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星乳房全切後竟然還復發!醫示警:零期也不能輕忽
日本女星藤原宏美八年前被診斷出零期乳癌,雖然進行左乳房全摘手術,術後一年復發,所幸經過再次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後,如今已度過七年。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提醒,單側乳癌患者另一側罹癌風險是一般人的六至八倍。
據日本媒體報導,現年41歲的藤原宏美當年因丈夫的手肘碰到左胸感到劇痛,不放心前往醫院檢查,結果確診「乳癌0期非浸潤癌」。醫師當時建議她可選擇「左乳房全摘」、「左乳房全摘加重建」或「局部切除加放射線治療」三種方式。藤原宏美原本選擇局部切除加放射線治療,但因腫瘤已達4×4公分被勸退,最終決定進行左乳房全摘手術。
然而,藤原宏美在術後一年卻出現局部復發,經過再次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後,目前已順利度過七年。她從這次經歷中體悟到:「身體發出的微小訊號絕不能忽視」。
乳房外科權威、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指出,過去乳癌手術以全切除為主,但近二十年追蹤發現,透過全身治療加局部放療,可將二至三成局部復發風險降至十年內約5%,且不增加全身轉移風險。三陰性乳癌或HER2陽性乳癌的局部復發風險稍高,十年約在5%至10%之間。因此,目前對一般婦女建議,只要腫瘤小於3公分,零至二期乳癌都可考慮保留手術。
陳芳銘表示,選擇局部切除手術加放射治療的病人,即使發生局部復發,在定期追蹤檢查下也能及早發現,通常都還是零期或一期,對存活率影響不大。臨床上大部分婦女仍會選擇做保留手術。
他進一步說明,討論是否適合部分切除時,零期並非絕對考量,主要是評估癌症病灶範圍占整個乳腺的體積。若切除範圍小於20%,且術後外觀符合病人期待,就可以選擇保乳手術。隨著藥物治療進步,即使腫瘤大於2公分的HER2陽性或三陰性乳癌,經免疫治療、化療或雙標靶治療,腫瘤也可能完全消失或縮小,提高保留手術機率。
不過,陳芳銘也指出,有多部位乳癌或基因遺傳性乳癌的高風險族群,醫師仍會建議全切除,好處是不用擔心局部復發風險,也不需放射治療。
陳芳銘提醒,接受部分切除的病人術後追蹤十分重要,建議術後每半年做乳房超音波、每年做乳房攝影,終身都要定期追蹤。臨床發現,單側乳癌者,另一側罹癌機率是一般人的六到八倍,因此定期追蹤才能及早發現。
陳芳銘也指出,目前台灣僅四成婦女接受定期篩檢,可能是因為害怕疼痛或擔心篩出乳癌,導致第四期乳癌比例居高不下。尤其是年長女性,家人應多留意長輩健康,鼓勵定期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問題,把握治癒良機。
延伸閱讀
不擔心AI泡沫化 蘇姿丰:投資不夠才危險
最快明年上路!失智、癲癇發病強制審駕照 未通過將追回
創紀錄!鐵達尼號罹難富豪18K金懷錶 拍出7千3百萬高價
其他人也在看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東南亞尋歡「打炮團」爆HIV感染 篩檢後又1人中鏢
台灣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醫界對年輕族群感染率上升感到憂心。日前一群由香港、台灣人組成的「打炮團」因成員確診HIV而集體求診,最終另有一人確認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1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女星年初檢查正常年底卻變乳癌 自曝乳癌無法完全治好!醫揭2種乳癌長超快
在經典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媽媽的58歲女星朴美善,今年2月無預警暫停活動,時隔半年才證實罹患乳癌。近日她在劉在錫節目中首度露面,坦言8次化療中,竟有4次併發肺炎,身心俱疲,更表示已做好「無法完
健康2.0 ・ 37 分鐘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20歲男大生發燒2周當感冒 母親察覺有異「一查竟是急性血癌」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但臨床觀察發現年輕及中壯年患者也不在少數,且因容易忽視或隱忍症狀,導致病情快速惡化。一名20歲男大學生,平時陽光健壯、很少感冒,暑假期間卻反覆發燒長達2週,並出現臉色蒼白症狀,所幸母親察覺異狀帶他就醫,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血癌症狀不具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及時治療的機會。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炮兵團」1人HIV陽性 整團嚇到急衝醫院篩檢「又有人中鏢...」
近年來我國年輕族群感染HIV人數不斷攀升,截至去年底全台累積已有超過3.63萬名HIV感染者。有醫師分享,曾遇過病患組「炮兵團」到東南亞尋歡,沒想到事後有成員篩檢出陽性,結果整團成員只好團進團出一起到門診求篩檢。
鏡報 ・ 18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去年5萬人因癌離世!抗癌最燒錢 6項癌症新療法全交給它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僅2024年就奪走逾5萬條生命,顯示癌症防護與治療準備已成為全民關注焦點。國泰人壽持續以創新商品回應國人健康保障需求,近日推出美元利變型保單「國泰人壽美滿康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外溢型)」(下稱「美滿康愛」),為業界首張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納入保障範圍的商品,結合高倍數身故保障,兼顧美元資產累積與癌後醫療保障,讓保戶面對重大疾病時,擁有更完善的財務與健康全方位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 微創水蒸氣消融術助順暢
56歲黃先生長期受攝護腺肥大之苦,頻尿、夜尿、排尿速度慢;另一位62歲謝先生,也因嚴重攝護腺肥大導致尿不出來,曾多次插尿管急救,餘尿量更高達400毫升,兩人前往泌尿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接受自費的「微創水蒸氣攝護腺消融術(Rezum)」,術後尿流速提升,攝護腺體積也縮小,讓他們開心終於可以順暢尿尿。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男遭T91步槍傷臉骨粉碎! 三總醫巧手+3D列印「拚回整張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T91步槍槍傷貫穿,多虧3D列印加上醫師巧手,順利重建顱顏!三軍總醫院今(26)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整形外科團隊結合3D列印輔助導航技術與跨專科整合治療,協助一名遭T91步槍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直接暴露的嚴重個案,精準重塑骨骼結構,恢復外貌。 三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徐國峰表示,該名25歲的男子被轉送進...
匯流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陳文茜惡癌「肺部擴散三處」是台灣首例!存活率不到10% 仍需藥物維持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折磨,她在社群上公開自身罹患罕見癌症的日常,日前宣布康復之後再次分享近況。她透露,自己是台灣第一例「由肺部起始的黑色素腫瘤第四期」病例,癌細胞一年內從肺部轉移到肝、骨盆與腦部,存活率不到10%。如今雖暫時擊退癌細胞,但仍須長期面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靠著大量類固醇與治療糖尿病藥物維持身體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小結節3年長到近1公分屬很早期肺癌 醫:低劑量電腦斷層重要
有心血管疾病的63歲男子,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有0.7公分大的毛玻璃樣病灶,影像特徵雖不見得是惡性,但追蹤3年,病灶緩慢增大到近1公分,醫、病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最終病理證實為第1期微小侵犯腺癌,屬很早期的肺癌,術後無需化療,追蹤迄今也未見復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打X團固定到東南亞尋歡!「1人驗出HIV」整團嚇壞篩檢…另1人也中鏢
為了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學大學今日(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開幕式,呼應校慶65週年「做對的事」精神,以大型扭蛋機象徵重新理解HIV的起點,並透過書展、影展資料庫檢索、VR體驗與遊戲化學習等多元方式,引導年輕世代以科學視角重新認識HIV。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5歲女骨頭痠痛一個月!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NOWnews今日新聞]藝人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事業,引起社會討論。而血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醫師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症狀有4大類,包括容易疲倦、不明原因反覆發燒等。先前...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48歲男關節退化!膝蓋「腫脹1.5倍大」中醫「2招」治療2周…能走了
新竹市48歲男性左側膝蓋腫脹無法順利行走,被診斷為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平時皆靠止痛藥物來止痛,經親友介紹至診所看診,治療上運用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兩週治療後患者已可順利行走,工作時也能恢復久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