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茨為何此時呼籲烏克蘭男青年「報效祖國,而不是湧入德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自今年8月底,基輔政府允許18至22歲的年輕男性離開烏克蘭。此前,他們雖然無需服兵役,但一直被禁止離境。據德國聯邦內政部統計,該年齡段每周德國入境人數從8月中旬的19人,增加到10月底的1400至1800人。目前,共有超過120萬烏克蘭難民居住在德國。
在這一背景下,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近日呼籲減少來德國的烏克蘭青年男性人數。上周四在與澤連斯基的通話中,梅爾茨要求這位烏克蘭總統確保烏克蘭的青年男性,不要越來越多地前往德國。梅爾茨當天也在柏林表示,這些青年男性應該報效祖國:“那裡需要他們。”
這也是梅爾茨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的態度。巴伐利亞州州長、基社盟主席索德(Markus Söder)此前已表達過類似觀點,他在接受《圖片報》采訪時呼籲歐盟和德國政府向基輔施壓,要求“控制並大幅減少”逃離戰爭、湧入德國的年輕男性人數。基民盟秘書長林內曼(Carsten Linnemann)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不過,基民盟/基社盟的執政聯盟伙伴社民對此似乎持不同意見。迄今社民尚未針對該問題明確表態。而德國聯邦議院社民議員施特格納(Ralf Stegner)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他難以接受梅爾茨呼籲烏克蘭青年應征入伍的提議。“最重要的是,我們所有人都為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做出貢獻。在我看來,這比關注移民問題更關鍵……”
公共討論不僅針對烏克蘭人
柏林德國外交關系委員會(DGAP)的邁斯特(Stefan Meister)表示,梅爾茨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出呼籲,除了擔心烏克蘭急需的年輕人正在離開自己的國家,也因為德國政府正在試圖限制移民進入德國,梅爾茨關心如何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
邁斯特也指出,這不僅僅針對烏克蘭人,而是德國關於難民和移民問題廣泛討論的一部分。邁斯特表示,德國總共接收了超過一百萬烏克蘭人,這樣的數字“確實給德國社會體系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位政治學者也指出,右翼民粹主義政德國選擇(AfD)正利用這場辯論向基民盟施壓。
一些專家也將目前已啟動的社會福利改革解讀為向潛在的AfD選民發出信號。按照改革計劃,自2025年4月1日起抵達德國的烏克蘭難民將無法再領取“公民津貼”(Bürgergeld,即德國的低保),他們的福利將調整為與尋求庇護者相同的水平(單身者每月領取的津貼下調120歐元)。
“德國幾乎無法限制烏克蘭人入境”
政治學者、烏克蘭問題專家德特斯(Winfried Schneider-Deters)認同梅爾茨的呼籲,他說,“德國總理竟然需要提醒烏克蘭總統,烏克蘭需要這些年輕人。”
政治學者邁斯特則指出,梅爾茨向澤連斯基發出呼籲也與德國幾乎無法限制烏克蘭人入境有關。烏克蘭人有權每年在歐盟免簽停留90天。此外,在俄羅斯入侵後,歐洲給予所有烏克蘭人臨時保護,包括工作許可。
澤連斯基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這在烏克蘭將是一個非常不受歡迎的決定,”邁斯特說。這位德國軍事顧問協會(DGAP)的專家主張,歐洲和德國應該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以幫助烏克蘭軍隊。
在德國的烏克蘭人對此有何看法?
設在柏林的烏克蘭非政府組織“Vitsche”的負責人舒利金娜(Iryna Schulikina)對德國之聲表示:“烏克蘭需要人,也需要武器。至關重要的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必須停止通過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來資助俄羅斯的戰爭。”
在談到梅爾茨的最新呼籲時,舒利金娜說:“要清楚我們這裡談論的是哪些人。在德國,18到22歲的年輕人剛剛高中畢業,他們的父母通常還在為他們支付醫療保險,他們還在領取兒童福利金。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僅僅因為來自烏克蘭,就突然不再是孩子了?他們的生活已被長達11年的戰爭所籠罩,其中最近四年是由於俄羅斯的全面入侵造成的。”
這位活動人士反駁了那些認為烏克蘭青年會永遠留在國外的觀點:“那是操縱輿論。許多人正在回國,許多人計劃回國,許多人正在學習,以便將來為祖國服務……”
然而,在德國以及烏克蘭兩地生活的政治學者德特斯對此持懷疑態度。他不認為大多數烏克蘭青年會在戰後返回家園。
許多烏克蘭人希望留在德國
有調查顯示,來自烏克蘭的難民中,有一半願意返回烏克蘭——但前提是要滿足某些條件,例如恢復1991年的邊界、通過加入北約獲得安全保障以及加入歐盟的前景。這是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2025年10月發布的一項調查得出的結論,該研究調查了30個歐洲國家的烏克蘭人。
希望留在德國的人的比例更高。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BAMF)委托進行的一項2023/2024年度研究顯示:在戰爭初期逃離烏克蘭的人中,有59%願意留在德國;後來抵達德國的人中,69%的人表示無意返回烏克蘭。目前尚且沒有針對已返回烏克蘭的烏克蘭人數量的統計數據。據估計,自2022年以來來到德國的烏克蘭人中,有30萬至40萬人已經返回烏克蘭或者移居其他國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Roman Goncharenko
其他人也在看


反制74人台獨名單!擬嚴懲在地協力者 最重可處7年以上重刑
賴清德總統昨(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除推出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草案外,另一核心重點為「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針對近期針對性地列出74人次的「台獨頑固份子」或發布通緝,總統表示將採取具體反制作為,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並對協助進行跨境鎮壓的「在地協力者」依法嚴懲。
鏡新聞 ・ 19 小時前
新竹縣長民調藍營全落後 徐欣瑩表態「義不容辭」投入初選
國民在新竹縣的縣長人選近期成為焦點,藍營內部已呈現「三強鼎立」的局面,包含新竹縣副縣長兼縣部主委陳見賢、立委林思銘與立委徐欣瑩都已表態有意角逐。然而,根據一份最新民調顯示,綠營潛在對手、竹北市長鄭朝方的支持度,在與藍營三人的對比中皆取得領先,其中,徐欣瑩落後幅度最小,僅2.9個百分點,而林思銘和陳見賢則都落後超過10個百分點。
鏡新聞 ・ 11 小時前
吳怡農嗆「這麼會選大罷免怎吞敗」慘挨轟!台派教授認了:很難過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期頻頻表態有意代表民進、出戰明(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的吳怡農,為駁斥外界質疑其選戰打法「太佛系」、導致先後兵敗蔣萬安及王鴻薇,他不惜開槓部分內人士及支持者,宣稱「若這些操盤手這麼會選,大罷免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他還嗆,內某些操盤手、名嘴根本不願看清台北市民結構,不曉得「佛系」打法有其優勢;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熱議,甚至招致同支持者批評。對此,旅美教授翁達瑞也回應了。
民視 ・ 15 小時前
揭北京2027年完成武統!總統宣布2行動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今(26)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1時30分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以武逼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賴總統示警:中國全面推進2027武統台灣 2大行動方案應對威脅
賴清德總統投書外媒宣布將提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今天也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召開記者會。賴總統示警,面對北京當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我們已研擬兩大行動方案,具體因應中國併吞台灣、稱霸印太的野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批賴清德玩人民的命 洪秀柱:替北京找「不得不動手」的理由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昨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宣布將編列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還提到中國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雖事後才重新編輯臉書文章,修改為「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為目標」。國民前主席洪秀柱今(27日)則批評,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守護民主,結果做的每一件事,卻是在替北京找到「不得不動手」的理由 洪秀柱解讀,賴清德大張旗鼓宣佈要在2030年將國防預算推到GDP5%,在未來8年撒下1兆2500億元打造「台灣之盾」,還自己說,北京以2027年為武統目標,因此台灣也要在2027年完成備戰。賴清德的語氣是把戰爭當成倒數計時的鐘,彷彿「預約一場戰爭」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成熟。 「台獨金孫賴清德,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洪秀柱抨擊,把統獨問題推向衝撞,固然可以讓意識形態熱血沸騰,但以「台獨促統」的方式,把兩岸硬生生推往賴清德口中的2027,那不是玩火,那是玩命,而且是玩人民的命。 洪秀柱抨擊,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守護民主,結果做的每一件事,卻是在替北京找到「不得不動手」的理由;宣稱要捍衛主權,卻在現實地緣政治中,把台灣推向最危險的位置。戰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馬英九又有意見?賴清德提1.25兆軍購案 稱形同宣布進準戰爭狀態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隨著中國侵略台灣意圖越加明顯,總統賴清德昨(26)日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召開記者會,指出中國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做準備,並提出明年起(2026)分8年投入新台幣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不過,前總統馬英九今(27)日在臉書卻稱,賴清德幾乎已經形同宣布台灣進入「準戰爭狀態」,還要求賴清德放過兩岸交流,給兩岸和解一個機會,不要一意孤行,把台灣拖向絕境。
民視 ・ 15 小時前
黃國昌率團赴日 傳麻生太郎、小池百合子等親台大咖「全婉拒拜會」
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近日和台北市議員陳宥丞率青年團赴日本東京訪問,26日先後拜會立憲民主、國民民主等在野議員進行交流。然而有媒體報導,黃國昌原本想拜訪自民副總裁麻生太郎及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知名親台政治人物,但全都遭到婉拒。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若被攻擊絕不投降!黃暐瀚: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
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擇手段的想完成兩岸統一。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說,只要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真的動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評賴清德方向正確!白宮前顧問:川普大勝利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的追加國防預算,以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對此,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阿布達比轉機遭警帶走 妻:明見不到人就找中國使館|#鏡新聞
這對夫妻很離奇,參加16天的中東之旅,卻在飛到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先生在空橋上,被武裝警察帶走,妻子跨海求助,外交部正在透過駐處和警方釐清案情,家屬卻突然態度強硬,要求外交部,如果明天無法和老公會合,就要拿台胞證,找中國大使館介入。
鏡新聞 ・ 1 天前
重批賴政府成「無能凱子政府」 國民立院團:台灣不需要只會窮兵黷武的總統
總統賴清德宣布將編列1.25兆元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國民團今(27日)批,這為其窮兵黷武,逼迫台灣青年人走上戰場,敲起了警鐘;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提醒賴清德,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現在烏克蘭面臨割地賠款,還入不了北約,賴清德看不到嗎?
鏡報 ・ 15 小時前
藍委批賴增加國防預算 媒體人質疑:難道要等死?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台灣明年將提升台灣國防預算到GDP 3.3%,並且目標在2030年前到5%,政府將提出一項歷史性的400億美元追加國防預算,凸顯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這不僅將用於重大對美軍事採購,也會大幅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
民視 ・ 19 小時前
賴清德1.25兆國防預算 鄭麗文批玩火!黃國昌:強力把關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面對中國威脅,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兆2,500億元國防預算,對此,國民主席鄭麗文則喊「玩火」,批賴此舉讓台海變成火藥庫、台灣變成兵工廠;帶團到日本出訪的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表示,絕對支持合理增加國防預算,但民眾也會強力把關。
鏡新聞 ・ 1 天前
賴投書美媒宣布「追加1.25兆國防預算」 藍委轟: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提及政府將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5 兆)的追加國防預算,用於重大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此,國民立委許宇甄今(26日)痛斥,如此巨額,足以重塑國家財政結構與戰略路線的重大決策,不在國內公開說明,卻繞過國會、台灣社會,以對外投書的方式優先讓美國知情。難道在賴清德心中,向美國交心比向台灣人民負責更重要?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賴清德的投書內容,闡述台灣面對區域安全變局的核心戰略四大重點方向,包含:深化印太友盟與全球夥伴合作、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擴大國內國防軍工產業基礎、穩健堅定於守護國家主權。就軍事投資,台灣國防預算已近年翻倍,明年將提升至 GDP 的 3.3%,2030 年前目標達 5%。 許宇甄質疑,這筆軍購特別預算勢必要透過舉債籌措,但賴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具體需求項目,更沒有國防改革的整體藍圖。既無新戰略、無新兵力結構,也沒有新戰術與採購配套,卻端出一個如天文數字般的金額。這究竟是國防預算,還是對美「過境外交」的政治投名狀?賴清德是在向美國總統
新頭殼 ・ 1 天前
賴清德投書外媒全文曝光!強調實力帶來和平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以「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的投書,昨(25)日刊登於《華盛頓郵報》,並宣布近期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特別預算案,以強調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賴清德投書《華郵》感謝川普總統,強調台灣以「史上最大投資」捍衛主權!2030年前國防開支將達GDP 5%,「台版鐵穹」正積極研發中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美東時間25日清晨,透過《華盛頓郵報》的版面正式對世人宣示「我將增加國防開支以保護我們的民主」。賴清德重申師承雷根「以實力求取和平」的國防哲學,更拋出了震撼性的政策承諾:國防預算佔GDP比例在2030年前將邁向5%的歷史新高。賴清德強調,「衝突的風險必須永遠大於和平的代價」,雖然他不會放棄對話的機會,但也「沒有任何國家會比我們自己更堅定地捍衛......
風傳媒 ・ 1 天前
賴清德投書《華郵》宣布史上最大1.25兆軍備計畫 誓言攔截解放軍全方位威脅
總統賴清德以「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的投書,25日刊登於《華盛頓郵報》,向全球讀者闡明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堅定決心。其中提到,我政府會持續提升國防投資,並將於近期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特別預算案,以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除了要投資國防產業,發展尖端科技,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有效攔截解放軍飛彈、火箭、無人機及戰機威脅的防空系統,同時也將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以強化印太區域的共同嚇阻架構。不僅如此,也會擴展國內外各項協調工作,提升政府、軍隊及公民團體之間的合作,以提高社會全體在面對人為及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總統強調,「實力帶來和平」是台美共同信念,台灣將以穩健與果決的行動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賴清德投書《華郵》全文:四十多年來,在1979年《台灣關係法》與雷根總統「六項保證」所建立的堅實基礎上,臺灣與美國持續攜手維護臺海的和平與穩定。雙方共同認知,守護印太區域的自由與繁榮,依靠的是明確的立場與強大的實力。時至今日,這些原則仍至關緊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所未見的武力擴張,伴隨著在臺海、東海、南海及印太地區日益升高的挑釁行動,均彰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拒絕臣服為「中國台灣」!賴清德: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
總統賴清德今(11/26)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總統致詞提及,「最具威脅的腳本,不是武力而是放棄」,向侵略者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應該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及民間團體之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