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關稅讓步的全球效應 川普10%關稅下修如何牽動中美博奕與全球經濟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全球貿易戰火下,一個小小的關稅讓步,正牽動著世界經濟的敏感神經。
近日,美中關係出現了微妙轉折。在10月30日最新一輪的美中峰會上,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中國大陸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讓步,降低對中關稅10%,這項政策調整預計在一年內帶動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0.01%。這數字背後,代表的是兩個經濟巨人間從激烈對抗走向謹慎合作的複雜舞蹈,也顯示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脆弱的平衡點。
貿易戰的演變與轉折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的貿易政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四月,美國單方面宣布對中國大陸商品徵收全面性高關稅,平均稅率達到60%,創下歷史紀錄。這種極限施壓策略引發了全球市場的劇烈震盪,從電子產品到農產品,幾乎所有中美貿易往來商品都受到波及。
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關稅措施實施後三個月內上升了2.5個百分點,顯示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正在發酵。面對美國的強硬態度,中國大陸採取了相對克制但堅定的回應,選擇對部分美國商品實施針對性關稅反制,同時積極開拓其他國際市場。經過數輪秘密磋商,雙方都意識到完全脫鉤對彼此經濟的傷害過大,這為最近的關稅讓步創造了條件。
關稅讓步的具體內容與經濟效應
根據美中峰會達成的協議,美國同意將對華關稅普遍降低10%,從平均60%下降至50%。這項調整涵蓋了超過350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額,實施將分階段進行,首批關稅下調於協議簽署後30天內生效。
關稅降低的經濟效應經過精密計算。研究顯示,這10%的關稅下修預計將使全球GDP在一年內成長0.01%,相當於為世界經濟注入約100億美元的產值。這種成長效應具有擴散性,不僅限於中美兩國,而是惠及全球經濟體系。關稅讓步的領域主要集中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家居用品和部分工業零部件,這些商品的關稅下降最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物價,有助於緩解美國的通膨壓力。
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
關稅讓步的消息傳出後,全球市場立即出現積極反應。美股三大指數在協議宣布當日平均上漲1.5%,歐洲和亞洲主要股市也跟隨上揚。市場樂觀情緒不僅來自關稅下降本身的經濟效益,更源於美中關係緩和帶來的不確定性降低。
新興經濟體成為這波關稅讓步的意外受益者。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的製造業訂單明顯增加,因為跨國企業開始重新布局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同時,拉美國家的農產品出口也呈現成長趨勢。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同樣從中獲益,德國汽車產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預計將成長3%,而日本的電子零件供應商也接到更多來自美國的訂單。
中美關係的戰略平衡
川普政府的關稅讓步並非單方面妥協,而是建立在中國大陸相應承諾的基礎上。大陸同意增加對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的採購規模,同時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做出具體保證。這種交換顯示雙方都在尋找既能滿足國內政治需求,又能維持經濟實質利益的平衡點。
關稅調整背後存在深層的戰略考量。對美國而言,適度降低關稅有助於控制通膨壓力,這在選舉年具有重要政治意義。對中國大陸來說,接受有限度的關稅優惠既能緩解經濟壓力,又不會被視為完全讓步。中美關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競爭與合作並存將成為常態,未來雙方可能在科技、金融等領域繼續交鋒,但在其他議題上又需要相互合作。
經濟效益的現實評估
全球GDP成長0.01%的數字雖然看似微小,但其實際意義不容小覷。在當前世界經濟年成長率約3%的背景下,這相當於貢獻了全年成長目標的0.3個百分點。考慮到美歐等主要經濟體正面臨衰退風險,這種邊際改善對維持全球經濟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關稅下降的效益也存在局限性。首先,關稅僅從極高水平略微下調,貿易成本仍然顯著高於貿易戰前的水準。其次,關稅優惠需要時間才能完全傳導至實體經濟,其間可能受到匯率波動、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對普通消費者和企業而言,關稅讓步的實際感受可能不如宏觀數據顯示的那麼明顯,整體物價水平仍受多種因素影響。
未來展望與潛在挑戰
美中關稅談判的下一步發展值得關注。專家分析,如果首次關稅下修順利實施,雙方可能考慮進一步擴大優惠範圍,特別是在高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這種良性循環有助於建立互信,為更全面的貿易協議奠定基礎。
潛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美國國內政治壓力可能阻礙關稅政策的持續鬆綁,特別是來自強硬派的反對聲音。中國大陸的經濟轉型速度也會影響其履行承諾的能力。此外,第三方國家的反應同樣重要,如果歐盟等其他經濟體感到被排除在優惠安排之外,可能引發新的貿易摩擦。
長期而言,關稅讓步是否代表美中關係的根本性好轉尚待觀察。兩國在科技主導權、地緣政治影響力等領域的競爭仍在持續,這些結構性矛盾不會因關稅調整而消失。未來雙方需要建立更成熟的危機管理機制,確保競爭不會失控,這對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結語
關稅數字背後,是兩個經濟巨人之間複雜的博弈舞蹈。川普政府10%的關稅讓步雖是小小一步,卻可能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支點。當貿易保護主義的高牆出現第一道裂痕,市場信心便如春水般開始流動。未來的美中關係,將在競爭與合作的天平上繼續搖擺,而全球經濟的命運,正繫於這種微妙平衡之間。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與德國電信打造工業AI雲 明年Q1上線
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4日宣布與AI晶片龍頭輝達合作,斥資10億歐元合建工業AI雲(industrial AI cloud),在慕尼黑一座翻新過的資料中心運行,預計2026年第一季上線。德國電信表示,德國AI算力可望提升50%左右。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川習會後籲落實掌握商機 中駐美大使還畫下這 「四道紅線」…….
[Newtalk新聞] 在 10 月 30 日的川習會後,中美貿易衝突短暫休兵,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今 ( 4 ) 日指出,謝鋒大使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2025 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發表了致辭。並在演講中對美國指明了中國的「四道紅線」。 謝鋒首先表示,今年以來,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 3 次通話、多次互致信函,每次都是在緊要關頭為中美關係掌舵領航。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其次,謝鋒稱,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衝突對抗的後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視彼此為夥伴,有問題也能找到解決辦法;把對方當對手,沒問題也會整出新問題。我們要胸懷大格局、多算長遠賬,探索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謝鋒表示,不衝突、不對抗是必須堅持的底線。中美難免有分歧,時而也會有摩擦,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謝鋒強調 : 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零和好,穩定比折騰好。關稅戰、貿易戰、產能戰、科
新頭殼 ・ 1 天前
輝達最強晶片也可能賣中國?美財長:再等一年到兩年!技術迭代是關鍵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4 日) 表示,隨著技術演進,未來不排除允許輝達 (NVDA-US) 最先進的 Blackwell 架構晶片銷售至中國。他並暗示明年美中將展開更多高層互動,包括兩次國是訪問,雙邊
鉅亨網 ・ 1 天前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多頭氣盛 美道瓊期不看淡
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官方經濟數據仍然匱乏,目前只能夠依賴民間調查判斷經濟力道。美ISM製造業指數在10月下降0.4至48.7,為連續第八個月陷入萎縮,反映企業在需求疲弱、供應鏈重整與關稅不確定性下持續承壓。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美財長:輝達創新速度快 Blackwell銷售限制可預見解除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說,他可以想像美國人工智慧(AI)業巨擘輝達(Nvidia)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有天能獲准賣到中國等國家,因為科技持續進步,輝達會有更好的晶片。
中央社 ・ 1 天前快訊》美股估值拉警報! 那指嚇崩300點 台積電ADR挫近3%
股市上漲勢頭遭遇阻礙。多位華爾街高管警告,因估值過高,市場可能即將出現回調,未來12至24個月內,股市可能出現超過10%的跌幅。投資人憂心股市將出現劇烈調整,恐慌情緒拖累周二(4日)美股一開盤主要指數全面下殺,那斯達克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同步崩跌逾300點。台積電ADR跌幅近3%。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陸大使劃4條紅線盼美方不挑事、不越界!「台灣」為第一條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3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發表談話,強調中美關係「不衝突、不對抗」是必須堅持的底線;「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大陸的四條紅線,盼美方不挑事、不越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輝達雖在中國市場失意 卻在全球其他市場得意 包括微軟搶頭香獲准出口AI晶片到阿聯 亞馬遜AWS加入「AI永動機」 都是輝達利多|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輝達攜手德國電信打造AI雲端中心 明年Q1開始營運
(中央社柏林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巨擘輝達(Nvidia)與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今天宣布,計劃明年初推出一座投資額高達10億歐元(約新台幣355億元)的工業級人工智慧(AI)雲端中心。
中央社 ・ 1 天前
〈美股早盤〉高估值壓力浮現!主要指數開低 AI領漲股遭獲利了結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4 日) 開低,華爾街多位大型銀行執行長示警科技股估值偏高,市場須準備迎接回檔,加上人工智慧 (AI) 題材代表股 Palantir 財測未達投資人期待,引發資金撤出高估值科技權重股。此外,比特幣重挫,避險買盤推升
鉅亨網 ・ 1 天前特斯拉1兆美元薪酬馬斯克 大股東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將投票反對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orway sovereign wealth fund)今天(4日)表示,將投票反對特斯拉(Tesla)為其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提出、可能超過1兆美元的薪酬方案。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是這家美國電動車公司的十大股東之一。 特斯拉股東將於6日在德州奧斯汀舉行的會議上,對這項薪酬方案進行表決。 管理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其網站上表示:「我們讚賞馬斯克先生富有遠見的領導所創造的巨大價值,但我們對薪酬獎勵總額、股權稀釋,以及關鍵人物風險缺乏規避措施表示擔憂,這與我們向來對高階主管薪酬的看法一致。」 該公司還表示:「我們將繼續就此及其他議題,與特斯拉進行建設性對話。」 截至6月30日,這個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持有特斯拉1.14%的股份。 擬議的薪酬方案可能讓已經是世界首富的馬斯克,在公司達到某些里程碑的情況下,額外再獲得高達12%的股份。 該協議的前提是,特斯拉在2035年前的市值至少要達到8.5兆美元。該公司目前的市值為1兆美元。 挪威主權基金此前已對馬斯克約558億美元的薪酬方案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賀台南總工業會50歲生日 蕭美琴:對美關稅取得正面進展
副總統蕭美琴4日晚間到台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出席台南市總工業會50歲生日慶祝大會。她致詞指出,台灣有些產業面臨美國關稅、對岸(中國)產能過剩、低價競爭與產品傾銷及國內少子化、勞動力問題等多重壓力,行政院團隊與美國洽談關稅問題,最近有取得正面進展。
自由時報 ・ 1 天前降息、創新雙引擎 美股添動能
美國股市雖歷經10月高波動期,但市場對降息與AI成長題材信心未減。法人表示,美股已進入第四年牛市循環,平均漲幅可望達13%,隨著中美貿易緊張緩和及AI資本支出加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降息與創新雙引擎將成推升美股的新動能。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力挺林岱樺挨批? 林佳龍:政治不能離開人性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大動作表態力挺同屬民進內派系「正國會」的立委林岱樺角逐2026高雄市長,引發內批評,甚至傳出他在執政團隊的地位岌岌可危。林佳龍今(5日)表示「政治不能離開人性」,他是給面臨批評和惡意抹黑壓力、處境的同志們加油。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美利率前景不確定性、AI泡沫疑慮拖累 歐股收盤互有漲跌
(中央社倫敦4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股市3大指數今天收盤互有漲跌,主因投資人權衡華爾街近期科技股漲勢的同時,也對人工智慧(AI)泡沫擴大疑慮及美國利率前景感到擔憂。
中央社 ・ 1 天前特斯拉1兆美元薪酬馬斯克 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反對
(中央社奧斯陸2025年11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前十大股東之一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今天說,將投票反對特斯拉提出、價值可能超過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8900億元)的執行長馬斯克薪酬方案。法新社報導,特斯拉(Tesla)股東將於13日在德州奧斯汀的會議上審議這項薪酬方案。管理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官網上表示:「我們認同在馬斯克先生具前瞻性領導下,為公司創造的重大價值,但我們對於獎勵總額規模、股權稀釋及關鍵人物風險缺乏緩解措施感到憂慮,這與我們一貫對高階主管薪酬的看法一致。」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還說:「我們將持續與特斯拉就此及其他議題尋求有建設性的對話。」這支規模達2.1兆美元、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主權基金,截至6月30日持有特斯拉1.14%的股份。依據這項薪酬方案,若達成特定里程碑,目前是全球首富的馬斯克最多可再獲得特斯拉總股份的12%。這項薪酬方案的前提是,特斯拉必須在2035年前達到至少8.5兆美元市值。特斯拉目前市值為1兆美元。挪威主權基金已對馬斯克先前約558億美元的薪酬方案投下反對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2025「Yahoo財經高峰會」 11月13日全球直播登場!
Yahoo Finance作為全球超過1.5億人次使用、深受信賴的財經資訊平台,將於11月13日(星期四)盛大舉辦一年一度的2025「Yahoo財經高峰會」(Yahoo Finance Invest)。本屆活動將在美國紐約的Yahoo Finance總部現場進行全球直播,邀請來自商業、科技與金融界的重量級領袖,共同探討AI、加密貨幣、全球經濟新局與未來投資趨勢。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2 小時前運價飆升難動搖貨主2026年合約談判優勢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海運數據分析公司Xeneta最新報告顯示,儘管十月亞洲主要出口航線運價大幅上漲,但貨主在明(二○二六)年長約談判中仍將保有議價優勢。Xeneta數據指出,自十月初以後,遠東至美國西岸與東岸航線即期運價分別較月初上漲三十八%與二十三%,達每四十呎貨櫃二千一百三十八美元與三千零三十八美元。遠東至北歐及地中海航線也分別上漲十八%與九%,達每櫃一千九百六十八美元與二千三百三十八美元。即期與長約運價差距顯示貨主仍掌握談判主導權。Xeneta分析師斯托斯布(EmilyStausboll)表示,即使十月中運價上揚,遠東至北歐航線即期價仍較長約價低二百美元,也就是貨主沒有理由在短期價格較低的情況下簽訂較昂貴的長期合約。此次運價上漲,部分原因來自航運公司對運能的主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