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歐洲減排 中國賺錢?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日報》發表評論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前不久坦承,歐盟的氣候保護努力實際上幫助中國實現了綠色產業的快速崛起。《柏林日報》以《不惜一切代價實現減排目標?》為題,對德國和歐盟的氣候政策提出了質疑。
“當前,歐盟內的各主要經濟體,尤其是德國,都出現了衰退的勢頭。受歐盟燃油車禁令的影響,德國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汽車工業甚至不得不改弦易轍,嘗試投身軍火生產。綠色轉型導致電價和生活成本急劇飆升,通貨膨脹更是讓很多家庭不堪重負。
這種局面卻被中國所充分利用。作為巴黎氣候保護協定談判中的關鍵國家,中國在全球氣候保護戰略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中國的減排承諾非但沒有得到兌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在成倍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在全球光伏組件、電池以及其他綠色技術的市場中,中國的佔比已經超過70%。
德國和歐盟擺脫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卻隨即陷入了對中國綠色技術產品的依賴。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能源成本飆升,家庭負擔增重。九月份,歐洲央行經濟學家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歐盟推出‘綠色交易’制度以來,德國食品價格上漲了大約37%。肉類、奶制品以及其他基本食品價格大幅上升,大多數家庭的實際購買力大大滑坡。”
《柏林日報》寫道,德國總理梅爾茨在巴西聯合國氣候會議上發言指出,收取碳排費是經濟界實現氣候中性的核心。但殊不知,為碳排費買單的恰恰是普通民眾,因為所謂的碳排費已經被計入了普通消費者的燃油、食品和取暖費用當中:
“梅爾茨在演說中呼籲:‘讓我們共同付出努力’。德國和歐盟在努力爭當氣候保護的楷模,而有些國家卻在暗中慶幸。德國計劃在2045年實現‘氣候中性’,而多次承諾減排的中國,實際排放量卻在不斷上升,要知道中國本來就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德國堅決執行減排目標的同時,中國卻在利用氣候保護戰略賺得缽滿盆滿。
在德國,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已經流失,保時捷、大眾等傳統車企業績嚴重滑坡。但這一切都被視作為保護氣候而付出的必要代價。但這樣的氣候保護政策是否還能贏得民眾的廣泛支持,早已成了高度存疑的問題。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德國的去工業化進程已經開始。”
“依賴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
隨著中國方面部分恢復安世半導體的對歐出口,德國車企暫時躲過了因芯片斷供而停產的危機。於是乎,企業高管們紛紛誇贊中國的善意舉動。《南德意志報》以《問題還遠遠沒有得到解決》為題寫道:
“德國企業高管們的這出戲是演給誰看呢?是演給北京,避免下次再被刁難?還是演給股民,讓他們看不出企業已深陷依賴的泥潭?德國企業高管們已經用盲目、傲慢和毫不負責的態度將他們的企業推入了這種依附關系,而事到如今,他們仍在一如既往地犯著同樣的錯誤。
無論如何,這種局面絕非正常。很多人相信,實際情況甚至更為糟糕。企業要向中國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證,但審批流程卻並不健全。現在唯一可以肯定的則是,北京會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出口許可證早已成為北京系統性操控西方供應鏈的工具。誇贊局面已經緩解,也許能在短期內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但卻絕不是長久之計。
北京注定會完善審批流程,但其目的卻是為了讓其施壓手段更有針對性和更加有效。一句錯誤的表態、一次旨在多元化的投資,都可能換來北京的下一輪刁難。對北京來說,出口管制也是一場時間賽跑。他們會抓緊機會獲取外國的技術,並阻撓西方重組供應鏈。
中國的這一戰略或許會被證實是決策失誤,同時它也應當成為喚醒歐洲團結一致、共同行動的警鐘。當民眾感受到依賴造成的經濟後果時,政界就會感受到相應的壓力。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但企業必須鼓足勇氣,說出真相。”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被動元件漲價潮來襲?蜜望實摸漲停衝鋒...這2檔紅半根 它「7天噴49%」熄火急殺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18)日終場跌691.19點,收在26,756.12點,跌幅2.52%,被動元件族群本日走勢呈漲跌互見,指標股國巨*(2327...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高雄月世界垃圾來源曝光!他驚:內鬥爭?
[NOWnews今日新聞]高雄市燕巢區「月世界」附近近日被爆遭長期違法傾倒家庭垃圾,原本雜草叢生的山坡地,兩年內竟被堆成數十噸重的垃圾山,惡臭瀰漫、蒼蠅滿天,宛如「廢棄物天堂」。環保局接獲民眾通報後,...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2 小時前
全台有感降溫!明後天會更冷 氣象署曝這天回暖
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18)日降溫,天氣明顯偏涼,最低溫來到16度左右。雨勢方面在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地區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降溫會一直持續到週五,到週六、日東北季風稍...
華視 ・ 8 小時前
台北又出現「不下雨的洞」!北台灣大降溫陰雨綿綿 鄭明典點出這地最不會下雨
[Newtalk新聞]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今(18)日針對位於迎風面的北台灣地區發布豪雨特報,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會。北台灣自昨日起陰雨綿綿,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了累積雨量圖,指出大台北僅有一小塊地區幾乎沒有雨量, 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示警範圍包括台北市山區、基隆市、新北市北海岸地區及宜蘭縣;台北市平地、新北市山區及平地則須留意大雨。 同時,今日溫度也將下降,台北氣溫來到17-19度,今晚至明晨更可能來到16度,將是入秋以來最低;西半部桃竹苗雲嘉等地可能下探15度。 鄭明典透過臉書提到,穩定的東北季風,雨區也相對穩定,主要在北台灣。但在雨區中,有一小塊地方幾乎沒有雨量,那是受到大屯山系的屏障作用,雨下在迎風面,山背後就不太下雨。 鄭明典提到,迎風面和背風面的實際位置和風向有關,所以要等風向變了,雨區才會改變。對於台北在東北季風期間總是會出現那個「不下雨的洞」,鄭明典也解答,石牌到士林最不會下雨。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東北季風南下溫度驟降!北部高溫跌至17度 未來一週天氣一圖看為何「東北季風」又濕又冷?專家揭關鍵原因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今變天「剩16度越晚越冷」雨下不停 明清晨跌破12度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今晨觀測資料顯示,東北季風堆積厚實的低雲、伴隨降水回波、帶來明顯降雨。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東北季風迎風面水氣偏多,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有局部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有局部較大雨勢,應注意;冷空氣持續南下...
CTWANT ・ 13 小時前
冷空氣明殺到「冷剩14度」 3地區越晚雨勢越大
冷空氣明起報到,各地降溫明顯,氣象署預估北部低溫恐從20度跌至16度,東北季風挾帶水氣也將帶來降雨,基隆北海岸與宜蘭更有局部大雨。雖未達冷氣團或寒流等級,週三仍偏涼冷,週末冷空氣減弱後氣溫才有望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報到!未來一周氣溫溜滑梯 周末溫度漸回升
氣象署表示,今天(17日)東北季風增強,將是入秋以來抵達台灣最強的一波冷空氣,北台灣氣溫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迎風面水氣多,雨勢愈晚愈明顯,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周三(18日、19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宜花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各地感受會比較冷一些,預計周末才漸漸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強冷空氣南下「雲街」現蹤!北台灣率先轉濕冷 低溫下探16℃
各地天氣轉涼了!天氣風險分析師林孝儒表示,今起一波東北季風正逐漸南下增強,北台灣率先感受到天氣轉濕轉涼;同時前氣象署長鄭明典也分享衛星雲圖上已出現代表冷空氣南下的「雲街」跡象,顯示冷空氣影響正逐步擴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還沒冷完!一圖看2段式天氣變化「最凍時間曝光」 降雨熱區出爐
天氣開始轉涼,台北也開始下雨了,天氣發展情形持續受到關注。對此,氣象專家賈新興今(18)日分析未來天氣將有二段式變化,月底前還有兩次降溫的機會,並公布降雨熱區,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東北季風發威!北東濕涼探15℃ 大台北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
今、明(18、19)日東北季風影響,北、東地區陰雨綿綿、低溫約15至17度;中南部雖天氣較穩定,但早晚偏涼。天氣風險分析師林孝儒指出,要到週三至週五水氣才會逐漸減少,北東部降雨範圍可望縮小,週末東北季風減弱後,各地有望回到晴時多雲、較為穩定的天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高雄月世界驚見「5層樓高」垃圾山 藍酸:又是邱議瑩選區
高雄燕巢月世界再現「垃圾山」!高市府環保局今(17)日接獲通報,立即派員前往稽查,現場數十噸垃圾已堆成5層樓高,散發濃烈惡臭。環保局人員破袋檢查後發現,部分垃圾來自台南等地,目前已調閱監視器追查不法業者是否涉案。藍營則點名,又是綠委邱議瑩的選區出事,呼籲高市府盡快找到元凶負責,不要最後又讓市民為惡劣的環境破壞者埋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全台降溫!連2天低溫剩12度 「雨最多」地區曝
氣象署今晨4時許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明顯增強,今晨至明晚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澎湖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橙色燈號),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宜蘭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
CTWANT ・ 1 天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三 (11/19) 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半部降溫、留意降雨,中南部天氣穩定、早晚偏涼
明天天氣如何? 週三至週五臺灣附近仍為東北季風環境,各地沿海風浪偏大且時有較強陣風,亦有長浪可能,近日於海域附近活動也請評估浪況、留意自身安全,北部東半部持續陰陣雨天氣,高溫約19-23度,低溫約15-17度,中南部晴時多雲,高溫約23-28度,低溫約16-18度,早晚偏涼,水氣略減,儘管迎風面北側至東北側山區仍有單點大雨可能,不過整體的降雨範圍及程度會較週二減緩縮小些。 週末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可望回升,普遍為晴時多雲、較穩定的天氣;連日降雨的北部也將會明顯的放晴。但由於環境轉為偏東風,東北部雲層間雖有陽光露臉機會,不過大多都還是偏多雲的天氣且伴隨地形降雨可能。 以上氣象由 天氣風險 / 林孝儒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3 小時前

迎入秋最強冷空氣!北台灣先降溫「愈晚愈冷」跌至15℃ 專家曝最凍時刻
今(17)日東北季風增強,將是入秋以來抵達臺灣最強的一波冷空氣,氣象署表示,北台灣氣溫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桃園以北及宜蘭上半天氣溫約21到24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20度。氣象專家林得恩透露,這波冷空氣最冷時段會落在明晚至後天(11/18晚至11/19);11/20白天起,溫度逐漸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東北季風報到轉濕冷!北台灣愈晚愈涼 迎風面留意局部大雨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東北季風今(17)日增強,中央氣象署指出,強度將比過去幾波來得強,北台灣氣溫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桃園以北及宜蘭上半天氣溫約21到24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20度,晚歸的朋友建議多添加衣物。由於迎風面水氣多,雨勢愈晚將愈明顯,將有機會出現局部大雨。
民視 ・ 1 天前
冷空氣南下全台滑坡大降溫!一圖看「最冷低點」這天谷底反彈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東北季風帶來綿綿陰雨,北部搶先降溫!中央氣象署提醒北部、宜蘭地區溫度會持續下滑,直到今(18日)整個北台灣將會大降溫到16~19度,氣象粉專曬出一圖分析接下來溫度震盪,點出「這時間點」冷空氣南下的有感降溫才會再度攀升,自此之前出門都要把外套穿好穿滿。
民視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