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心悸.頭暈找不到原因?醫師:出現「這狀況」 你的身體在求救!
現代人常把心悸、失眠、頭暈、胸悶、腸胃怪怪的、累到不行都歸咎於自律神經失調,但實際上,自律神經是身體最難被感知、卻又最重要的平衡系統,負責調節心跳、血壓、腸胃蠕動、排汗、體溫、情緒與睡眠。如果自律神經失衡,身體就會像是一台內建程式錯亂的機器,明明沒大病,卻不斷跳出各種警訊。
東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陳錫銘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一般來說,跟那個生活的壓力有 來源也會有關係,那因為壓力造成的通常都是生活環境的改變啊、工作環境的改變,那最近有人提到說,那個週休3日會不會減少我們的壓力,然後減少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那據研究指出啊,壓力的來源通常是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那規律的生活節奏、規律的生活習慣,其實對那種壓力的來源,是有幫助的。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黃文謙認為自律神經失調,以神經內科的立場來說,我們比較認為它是一個症狀的症候群,比較不像是一個疾病,在診間的時候,我們要排除的是不是最近有太多的各種的壓力,這個壓力包含了說身體的壓力,工作太累了,還是本身現在有身體有其他的疾病,導致自己一直沒有辦法很好好好的休息,或者是心情上面的壓力,包含說情緒方面的問題啊,或者是身體激素,是不是有些激素缺乏,導致心情低落等等。
自律神經是一套不受意識控制的神經系統。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 程敬媛表示自律神經由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構成。交感神經負責工作或警覺模式,能加快心跳與呼吸、提高肌肉張力,讓我們保持專注,並能快速反應。副交感神經則負責休息與修復模式,促進腸胃消化、收縮膀胱、放鬆情緒並能幫助睡眠。
適度運動也是重建平衡的重要方法。身體在活動中會釋放能量、多餘壓力與肌肉緊繃,讓自律神經有重新協調的空間。飲食方面,少量多餐 減少咖啡因 避免空腹熬夜 ,增加蔬菜與蛋白質的攝取,都能減輕身體負擔,使自律神經運作更加穩定。
宜群診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陳邦銓表示神經系統主要可以分成中樞神經系統跟周邊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就是我們的腦跟脊髓,那周邊神經系統,它其實可以區分成腦神經、脊神經,還有所謂的自律神經系統,那自律神經系統其實是,我們時常忽略的一個東西,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日常生活的一些症狀,像是注意力開始不集中,然後容易疲勞,那你覺得大小便好像出現一些問題,容易便秘,或者是容易腹瀉,就是我們說的腹瀉,這其實都是有可能是,你自律神經失調的一個徵兆。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黃文謙指出如果發現抽血檢查內分泌的狀況有沒有異常,這些狀況都沒有異常的話,我們下一步可能就進到說要來跟患者好好討論,是不是身體已經太累了?大腦發出警訊,那到底這些壓力來源在哪裡?如果是一些不是疾病上面的壓力,那我們可不可以透過一些放鬆上面的治療來幫患者找回到自己身體最舒服的狀況,把這些症狀慢慢的弭平下來。
自律神經失衡是現代人的流行病,不是某個器官出了問題,而是整個身體疲倦到失去平衡。醫師指出只要重新調整生活步調,大多數都能恢復正常。焦慮、心悸、失眠、肚子不舒服,不是無法解釋的病,而是身體提醒你,該慢下來,好好照顧自己。
更多 TVBS 報導
「沉默殺手」高血壓釀死風險高!專家8招逆轉:不用吃藥
「上班壓力大」恐讓身體慢性發炎、增罹癌風險!醫教3招緩解
醫力推1動作「做越多越長壽」!防範心臟病風險 不做有氧也能護心
35歲女經痛難耐!就醫發現「子宮內佈滿肌腺瘤」 醫:這年齡層好發
其他人也在看

公布太平青鳥轉型影片 童子瑋談基隆老校舍的「下一段故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基隆報導 基隆太平青鳥書店日前歇業,外界關注太平國小老校舍的未來方向。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今(29)日公布太平青鳥轉型短片,指出在書店最後營業日與前校長陳建文登上校舍,一起討論下一階段規劃;童認為,太平國小融合山海風景與在地歷史,非常適合轉型為「青年旅宿」,成為旅人走進基隆的第一站。 童子瑋表示,陳建文校長在談起太平國小的位置...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久坐傷血管 健身族難逃!英研究:喝可可、綠茶可「抵銷」傷害
久坐是現代人的健康大敵。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著會迅速損害血管功能,即便平時體能良好者也難倖免。但科學家發現簡單解方:在久坐前攝取富含「黃烷醇」(flavanols)的食物,如熱可可、綠茶,竟能有效抵銷這種血管損傷。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中鋼自結10月稅前淨損3.08億元,虧損幅度持續收斂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鋼(2002)自結10月損益數字,單月合併營業損失3.33億元,合併稅前淨損3.08億元,虧損幅度持續收斂,10月鋼品銷售量為61.19萬公噸。中鋼表示,10月合併稅前淨損較上月有利,主因鋼鐵業單位毛利較上月增加,致營業損失減少;另礦業投資獲配股利增加,致業外收入增加。中鋼累計前10月合併營業損失45.93億元,合併稅前淨損49.88億元,累計前10月鋼品銷售量為617.07萬公噸。累計前10月合併稅前淨損較去年同期淨利不利,主係鋼鐵業單位毛利及銷售數量減少,致營業收入減少及營業損失增加;另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及財務成本增加,致業外支出增加。鋼鐵市場部份,煤鐵礦價格持續緩漲,鋼廠成本微幅走升。美、歐地區在當地關稅及貿易救濟措施更新下,熱軋行情已見止穩回升,中國十五五新框架強化鋼鐵行業結構性升級、淘汰落後產能及加速綠色轉型,惟亞洲鋼廠仍面臨需求端疲軟,行情略微走滑挑戰,整體國際鋼價呈現弱中帶穩態勢。
財訊快報 ・ 1 小時前
內定7名清潔員…涉收賄390萬又抖出私用公務車!鎮長、鎮代主席遭起訴
屏東縣潮州鎮長周品全、鎮代會主席王淑貞遭檢舉涉嫌藉內定方式錄取7名清潔隊員,還收賄390萬元;此外,周、王兩人,還被查出,私用公務車就醫造成公帑損失。此案,檢方於今天(28日)偵結,並將周品全、王淑貞在內等多名被告,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起訴,移審屏東地方法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全台200萬人「B肝帶原」卻無症狀!1986年前出生「疫苗斷層世代」終身篩檢一次:肝癌其實能預防
肝病長年被視為臺灣「國病」。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而死亡的人數逾萬,其中B型肝炎是最主要的肝癌危險因子,目前推估全台約有200萬名帶原者。由於早期感染幾乎沒有症狀,不少民眾不知道自己受感染,也未定期追蹤、治療,等到出現不適往往已進展為肝硬化、甚至進一步演變成肝癌。為加強防治,健保署宣布最快明年1月放寬B肝藥物給付規範;國健署也自今年8月起,推動擴大肝炎篩檢年齡政策,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至79 歲民眾(即39至79歲),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B、C肝炎篩檢,預估將有220萬人受惠。
幸福熟齡 ・ 1 天前
陸配徐春鶯涉反滲透法被押!吳子嘉質疑檢調「庫存辦案」:要搞柯文哲
具陸配身分的台灣新住民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徐春鶯,一度傳出被列入2024年民眾不分區名單中,如今因涉嫌涉嫌詐欺、兩岸地下匯兌等罪,新北檢方訊後聲請羈押禁見,新北地方法院(新北地院)28日裁准羈押禁見;檢調更查出,徐春鶯接受資助替特定候選人站台造勢。對此,媒體人吳子嘉質疑,徐春鶯一案是老案子,檢調3年後才把她收押禁見,令人懷疑這是故意在搞近日「復出」的前民眾......
風傳媒 ・ 2 小時前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40歲起預防肌少症很重要!一旦肌少症找上門,連提菜籃、爬樓梯都會有困難,最終將臥床、坐輪椅,降低生活品質。遠離肌少症,高蛋白飲食、阻力運動缺一不可。
幸福熟齡 ・ 1 天前
老菩薩快樂上學去 百福學堂圓夢想
台中沙鹿,有一處特別的長照據點,位於慈濟沙鹿聯絡處,巧妙地將現場打造成"長輩的小學校"。為長輩準備制服、書包、值日生制度,還有榮譽榜和慶生會,中午有現煮的美味素食便當。讓每次報到都像踏入校園。許多...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
男子血紅素僅11.5 醫苦勸檢查成功揪大腸癌第三期
一位男士因血紅素僅11.5 g/dL而就診,雖然數值只是略低,但結合CEA腫瘤指標達8 ng/mL的異常,最終經檢查確診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所幸及時治療後恢復健康。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黑五iPhone下殺超4,000!地標網通全台現貨供應 蘋果耳機砍67折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黑色星期五檔期開跑,美式賣場、電商紛紛祭出折扣,不少消費者鎖定趁黑五購入 iPhone […]
引新聞 ・ 1 天前
50歲美魔女嚴重狂咳嗽疑肺腺癌 緊急赴院檢查結果出爐!
50歲美魔女教唱天后楊惠絜27日官宣將於12月19日於彰化縣和美鎮「大中華國際美食館」舉辦出道以來第一場大型演唱會《楊惠絜「星光璀璨」演唱會》,當天適逢是她的生日,為了紀念因肺腺癌離世12年的母親,楊惠絜也特別準備爸媽最喜愛的歌曲單元,來紀念已逝的母親。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恆春半島滿州鄉沿海強風頻率最高! 年均195天冠各地
中央氣象署今天(28日)宣布,12月起推出「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以更精細的鄉鎮尺度分級燈號呈現強風預警資訊,也曝光統計,全台以恆春半島滿州鄉沿海發生強風的頻率最高,平均每年約195天。台灣因季風、地形及海陸特性,各地風勢常有顯著差異,即使在同一時間,沿海與內陸的風況往往亦有所不同,過去以縣市為單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臺灣跨領域團隊建置AI智慧預測系統 助攻代謝與心血管疾病防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國人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已經超過五成,而20歲以上人口糖尿病的盛行率則高達12.8%。冠狀動脈疾病(CAD)則是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奪走超過萬人的生命。這些數據反映出臺灣在代謝疾病與心血管疾病領域的挑戰格外嚴峻,突顯建立早期預測與個人化防治系統的急迫性。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隆長庚醫院、宏碁與陽明交通大學自109年起共同推動「智慧預測系統之建置」計畫,透過跨領域的整合,運用AI智慧分析結合基因體、代謝體與腸道菌相等多重資料,逐步打造專屬於臺灣族群的精準醫療平台。 AI演算建立模型 合併腸道菌可及早辨識高風險族群 臺灣研究團隊以本土族群為主體,首次在國際上提出「腸-腎軸」與「基因-脂質-心血管疾病」的跨體學機制。在糖尿病患者常見且致命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變研究中,研究團隊納入990位受試者,涵蓋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CKD)以及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藉由AI演算法進行整合分析,建立準確率高達七成以上的疾病分類模型,並揭示13種與腎功能相關的菌群。若將腸道菌檢測與AI模型應用於臨床,或可即早辨識出高風險族群,並以飲食調整、益生
健康醫療網 ・ 19 小時前高中大學攜手學習平台 新北打造跨域教育生態系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8日電)新北市府今天宣布建置「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台」,整合教育資源打造跨越學制與領域教育生態系。各大學釋出逾250門AI人工智慧等免費跨域課程,協助高中職學生布局未來。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宏福苑逐層搜索 多名住戶尋獲家屬悲痛指認
在消防人員進入逐層搜索後,越來越多失聯住戶被尋獲,但有些已經不幸死亡,家屬在現場等候悲痛指認。 #香港大火#大埔宏福苑#香港#香港火災#宏福苑#香港大埔宏福苑#香港大埔#大埔#大埔火災#香港 大火#香港宏福苑#香港失火#香港火警
東森新聞影音 ・ 1 小時前
議員追問大矽谷計劃進度 鍾東錦:總統政見應該會兌現
苗栗縣議員邱毓興、翁杰、曾玟學27日進行總質詢,關切地方企盼的大矽谷計劃進度及2027台灣燈會籌備情形。縣長鍾東錦表示,大矽谷計劃縣府很努力,希望能開花結果,但行政院走得很慢,讓縣府壓力很大。他認為,大矽谷計劃是總統賴清德的政見,應該會兌現,縣府一直沒有放棄,也請鄉親不要放棄,大家一起努力。縣府工商發展處長詹彩蘋指出,大矽谷計劃涵蓋後龍產業園區,全部基地面積960公頃。行政院113年核定後,縣府就已經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到經濟部和國科會。其中,後龍地區因地段好及交通方便,國科會定位在優勢產業及AI科技業為主,但會牽涉到農地變更,大部分為特農,需要國家認定為重大計畫,才可以變更地目。縣長鍾東錦指出,他一上任就對大矽谷計劃及後龍產業園區進行招商,苗栗縣可說是準備最充分,上市櫃公司也表達高度意願,但後來冷下來,是中央在卡關。鍾東錦表示,大矽谷計劃是總統賴清德的政見,他認為應該會兌現,縣府一直沒有放棄,他個人對中央有很高的期望,也希望行政院要說話算話,加快大矽谷計劃速度,不要讓鄉親失望。邱毓興、曾玟學也針對縣府承辦2027台灣燈會籌備進度,尤其縣府規劃有高鐵燈區和竹南運動公園燈區,預估會湧入大量
台灣好新聞 ・ 15 小時前氣象署冬季預測出爐!氣溫略偏暖、雨量略少
中央氣象署今天(28日)公布未來12月到明年2月的冬季氣候展望,經檢視各國預報狀況,今年冬季(12月至隔年2月)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機率較大、雨量則為正常至偏少。氣象署說明,目前熱帶太平洋呈現東冷西暖的海溫配置,根據最新預報資料顯示,今年冬季反聖嬰發展的機率大,明年春季回復至正常的機率較高。依據過去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開放外國人力助解缺工,晶華董座潘思亮看明年營運會更好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晶華(2707)27日晚間於台北晶華酒店舉行耶誕點燈,對於政府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將開放中階移工進入旅宿業,晶華董事長潘思亮表示,目前業內普遍缺工約2-3成,飯店也因缺工問題導致生意不敢接太滿,而在開放外國人力下,預期能解決一半的缺工問題,在人力充補下,明年營收一定會更好。台北晶華酒店今年餐飲、住宿及麗晶精品營收再創新高,潘思亮認為,受到缺工影響,服務量能有限,飯店也不敢接太多生意,在缺工改善下,看好明年營收一定會更好,解決缺工的問題,是根本解決台灣觀光問題很重要的起點。且政府明年也要推國旅補助方案,一定會對產業有所助益,但同時旅遊業者也要提升國旅品質,讓整體旅遊品質更進步。行政院院會日前拍板「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包含將新增製造業藍領移工配額,及開放旅宿業與商港碼頭業的外國技術人力,雇主必須替1名本國勞工加薪新台幣2000元,才能增聘1名外籍工作者,且必須透過勞動部跨國延攬中心引進等。潘思亮表示,晶華會響應開放移工政策,只要業者每聘一位外籍員工,公司也會同步調薪,這對企業和員工都很好,且政府讓業者直接在國外聘任外籍員工,也能避免外籍員工必須貸款、借錢支付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富達國際樂觀2026中國股票市場,更廣泛牛市跡象可見,看好科技類股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富達國際表示,2026年對中國股票市場更為樂觀,更廣泛牛市跡象已可見。富達國際全球多元化資產投資主管Matthew Quaife在記者會上表示,展望2026年,對中國的股票市場更為樂觀,尤其看好科技類股。國際投資者正在重新回到中國,近期股市有所回調,實際是一個增加中國科技類股部位的良機。富達國際首席股票投資總監Niamh Brodie-Machura指稱,境內市場並不擁擠,估值偏低,隨著中美貿易衝突降溫,政府明顯理解財政支出對重啟市場與經濟的重要性,預期科技及AI應用普及率提升。Niamh Brodie-Machura認為,聚焦結束惡性價格戰,有助於企業盈利回升至穩健成長,更廣泛牛市的跡象已可見。對債券市場,Quaife認為,當國際債券市場出現波動時,中國債券是相對安全的避風港,不過更多是對沖風險的工具,而非獲取超額收益的手段。同時,從全球避險資金配置角度,有些資金正在從其他政府債券中撤出,因為那些國家存在更多的財政與政策風險,這些資金會轉投黃金等領域,也會流向中國債市。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