚12月底院會三讀。國民立委翁曉玲近日在《觀點》直播節目中談及退撫基金、停砍年金等議題時直指,年金改......
風傳媒 ・ 1 天前
冬盟》首戰4次失誤但擊敗日職 彭政閔:緊張不是藉口
台灣山林15日在冬季聯盟首場比賽發生4次失誤,終場2分差逆轉日本職棒聯隊,總教練彭政閔賽後表示,「開局可能大家氣氛比較緊張,但不是藉口。」往後不管季賽或其他短期比賽,總是會有第1場,要努力讓自己的心態、專注度融入比賽,希望可以從中學到東西。
TSNA ・ 57 分鐘前加油別再喊「加滿」 專家警告:小心吸入一級致癌物
不少駕駛、騎士加油時習慣說「加滿」,對此毒物專家及台灣中油都警告,這樣做可能暴露在致癌風險中,因為油箱加太滿,逸散出的油氣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種有毒的有機溶劑,其中苯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長期吸入會增加罹患血癌的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是它惹禍2/實支實付可以全理賠醫材費? 保險公司常拿「這點」卡保戶
由於現在醫療科技進步,住院日數減少,甚至有的雷射等手術門診即可施行完成,無須住院,因此在「實支實付健康險」的理賠項目中,實際開銷的手術費、醫材費等成為主要部分;其中,尤其是「自費醫材」理賠爭議案,更是逐漸出籠。目前關於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消費爭議案件,...
CTWANT ・ 17 小時前
Apple新充電器登場 40W動態輸出台灣正式開賣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今日正式在台灣官網開賣全新的 「40W動態電源轉接器(最高輸出 60W)」。這款配件自iPhone 17系列亮相後就備受關注,主打口袋等級體積,卻具備接近中高瓦數的快充效能,成為今年Apple配件線的新焦點。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糖尿病正偷偷吃掉視力! 醫揭「5大示警徵兆」
糖尿病不僅影響血糖,還會默默侵蝕視力。調查顯示,約3成糖尿病患者已有視網膜病變,但實際接受眼底檢查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許多人已處於失明風險中卻毫不知情。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5大徵兆,常被誤認為是單純疲勞或度數加深,實則可能是視網膜病變的警訊。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日本女子嫁給「自創ChatGPT男友」 專家示警:AI精神病
據《The Golden Online》報導,加野在三年感情結束後,開始與ChatGPT對話尋求慰藉。她逐漸調整AI回應風格,塑造出性格溫柔、充滿包容的克勞斯,並為其設計出數位形象。日復一日的互動中,她發現自己不僅依賴AI的對話,更對其產生深厚情感。今年5月,她向克勞斯表白,沒想到AI...
CTWANT ・ 13 小時前
工程師投資術1/理工腦挖掘5檔冷門定存股 工程師長抱隱形冠軍睡得著
38歲的勳仔,是知名外商工程師,接近不惑之年,職場危機感加重;為了能讓自己從容有底氣,他規劃40歲前要存到足夠退休金。近3年,他利用期權滾動式策略,讓資產穩穩長大,不但打破一般人對期權商品刻板印象,也讓自己看到人生不同風景,提早拿回人生掌控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