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的第一次期中考 ! 全美選戰開打 地方選舉成白宮風向球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將於當地時間週二(4日)迎來首次州和地方選舉,被視為對其在地方和州級政治影響力的一次重要檢驗。超過半數州將舉行各類選舉,包括州長、市長、州議會議席、公投及最高法院法官選舉,其中多個選舉結果被解讀為對川普政策的支持或否定訊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新澤西州與弗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最受關注。這兩場選舉被認為是總統就任一年後,檢驗選民對執政態度的重要風向標。自 1973 年以來,每屆州長選舉至少有一州勝出的候選人與現任總統所屬政不同。
新澤西州現任民主州長菲爾‧墨菲(Phil Murphy)任期屆滿,由民主候選人米基‧謝里爾(Mikie Sherrill)與共和候選人、川普背書的傑克‧恰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角逐。謝里爾曾四度當選國會議員,並有海軍直升機飛行員背景;恰塔雷利在 2021 年與墨菲選舉中僅差約 3 個百分點。
在弗吉尼亞州,現任共和州長格倫‧揚金(Glenn Youngkin)將卸任,由共和副州長溫索姆‧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及前民主眾議員阿比蓋爾‧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爭取接任。川普政策,包括減稅、削減開支及聯邦雇員調整,成為候選人辯論的核心議題,尤其影響居住在北弗吉尼亞的聯邦雇員群體。
紐約市長選舉將在民主社會主義者佐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前民主州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以及共和候選人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之間展開。馬姆達尼在內初選中勝出,引發內左派支持者歡呼,但中堅派領導人包括州長凱西‧霍楚(Kathy Hochul)和眾議院民主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直到數月後才表態支持。
現任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原計劃尋求連任,後以獨立身份參選,最終在 9 月退出並背書庫默。川普則公開表示,如果必須在庫默與馬姆達尼之間選擇,他會偏向支持庫默,以避免民主社會主義者掌權。
加州選民將就新的國會選區劃分方案投票。該提案可能使多達五個由共和掌控的眾議院席位轉由民主控制。提案由民主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提出,目的是應對德州新選區劃分方案可能加強共和在 2026 年中期選舉中的優勢。
賓州將選出三名最高法院法官,現有法院結構為 5 名民主法官、2 名共和法官。法院派構成可能對 2028 年總統大選選舉爭議裁決產生關鍵影響。若三位更換的法官全部被罷免,法院將出現 2 比 2 僵局,直至 2027 年選出新法官完成十年任期。
此外,還有許多選舉與公投 :
弗吉尼亞州總檢察長選舉:共和現任總檢察長傑森‧米亞雷斯(Jason Miyares)尋求連任,對手為民主人傑伊‧瓊斯(Jay Jones)。
德克薩斯州第 18 選區:16 名候選人競逐已故民主聯邦眾議員西爾維斯特‧特納(Sylvester Turner)的席位。
州議會:明尼蘇達州參議院和弗吉尼亞州眾議院控制權懸而未決。
公投議案:緬因州將就全州範圍內的投票問題及防止槍枝暴力「紅旗法」進行投票,德州有 17 項公投議案,科羅拉多州及華盛頓州亦有全州公投。
市長選舉:底特律、匹茲堡、澤西市、布法羅將選出新市長,亞特蘭大、明尼阿波利斯與辛辛那提現任市長則尋求連任。
此次選舉被視為川普重返白宮後,檢驗其政治影響力及民意支持度的重要指標。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謝步智觀點》粉碎俄將軍令狀! 烏最高將領都上前線反攻 普丁「見笑轉生氣」
(影) 烏軍反攻搶回戰場主動權 ! 俄紅軍城血戰19死 補給線岌岌可危
其他人也在看
全美州及地方選舉今投票 川普執政小考
全美超過一半的州4日舉行州及地方選舉,這是總統川普1月強勢重返白宮後首次重要普選,被視為是對川普第二任政治議程的初步體檢...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川普大罵CNN「假民調」! 民調暴跌創新低 他反嗆 : 我在橢圓形辦公室裡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的首次州與地方選舉即將登場,但在投票前夕,多家媒體公布的最新民調卻對他極為不利。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調查指出,川普在獨立選民中的支持度從 2 月的 43% 暴跌至 28%,創下回鍋後新低;整體施政滿意度僅 37%,不滿意度高達 63%。面對這項數據,川普發飆了,痛罵主流媒體「散播假消息」。 川普在社群平台上反擊稱:「激進左翼媒體散佈了大量虛假民調,這些民調嚴重偏袒民主和極左派。」他強調,在「公正、甚至合理的民調」中,他的支持率其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他並反問:「這不應該嗎?我結束了 8 場戰爭,創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控制了物價、通貨膨脹和稅收,並為美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樹立了標竿。」 川普在社群平台上反擊稱其為假民調。 圖:翻攝自X帳號@rainbow78521 隨後他語帶諷刺地說:「假新聞永遠不會改變,它們邪惡又腐敗。但當我環顧四周,欣賞著這美好的景象時,我不禁感嘆,『瞧,我正坐在橢圓形辦公室裡!』」 根據報導,川普的低迷支持率在即將舉行的紐約市、弗吉尼亞州與新澤西州州長及市長選舉前夕,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政治分
新頭殼 ・ 1 天前

網友提議中正紀念堂改「這名字」 喊話:轉型正義最後一哩路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國民強人國威權統治者蔣介石掌控台灣25年,於1975年4月5日離世後,國還為其豎立中正紀念堂,形塑對蔣介石死後的個人崇拜。隨著台灣民主化的發展,中正紀念堂被認定是威權遺緒,使得其名稱改名、內部轉型與否也引起外界關注,其中,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今(3)日就有民眾提議,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爲「反共紀念堂」,目前該案通過檢核,還在附議階段。
民視 ・ 1 天前
民主大勝 他揭「紅州翻盤民怨」警訊:川普恐提前跛腳
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執政後,首度舉行的重要州級和地方選舉中,民主在維吉尼亞和紐澤西州州長,還有紐約市長選舉中都宣告獲勝。律師葉慶元強調,維州對官政府、卡預算早已怨聲載道,本次正好有仇報仇教訓川普。粉專指出,民主內傳統建制派與極左派未來1年將激鬥。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美地方選舉登場 民主三地告捷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媒預測,左派的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溫和派民主人史班伯格、薛瑞爾分別贏得維吉尼亞州和紐澤西州州長選舉。美國今天的幾場地方選舉,被視為總統川普2.0的初步公投。
中央社 ・ 8 小時前綠委批中正紀念堂「緬懷獨裁者丟臉到國際」 鄉民炸鍋開嗆
民進推動處理威權象徵,立委林宜瑾、王義川日前聯名共同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相關法案,擬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民主教育園區,在今(5)日,林質詢文化部長李遠時喊話,文化部應研議在落實轉型前,維持堂體大門關閉。相關新聞被轉傳至社群平台PTT後,引發鄉民不滿,開嗆「哪個觀光客在意這個」、「正事不做,專搞這些有的沒的」。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一路領先!34歲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史上最年輕
美國紐約市4號舉行市長選舉,現年34歲的民主參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一路領先,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也是紐約有史以來最年輕市長。此外,紐澤西州以及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結果也都底定
台視新聞網 ・ 8 小時前癲癇女學生深夜墜山谷 10多名勇消冒雨摸黑救援
1名有癲癇病史的女學生,3日深夜獨自進入天外天山區,不慎墜落山谷並被樹木壓住,造成腳傷無法脫困;基隆市消防局動員10多名警消即刻救援,冒雨摸黑入山地毯式的搜救,直到子夜終尋獲墜谷受傷的女學生,迅速送醫檢查治療,所幸無生命之虞。基隆市消防局於3日晚間10時18分接獲報案,指1名就讀高中的17歲女學生,墜落信義區孝德里一帶山坡,且女學生有癲癇病史,情況危急,家屬也已趕到孝德里現場找尋。人命關天,消防局獲報後,立即啟動救援機制,緊急動員信義分隊、中正分隊、信二分隊及第一大隊,共出動消防車輛6輛、人員12名趕赴救援,現場由信義分隊分隊長趙庭擔任指揮官,調派分組即刻救援。同時,消防局通報警方協助現場指揮及搜尋。冒雨摸黑入山的消防人員,分組在漆黑的山區裡呼喊女學生的名字,並利用手電筒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民主橫掃東岸三地首長改選 CNN:凸顯選民對川普不滿
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州長與紐約市市長改選結果4日出爐,民主橫掃三地大獲全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凸顯選民對川普近1年任期的不滿。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頭痛多達14種,99%以上找不到原因,這一型頭痛最多人有
頭痛幾乎人人都有過,俗話說:「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其實說錯了,頭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還會造成失能,像是偏頭痛,而腦瘤、腦中風、腦動脈瘤也會造成頭痛,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根據臨床統計資料顯示,民眾因頭痛求診的常見原因,有從來不曾頭痛,卻突然發生嚴重頭痛,也有病患原本就有頭痛,但是變得比較嚴重,還有病患則是長期頭痛,擔心是腦瘤、腦中風等,就醫希望找出病因。 頭痛發生原因非常廣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孟祈指出,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但其實大腦本體沒有痛覺神經,腦子裡不會直接產生疼痛,頭痛是來自於大腦旁邊的腦膜、血管、神經等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 邱孟祈表示,頭痛發生原因非常廣泛,根據病因可以簡單分為原發性頭痛和次發性頭痛,所謂的原發性頭痛就是找不到明確的原因,高達99%以上;而次發性頭痛則是由頭部結構異常、外傷、感染、發炎、藥物、環境刺激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種類遠比原發性頭痛多的更多。 根據國際頭痛學會的定義,頭痛分類可多達14種以上,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縮型頭痛」、「三叉自律神經頭痛」、「其他原發性頭痛疾病」;次發性頭痛包括:「頭部或頸部外傷或傷害頭痛」
常春月刊 ・ 1 天前中國男子赴港求見首富李嘉誠不成 潑紅油漆洩憤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4日電)一名男子今天求見香港首富李嘉誠不遂,向李家旗下長江集團中心大樓潑灑紅油漆,事後被警方逮捕。據報導,被捕男子來自中國大陸。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遭死當?紐約等3地方首長選戰 民主大獲全勝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執政小考、3場地方選舉結果出爐,由民主「連下三城」全面勝利:紐約市長由年僅34歲的左派新星、穆斯林曼達尼高票當選;紐澤西州長由眾議員謝里爾勝出,成為該州首位女州長;維吉尼亞州更由紅轉藍,由史班伯格奪下州長寶座,同樣成為維州史上第一位女州長。
民視 ・ 9 小時前
美地方選舉藍潮再起! 民主橫掃多州 CNN:川普執政滿意度亮紅燈
[Newtalk新聞] 美國日前舉行地方與州級市長選舉,結果幾乎全線倒向民主,引起國際討論。據外媒報導,這次投票距離川普第二任期滿一年不到,被視為對其執政表現的重大警訊。 民主籍、前聯邦眾議員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成功當選維吉尼亞州長。 圖:翻攝自 史班伯格X 在維吉尼亞州,溫和派民主人、前聯邦眾議員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拿下該州歷來最亮眼的民主勝利之一,順利當選州長。她在勞登郡(Loudoun County)獲得超過六成四的選票,遠超過歷屆民主候選人。比前副總統賀錦麗 2024 年總統選舉成績高出 8 個百分點,比 2021 年州長候選人麥考利夫多 9 點,也領先 2017 年時期的民主前州長諾森約 5 點。 據《CNN》報導認為,是因為川普削減聯邦公務員規模的政策,讓該區大量聯邦雇員轉向支持史班伯格。 民主眾議員雪瑞爾(Mikie Sherrill)成功勝選紐澤西州長。 圖:翻攝自 雪瑞爾X 紐澤西州則由民主眾議員雪瑞爾(Mikie Sherrill)成功擊敗共和籍前州議員夏塔雷利(Jack Ciattarell
新頭殼 ・ 3 小時前
金翎:台灣是中文世界唯一沒有文學審查的自由國度
(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3日專電)台美作家金翎去年翻譯台灣作者楊双子作品「台灣漫遊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金翎昨天在多倫多演講中表示,台灣是中文世界唯一沒有文學審查的自由國度,但她也提到,要讓台灣文學作品受到世界更多關注,仍是場「漫長戰鬥」。
中央社 ・ 1 天前美舉行4場選舉 民意風向考驗川普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4日專電)美國紐約市、紐澤西州、維吉尼亞州與加州今天分別舉行市長、州長選舉與選區重劃公投。民主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的得票率,維吉尼亞州是否由共和轉民主,以及攸關明年期中選舉國會席次的加州公投結果,都是全美焦點。
中央社 ・ 14 小時前紐約客力挺曼達尼 期中選舉前向共和敲警鐘
法新社報導,隨著美國選民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向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送預警,紐約客4日選出年輕的左派人士曼達尼(Zohran Mamdani)為下任市長,而民主則在兩場關鍵的州長選舉中勝出。 民主在多場全國性的選戰中大獲全勝,將提振飽受川普攻勢重創的民主人士氣,並且為共和陣營敲響警鐘。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曼達尼以50.4%的得票率,擊敗獨立候選人古莫(Andrew Cuomo)的41.6%、以及共和候選人斯里瓦(Curtis Sliwa)的7.1%。 曼達尼是在面對來自川普、商界精英與保守派媒體,針對他的政策與穆斯林身份發動猛烈攻勢下勝出。 此外,民主也拿下了維吉尼亞州和紐澤西州州長選舉的勝利,表明了在美國關注明年的期中選舉之際,政治氛圍發生變化。 眾議院少數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就在社群媒體X發文說,「民主回來了」。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駐愛沙尼亞處要用台灣還是台北? 林佳龍:持續討論中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根據日經亞洲3日揭露,台灣計畫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設立「實質大使館」,但兩邊卡在名稱談不攏,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該國政府早在2023年就宣布同意台灣設立代表處,但因為名稱而陷入僵局。我方希望比照立陶宛模式,沿用「台灣代表處」英譯(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但愛沙尼亞堅持使用「台北」,避免重蹈2021年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事件,引來中國報復。
民視 ・ 1 天前
CNN初步出口民調 關鍵選區選民不滿川普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出口民調顯示,關鍵選區的選民,對美國總統川普不滿。(戚海倫報導) 根據CNN初步出口民調顯示,在四場備受關注的選舉中,大多數選民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不滿,強烈不滿的比例
中廣新聞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