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評制度改革倡議 張景森:科學分析、標準治理
[Newtalk新聞] 針對從光電案場到各項重大開發,「要不要環評」的爭議一再延燒。前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各方將保護環境的責任全丟給環評把關,然而,以他數十年經驗來看,這套環評制度的效率與效益都值得懷疑,它更像是一個徒增時間與金錢成本的卡關機制。
問題的根源,在於整個環評體系的前端報告造假、後端權責混淆,導致科學被政治吞噬。
張景森在其臉書提出三點分析:
一、 前端失靈:顧問業淪為「過關報告生產線」
保護環境的關鍵,在於開發者應在規劃階段就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並採取符合國家標準的設計與管理措施。環境影響分析(EIA)本該是協助開發者優化開發案的專業工具。
但我們的現況是:環境顧問公司主要的精力與經費都放在製作那份「只求通過審核」的報告文件上。
它們的利潤來自於如何用最便宜的成本寫出報告,而不是真正協助業主改善開發內容。因此,能存活下來的顧問公司,往往是「關係好能通過報告」的公司,而非最專業的公司。
前端已經是份缺乏誠意保護環境的報告,後端的審查自然難以有效把關。
二、 後端擴權:環評會僭越各部會職能
開發案有明確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經濟部、交通部),負責依據各自的法規標準進行審核與准駁。環境影響只是其中一環。
但當前環評機制卻嚴重擴權:
1) 審查範疇無限擴大: 環評委員會的審查項目範圍常常沒有一定,甚至「飛象過河」,侵犯其它主管機關的專業審查。這不僅造成重複審查的冗長浪費,更是僭越職權,以「環境」之名,行跨部會決策之實。很多顯無環境影響疑慮的案子,也浪費冗長的時間、金錢來做環評。
2) 政治責任轉嫁:由於環評會的擴權,其他部會也樂得將自己應負的審核責任丟給環評。這使得環評委員會成了各方利益角力的平台,取代國發會、行政院的跨部會決策功能。然而,這些兼職的專家委員,既缺乏跨部會決策的權責與資格,又不必為審查錯誤承擔責任。
這種運作模式讓開發者對環評充滿恐懼。環評已走樣,不是科學判定的場所,而是製造不確定性的政治機制。不是用科學保護環境,而是用票數准否開發。
三、 解決之道:權責相符、科學分析、標準治理
台灣環評制度要恢復功能,必須權責相符,回歸科學分析、標準治理。
環評就是評估開發案的環境影響,這是科學問題。目的在搞清楚一個開發案的環境影響有多大?有沒有符合國家的環境標準?這是一個客觀的評估,需要的是科學分析,不是委員會的表決。應該把環評審查跟開發許可分開,開發決定應該由可負責任的機關來決定。
1)開發許可權限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部會: 環評委員會的職權應明確限縮為「有關於環境影響的科學技術審查」。將「開發許可」的行政決策權責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部會承擔。
2)建立常設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審查中心:
目前委員會的運作是有權力無責任、無能量、甚至於都湊不出時間來開會。2千多塊的出席費,難以期待高品質的審查,兼職委員無法全年無休開會,所以審查過程冗長。本人建議成立隸屬於環境部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中心」(或類似單位),配置專職、獨立的技術幕僚,負責報告書的技術審查。這些常設單位會受到監督,需對審查負責,效率也遠高於兼職委員的零碎會議。
3)透明公開的環境標準:環境部應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事先協商,明定各項開發許可中的環境標準。公開透明的環境基準,可以讓開發者有所依循,減少個案審查時任意裁量的空間與不確定性。
4)管理環評的顧問業: 環境部應負責建立環評顧問公司的認證、評鑑與淘汰制度,對報告造假、數據隱匿者施以重罰與禁業處分,迫使顧問業從「陪演」轉向真正的環境技術服務。
環評改革的目標,不是政治表決,而是用科學算清楚影響,讓政府在資訊充分下做出負責任的行政決策。台灣環評,刻不容緩。
針對他提出這篇環保改革倡議,他特別表示將此篇文章,用來悼念他的忘年好友,環保先鋒也曾是環保署長、駐英代表林俊義。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防罷免變斂財 王鴻薇宣布將修《政治獻金法》
日中關係緊張 外交部:台灣從不是問題「而是解答」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婦人恍神暴衝進捷運工地!墜入8米深投料口奇蹟輕傷
[Newtalk新聞] 桃園市八德區今日發生一起離奇車禍,63 歲的廖姓女子駕車到介壽路二段 148 號賣場購物,離去時右轉直接衝向捷運工地剪刀門,撞壞剪刀門後未停下,又撞壞投料口的柵門,最後掉落 8 公尺深的投料口,奇蹟式的僅僅輕傷,事後還自行爬樓梯脫困報警送醫。 警方指出,廖姓女子今日下午 1 時 50 分開車駛出賣場後暴衝,疑似恍神操作不當導致,撞壞捷運工地的剪刀門後卻絲毫未減速,又撞壞投料口的柵門,致使車輛直接衝進深度 8 公尺的投料口。 消防局勤務中心獲報後,派出消防人員 10 名、消防車 3 輛、救護車 1 輛前往救災,發現廖姓女子駕駛的白色轎車僅部分損毀,而廖女更奇蹟式的僅僅輕傷,包括右小腿腫脹擦傷及胸、腰部疼痛,意識清楚,工地也無人波及受傷。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高雄轎車擦到公車後失控自撞起火!馬尾男英勇破窗救人網友揚言在20所學校放炸彈 台大、建中都在列!北市刑大鎖定IP追查
新頭殼 ・ 8 小時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0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冷過這波回溫了!「這天」起高溫上看30度 下週又一波冷空氣來襲
今(20)日清晨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全台天氣涼冷有感。氣象署表示,西半部與宜蘭清晨低溫僅15、16度,花東也下滑至17、18度,隨著白天冷空氣逐漸減弱,各地氣溫漸漸回升,一路暖到週末,週六、週日(22、23日)西半部及台東高溫上看26至30度,下週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天氣又會轉濕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冷到發抖!一圖看「雲霄飛車」溫度曲線 周末短暫回溫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指出,隨著12月接近,冬季感受將愈加明顯,氣溫起伏加劇也將成為常態。中央氣象署則表示,未來幾天清晨仍是這波東北季風影響最劇烈的時段,周末東北季風減弱後,氣溫可望回升,但下周東北季風將再度增強,氣溫會再次下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強冷空氣影響到後天!週末東北季風減弱 高溫飆升至30度
[Newtalk新聞] 今(19)日東北季風持續增強,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也僅20度,對此,氣象署指出,明(20)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預計這波冷空氣影響到後(21)天清晨,後天白天後會逐漸回溫,週末東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23日將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高溫有可能飆至30度。 氣象署指出,今天清晨氣溫偏低,北台灣僅14、15度,中南部17、18度,最低溫出現在馬祖11.8度,本島最低溫為新北富貴角12.4度,桃園、新竹及苗栗也在12到13度;明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白天溫度就會回升,中南部可回到20度以上,但北台灣仍只有20度。 至於降雨趨勢的部分,今日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宜花地區容易有局部短暫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地區整日陰雨,其他地區雲量偏多,降雨較不明顯,中南部山區與部分平地有飄雨情況;明後2天天氣類似,且花東、各地山區需注意局部零星短暫雨。 而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到21日清晨,21日白天起逐日回溫,中南部回升較明顯,但要留意日夜溫差大;週末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其中23日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北台灣及西半部可達26至30度,但很
新頭殼 ・ 1 天前
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曝光!低溫下探14度 回溫還要等這時
今(19)日、明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今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竹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本波冷空氣最強時刻,提醒民眾要注意穿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晨最低溫新北僅12.4度!吳德榮曝「明再探12度」 下波冷空氣這天報到
今、明(19日、20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今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明顯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竹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透露,此波冷空氣雖未符合「大陸冷氣團」定義,但已是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下一波東北季風預計在下週一(24日)南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再冷1天!11/22東北季風減弱回暖 下週雨掃北、東部
今天(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氣象署提醒,明天(21日)仍感受涼冷,週六東北季風減弱回溫,下週一(24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北台灣天氣轉涼。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最冷時刻來了!今晚低溫探13度 鄭明典揭雲圖神秘X:夜間有輻射冷卻
「入秋最強」的東北季風發威,目前冷高壓中心位置已來到離台灣最近的階段,今(19)日晚到明晨是最強、最冷時刻,北部低溫約在13-16度左右。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PO出雲圖,說明台灣上空的「X」現象其實是突出雲頂的山頭,提醒民眾注意夜間輻射冷卻,有些地方晚上還會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熱帶系統恐成颱風 賈新興:11/26、27東南水氣多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20日)表示,未來10天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不過要注意,26日至27日東南水氣多,南海至菲律賓附近可能有熱帶系統的發展。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今晨低溫僅12.8度!白天開始回溫 下週新一波東北季風「北台灣再降溫」
今、明(20日、21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基隆北海岸、臺灣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就表示,今日白天起氣溫漸回升,直到下週一(24日)晚起一小股「東北季風」南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台灣迎入秋最冷時刻!一圖看「這1天」再降溫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今(19)日是入秋以來全台「最冷時刻」,北台灣及宜蘭低溫下探15至17度,南部與花東也只有18至20度,讓民眾感受到明顯涼意。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 天氣特急」指出,隨著日子越接近12月,台灣的冬季感受將愈加明顯,但溫度起伏也會變得較大,民眾需注意早晚溫差。
民視 ・ 1 天前
最低溫12.4度! 吳德榮:明白天氣溫略升、下周一又迎雨
明顯變天!今(19日)清晨平地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市石門區的12.4度,氣象專家吳德榮,預計明天白天起氣溫會有些許回升,不過下周一又會有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屆時迎風面降雨機率略提高。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陳其邁震怒!高雄田寮竟也見垃圾山 火速下令嚴懲:一個都跑不掉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高雄知名景點「月世界」,近日傳出遭不肖人士濫倒廢棄物,現場「垃圾山」堆積數層樓高,環保局火速派人到場清理;未料,昨(19)日又於田寮發現新的垃圾山,經破袋檢查發現垃圾產源來自台南,研判2地為同犯罪集團所為。對此,市長陳其邁今(20)日下令嚴懲,「一個都跑不掉」。月世界日前傳出「垃圾山」,環保局接獲檢舉立即派員稽查,火速完成環境復原,並經破袋檢查發現爲台南等地區垃圾,研判為今(2025)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目前目前已掌握數台可疑清運車輛,全案已報請橋檢指揮,檢警正積極偵辦中。不過,環保局昨日接獲燕巢分駐所通報,於田寮區高41線道遭惡意棄置垃圾,立即派員稽查,經破袋檢查發現產源為台南垃圾,研判為同一犯罪集團所為,並主動立即調派人力機具漏夜清理,目前已完成坡面大部分垃圾清除,今日上午加派人力檢拾完成環境復原,計清運13車次。環保局指出,本案已報請橋檢檢察官併案指揮偵辦,檢警已掌握台南清除業者,將圾垃運往岡山、燕巢轉運,再派車至月世界進行棄置,研判清除業疑似關閉GPS或轉移至無GPS車輛,環保局後續將配合檢警嚴查嚴辦,絕不寬貸。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昨晚同個犯罪集團在另一個處所,也有違規傾倒垃圾行為,今早9點環保局已經完成清除,目前檢方跟警方掌握特定犯罪對象。他也說重話,強調「一個都跑不掉,一定除惡務盡,嚴懲違法亂紀的行為」。原文出處:快新聞/陳其邁震怒!高雄田寮竟也見垃圾山 火速下令嚴懲:一個都跑不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玉山「降下初雪」了!歷時半小時周子瑜回家倒數2天!狂曬「黑絲+美腿」6連拍賓賓哥校園直播惹議 盧秀燕怒斥「可惡白X」畫面曝!
民視影音 ・ 9 小時前
今晨下探13.2度!南部週末上看30度 這天有「另波東北季風」再轉濕涼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中南部及台東白天高溫為25至27度,感受較舒適。降雨方面,迎風面基隆...
CTWANT ・ 18 小時前
15家高風險蛋雞場「檢驗結果明出爐」 文雅畜牧場有望解除管制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被檢出含有禁用藥物芬普尼,至今仍未找出禁藥來源。政府採取多項措施因應,同意文雅畜牧場讓蛋雞進行換羽再產蛋,待農政與衛政單位檢驗合格後,可望解除管制移動限制。同時,相關單位正收集養雞場使用的殺蝨藥,作為追查禁藥來源的參考依據。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冷颼颼還沒完!馬祖今晨僅11.8度 11/23才回暖
東北季風發威!今(19日)清晨馬祖低溫下探11.8度。中央氣象署表示,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21日,週末氣溫逐漸回升,但下週一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溫度又會驟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恐暴跌低於15度 賈新興:11/24東北季風迎風面有雨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19日)表示,明天水氣減少,到了24日至27日期間,將再度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有雨,25日晚到26日清晨,電腦預測可能低於15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