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被9公斤糞便完全堵塞!41歲美國男子便秘致死 家屬控照護機構失職
41歲的美國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原本熱愛音樂、游泳、演唱會與運動賽事,卻在去年11月15日於位於俄亥俄州巴澤塔鎮(Bazetta Township)的照護機構團體之家「Clear Skies Ahead」內死亡。這起死亡事件在家屬提起過失致死訴訟後逐漸曝光,訴狀中的細節顯示,詹姆斯的離世並非不可避免,而更像是一場長期被忽視的危機所造成的悲劇。
據英媒《太陽報》報導,根據家屬向法院提出的文件,詹姆斯已有數週、甚至可能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該機構的員工據稱在這段期間忽視了明顯的警訊,包括他腹部逐漸腫脹、情緒低落、行為異常以及反覆抱怨腹痛。訴狀指出,他的腹部在死前甚至出現瘀青,任何稍加注意的人都能察覺異狀,但員工既未通知家屬,也未聯繫醫療人員。
詹姆斯的醫療背景也讓這種忽視格外令人質疑。訴狀顯示,他有智能及發展性障礙,需要每日監督,過去也有便祕病史,同時正在服用可能造成嚴重腸胃副作用的藥物。他的律師穆尼(Matt Mooney)表示,詹姆斯的排便問題對機構而言是「眾所皆知」,應當是照護的重點,但員工卻未做到最基本的監測。他指出,即便在詹姆斯死亡前1天,主管與員工陪同他參加遠距精神科會診時,也仍未將他的症狀通報醫師。
悲劇發生當天,員工據報要他「坐在馬桶上」,但詹姆斯已無法排便。稍後他被發現在臥室倒地。急救人員抵達後發現,他的腹部有一道明顯變色痕跡,腹部高度膨脹且僵硬。送醫後,他被宣告死亡。
驗屍報告揭示了他死亡的真正原因:他的大腸被一團重達20磅(約9公斤)的硬化糞便完全堵塞。這種程度的糞便嵌塞使腹腔壓力急遽上升,最終引發「張力性氣腹」(tension pneumoperitoneum),氣體被擠壓穿過腸壁的小裂口,進入體腔,形成致命後果。穆尼律師指出,正是這股壓力奪走了詹姆斯的生命,而只要他依據個別服務計畫受到應有的照顧,「這一切根本不需要發生。」
便祕是常見的症狀,常與低纖維飲食、缺水、久坐與忽視便意等因素相關,但某些藥物、焦慮與壓力也能使情況惡化。若便祕持續且未因生活調整或瀉藥改善,醫療介入是必要的。糞便嵌塞則是長期便祕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會導致腹痛、腹脹、倦怠等症狀,若未即時處理,更可能危及生命。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 林氏璧:大S讓全台驚覺「原來流感會死人」
芳心暗許1/白定2026春天攤牌大限 鄭麗文職藏心機不甩最後通牒令
吃霸王餐想肉償!「台灣網美」又爆積欠百萬房租 將被前州長趕出門
其他人也在看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2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4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半年狂瘦7kg!58歲日本婦女不運動、不節食,只因改吃這些「減肥食物」瘦回年輕時的好身材!
隨著年紀增長,減肥這件事往往變得越來越不順利。許多 40+ 的女性都表示,年輕時少吃幾天、隨便動一動就能瘦,但進入中年後,代謝速度大幅下降,若營養攝取不夠,不只瘦不下來,還會讓身體更疲累、免疫力下降,
女人我最大 ・ 3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3 天前
婦蹲整天馬桶罹大腸癌 醫:排便出現「7變化」有危險
台中市70多歲婦人近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等症狀,甚至在家中蹲整天馬桶都無法排便,直到因身體虛弱無力,家人緊急將她送往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6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想增肌又減脂?營養師:很多人「這1物吃太少」 難怪體態一直卡關
「減肥」對習慣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而言,可說是一大挑戰,而能做到減少體脂肪又不損失肌肉,更是一門大學問!減肥過程中如何能同時做到甩肥油、又保留原本的肌肉量呢?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答案就是「吃夠蛋白質」!蛋白質在保持身體肌肉、促進新陳代謝與增加飽足感上,扮演十足重要的角色。 減重為何要吃足夠蛋白質? 以下逐一解釋為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於減重而言至關重要: 第一「維持肌肉量」:減肥時若熱量消耗多於熱量攝取,身體不僅會燃燒脂肪,同時也可能分解肌肉以提供能量。因此,攝取足夠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胺基酸」,其為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肌肉維修的主要原料。而保持肌肉量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燃燒更多熱量! 第二「增加飽腹感」:研究顯示,蛋白質在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中最能增加飽足感。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減少飲食過量的風險,輕鬆控制卡路里的攝入、將減肥的難度降低,不會在減重一開始就有「越級打怪」的感受。第三「提升新陳代謝」: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TEF)較高,也就是身體在消化蛋白質時,同時會消耗更多熱量。正因為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來處理蛋白質,因此會促成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燃燒更多脂肪。 改變飲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 微創水蒸氣消融術助順暢
56歲黃先生長期受攝護腺肥大之苦,頻尿、夜尿、排尿速度慢;另一位62歲謝先生,也因嚴重攝護腺肥大導致尿不出來,曾多次插尿管急救,餘尿量更高達400毫升,兩人前往泌尿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接受自費的「微創水蒸氣攝護腺消融術(Rezum)」,術後尿流速提升,攝護腺體積也縮小,讓他們開心終於可以順暢尿尿。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陳文茜惡癌「肺部擴散三處」是台灣首例!存活率不到10% 仍需藥物維持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折磨,她在社群上公開自身罹患罕見癌症的日常,日前宣布康復之後再次分享近況。她透露,自己是台灣第一例「由肺部起始的黑色素腫瘤第四期」病例,癌細胞一年內從肺部轉移到肝、骨盆與腦部,存活率不到10%。如今雖暫時擊退癌細胞,但仍須長期面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靠著大量類固醇與治療糖尿病藥物維持身體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小結節3年長到近1公分屬很早期肺癌 醫:低劑量電腦斷層重要
有心血管疾病的63歲男子,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有0.7公分大的毛玻璃樣病灶,影像特徵雖不見得是惡性,但追蹤3年,病灶緩慢增大到近1公分,醫、病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最終病理證實為第1期微小侵犯腺癌,屬很早期的肺癌,術後無需化療,追蹤迄今也未見復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打X團固定到東南亞尋歡!「1人驗出HIV」整團嚇壞篩檢…另1人也中鏢
為了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學大學今日(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開幕式,呼應校慶65週年「做對的事」精神,以大型扭蛋機象徵重新理解HIV的起點,並透過書展、影展資料庫檢索、VR體驗與遊戲化學習等多元方式,引導年輕世代以科學視角重新認識HIV。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女星年初檢查正常年底卻變乳癌 自曝乳癌無法完全治好!醫揭2種乳癌長超快
在經典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媽媽的58歲女星朴美善,今年2月無預警暫停活動,時隔半年才證實罹患乳癌。近日她在劉在錫節目中首度露面,坦言8次化療中,竟有4次併發肺炎,身心俱疲,更表示已做好「無法完
健康2.0 ・ 3 小時前
48歲男關節退化!膝蓋「腫脹1.5倍大」中醫「2招」治療2周…能走了
新竹市48歲男性左側膝蓋腫脹無法順利行走,被診斷為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平時皆靠止痛藥物來止痛,經親友介紹至診所看診,治療上運用針灸搭配內服中藥,兩週治療後患者已可順利行走,工作時也能恢復久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瘦瘦針新藥中期試驗出爐! 注射、口服都有「最高減重14%」
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公布新一代減重候選藥物「Amycretin」的中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不論是注射或口服形式,都能有效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減輕體重並降低血糖。這款新藥有望成為諾和諾德現有明星減重藥物Wegovy與Ozempic的接班人,進一步鞏固該公司在全球減重藥物市場的領導地位。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