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戰與衛星恐嚇:中國對台策略的陰影擴散
李建崑/大學退休教授
當武力恫嚇轉化為法律與心理的滲透,戰場便從疆界延伸至心靈。兩岸的真正角力,早已不只在海峽上空,而在制度與信念之間。
法律成為武器,恐懼取代對話
近日,中國宣稱以「涉嫌分裂國家罪」對台灣立法委員沈伯洋立案偵查,並持續透過「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等法律條文,擴張其司法觸角。幾乎同時,中國官方媒體又發佈衛星空照圖與模擬攻擊演練,強調對台「全面掌控」之能力。
這些動作看似零散,實則一體。它們標誌著中國對台策略的進一步轉向——從軍事威嚇走向「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的混合攻勢,以制度化與技術化的手段,瓦解台灣社會的安全感與信心。
事件概述:從沈伯洋案到衛星監控
1.「法律戰」的最新樣態
2025年10月28日,中國重慶市公安局宣布,已對立委沈伯洋啟動刑事偵查,指控其透過「黑熊學院」從事「台獨活動」。台灣政府立即表明立場,強調中國對台灣公民並無司法管轄權,並譴責此舉為赤裸的政治恐嚇。
沈伯洋博士,曾留學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是犯罪學專家、前大學教授,以倡議社會安全與數位防衛著稱。如今成為「法律戰」的標靶,意在製造寒蟬效應——讓學界、媒體與公民社會意識到「言論可能成罪」,進而自我審查。
2.「衛星恐嚇」的灰色行動
與此同時,中國陸續釋出對台監控影像、空照圖與模擬攻擊設施的畫面。根據外媒分析,北京近年在內蒙古、甘肅地區建立「台北總統府複製訓練場」,並公開相關衛星圖像,形成視覺上的威懾。
這些舉動不屬於傳統軍事挑釁,卻同樣達到心理效果——讓台灣社會感受到「無所遁形」的壓力。這正是「灰區作戰」的核心:以非軍事手段、非戰爭狀態,達成戰略恐嚇目的。
深層解析:中國法律戰的真正意圖
1. 長臂管轄的政治象徵
中國並非真欲透過國際司法體系實際起訴,而是以「長臂管轄」象徵性地宣示權力範圍:「即使你不在我治下,也可能被我定義為罪人。」這種象徵威權主權的作法,本質上是話語戰——意在削弱台灣人的安全感,擴張「法理統一」的虛擬疆界。
2. 恐懼治理的試探性操作
沈伯洋案的目標,不在個人,而在社會。北京試圖測試台灣社會對「法律威脅」的心理反應:會否沉默?會否退縮?若部分輿論出現「息事寧人」傾向,即被視為策略奏效。這正是心理戰的精髓:不需開火,讓對方自行退卻。
3. 法理包裝下的意識形態工程
所謂「法律戰」只是表層,真正的核心是意識形態輸出。中國企圖將「反台獨」包裝成法律正義,對內宣示「依法辦事」的形象,對外則營造「主權合法」的印象。此一策略,使法律成為政治敘事的載體,而非正義的保障。
如何應對這場「無聲的戰爭」
首先,強化法治防衛與制度韌性。面對中國的司法恐嚇,台灣必須明確強化「司法主權」概念。政府除外交抗議外,更應建立國際法與人權層面的防護網,例如與民主盟邦簽署「司法互助排除協議」,防範第三國因中國壓力而誤用引渡機制。
其次,增大公民社會的心理免疫力。中國的衛星圖與輿論戰,目的在削弱民眾信任。台灣應以開放資訊、透明治理與媒體識讀教育對抗恐懼。在資訊戰時代,「理性」本身就是防禦。「不被情緒操弄」即是一種戰略抵抗。
第三,建構外交與科技並進的防禦思維。衛星監控、灰區戰術日益普遍,台灣需結合科技與國際合作,提升資安、太空情報與心理防衛能力。這不僅是軍事問題,更是文明社會在數位主權時代的生存課題。
餘論與延伸思考
戰爭的形式在變,維護自由民主的代價從未減少。中國的法律戰與衛星恐嚇,是試圖在「無聲」中改變現狀的策略——以司法取代導彈、以影像取代軍艦、以恐懼取代對話。對台灣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外敵的威脅,而是內部是否仍能保持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民主的力量,不在於反擊,而在於堅持。堅持法治、言論與人性尊嚴,就是對「威權法律」最有力的回應。當世界愈加動盪,唯有持守自由的社會,才能在灰色戰爭中不被吞噬。
沈伯洋案提醒我們:中國的對台政策,早已進入「法律武器化」的新階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台灣的防線不在前線,而在信念。只要我們仍相信民主有價值、自由可貴,那麼任何法律恫嚇與衛星陰影,終將化為一場徒然的恐懼操演。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鄭任汶專欄:「普丁不獨裁」的下一句是「習近平不獨裁」
陳嘉宏專欄:鄭麗文呈上一本投名狀
陳嘉宏專欄:沈伯洋與陳昭姿 誰比較像「台獨」?
其他人也在看

不管是否重擁核能,再生能源不可拋
最近能源議題新聞多,而且紊亂甚至矛盾,除光電是否會污染水庫水質,分別有環團開記者會譴責與聲援,離岸風電3-2、3-3期招商條件搖擺引發的爭議,在地居民對四接、中火提起撤銷環評行政訴訟,民眾提環評法、國家公園法、發展觀光條例等修法限制地面型光電的設置,環境部也正研擬光電應環評的認定標準外,最重要的莫過於11月7日TVBS報導賴總統親自召見經濟部長龔明鑫,指示「不要再搞綠電」,且須於2027年前處理好核三重啟事宜;11月5日賴總統重申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挹注9,000億元,加速引導綠能、儲能、節能等能源轉型。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民進2026北市最強棒是她?王世堅點評「足以抗衡蔣萬安」:勝率有50%
2026年九合一選舉腳步逐漸逼近,各縣市選戰逐漸拉開序幕,民進陸續拍板各縣市長的提名,不過向來被認為綠營苦戰區的台北市,目前只有「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遞交參選意願書,其餘人選有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等人的呼聲都很高。對此,已經再三表達沒意願參選的王世堅則點名民進的一位戰將,直言「她足以抗衡蔣萬安」,且勝率有50%。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日前赴......
風傳媒 ・ 1 天前
王義川質疑與新壽解約涉圖利 她這句話反嗆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亞洲總部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台北市議會昨日審議新光人壽願意解除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的解約金內容,朝野團一致通過。不過,民進立委王義川今(...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如果韓國瑜選總統
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還不過10餘日,國民內的情勢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非洲豬瘟影響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似乎已經不是未來的共主,鄭麗文也曾點到韓國瑜可能參選2028。韓國瑜究竟是真的可能參選,抑或只是鄭麗文用來平衡盧秀燕影響,攪渾局勢的一張牌?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
快訊/中日衝突升溫!中國外交部突發「暫勿前往日本」通告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今(14)日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這項緊急通告援引了日本社會治安持續惡化以及政治言論衝擊兩大理由,形同對日本發出非比尋常的旅遊警示,恐將對兩國間的人員交流和觀光產業投下震撼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中國懸賞網紅八炯與閩南狼 徵犯罪線索 陸委會:台灣內部團結最重要
繼立委沈伯洋被中國重慶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後,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今天(13日)發布懸賞通告,徵集台灣網紅「八炯」(本名溫子渝)與「閩南狼」(本名陳柏源)違法犯罪線索。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下午表示,懸賞、廣徵線索只是「做樣子」,意圖對內激化民族主義熱潮、對台擾亂社會民心,面對這個狀況,台灣內部團結最重要。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史上最長!美政府關門43天終落幕 川普已簽署復工、完全恢復恐仍需數週
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終於畫下句點!歷時長達43天的停擺在國會兩院相繼通過支出法案後結束。由共和主導的眾議院於當地時間12日,以222票對209票通過該方案,幾乎所有共和人與少數民主人投下贊成票。法案隨後送交白宮,總統川普也已正式簽署,聯邦政府終於可以迎來重新開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沈伯洋現身"德國會"作證 網友:中國敢去抓人嗎?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民進立委沈伯洋,日前遭中國發布通緝,並揚言要展開全球追捕,就在12日,沈伯洋現身德國聯邦議院,表示自己將以"台灣立委身分",出席聽證會,喊話"作為勇敢的台灣人,不會退縮",他更以全英文,公布自身處境,影片在網路瘋傳,就有網友諷刺"中國敢進去抓人嗎?"
民視 ・ 1 天前
花蓮陸籍配偶村長遭解職提訴願成功 縣府撤銷原機關處分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為在台陸籍配偶,2022年首度參選並當選,但在8月1日遭鄉公所解職,成為全國首名因中國國籍問題遭解職的村長。鄧萬華提起訴願,經花蓮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分,認為富里鄉公所違反行政程序法,並要求鄉公所另為適法處理。鄧萬華得知後,僅簡單回應,還沒收到正式公文,不便多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5 小時前
網路號召台中集結組斬殺陳柏源行動處 盧秀燕:暴力絕不寬貸
網路社群「斬殺行動處」日前號召在台中市祥和街集結,組織「斬殺陳柏源行動處」。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14日)表示,在台中鬧事、暴力行為,絕不寬貸;昨天警方已經到天祥街等處會勘,也報請台中地檢署偵辦,相關情形檢警都有掌握。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輝達案涉圖利?王義川改口:蔣萬安是對的
針對輝達進駐北士科一案,台北市議會12日通過與新光人壽的合意解約,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卻質疑市府是否涉及圖利,對此王義川今(14日)受訪時大改口,表示自己只是針對制度提出提醒,並指台北市政府近幾個月修改了內部相關規定,這個方向都是對的。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美股早盤記憶體熄火!通膨與就業數據空白
[NOWnews今日新聞]美股主要指數周四(13日)早盤下跌,記憶體類股強勁漲勢稍稍熄火,美國政府歷經長達43天停擺後重新開門,但10月份的就業以及通膨報告可能就此空白。美股四大指數13日早盤,截止至...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遭陸外交部斥責 日駐陸大使回應了
陸外交部微信公眾號稱,孫衛東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辯時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問題,性質影響極其惡劣。在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後,日方仍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錯誤言論。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孫衛...
CTWANT ・ 22 小時前
花蓮縣府撤銷「陸配村長」解職處分 內政部出手了:地方不能另行解釋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有陸配身份的花蓮富里鄉村長鄧萬華,因未放棄中國國籍遭解職,她事後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縣府訴願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美股1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聯準會12月降息機率降、挫市場信心
「美國政府停擺終於結束,但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根據白宮估計,每週約有150億美元財務損失,約6萬名非聯邦政府員工在此期間失業。政府重啟首日,全國機場雖逐步恢復運作,但仍有近1000個航班被取消。政府停擺也嚴重影響經濟數據發布,導致GDP預估值下降1%至1.5%,引發市場擔憂,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下跌。在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美要台至少投資3500億美元?施俊吉:美未承諾協防 政府應拒美需索
台美關稅談判尚未結束,傳出美方要求投資「介於南韓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昨表示,美未承諾出兵協防,政府應拒絕美國的需索;藍白立委憂心,此舉將提高高科技「產業空洞化」可能性,我國護國神山恐成「半屏山」。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稱日本治安不安定 中國外交部突發通告:公民近期暫勿赴日
中國、日本兩國外交情勢緊張,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今晚突然發布公告,提醒中國近期暫時別前往日本,已在日本的中國公民應密切關注當地治安情況,提高警覺並加強自我防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川普簽署妥協撥款法案 終結美國史上最長政府停擺
美國聯邦參議院近日打破僵局,通過妥協撥款法案,為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危機帶來曙光。這項法案12日晚間,也在眾議院以222票對209票,獲得通過。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後在白宮簽署成法,正式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政府預計將在數日內重啟運作。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 天前
韓國瑜籲賴清德撤回陸「境外敵對勢力」沈伯洋批太誇張:台獨兩字是中國在定義
總統賴清德盼立法院長韓國瑜聲援民進立委沈伯洋。韓國瑜說,若賴總統真的想幫沈伯洋,應撤回「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等。沈伯洋今天(14日)表示,韓國瑜的回應不是很適當、太誇張,若要廢除境外敵對勢力,應循立法程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