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性白血病9成為長者 標靶固定療法縮短用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約占所有白血病10%,台灣每年新增約270例,發病年齡多為60~70歲,9成55歲以上、9成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過去CLL只能化療,療效有限、副作用大;近年出現新一代標靶藥,健保署10月起擴大給付第1、2、3線患者都能受惠,並可透過固定療程,縮短用藥時間。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田豐銘說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基因突變多是後天導致,空氣、食物、水、年紀等因素,都可能誘發造血系統病變。此疾病進程緩慢,平均病程達10至20年。
2021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病友初次療程以化療占4成、標靶治療占2成。田豐銘說,過去只能使用化學治療,但特定基因變異者治療成效不佳;近年出現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針對特定基因變異者,反應率更高、副作用低,不過須長期用藥,治療費用也較高。
田豐銘表示,研究證實,BTK抑制劑可顯著延長疾病無惡化生存期,降低72%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優於化療。健保原納入第一線用藥給付,不過僅限17p染色體缺失、TP53基因突變等高風險族群。
今年10月起,健保署擴大給付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用於「非IGHV突變」第二線治療、「全基因表現型」第三線治療,預估2年嘉惠300名患者;未來第一、二、三線都能使用,患者在前後線治療,均能獲得完善選擇與健保支持。
另外,食藥署也核准「雙標靶組合的14個月固定療程」新適應症,可望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研究顯示,新標靶藥組合療法,相較化療可降低35%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且停藥後仍能維持疾病控制、延長疾病無惡化生存期。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固定療程療法,讓患者不必承受化療副作用,且有機會不再終身服藥,避免長期用藥累積毒性;CLL治療進入「可停藥」階段,轉向積極長期控制、精準治療,讓患者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田豐銘提醒,BTK抑制劑適用所有基因型,但潛在副作用包括心律不整、血壓升高、出血等,有心律不整、高血壓、服用其他抗凝血劑、有出血體質者,可能需要調整劑量,從低劑量開始嘗試、密集回診,評估是否適用。
其他人也在看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歲男大生發燒2周當感冒 母親察覺有異「一查竟是急性血癌」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但臨床觀察發現年輕及中壯年患者也不在少數,且因容易忽視或隱忍症狀,導致病情快速惡化。一名20歲男大學生,平時陽光健壯、很少感冒,暑假期間卻反覆發燒長達2週,並出現臉色蒼白症狀,所幸母親察覺異狀帶他就醫,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血癌症狀不具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及時治療的機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女星年初檢查正常年底卻變乳癌 自曝乳癌無法完全治好!醫揭2種乳癌長超快
在經典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媽媽的58歲女星朴美善,今年2月無預警暫停活動,時隔半年才證實罹患乳癌。近日她在劉在錫節目中首度露面,坦言8次化療中,竟有4次併發肺炎,身心俱疲,更表示已做好「無法完
健康2.0 ・ 17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惡性腦瘤名醫」馬辛一驚傳病逝 三總:以家屬回應為主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驚傳病逝,震驚醫界。馬辛一為惡性腦瘤手術專家,本月初才獲頒腦中風學會終身成就獎,近期因車禍導致腰椎受傷住院,原本病情穩定,不料卻傳出病逝消息,引發醫界友人紛紛表達不捨與哀悼。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2飲品」=超強顧齒飲料!營養師大推:預防蛀牙、牙周病
口腔健康與飲食有關,選擇正確的食物,有助於預防蛀牙。營養師宋明樺表示,若想防止牙周細菌生長、蛀牙,平時除了多喝白開水,也可以選擇「無糖茶飲」,例如紅茶或綠茶,幫助維持口腔衛生、平衡口腔菌叢,但不建議咖啡當水喝,長時間飲用會提高蛀牙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炮兵團」1人HIV陽性 整團嚇到急衝醫院篩檢「又有人中鏢...」
近年來我國年輕族群感染HIV人數不斷攀升,截至去年底全台累積已有超過3.63萬名HIV感染者。有醫師分享,曾遇過病患組「炮兵團」到東南亞尋歡,沒想到事後有成員篩檢出陽性,結果整團成員只好團進團出一起到門診求篩檢。
鏡報 ・ 1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口乾一定是乾燥症嗎?婦人常口乾、血壓飆高查不出原因 竟是這問題
口乾、睡不好,你也經常半夜口渴醒來嗎?這些小症狀可能是身體失衡的警訊,尤其更年期或停經後女性,若同時出現血壓波動、情緒起伏大,更要留意是否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血壓突然飆高竟查不出原因?注意自律
健康2.0 ・ 17 小時前
醫師認證「2款國民甜品」幾乎零熱量!減脂抗老還能穩定血糖
天氣一熱,總讓人忍不住想來碗冰涼甜品,但怕胖又怕升血糖,該怎麼選才聰明?減重醫師大推2樣「國民甜品」幾乎不含熱量,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有助穩定血糖、抗氧化,是夏天減重抗老的天然好幫手。 1000
健康2.0 ・ 17 小時前
糖尿病年輕化! 控糖應注意飲食、運動、末梢血液循環
市面上常見魚油、納豆和精氨酸可幫助清除血栓;銀杏葉萃取物則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若針對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的產品,張鳳梅藥師舉例民眾耳熟能詳的循利寧,擁有專利萃取技術的標準化製程,品質有保障;活性有效成分明確,劑量和質量相對穩定;以及產品療效有科學數據的醫療實證支持。
NOW健康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