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穩定幣短期可舒緩美債壓力 長期無法解決問題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7日電)國際政經局勢動盪之下,美元及美債的市場地位受到挑戰,外界解讀,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穩定幣,鞏固美債地位是考量之一。不過專家認為,穩定幣只能短期緩解美債壓力,長期仍得靠財政紀律、結構性改革等方式解決。
比特幣等虛擬資產因價格波動劇烈、穩定性不足,難以作為支付工具,因此價值與法幣掛勾的穩定幣(stablecoins)逐漸興起。2025年7月,美國通過俗稱天才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 將支付型穩定幣納入監管,以促進美元穩定幣的市場發展,藉以帶動美國公債需求。
中研院經濟所今天舉行「穩定幣政策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分享看法。台灣票據交換所董事長黃昱程點出穩定幣常見迷思,一是穩定幣相對穩定,但不一定很穩定,還與發行商信用、發行準備、保管銀行信用及價格穩定機制等因素相關。
黃昱程進一步說明,美元穩定幣主要以美國短期國債為準備,金額龐大且持續增加,在金融市場常態下,美元穩定幣有助於緩解美國國債問題;反之,若發生穩定幣擠兌事件,保管銀行被迫拋售作為準備的美國債券時,則會加重美債問題。也就是說,要解決國家債務問題,還是要靠財政紀律、結構性改革及增加稅收。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也說,穩定幣對短天期公債有比較大支撐,但中長天期美債與穩定幣關聯不大,因此美國推穩定幣有助於緩解美國公債壓力,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短天期、中長天期是不同狀況。
穩定幣浪潮來襲,部分看法認為,銀行為了避免去中介化,應該發行穩定幣。黃昱程直指這也是迷思,銀行業「不需要為了穩定幣而穩定幣」,不妨思考扮演跟加密貨幣跟客戶協力者的角色。
黃昱程說明,在穩定幣的生態系內,銀行可以扮演發行者、資產保管者、錢包託管、平台投資者、協力者、策略聯盟參與者等角色;銀行應該體認穩定幣帶來的挑戰、對既有營運的衝擊,進而採取適合本身的因應策略,而不是為了參與而發行穩定幣。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則點出穩定幣發展面臨的挑戰,包含準備資產的品質與資訊揭露、應對流動性危機的機制、各國監管政策與貨幣主權,以及國際間反洗錢與反資恐的要求。
高一誠也說,不認為穩定幣應用於台灣日常交易能夠帶來太大利益,因為台灣支付已經很方便。(編輯:潘羿菁)1141117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講話發 「豬叫聲」又沙啞 稱為一事大吼火冒三丈
美國總統川普出現聲音沙啞,他爆料因為某個國家想重談貿易協定,讓他暴怒大吼。而關稅影響持續,美國就業報告、輝達財報將在本週出爐,市場籠罩著AI泡沫的擔憂,華爾街四大指數17日收盤全數下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美國關稅衝擊蘭花外銷 台灣拓展巴西、印度市場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8日電)農業部農糧署長姚士源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美國關稅對台灣蘭花產業造成衝擊,政府協助業者強化設備技術的韌性,外銷除把握美國市場外,最近新拓展了巴西與印度。
中央社 ・ 1 天前細數美國職場潛規則 歧視陰影籠罩
許多華人新移民來到美國,認為只要具有專業能力、遵守規章、勤奮工作,就可順利發展。然而,實際生活中及工作時,部分人還是認為...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中國資金滲透度超乎想像 報告:美借貸2千億美元、最大債務國
儘管美國政府近年不斷喊話,呼籲各國謹慎接受中國借貸資金,防止受到滲透,但一項最新報告指出,美國才是中國資金的最大接收國,總借貸金額高達2千億美元。
太報 ・ 1 天前中糧集團購買至少84萬噸美國大豆 期貨大漲創17個月以來新高
兩家熟悉交易情況的中國貿易商說,中國國有交易商中糧集團(COFCO)17日至少購買了14船美國大豆,預計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裝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北韓:美韓共同說明資料顯示「對抗性立場」
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北韓今天(18日)表示,美國和南韓上週宣布的共同說明資料(Joint Fact Sheet)強化了這兩國「對北韓的對抗性立場」,平壤將會採取反制措施。 報導指出,這份在美韓政權更迭後首度公布的共同說明資料,顯示出美韓將持續與北韓對抗、美韓同盟將逐步發展為一種更危險的狀態,傳達出地區安全局勢將更為動盪的訊號。 報導中抨擊美韓同盟重申對北韓非核化的承諾,表示他們的協議展現出南韓屈從於美國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議程,並猛烈抨擊美國試圖控制這個地區。 北韓官媒並特別指出,准許南韓擁有核動力潛艦計畫,將為南韓最終擁有核武鋪路。 美國與南韓14日公布一項涵蓋貿易和安全的協議細節,包括美國核准南韓打造核動力潛艦、以及美韓將密切合作尋找「燃料供應方案」。(編輯:王志心)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中國批美在專利訴訟以國安為名歧視中企
(中央社台北18日電)川習會才達成美中貿易戰休兵,中國商務部今晚指美方近期以國家安全為名修改申請「專利無效」規則,是對中國企業合法權利的歧視性限制,揚言採取必要措施維權。近日,中國長江存儲在美國對美光科技兩件專利發起的無效請求,首度面臨國安審查。
中央社 ・ 1 天前美國會報告示警:中國多重施壓、可數小時內對我「突襲」
中國近年急遽擴張軍事實力,同步加強對我壓迫力度,從早期的文攻武嚇到近年的灰色地帶襲擾,乃至以認知作戰操縱社會輿論,多管齊下威脅已讓鄰國和全球警報響起。對此,美國會最新年度報告指出,中國除以軍事手段對我強加主權統治意圖,更不斷挑撥國內朝野和台、美關係,未來更可能具備數小時內封鎖、侵略我國的能力,不可不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力拓再對北美鋁材徵收附加費,美國鋁市再告緊張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採礦業巨擘力拓(Rio Tinto Group)以庫存偏低、需求開始超過可用供應為由,對運往美國的鋁訂單加收額外費用,給本已極度緊張的美國鋁市場增添新壓力。今年稍早時,美國川普政府對鋁這種廣泛用於汽水罐和建築材料的輕金屬徵收50%進口關稅,導致加拿大鋁對美國金屬加工商和消費者而言過於昂貴。市場轉而消耗國內庫存和交易所倉庫存貨,導致供應萎縮、價格飆升。消費者和貿易商形容當前市場幾乎陷入失靈狀態,而力拓的附加費是川普關稅如何深度破壞市場結構的最明確信號。包含基準價和中西部溢價在內的美國鋁交付價格上週觸及歷史新高。加拿大鋁業協會負責人Jean Simard解釋稱,要求合約付款期限超過30天的買家應預期支付溢價,以抵消生產商更高的融資成本。他表示,美國政府設置的50%鋁關稅顯著增加了在美國持有鋁庫存的風險,因為任何關稅變化都可能直接影響現貨持有融資交易的經濟性。
財訊快報 ・ 1 天前
中國恐「掐斷台灣能源命脈」!美智庫呼籲:運往台商船換掛美國旗、台灣保留核能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中國對台能源命脈的脅迫」報告,內容指出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在中國擴...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國停止生產1美分!最後5枚硬幣身價暴漲,專家估價最高可達上億台幣
美國12日在費城鑄幣局(U.S. Mint)鑄造最後一批供市面流通的1美分硬幣,其中最後5枚都刻有特殊的Omega符號(Ω),並不會流入市場,政府計劃將這些硬幣在未來進行拍賣,專家估計拍賣價最高可達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億5603元)。1美分硬幣最早是根據1972年的《鑄幣法》授權生產,但近年因生產成本上升而停鑄——每枚1美分硬幣的鑄造成本為3.69美分......
風傳媒 ・ 1 天前
美智庫兵推台海危機 驚提美軍為台能源船「換掛美國旗」護航
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一份名為「中國對台灣能源命脈的脅迫」的兵推報告,提出一系列驚人建議。報告指出,為反制中國對台的「灰色地帶」能源封鎖,美國海軍應預作準備,為開往台灣的能源商船「換掛美國國旗」(reflagging)並執行護航任務。報告同時直言,台灣應保留核能選項,以因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涉洩漏幹細胞研究結果牟利 造成台大、北醫損失 教授夫妻檔遭起訴求重刑
台大副教授林泰元、北醫教授黃彥華夫妻檔,涉嫌洩漏「北醫再生醫學計畫」研發成果給民間公司向美國申請專利,造成台大、北醫鉅額損失。北檢今天依刑法洩漏工商祕密、背信等罪起訴林、黃等四人,並對林、黃求處重刑。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接收美國驅逐出境者 史瓦帝尼證實收510萬美元
(中央社史瓦帝尼首都姆巴巴內18日綜合外電報導)史瓦帝尼今天首次證實,因接收美國大量遣返行動驅逐的數十人,已收到美國逾510萬美元。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16 小時前台積電再爆內鬼?傳21年老將跳槽英特爾 帶走2奈米機密
台積電前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退休,結束在台積電長達21年的職涯。當時,半導體業界便傳出他可能前往英特爾掌管研發部門;近期供應鏈消息再度指出,羅唯仁已正式加盟英特爾任職,此外,還傳出他在退休前帶走大批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機密資料,台積電目前正積極蒐證。對於相關傳聞,台積電暫未作出具體回應。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台股低接的時機到了? 專家揭「反彈2條件」:不能跟4月比
台股近來連日震盪,1週震幅逾千點,引發市場情緒動盪,投資人普遍陷入恐慌。對於外資賣壓、科技股回檔與AI族群獲利了結,使大盤走勢急速轉弱,許多投資人好奇,是否再度重演4月美國總統川普開啟關稅戰後的大幅修正。然而,財經專家「股魚」今(19)日提出不同觀點,「不能跟4月比」。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5 小時前
台股拉回免驚? 李永年喊「第5波還沒來」:有望上看46000
台股近期震盪加劇,從11月3日的高位28554點迄今,截至昨(18日)收報26756點,已經下跌近2100點,令人好奇是否展開第四波回檔修正,對此啟發投顧分析師李永年認為,台股現階段尚未真正進入第五波,可能還會回檔1~2個月才會進入主升段,屆時有機會上看34000點,倘若走勢延續,預估末升段(真正的第五波)有望上看46000點。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