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光環褪?民主贏兩州長紐約市長選舉重點一覽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紐約市與加州今天舉行投票,為外界提供初步指標,顯示部分美國選民如何看待總統川普第2任期,以及民主力圖重振政治聲勢。
以下是路透社整理這次選舉之夜4大重點:
●民主未來路線?
民主候選人薛瑞爾(Mikie Sherrill)和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分別當選紐澤西州州長與維吉尼亞州州長,或許為民主如何在明年國會期中選舉重振旗鼓提供藍圖。
兩人有許多共通點,她們都是在川普第1任期內、2018年期中選舉時首度當選國會議員。她們今年均以善於解決問題的溫和派形象參選且具備國安背景,並將競選重點放在民生負擔等議題,同時強調自己是對抗川普的堡壘。
對於苦等好消息的民主來說,曾任海軍直升機飛官的薛瑞爾和前中央情報局(CIA)官員史班伯格帶來振奮人心的捷報。
當選紐約市長的民主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也是主打民生議題。
民主策士潘恩(Joel Payne)表示,雖然難以預料地方選舉結果會如何影響期中選舉,民主還是能從今天的選舉學到一些事,「如果川普繼續大刀闊斧衝擊選民荷包,民主就很容易拿來打選戰」。
●曼達尼問題?
曼達尼贏得紐約市長選舉後,最開心的兩個群體應屬他的支持者以及全國共和人,共和亟欲將這位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新市長塑造成民主的新面孔。
共和全國委員會(RNC)主席格魯特斯(Joe Gruters)在聲明中說:「他的當選證明民主已拋棄常識,並與極端主義掛鉤。明年民主將為擁抱曼達尼極左路線及其後果而被選民究責。」
共和策士歐康奈爾(Ford O'Connell)說,曼達尼的勝利鋒芒使得溫和派薛瑞爾和史班伯格的勝選相形失色,還說川普明年會將所有在激烈競爭的聯邦眾議員選區民主候選人都貼上「曼達尼分身」的標籤。
民主中間派智庫「第三路線」(Third Way)共同創辦人班奈特(Matt Bennett)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紐澤西與維吉尼亞州的勝選對民主更具長遠意義,「我認為溫和派能在時常選出共和州長的大州勝選,遠比極左派候選人在紐約市的勝利重要」。
不過支持曼達尼的聯邦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認為,曼達尼的勝利預示民主的未來。她表示曼達尼「必須擊敗共和人和民主內的舊勢力」,「民主若繼續否認未來、打壓年輕世代,就撐不了多久」。
●MAGA的局限?
史班伯格在維吉尼亞州的決定性勝利,也或許凸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局限。
她的共和對手、現任維吉尼亞州副州長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力挺川普政策,包括大幅裁撤聯邦職位及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等。史班伯格在電視廣告與公開談話中試圖處處將她和川普畫上連結。
與此同時,史班伯格也受惠於維吉尼亞州高度依賴聯邦職位,而且路透社/益普索(Ipsos)最近民調顯示,當前全美選民最關心的問題是生活成本。
史班伯格在勝選後告訴支持者:「維吉尼亞選擇了務實而非派之爭。」她穿上紅色西裝外套現身,正是最常被聯想到共和的顏色,而非民主的藍色,似乎也印證了她的說法。
●川普因素
儘管川普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選票上,但他的影響力在今天的選舉依然無所不在。
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民調,川普的支持率跌至他第2任期以來最低,選民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成本問題上。
根據民調機構SSRS為美國多家電視網和美聯社進行的選民調查,在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36%選民表示反對川普是他們投票時的考量,其中多達98%支持史班伯格。紐澤西州州長選舉的情況也類似,39%的選民表示反對川普是他們投票的原因之一,他們絕大多數都投給薛瑞爾。
薛瑞爾9月談到共和對手西塔瑞利(Jack Ciattarelli)時說:「他只會聽川普的話去做。」她則承諾「會為你們不惜與任何人拚到底」。
川普從政以來似乎一直難以將他的人氣轉移到其他共和候選人身上,西塔瑞利與厄爾西爾斯在今天體會到這點。(編譯:盧映孜)1141105
其他人也在看

聯邦政府關閉沒有停止跡象 美國兩聯邦眾議員提出「妥協」議案
美國國會持續陷入僵局之際,四名來自兩的眾議員聯手提出一份跨派「妥協聲明」,試圖為《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ACA,台灣慣稱「歐記健保」)的補助計畫尋求延長方案。此舉被視為在聯邦政府關閉超過30天後,少見的跨派合作嘗試。這份提案由內布拉斯加州共和眾議員唐.培根(Don Bacon)、科羅拉多州共和眾議員傑夫.赫德(Je......
風傳媒 ・ 1 天前
【一文看懂】「笨蛋,問題還是經濟」 民主橫掃週二選舉的五個重點
美國週二(11/4)舉行總統川普重新執政以來的首場大型選舉日,民主取得壓倒性勝利。《華爾街日報》社論標題直言:「民主人展開大反攻」。
太報 ・ 6 小時前美共和地方選舉失利 川普歸咎政府關門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晚間對共和在幾場地方選舉失利做出回應,他引述不知名民調指出,共和敗選是因為聯邦政府持續關門,以及川普本人不在選票上。
中央社 ・ 7 小時前
週四起明顯回溫 週末全台高溫達30度|#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接下來把時間交給Tuhi。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8 小時前
原見電子皮膚 定義人機互動新世代
人機協作外加電子皮膚市場上,已是國際領導品牌的原見精機,正式宣示其技術版圖的重大升級:從工業機器人的安全防護,跨越至人形機器人的「真實互動」領域。總經理劉昌和指出,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據摩根士丹利與高盛報告預估至2050年將達到4.7兆美元,在數位化浪潮下,實體接觸帶來的「真實感」是線上互動無法取代的。人形機器人作為虛實連結的載體,其互動能力將是決定市場接受度的致命因素;原見精機將憑藉其獨特的電子皮膚觸覺感知技術,解決未來人形機器人五感中的關鍵缺口。
工商時報 ・ 18 小時前加州公投料通過重劃選區 川普主導德州案遭反擊
(中央社洛杉磯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加州選民今天公投,初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重劃選區案,這項由民主主導的公投,目的在反制總統川普在德州推動的有利於共和的選區重劃行動。
中央社 ・ 8 小時前
美舉行4場選舉 民意風向考驗川普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4日專電)美國紐約市、紐澤西州、維吉尼亞州與加州今天分別舉行市長、州長選舉與選區重劃公投。民主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的得票率,維吉尼亞州是否由共和轉民主,以及攸關明年期中選舉國會席次的加州公投結果,都是全美焦點。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華爾街金融機構早腳底抹油 高盛、摩根大通擴張德州基地 無懼紐約選出共產主義市長
美國金融業版圖正悄然轉移。隨著多家大型銀行與投資機構近年加速擴展在德州的據點,達拉斯與鄰近地區正逐步取代紐約市華爾街的部分地位,成為全美金融服務業的新核心之一。這股「金融南遷」的潮流,反映出產業對稅負、生活成本與監管環境變化的長期調整。在新冠疫情期間,越來越多企業與高薪專業人才自高稅負州──如紐約與加州──轉向稅率較低、生活成本更具優勢的德州。這種遷移不僅影......
風傳媒 ・ 7 小時前
紐約市長選舉前夕 川普竟不支持共和候選人改挺他
美國紐約市週二(11/4)舉行市長選舉。身為共和的美國總統川普竟不支持同候選人,而力挺前民主紐約州長古莫。川普呼籲共和人把票投給古莫,力阻民主候選人曼達尼當選,否則他就會凍結所有聯邦政府提供給紐約市的資金。
太報 ・ 1 天前加州重劃選區公投壓倒性過關 川普怒批巨大騙局
美國加州4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重劃選區的第50號公投提案。這項公投案將暫時重劃加州的國會選區;民主將此視為反擊共和在其他州的不公正選區劃分,加州通過此公投案也被視為是反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策的政治勝利。 根據官方的計票結果,加州選民以2比1的懸殊比例通過第50號公投提案。法新社報導,公投結果對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而言是重大勝利,他正以對抗川普鞏固自己在民主內的地位。 紐森表示,「我們對加州選民的表現感到驕傲,他們對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傳遞了一個強有力的訊息。」 第50號公投案內容臨時重劃加州國會選區,此方案可能會讓民主在明年國會期中選舉多出5個席次;共和則批評這是奪權行動,且會剝奪加州共和選民的投票權。 民主人表示,他們只是試圖在共和主導重劃德州選區後,讓競爭回到同一條起跑線上。在白宮壓力下,德州重劃選區,得以讓共和維持在國會的微弱多數席次。 紐森表示,「川普的支持度正在下滑,他承諾讓我們更健康、更富有,但是我們現在更容易生病、更窮,他自己也清楚這點」。他說,「不然的話,他為什麼在期中選舉根本還沒開始前,就企圖操控選舉。」 紐
中央廣播電台 ・ 8 小時前
不只顧出口!台韓產業交流聚焦五領域 經部允諾補助企業邀買主赴台採購
台韓經貿交流拉開新篇章,全國商業總會與韓國進口協會(KOIMA)今(11/5)日共同舉辦「台韓產業交流論壇暨合作備忘錄簽署與商業媒合會」,雙方正式簽署MOU,本次合作目的在於促進雙邊企業更緊密的經貿連結,並以食品、觀光、健康醫療、美容美妝及遊戲等五大產業作為合作起點,而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劉威廉更當場承諾,未來將規劃編列預算,企業若邀請韓國買主到赴台採購可申請補助,以平衡雙邊的貿易逆差。
太報 ・ 8 小時前彰化扇形車庫換新門面 掃條碼線上登記入場參觀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5日電)台鐵彰化扇形車庫經整修後,重新開放民眾參觀,整修後的車庫改成掃條碼線上填表格登記入場,以耐候鋼為主要材料重塑大門、入口須知等,也增加解說牌,讓民眾更了解扇形車庫。
中央社 ・ 7 小時前
黃明志涉毒又捲謝侑芯命案 導演弟怒發千字文揭遭抹黑內幕
黃明勵今日在臉書發文,文中以「他」代指他的哥哥黃明志。黃明勵以9年前的一次事件,帶出現在很多人如何「蹭」;原來9年前黃明志的公司拍攝一支MV,需要約20多名演員參與,當時負責對接演員的工作人員因演員未收到酬勞而將責任指向黃明志,甚至在群組內貼出WhatsApp對話截圖...
CTWANT ・ 5 小時前
颱風才走就帶團溯溪!女高生「捲漩渦」溺斃 負責人、教練420萬換緩刑
武林帖開發有限公司去年在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溪舉辦夏令營活動,一名黃姓女學員不幸遭漩流捲入溺斃。新竹地方法院審理後,認定負責人邊姓男子及兩名教練疏於安全管理、延誤急救,依過失致死罪判邊男有期徒刑1年4月,緩刑5年,並須賠償被害家屬新台幣400萬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曼達尼:政局黯淡之際 紐約將成為那道光
(中央社紐約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市長勝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今天在演講中向支持者表示,他決定性的勝利展現了擊敗美國總統川普之路。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劫匪團夥連犯3案 南布碌崙華人店家遭殃
南布碌崙(布魯克林)近日發生了一系列搶劫案。數名劫匪乘坐掛著同一車牌的英菲尼迪(Infiniti)轎車,在市警62和72...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以美中脫鉤困大陸?紐時:北京早早築了防火牆 川普警覺關稅失靈
美國總統川普以關稅為武器,試圖降低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的依賴,防止中國過剩產能湧入美國市場。然而,紐約時報評析,他的努力遭...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國際經濟》紐約市+2州 民主全拿!華爾街驚喊:不妙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二,自稱「民主社會主義派」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華爾街認為這個選舉結果勢必將給作為全球資本主義核心的紐約帶來一些影響,一些金融家則對紐約市的競爭力與商業吸引力感到擔憂。 現年34歲的民主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贏得紐約市長選舉,擊退了獨立參選的民主人、前紐約州長Andrew Cuomo和共和候選人Curtis Sliwa,成為美國第一位當選市長的穆斯林。 另一方面,在維吉尼亞州的地方選舉上,民主人史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輕鬆贏得州長選舉,成為該州第一位女性州長。而在紐澤西州,民主人謝里爾(Mikie Sherrill)也拿下了州長之位。 分析指出,在明年美國國會期中改選到來之前,民主候選人接二連三贏得地方選舉,這可能意味著該對抗共和的氣勢增強。 Ingalls & Snyder資深投資組合策略師Tim Ghriskey表示,曼達尼的勝選將是一次有趣的實驗,我們將看看他會如何努力改變紐約市,以及他的支持度如何。綜觀紐約市的選舉結果和民主在紐澤西州和維吉尼亞州也贏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