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嚇日本、孤立台灣!美媒揭「筆桿子加槍桿子」A計劃
近期對台加強「文攻武嚇」,與日本的關係亦陷入緊張狀態。美國媒體週三(11/19)透露,北京正在利用「筆桿子加槍桿子」策略孤立台灣,企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此舉源於北京認為美國在台灣議題相對保持沉默,為其提供戰略契機。
中國官媒央視日前在黃金時段播出歷史劇《沉默的榮耀》,歌頌在台灣為「統一」事業殉難的共特工後,《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官方已另外發出命令,要求國有戲劇團只能演出戰爭題材的劇作,其他類型的劇目則已全數遭拒。
而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出動自衛隊的「存亡危機事態」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媒體揚言「斬首」的發文震驚世界。但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表示,這是一場精心策畫且經官方授意的行動,以試探日本的決心。
中國海警船近日多次進入釣魚台海域,日本戰機亦曾緊急攔截在與那國島附近盤旋的中國軍用無人機,當地也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島嶼。
《華爾街日報》引用已故前領導人毛澤東「槍桿子和筆桿子結合起來」的說法,指上述都是中國加強對付台灣的策略,即利用自身對媒體和文化傳播的鐵腕管制來塑造國內輿論,同時打擊支持台灣的力量以孤立台灣。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的這項策略被稱為A計劃,其目標是在不動武的情況下,讓台灣在經濟、外交和心理上都處於無法承受的境地,進而使與中國談判成為唯一可行的選項。同時,這項策略背後也隱藏著軍事接管的B計劃。
報導認為,此舉源於北京方面察覺到美國對台灣議題相對保持沉默,為中國提供戰略契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宣稱,公開承諾是否協防台灣將會削弱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判地位。
而北京的精心謀劃似乎也反映出,中國擔心在爭取台灣民心的爭奪戰方面已接近失敗。近期民調顯示,約6至7成的台灣人只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認為台灣的國族認同正在不斷鞏固,這解釋了為什麼「筆桿子」帶有如此特定的歷史意圖。
分析人士將中國的舉動形容為一項協調行動,旨在使北京的內外目標保持一致。該策略透過動員國內民眾為可能的鬥爭做準備,同時切斷台灣在國際上的支持,企圖製造足夠壓力以迫使達成政治解決方案。
「這已成為新常態」,前立委、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許毓仁指出,中國此舉能在其展開任何軍事行動之前,就讓國內民眾做好準備,並向外部表達決心,塑造心理戰場。
更多太報報導
新加坡總理盼中日緊張降溫 暗示中國應放下歷史成見
日方認為中國已實質禁運所有日本水產品 已出貨扇貝將被拒收
抵制日本旅遊 中資郵輪取消沖繩靠港下客
其他人也在看

中日緊張!中國遊客不甩政府呼籲? 中網友批「演員」:太刻意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不只呼籲中國民眾暫勿赴日,也宣布封殺日本水產,不過,日本電視台實際上街採訪,卻感覺中國人似乎不甩政府警示,依舊前往日本,而影片轉發至微博,不少中國網...
華視 ・ 12 小時前從台灣到日本的認知作戰
在過去十年,對台灣展開多層次的認知作戰早已不是新聞。從假新聞、網軍帶風向、社群媒體操作,到親中媒體的協同擴音,台灣民眾對這類操作早已熟悉,同時又深受其害。然而,這一波波「資訊病毒」並未止步於台海兩岸,如今已越過東海,開始「入侵」日本資訊空間。最近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社群輿論風暴,就是一場幾乎照搬台灣劇本的操作實驗。 台灣有事 日本有事 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中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情況,這樣的言論雖然在日本國內的安全論述中並非異端,但卻迅速在中國與社群媒體上激起千層浪。「高市辭職」、「高市請道歉」、「撤回發言」等標籤突然在X(前Twitter)等平台大量出現,配上貌似日本人的帳號留言,集體抨擊高市的「挑釁中國」立場,並呼籲自民高層問責。 若僅看這些標籤與評論,或許會以為是日本民意的自然反應。但熟悉中國認知作戰策略者,很快會察覺這其實是一套「先由假帳號開戰,再由媒體轉載炒作」的既定方式。這些「日本網民」帳號多為匿名、無頭像、無歷史貼文的可疑用戶,其語言結構、行文邏輯更與日本本地網民的習慣大相逕庭。類似的輿論操作手法,在台灣已經見得太多太多。 台灣長期以來便是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試圖降溫?!自民外交部會今不提薛劍
[Newtalk新聞] 日本自民今(20)日召開外交部會和外交調查會聯席會議,應對日中關係惡化。《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有關驅逐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訴求並未成為討論的焦點,顯示自民有意緩和強硬的反中國情緒,力求平息局勢。 報導指出,外務省在會議開始時首先通報了18日兩國總領事磋商的內容。在諮詢期間,雙方就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就台灣有事作出的回應以及總領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回應闡述了各自的立場,並進行了一番交鋒。 外交部會長高木啟於會後對記者表示:「歸根結底,日中關係存在問題,我們必須進行充分溝通。我們(與會議員)的意見正是基於這一基本原則。」 他解釋說,許多意見都強調需要防止居住在中國的日本公民受到傷害。 關於將總領事列入「不受歡迎人士」名單(實際上意味著他將被驅逐出境)一事,高木表示:「今天沒有就此進行特別討論。」 先前,自民外交調查會曾於11日通過了一項決議,譴責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決議。自民政調會會長小林鷹之出席該次小組委員會會議,並表示:「我們敦促日本政府採取強硬立場,包括宣布該總領事為不受歡迎的人。」中方則為該總領事辯護,導致衝突升級。 據20日小組委員會會議的與會者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小小雕刻黃金馬 喜迎2026「馬到成功」
台灣毫芒雕刻藝術家陳逢顯為迎接2026馬年的到來,花費6個月精心創作,成功雕刻出4匹「世界最小黃金馬」的微型藝術品,每隻馬的尺寸僅約0.3公分,肉眼難以辨識其細節,必須借助高倍放大鏡才能一睹其栩栩如生的姿態,展現出極致可愛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風采。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中國錫安教會18人遭正式逮捕 最高恐判刑3年
中國錫安教會相關人士上月遭大規模抓捕,對華援助協會創始人傅希秋週三(11/19)表示,有18名牧師與教友已遭廣西省北海市檢察院批准逮捕,最高恐被判刑3年。
太報 ・ 12 小時前因應寒假 臺北大學推數位學習認列及寒假實習多元配套措施
臺北大學二十日表示,實施每學期授課十六週制後,對於寒假期間變長,教務處推出鼓勵寒假自主學習規劃、深化數位學習認列機制、擴充數位自學資源庫及優化寒假實習制度等配套措施,引導學生規劃有意義的自主學習,讓寒假學習不間斷,持續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關於鼓勵寒假自主學習規劃,將研擬並提供寒假自主學習的指引文件,鼓勵學生可自行組隊,向指導教師提出自主學習課程計畫,引導學生善用時間,規劃個人化學習旅程,培養學生自我規劃與獨立探索能力。深化數位學習認列機制部分,促使各系所更嚴謹地篩選優質數位學習課程,並適度提高認列學分彈性與額度,提高學習彈性與資源利用效率。而擴充數位自學資源庫,側重於由臺北大學或外部合作夥伴提供的數位自學課程,供學生在寒假期間補強跨域知識或深化專業能力。優化寒假實習制度方 ...
台灣新生報 ・ 14 小時前
俄羅斯說話了!批高市早苗涉台言論非常危險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與日本之間,因為高市早苗近期有關台灣的言論,關係持續惡化,中國並因此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取消2國關於出口牛肉的談判。中國的盟友俄羅斯也表示,日本應該深刻反省歷史、吸取二戰...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陸祭日本水產禁令印度有意卡位?網友毒舌:元素週期表吃好吃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日關係緊張,陸昨突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引發關注,外媒披露,印度水產業者有意卡位,不少出口商昨股價大漲,但陸網友看法謹慎,甚至吐槽。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外委會通過譴責通緝沈伯洋案!黃國昌:很好啊 但問題解決了嗎?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中國政府近期針對民進立委沈伯洋,揚言展開全球抓捕,總統賴清德先前希望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維護國會尊嚴,民進團14日一...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高市還想拜靖國神社?他批:將日本帶往滅亡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質詢時的「台灣有事論」立場,引起中國不滿,中日關係陷入緊張局面,中國政府已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未來恐引發進一步經濟制裁。前立委邱毅說,近來還傳...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智能眼鏡戰局升溫,中國明年出貨估占全球45%、邁入規模化拐點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調機構IDC發表最新報告指出,2026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有望突破2,368.7萬台,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將突破491.5萬台,占比約45%,意味著中國智能眼鏡產業將從「概念驗證期」正式邁入規模化成長新階段。報告指出,在全球化布局與中國本土生產雙輪驅動下,中國廠商將成為智能眼鏡供應鏈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國際品牌透過在中國代工與研發合作,分散成本與產能風險;另一方面,本土廠商憑藉完整的消費電子供應鏈與成本優勢,加快推進量產與產品迭代,有望在中低價位與細分場景率先打開市場。市場人士分析,AI與空間計算技術的融合,是推動智能眼鏡放量的關鍵變量。隨著演算法與本地算力持續提升,語音助理、即時翻譯、視覺識別、信息疊加等功能將逐步從「炫技」走向「剛需」,結合手機、智慧手錶等終端形成多設備協同,提升使用黏著度,為2026年前後的放量奠定基礎。不過,產業仍面臨幾項現實考驗,包括產品形態仍偏厚重、續航時間有限、隱私與安全監管要求提高,以及內容與應用場景尚待進一步豐富等。法人指出,要真正跨越從「好玩」到「好用」的鴻溝,除了硬體輕量化與成本下探外,更關鍵的是在工業巡檢、遠距維修、醫療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
日媒嗆「擊沉福建號」 退將點出中日戰力落差:日本哪來底氣講狂妄大話
中日關係近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而升高緊張,北京隨後祭出一系列報復措施,不過,日本社會多數民眾認同高市的發言,並支持增加防衛預算。日本《產經新聞》甚至報導,若中國航母「福建號」試圖阻止美軍介入台海,日本防衛省將與美軍合作,用電磁砲擊沉福建艦。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直言,日本的電磁砲可能第一個就被摧毀。退役陸軍少將栗正傑也指出,日本軍事力量在......
風傳媒 ・ 9 小時前
日中談判破裂!央視PO官員「手插口袋」輕蔑送客 日媒體人揭背後目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不滿,不只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嗆聲「斬首」,中國更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雙方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親自飛往中國磋商,但雙方未達共識,中國官媒更釋出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雙手插口袋送客」畫面,輕蔑態度引起譁然,日本媒體人三木慎一郎揭背後目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王義川、林佳龍?民進桃園「出奇兵」 王世堅點名這戰將:非常適合
民進2026桃園市長初選,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被點名,近期更傳出立委王世堅都是可用的奇兵。對此,王世堅受訪時直言,能回到立法院這已經是最大光榮,這一點已經可以寫到祖譜裡面,「我不敢奢望」。不過他反而推薦綠營這戰將,強調「他很合適」。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有幕僚表示,民進在桃園市長選戰要出奇兵,「從從容容」......
風傳媒 ・ 1 天前
高市早苗瞬間砸毀安倍晉三用心良苦之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之答辯時表示: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著武力行使,本人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生存危機事態)」的案例。日本歷屆首相都避免明確表態,而高市是首位明確提及「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高市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北京方面的極大反彈,日本與中國大陸間的緊張急速升溫。
奔騰思潮 ・ 21 小時前
小野田紀美警示應驗!中國不只禁海鮮 恢復和牛進口談判也喊卡
日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再度緊繃。中國政府不只禁觀光,今(19日)正式透過外交管道通知日本,將重新停止日本水產物輸入,理由表面上是「需評估福島處理水監測」,但日方普遍認為,此舉與高市早苗首相日前在國會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答辯息息相關,疑似為報復性反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秘書長親征台北市?徐國勇否認參戰 點名綠營3大將:都是好人選
民進2026縣市長提名佈局備受關注,台北市更被視為重中之重。民進祕書長徐國勇20日上午出席TECA台北國際音響大展開幕典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台北市並不存在「人選難產」的問題,內被點名人選眾多,包括王世堅、吳怡農、沈伯洋等人,每一位都有公職經驗、社會歷練與知名度,是相當豐富的選擇。徐國勇笑說,甚至還有人把他本人也點進名單,「但我是秘書長,不會去選舉......
風傳媒 ・ 15 小時前
影/藍白談2026新北市長選舉 李四川:要我承擔我不會排斥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20)日出席都委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昨(19)日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峰會,談及2026新北市長選舉及藍白合問題,李四川回應他昨天沒時間看,並稱要他承擔他不排斥。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中國憂心挺台骨牌效應 高市台灣有事論帶起「戰略清晰」 經濟脅迫組合拳 日本社會戲謔「習近平小熊維尼照」反殺 英國MI5:中國利用美女當網路間諜|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6:03 和肉也不吃了 經濟脅迫擴大 7:44 騙神明 中國男淺草寺投冥幣 ◎日本高市內閣關於「台海有事 日本有事」的立場,中方發起一系列經濟脅迫反制。原本預計重新開放的水產與牛肉,都突然喊卡。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此舉引發日本國內對經濟衝擊的憂慮。《華爾街日報》甚至分析,若中國的經濟施壓延伸到工具機等關鍵產業,恐怕是衝著日本執政選區與高市政權而來,因為這些選區與中國供應鏈和市場緊密相連。中國為何無法複製2012年的反日浪潮?中方最怕日本在這場衝突中做什麼事,改變整個印太情勢? ◎英國安全機關軍情五處 MI5,最近向英國國會警告,中國情報機構「國安部」利用年輕女性外貌的LinkedIn帳號,假冒是公司企業或獵人頭,接觸英國政治圈職員,用介紹工作機會話術鬆懈對方防範,以取得英國政府內部敏感資訊。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已宣布多項措施,加強政府內部資訊安全,防範中國特務滲透。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