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民調曝光!「台灣有事」行使集體自衛權 贊成超過反對
根據日本共同社自15至16日所做的全國電話民調,對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能出動日本自衛隊的發言,贊成的受訪者接近半數,且超過「反對」的受訪者。
共同社16日報導,上述民調顯示,回答「贊成」與「傾向贊成」的受訪者共48.8%;44.2%則回答「反對」。
更多udn報導
日本流感暴衝!醫曝「落地後48小時最危險」
義大利披薩店公審台灣遊客 同團網紅揭內幕
辛苦20年仍遭婆家嫌...人妻黑化1舉動 網力挺
回家一脫鞋就做飯!她靠奇招每周省2千元
其他人也在看
「日睡2-4小時、凌晨3點開會」 高市早苗掀過勞疑慮
英國《衛報》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透露,她每天僅靠2至4小時睡眠支撐繁重政務,引發外界強烈關注,也重新點燃日本社會對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討論。高市在國會質詢中指著自己眼下的黑眼圈表示,現在每天大約睡2小時,最長也只有4小時。她的習慣與其政治偶像、前英國首相柴契爾相似。上週高市曾在凌晨3點召集幕僚開會
自由時報 ・ 1 天前高市內閣支持率69% 突破「慶祝行情」持續高漲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朝日新聞」15、16日進行全國電話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內閣的支持率為69%,維持歷代內閣中罕見的高支持率,不支持率則從19%降至17%。
中央社 ・ 14 小時前羅智強嗆沈伯洋「自作自受」 王婉諭批:裡應外合 在地協力者
揚言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全球抓捕,立法院民進團14日提案建請立法院會作成決議,譴責的跨境鎮壓惡行,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今日指控,沈伯洋欺負陸配、自作自受,有什麼資格,要別人保護他?他堅決反對民進上述提案。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直言,從羅的回應,就可明顯看出來,國民,就是那個裡應外合、背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國軍離營潮下的台灣之盾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2021至2024年間國軍招募志願士兵5萬2674人,其中1萬2884人未服滿年限即退伍,比例達24.5%,賠償金近9億元,顯示提前離營問題嚴重。對照當今台灣的國防目標,據川習會前賴總統提及台灣要以「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精神,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強調自我防衛的能力,打造「台灣之盾」,並響應美國與以色列對「自由、人權與法治」的信念。此國防論述亦引發廣泛討論,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深思。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因插畫結識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以個展憶三毛
[Newtalk新聞]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在還未成名前,在當地報刊替已故作家三毛的文章畫插畫,他在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推出《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今(16)日的開幕儀式上黃意會清唱了三毛寫詞的〈橄欖樹〉,歌聲深情悠遠,彷彿引領現場觀眾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理想與浪漫的年代。 黃意會理工背景出身卻熱愛文學與藝術,早年自習蠟染畫、紙刻畫,1983年起專職繪畫,作品曾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典藏。1980年代初,他因報社副刊投稿與三毛結緣,兩人共騎車遊台東、遠行蘭嶼,留下無數難忘時光。而那趟旅程啟發創作出〈蘭嶼〉、〈美濃油紙傘〉等作品;其中〈蘭嶼〉更成為日後重訪記憶的起點。 開幕式於16日下午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出席致詞,他表示由黃意會老師唱起與三毛有關的歌,比台灣大部分人都來得有味道;黃老師的畫都有非常深厚的底蘊,也能展現作者的心境、修養,還有對繪畫想傳達的意境,並不是靠文字所能夠敘述出來的,黃老師的抽象畫作,未必是厚重的油彩,但是整個布局油彩的運用可以投射到老師本身就是非常有文采、豐富熱情洋溢的人。 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親臨現場,表達對藝術教育與文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誰讓台灣經濟生病了
《經濟學人》本期封面故事再談台灣,這次不是說台海是最危險的地方,而是談台灣的經濟風險,取名「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或「福爾摩沙流感」(Formosan flu)。當我們正為台灣半導體製造左右全球風雲而慶幸時,台灣經濟真的生病了嗎?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近7旬郭宗正「 醫、藝並進」水彩創作 台南展至11/30
郭綜合醫院總裁、醫師畫家郭宗正懸壺濟世,多年來也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畫作,近日在台南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1樓展出42幅水彩創作畫,有人物與風景畫兩大類,即日起展到11月30日。68歲的他透露25年來累積創作的畫作逾千幅,他計劃在70歲時舉行回顧展,與社會大眾共享心靈美學。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反擊日本 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中央社台北16日電)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後,有中國日報官媒背景的「起底工作室」以及幾篇微信公眾號文章,共同掀起新一度「琉球地位未定論」。
中央社 ・ 1 天前全球最富裕城市 東京第1名 台北第25名
美國商業雜誌《CEOWORLD》公布2025年全球最富裕城市排行榜,結果東京再一次奪得冠軍,其國內生產毛額(GDP)高達2.55兆美元。至於台北以8,678億美元位居第25名。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薛劍失言掀外交震盪 矢板明夫:日本面臨最艱難抉擇
[Newtalk新聞]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日前在 X 平台上發表「要將日本首相砍頭」的暴力侮辱性言論,引爆日本社會強烈不滿。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撰文指出,若換作一般民眾,恐怕早已因「殺人預告」或「恐嚇」遭到警方逮捕,但薛劍具有外交豁免權,日本能做的僅剩驅逐出境。然而這一步,被視為外交上最沉重也最具破壞性的手段,日本歷史上僅動用過四次,如今是否將出現第五例,引發外界關注。 矢板明夫在文中提到,日本政府最擔心的是,一旦驅逐薛劍,中國國內輿論極可能把他捧成「抗日英雄」。以中國當前民族主義高漲的氛圍來看,他回國後被推上神壇、繼續煽動仇日,並非不可能的情節。此外,中國政府也可能採取對等報復,驅逐日本外交官、操弄反日情緒,從而使在中國生活與工作的日本人、留學生承受更大風險。 但若不驅逐,日本國內輿情已沸騰,矢板指出,尤其是以保守派為基盤的高市政權,更不願承擔被批評「對中國軟弱」的壓力。這使得政府在兩難之間難以輕易做出決定。 矢板明夫也提到另一種聲音:讓薛劍留在日本,反而能讓他在日本社會完全失去活動空間。各界活動不會再邀請他,他也難以開展外事工作,最終成為被軟封印的角色,「某種程度上,這甚
新頭殼 ・ 13 小時前日本想拖美國下水?介文汲舉他為例:高市早苗犯大忌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媒體詢問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論時表示,「我們許多盟友也不是朋友,我們的盟友在貿易上占我們的便宜,比中國大陸還多。」對此,前大使介文汲認為,川普還是老江湖,這時不會得罪大陸去支持日本;且陳水扁當年被小布希罵,就是因為美國認為會被拉下水;日本現在去惹事,高市早苗犯了很大的忌諱!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高雄麵店員工徒手摸麵惹議 衛生局今出面稽查
衛生局指出,今日派員至該餐飲店稽查,業者已投保產品責任險及完成食品業者登錄;針對消費者質疑,業者向稽查人員表示,以手碰觸麵體是為確認麵體硬度狀況以評估煮麵時間,但因業者於烹煮時手部有接觸麵體以外物品,有交叉污染疑慮,稽查人員已當場要求業者佩戴手套並適時更...
CTWANT ・ 17 小時前國旅真的贏日本?旅台日人觀察引爭議 台灣網友反應兩極
台灣民眾近年瘋出國,旅遊逆差持續擴大,但一名長期在台的日本網紅卻觀察到另一個現象。他表示,社群平台上不時可見台灣旅客對日本行程的負評,從住宿、餐飲到服務品質皆有人吐槽;相較之下,日本人來台旅遊時,多半分享的是文化差異或趣味見聞,少見激烈抱怨。
聯合新聞網 ・ 15 小時前反制高市早苗挺台》中國再炒「琉球地位未定論」 挑撥沖繩與中央關係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後,日中關係再次緊張,除官方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中國媒體也大打輿論戰,從軍方發表殺氣騰騰的文章,到引述台灣政治人物和日本國內的反對言論,一直延伸到再度炒作「琉球地位未定論」,試圖以戰爭威脅,分化沖繩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政治》勞團肯定 勞工不再提心吊膽
【時報-台北電】立法院衛環委員17日排審《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不分派,朝野立委皆提出「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也有多名委員提出撥補法制化,以及訂立每年撥補金額至少要1000億元。工會表示,《國民年金法》、公教退撫等都已明定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勞保條例》若也能明文寫入,當然樂觀其成,更期待《勞保條例》明訂撥補比例或數額,變成法定預算而非不確定財源。 「對於撥補入法100%支持。」新北市產業總工會榮譽理事長洪清福表示,政府更應趁目前經濟好的時候加大撥補力道,而最終給付責任入法才是更為關鍵,一旦條文入法後,勞工就不用每天提心吊膽。 「撥補不是一種改革。」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楊書瑋表示,蔡政府時期召開過年金改革委員會,除了勞保以外的職業別年金都有調整,唯獨勞保無太多變化,只靠著投資收益及政府撥補,延後基金用罄時間。隨著少子女化、高齡化等,如果勞保年改依舊只有政府撥補,恐怕還是會面臨破產,而撥補更會進一步排擠社會福利預算編列,將加劇世代對立。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指出,撥補預算可以來自資本利得、房屋交易、土地增值等,把部分比率用來撥補勞保基金,但未來仍極有可能會啟動勞保年改,除了呼
時報資訊 ・ 1 天前陸日關係緊張 學者籲台灣低調
陸日關係近期陷入高度緊張。台灣學者分析,台灣此時應保持低調,日相高市早苗能當多久尚難推斷,如果台灣太過高調對外表態,對未來的兩岸關係與台日關係恐怕皆非好事。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喊話「別去日本」失效!民眾湧上海機場飛大阪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表示,若「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中能夠行駛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但還是要看實際個別具體情況。「台灣有事」言論一出立刻觸動神經,中國外交部14日突發公告,呼籲中國民眾「暫時避免前往日本」,表達對日本的不滿與施壓。然而這樣的公告似乎沒有起太大的作用,有日本記者實地走訪上海浦東機場,發現仍有大批中國人準備搭機前往大阪旅遊,受訪時回應「對政治不感興趣」。
民視 ・ 1 天前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引爭端 日本內部意見分歧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答詢,引發日中關係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對此,日本國內反應兩極,一方認為高市「踩紅線」,另一方則認為不該對中態度軟弱。
中央社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