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馬斯克和卡戴珊的3I/亞特拉斯彗星是什麼?為何掀起外星人揣測?
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同這是一顆彗星。但這並未阻止外界對外星人造訪與人類末日的揣測蔓延。 3I/亞特拉斯彗星(3I/ATLAS)是人類觀測到的第三個星際天體(interstellar object)——來自太陽系之外,因此其名稱以「3I」開頭。
不同於大多數繞太陽運行的彗星,它的軌跡與速度顯示其源自銀河系其他地方,並僅作一次性飛掠,預計於明年初離開我們的星際鄰近區域。
它的一些特徵使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阿維‧洛布(Avi Loeb)以及眾多媒體與社交平台用戶,提出其可能是人造物的想法。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發表了看法,美國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甚至在 X 上貼文:「等等……3I Atlas 的八卦是什麼?!?!!!!!!!?????」
然而,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宇航局)與絕大多數天文學家強調,目前所有觀測結果都能以自然、非外星人現象來解釋。
我們目前知道什麽
3I/亞特拉斯彗星於 2025 年 7 月由美國太空總署資助、設置在智利的亞特拉斯望遠鏡 (Atlas telescope)首次發現,自此令全球天文學界振奮。 英國牛津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克里斯‧林托特(Chris Lintott)表示:「我們可能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之後就再也看不到這個天體了。因此我們迫切希望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收集更多數據。」
有報導稱它大小相當於紐約的曼哈頓,但美國太空總署的哈勃太空望遠鏡8月的測量顯示,其直徑可能寬5.6公里,也可能僅有440公尺。 美國太空總署指出,該天體在被發現時以每秒約61公里的速度穿越太空。
它從哪來?
天文學家認為,3I/亞特拉斯彗星形成於一個遙遠恆星系統誕生之際,並在星際空間中旅行了數十億年。 它可能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彗星之一,有研究估計其年齡超過 70 億年。
這意味著它早於我們的太陽系存在——太陽系僅在46億年前才形成。 牛津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林托特表示:「這代表它能告訴我們銀河系早期歷史中發生了什麼。」
這顆彗星是從人馬座方向來到我們的天空,而人馬座正是銀河系中心所在之處。
它在十月時通過太陽背後,當時從地球上無法觀測,這也助長了關於該天體「隱藏」的各種揣測。
然而,數個太空探測器一直在追蹤這顆彗星,並且已經再次透過地面望遠鏡觀測到它。
在靠近太陽時升溫
隨著3I/亞特拉斯彗星在前往太陽的旅程中逐漸升溫,它展現出非重力加速度——速度比單靠重力作用所預期的更快。 哈佛大學教授洛布(Avi Loeb)推測,可能有「技術性火箭引擎」在推動它,並引發媒體與社交平台上大量關於外星母艦的標題與迷因。
然而,許多專精於彗星測量的科學家表示,這種加速度完全在所謂「氣體釋放」(outgassing)的範疇之內。
林托特教授解釋,這是指彗星升溫時部分物質由固態冰轉化為氣體,噴射出雲霧與塵埃,作用如同推進器。
事實上,3I/亞特拉斯彗星看起來極為活躍。 彗星噴出的塵埃通常會反射光線,使其在接近太陽時變得更明亮,而3I/亞特拉斯彗星的亮度上升速度非常快。 也有一些觀測結果顯示它的顏色由紅色轉為藍色,進一步引發外星能源的猜測。
天文學家仍在努力解釋原因,但表示有許多自然現象可以合理解釋。 林托特教授指出,快速增亮「可能顯示那裡有大量新鮮冰」。 即使顏色變化是真實的,而非測量方式造成的假象,也可能代表其化學性質正在改變。
「我們真正想要做的,是弄清楚〔彗星內部〕是由什麼構成的。」林托特教授說。
神秘的化學物質
了解3I/亞特拉斯彗星的化學成分,可能揭示它在數十億年前誕生的遙遠恆星系統是什麼樣子。 望遠鏡迄今已在這顆彗星上觀測到大量二氧化碳。 它似乎也富含金屬元素鎳——這一觀測結果進一步助長了「外星母艦」的想法,因為我們自身的許多太空船零件都含有鎳。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Joe Rogan Experience》播客中談到,若一艘太空船完全由鎳製成,它會重到足以「摧毀一個大陸」。 然而,鎳也曾在其他彗星中被發現,包括2019年發現的星際彗星「2I/Borisov」。
鎳的豐富含量可能反映了3I/亞特拉斯彗星形成時的環境。 或者,這顆彗星在漫長的星際旅程中遭受太空輻射轟擊,改變了其表面化學性質——這一點已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新數據提出可能性。
逐漸走遠
3I/亞特拉斯彗星在十月底掠過太陽後,即將告別。 它將於12月19日最接近地球,距離約2.7億公里——幾乎是太陽與地球距離的兩倍。 許多太空與地面天文台都希望能進行更多測量,甚至業餘天文愛好者也能用8吋望遠鏡一睹其風采。
迄今人類僅觀測到三顆星際彗星,對這些古老旅行者仍有許多未知。 牛津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林托特說:「我們認為銀河系中可能有十億億億顆這樣的天體,而我們只看過三顆。所以現在還遠不足以判斷這是否不尋常。」
隨著智利的維拉‧魯賓天文台(Vera Rubin Observatory)等強大新望遠鏡投入使用,這位天體物理學家樂觀地認為未來十年我們將能找到更多。 他說:「到時我們就能判斷哪些類型的恆星會形成行星,哪些成分常見。或許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太陽系在整個格局中的位置。」
其他人也在看

中央大學發現罕見「電漿巨洞」 解開磁暴神秘面紗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觀測到2024年母親節期間,地球電離層出現罕見的電漿密度空洞(plasma density hole),橫跨數千公里,顯示在極端太空天氣事件下,電離層結構可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中國無人機擾台?兩度穿越日本與台灣間空域 日方緊急派戰機升空因應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今(17)日發出公告,指出於本月15日下午,一架研判可能是中國的無人機,自東海上空飛來,從沖繩縣與那國島和台灣之間的空域通過,之後進入太平洋上空。該部門指出,這架無人機在太平洋上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1600 顆 Blackwell GPU 登場!RIKEN 攜手 NVIDIA 打造日本最強科研平台
[Newtalk新聞] NVIDIA (17日)宣布,日本領先的國家研究機構RIKEN正在將 NVIDIA GB200 NVL4 系統整合到日本的兩台新型超級電腦中,一台是為科學人工智慧而建,另一台則是為量子運算而建。 以下是輝達發布最新產業動態: 首個系統將部署1600個NVIDIA Blackwell GPU,採用GB200 NVL4平台,並透過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網路連接,作為理研「人工智慧助力科學」計畫的一部分。該系統將推動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氣候與天氣預報、製造和實驗室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究。 第二個系統專用於量子運算,將配備 540 個 NVIDIA Blackwell GPU——同樣採用 GB200 NVL4 平台,並透過 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 網路互連——以加速量子演算法、混合模擬和量子經典運算方法的研究。 「理研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之一,如今更是引領著計算領域的新時代,」英偉達超大規模和高性能計算(HPC)副總裁伊恩·巴克表示,「我們將攜手幫助日本構建自主創新的基礎,從而推動突破性
新頭殼 ・ 21 小時前地球上方出現罕見「電漿巨洞」 中大團隊揭開磁暴神秘現象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教授劉正彥與教授趙吉光帶領團隊,去(2024)年母親節期間觀測到地球電離層出現罕見的電漿密度空洞(plasma density hole),橫跨數千公里,顯示在極端太空天氣事件下,電離層結構可能發生前所未見的變化,此突破性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Geophysica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阿湯哥終於拿到奧斯卡 從影40年獲頒終身成就獎 感性告白、眾星起立鼓掌
63歲的美國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11月16日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肯定其對電影的熱愛與貢獻,這也是阿湯哥從業40多年來,首度拿到小金人。在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的幽默引言下,背景響起《不可能的任務》主題曲,阿湯哥上台接受榮譽,眾星起立鼓掌致意兩分鐘。阿湯哥在感言中真摯感謝電影的力量,並點名在場曾共事的夥伴起立,一起接受致意。他也表示,自己將持續盡一切所能為電影付出。阿湯哥曾四度入圍奧斯卡,包括1989年《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96年《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1999年《心靈角落》(Magnolia)入圍最佳男主角;2022年《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入圍最佳電影,阿湯哥則是製片人之一。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每年頒發,旨在表彰影壇傳奇人物的成就及其對電影產業的貢獻。今年的獲獎者還有編舞家黛比艾倫(Debbie Allen)及美術指導溫恩湯瑪斯(Wynn Thomas),典禮雖沒有電視轉播,包括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巨石強森等,均出席盛會。
Yahoo奇摩(國際通) ・ 19 小時前中大觀測電離層電漿空洞 揭祕2024母親節磁暴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7日電)中央大學太空中心團隊運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等資料來源,觀測到2024年「母親節磁暴」引發橫跨數千公里的電離層電漿密度空洞,藉由解析電離層,有助提升太空天氣預報能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台灣這1景點過度神話?日網紅狠酸:就只是商店在山坡上!眾人看法兩極
許多日本人熱衷來台旅遊,而九份則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不過,一名網友表示,他之前看到一位日本Youtuber來台拍旅遊影片,其中這位Youtuber對九份的感想竟然是「就一些商店在山坡上而已」,讓他看了也頗有感觸,貼文曝光後,掀起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創意宣布結盟Ayar Labs!將CPO整合進ASIC服務
ASIC大廠創意電子(Global Unichip Corp.,GUC)與大規模AI工作負載共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CPO)技術領導者Ayar Labs今日宣布,雙方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整合共封裝光學(CPO)至創意電子的先進ASIC設計服務中。
鏡報 ・ 23 小時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4 小時前
歷任總統誰最貪?粉專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青鳥炸鍋戰翻
普發現金1萬陸續入帳,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到指定ATM領取。有粉專近日在YouTube頻道進行網路投票,包括普發1萬是誰的功勞,結果高達87%認為是藍白在野的功勞。粉專也另問一題對於歷任總統的意見,結果「賴清德」負評最多、甚至認為賴比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貪,但卻引來不少網友踢館,開酸同溫層太強,也有人「抱不平」說,畢竟賴跛腳、預算沒過怎有機會貪?但也有網友反嗆,青鳥跑到這來崩潰喔,自己也一堆同溫層民調,只不過後來被「32:0」洗臉!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劉書宏爆被健身教練打到「骨裂發炎」!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劉書宏9月初突在社群上透露「肋骨骨裂」的消息、暴瘦4公斤,當時絕口不提原因,18日有新聞傳出,他和健身教練好友蔣政8月底起爭執,雙方大打出手,但劉書宏體力不及對方、並且受了重傷。對此,劉書宏經紀人表示,「謝謝你們的關心,目前恢復都很良好,受傷的過程沒有特別要跟大家交代的細節。」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