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礦場生產中斷 全球搶銅熱潮再現、銅價狂飆
看似平凡的銅製品近期躍升為全球市場焦點,國際銅價持續攀升,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已突破每公噸10500美元,逼近歷史高點。這波漲勢主要受到印尼全球第二大銅礦「格拉斯伯格」,因泥石流事故全面停產,以及智利、剛果礦場出現事故等因素影響,導致全球供應鏈收緊。
銅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已明顯反映在零售端。在專門販售銅材料的五金行,銅材分為紅銅與黃銅,形狀則有六角形、方形和圓形的銅條可供選擇。銅成五金行老闆蔡麗文表示,一組16公斤的紅銅,以每公斤450元計算,總價高達7200元,每支約720元。從零售端的價格來看,今年年初至10月份,紅銅從每公斤380元漲至450元,黃銅則從260元漲至290元。蔡麗文指出,銅的價格波動雖看似不明顯,但因為銅材本身較重,即使只漲5元,實際差額也相當可觀。蔡麗文進一步解釋,紅銅的部分,進口商每天都需要詢價,因為價格每天都在變動,且反應非常快速。作為零售商,她在銷售時常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一點點的銅材就要價好幾百元。五金行會依照客戶需求,秤重報價並切割成適當大小,但由於上游報價一天一變,他們不敢完全反映成本,只能稍微調漲價格。這種情況下,生意也出現微微下滑。蔡麗文表示,零售端的衰退情況,雖然沒有中盤商和大盤商那麼嚴重,但客戶明顯減少購買量,有些甚至改用其他材質,如不鏽鋼等來替代原本使用的黃銅材料。
相較於單一銅材料銷售,連鎖五金行販售的銅製加工品暫時未受到銅價高漲的影響。振宇五金副總經理洪珮芳表示,他們每年都會與供應商簽訂合約,在相對穩定的價格下,不會受到短期波動的影響。她認為這波漲勢是,長期能源轉型下的必然趨勢,而非短線現象。
根據國際銅業研究組織10月初發布的半年度報告,全球精煉銅市場預計在2026年將出現15萬噸的供應短缺,更有交易員認為,每噸12000美元的銅價已經不遠了。分析師陳武傑指出,從前兩年美國大基建開始,帶動了全球電網革新,推動了第一波銅價漲勢。近一兩年,AI伺服器的大量應用以及電力改革,持續提升高階銅的需求。
銅被重新定位為「新石油」,在三大領域有著不可替代性。首先是全球電網升級的剛性需求,銅因電阻率低、壽命長成為最佳材料。其次,AI數據中心耗電量高,每兆瓦電力配套的銅用量達20至40噸,未來需求只會增加。第三,電動化與再生能源的爆發,一輛電動車需要60至80公斤銅,而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發電廠多使用4至6倍的銅。多領域需求爆發,使全球銅消費正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洪珮芳表示,市場正朝向節能的高導向方向發展,因此節能冷氣銅管、綠色工程用的配件如絕緣端子、電纜接頭等的使用度越來越高。陳武傑認為,在美國聯準會持續降息的環境下,資本市場仍面臨通膨問題,這對銅價提供相當支撐,從中期角度來看,銅價呈現易漲難跌的格局。
台灣相關銅概念股從10月初開始全面上漲,包括華新、第一銅、榮科,以及電器電纜股如華榮、大亞等都有不錯表現。專家認為,美國聯準會的降息節奏支撐銅價走強,加上電動車、AI及綠能建設推動工業需求,都讓銅成為能源轉型時代的關鍵工業金屬。
更多 TVBS 報導
川普50%銅關稅意外豁免「精煉銅等」 紐約銅價應聲大跌17%
貴金屬飆漲!黃金價格再創新高 白銀衝破50美元
黃金投資》漲破4000美元後回檔免驚 金價巔峰才正要開始
外銷雙重打擊!美祭高關稅台幣又升 台灣水五金螺絲業恐現倒閉潮
其他人也在看

國際銅價逍遙闖天關 預計精銅短缺四○萬公噸
-【蘇彬貴╱先探2379期】 九月八日,全世界規模第二大的印尼Grasherg銅礦區遭到土石流的嚴重破壞,採礦的運作被迫突告停擺;而據該礦區的業者自由港克莫蘭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 FCX.US)表示,直到二○二七年之前,該礦區都恐怕都還難以完全恢復既往的正常運作與生產。 禍不單行,再加上南美洲的智利(全世界銅礦最大的生產國)與非洲的剛果,兩個地方粗銅(raw copper)的生產,就在這個時候也陸續中斷;在這樣的況下,預計今年全世界精銅(refined copper)的總供應量,累計恐怕將出現高達四○萬公噸左右的短缺。而就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利多」消息的激勵下,國際銅價行情欲小不易,並於近期再度刷新了歷史最高峰;除此之外,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對於銅價也是一項利多。 逆勢上揚 今年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貨銅價,進一步再上漲了二二%以上,為連續第三年上揚;而且於十月二九日盤中,還以每公噸一一二○○美元的水準,持續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舊紀錄則於去年五月二十日,寫下的每公噸一一一○四.五美元。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打擊,二○
先探投資週刊 ・ 22 小時前
《金屬》智利上調銅價預估 LME期銅上漲1%
MoneyDJ新聞 2025-11-20 06:16:10 黃文章 發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1月19日多數上漲,期銅上漲1%至每噸10,802美元,期鋁上漲0.9%至每噸2,814美元,期鉛下跌0.6%至每噸2,014美元,期鋅持平為每噸2,990美元,期錫上漲0.2%至每噸36,945美元,期鎳下跌0.1%至每噸14,640美元。 最大銅產國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Cochilco)週三上調銅價預測至歷史新高。Cochilco現在預計,2025年的平均銅價將為每磅4.45美元,並將2026年的預測上調至每磅4.55美元,兩者皆高於先前每磅4.30美元的預估,也是該委員會有史以來的最高預估值。該委員會的採礦市場協調員維克托·加雷(Victor Garay)表示,由於供應落後於需求,預期銅價上行趨勢將至少持續至2030年。 全球第二大礦商力拓(Rio Tinto)宣布,將自明年10月起,將旗下位於澳洲昆士蘭州格拉斯頓(Gladstone)的雅爾文(Yarwun)氧化鋁精煉廠的產量削減40%,此舉旨在在公司研究長期尾礦與現代化方案的同時,把營運壽命延長至2035年。 力
Moneydj理財網 ・ 6 小時前
斗六民生南路人行道計畫爆分歧聲浪 張麗善:以最大誠意凝聚共識、打造全民受益的城市新步伐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斗六市民生南路推動「新建人行道計畫」引發地方正反意見,斗六市長林聖爵今(18)
互傳媒 ・ 1 天前《商情》科技股估值擔憂 11/18銅價連3黑
【時報-台北電】因風險資產拋售的導火線是對科技行業估值過高的擔憂,以及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降息希望的消退,使得有色工業金屬在風險資產的大範圍拋售中受到衝擊,致倫敦(LME)銅價下滑,連續三個交易日內下跌。 分析師表示,由於擔心礦山供應,倫敦(LME)銅價在10月29日一度創下11,200美元的歷史最高點,之後回落了約4.3%,由於在人工智能科技股估值的影響,加上,對聯準會(FED)下一步行動的疑慮,風險偏好不太可能有明顯改善,投資者還在等待周四公布的美國9月份就業數據,該數據因美國聯邦政府關門而推遲至今,打擊倫敦(LME)銅價走勢連續三天下滑,不過由於人民幣走強,這增加了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的購買力,在一定程度上給市場提供了一些緩解。 終場周二(11/18)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13美元,報每公噸36873美元;期鎳下跌12美元,報每公噸14638美元;期鋅下跌5美元,報每公噸2989美元;期鋁下跌33.5美元,報每公噸2780美元;期銅下跌59美元,報每公噸10719.5美元;期鉛下跌14美元,報每公噸2023.5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美國殺人魔逃亡30年遭逮!「GG太小」成破案線索 警方揭真實尺寸
美國惡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金州殺手」迪安傑洛(Joseph James DeAngelo Jr.),逍遙法外30多年,終於在2020年落網。除了DNA證據外,最新的消息指出,迪安傑洛因一項「身體特徵」成為警方連結多起案件的關鍵證據──迪安傑洛的生殖器尺寸異常短小,成為案情的重要線索。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冷空氣強襲!粉專曝「這時」最強、最冷 體感只剩10℃
今(19)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相對較強。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表示,目前冷高壓中心位置已逐漸來到離台灣最近的階段,且今晚至明日清晨將會是本波冷空氣最強、最冷的時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冷到發抖!一圖看「雲霄飛車」溫度曲線 周末短暫回溫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指出,隨著12月接近,冬季感受將愈加明顯,氣溫起伏加劇也將成為常態。中央氣象署則表示,未來幾天清晨仍是這波東北季風影響最劇烈的時段,周末東北季風減弱後,氣溫可望回升,但下周東北季風將再度增強,氣溫會再次下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曝光!低溫下探14度 回溫還要等這時
今(19)日、明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今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竹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提醒民眾要注意穿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1 天前
今晨最低溫新北僅12.4度!吳德榮曝「明再探12度」 下波冷空氣這天報到
今、明(19日、20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今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竹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透露,此波冷空氣雖未符合「大陸冷氣團」定義,但已是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下一波東北季風預計在下週一(24日)南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最冷時刻來了!今晚低溫探13度 鄭明典揭雲圖神秘X:夜間有輻射冷卻
「入秋最強」的東北季風發威,目前冷高壓中心位置已來到離台灣最近的階段,今(19)日晚到明晨是最強、最冷時刻,北部低溫約在13-16度左右。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PO出雲圖,說明台灣上空的「X」現象其實是突出雲頂的山頭,提醒民眾注意夜間輻射冷卻,有些地方晚上還會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熱帶系統恐成颱風 賈新興:11/26、27東南水氣多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20日)表示,未來10天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不過要注意,26日至27日東南水氣多,南海至菲律賓附近可能有熱帶系統的發展。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今晨低溫僅12.8度!白天開始回溫 下週新一波東北季風「北台灣再降溫」
今、明(20日、21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基隆北海岸、臺灣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就表示,今日白天起氣溫漸回升,直到下週一(24日)晚起一小股「東北季風」南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台灣迎入秋最冷時刻!一圖看「這1天」再降溫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今(19)日是入秋以來全台「最冷時刻」,北台灣及宜蘭低溫下探15至17度,南部與花東也只有18至20度,讓民眾感受到明顯涼意。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 天氣特急」指出,隨著日子越接近12月,台灣的冬季感受將愈加明顯,但溫度起伏也會變得較大,民眾需注意早晚溫差。
民視 ・ 1 天前
最低溫12.4度! 吳德榮:明白天氣溫略升、下周一又迎雨
明顯變天!今(19日)清晨平地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市石門區的12.4度,氣象專家吳德榮,預計明天白天起氣溫會有些許回升,不過下周一又會有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屆時迎風面降雨機率略提高。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今晨最低溫12.8度!白天起「冷空氣漸減弱」北部、宜花氣溫稍回升
中央氣象署觀測,今清晨本島縣市平地最低溫出現在南投縣名間鄉的攝氏12.8度。氣象署表示,今天(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21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花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周六、周日(22日、23日)東北季風逐漸減弱,各地氣溫逐漸回升,早晚天氣仍涼,中南部留意日夜溫差較大。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5 小時前
冷氣團還沒來...明起低溫剩15度 週末短暫回暖轉多雲
東北季風冷颼颼,本週末前最低溫可能只有15度,之後將迎來短暫回暖,北東之外的地區呈多雲到晴,緊接著又有東北季風到來,桃園以北、東半部雨勢再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恐暴跌低於15度 賈新興:11/24東北季風迎風面有雨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19日)表示,明天水氣減少,到了24日至27日期間,將再度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有雨,25日晚到26日清晨,電腦預測可能低於15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冬天室溫18度是健康分界線!血壓上升增心血管風險
2023年發表於《Public Health》的大型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室內溫度低於18度會導致人體進入「冷壓狀態」,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張家銘醫師表示,冬季室內低溫不僅是舒適度問題,更會觸發身體生理層面的負面反應。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